若必須從動畫版《小飛象》片中選出一個最想被重現的段落,想必就是烏鴉羣了。 當呆寶和吉姆喝醉後,牠們飛到一顆樹上,遇到一羣由由「烏鴉吉姆」 (Jim Crow) 帶頭,帶有調侃非裔美國人意味的烏鴉集團。 當烏鴉們唱完經典歌曲〈當我看到一隻大象在飛〉(When I See An Elephant Fly) 後,牠們讓呆寶學到該如何接納牠的天賦,甚至送羽毛給呆寶,好用來增加牠的信心。 而 2019 年的重製真人版電影並未特別提到前述的疏忽情節,但有安排對話及簡短的鏡頭去彌補。
不過電影開頭步伐緩慢,大導添布頓秉承一貫作風,以生活雜亂的邊緣人為主題,卻只停留在沉悶乏味的情感上,就連大力士、美人魚、弄蛇人這些怪裏怪氣的馬戲團成員也激不起他的想像力。 小飛象電影 直至號稱「康尼島樂園哥倫布」的傲慢企業家 VA Vandevere(Michael Keaton 飾)現身買下整個馬戲團,電影才彷似重獲新生一樣燃起火花。 小飛象電影 Vandevere 引領着車隊,浩浩蕩蕩地踏入他在紐約的超大遊樂園,令一眾角色看得嘖嘖稱奇。 這一幕排場誇張盛大,場面華麗炫目,雖然每分每寸都塞滿了電腦特效,但拍出來的效果非常加分。 小孩子被家長定了一條「起跑線」,什麼時候開始起跑要由別人決定? 小飛象更叫人想起即將上映的《Joker》,小丑之所以成為小丑,就是源於母親要求他笑面迎人。
小飛象電影: 電影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觀眾亦少不免會找到真人「大娛樂家」PT Barnum的影子,不過《小飛象》跟《大娛樂家》同樣缺乏對現今社會民粹主義抬頭的反思,不禁令人跌眼鏡。 談起《小飛象》,大家最關心的不外乎是小飛象本尊在真人電影裏的全新造型吧? 鬼才導演添布頓翻拍1941年迪士尼經典動畫,新作走傳統路線,自然就少不了可愛得令人融化的小主角。
- 在這種情況下,本片的諸多更動都是考量到「『迪士尼』這個品牌想給大家怎樣的印象」這一點。
- 之後被在動物園染病﹑甚至在馬戲團受盡不人道的對待,被迫喫金幣﹑被灌酒等等,一段段的往事都令人很心碎。
- 舞者、編舞家、燈光師和攝錄師展現默契,共譜歡樂夢幻的狂想曲。
- 觀眾亦少不免會找到真人「大娛樂家」PT Barnum的影子,不過《小飛象》跟《大娛樂家》同樣缺乏對現今社會民粹主義抬頭的反思,不禁令人跌眼鏡。
- 在 2019 年有了解答:牠那一身跟馴獸師一樣的穿著,是米莉給牠的。
- Vandevere 引領着車隊,浩浩蕩蕩地踏入他在紐約的超大遊樂園,令一眾角色看得嘖嘖稱奇。
但在 2019 小飛象電影 年真人版《小飛象》當中,馬戲團對動物的態度變得友善,大象們全都回到位在東亞的家鄉,與其他大象一起生活(還有鸛鳥,整部電影中牠門都往做為原點的故鄉方向飛翔)──這正是迪士尼重製經典最成功的地方。 不少觀眾早已把《小飛象》的故事背得滾瓜爛熟,因此《變形金剛》編劇 Ehren Kruger 小飛象電影 在真人版加入不少全新人類角色,嘗試帶來一點新意。 Danny DeVito 在電影中飾演自負的馬戲班班主 Max Medici,他的流動馬戲團來到沙塵滾滾的美國中西部大旱地,就像《憤怒的葡萄》中的莊稼一樣了無生氣,生意岌岌可危。 走到「錢」途末路,這頭神奇小飛象便成了他最後一絲希望。 故事描述一隻大耳象與媽媽一同生活在馬戲團裡,因為與生俱來的大耳朵成為眾人嘲笑的對象。
小飛象電影: 上映日期
專家後期分析牠的身體後更發現,Jumbo死時骨骼仍在增長,而且有很大理由相信Jumbo生前因為在動物園等地載人,造成很大的勞損。 Dumbo原型角色Jumbo的真實故事十分悲慘,電影這方面拿捏得不錯,在歡樂之中你總感受到小飛象的若有所思,這是一種昇華,訴說了卡通所交代不了小飛象的內心世界。 小飛象電影2025 畢竟觀眾看電影,不單純是看與舊作相比的還原度,而是看那份進步。 卡通來說,有三套卡通是筆者看得觸目驚心的,分別是《老鼠也移民》、《姆明》和《小飛象》。 他們角色雖可愛,但故事愁雲慘霧,小朋友時看已覺得陰陰沉沉,成年人重看更感社會悲涼。 《小飛象》搭Tim Burton十分合理,電影版小飛象不負眾望,十分可愛,但在故事慘情下,導演帶來的火花是令人滿意的。
馬戲長只能半強迫的讓在戰場殘缺一臂退役回來的法瑞爾接下照顧大象的工作,小象呆寶與象媽的親情與以及在法瑞爾兩個孩子對小飛象的訓練下,呆寶竟可舞動雙耳在空中飛翔,因此聲名大躁。 而馬戲團也因此被大娛樂家凡德爾看中,邀請至華麗的遊樂園表演。 小飛象電影 1941 年動畫版《小飛象》裡,呆寶最後變成了馬戲團的超級巨星,坐在專屬的火車車廂裡,迎向下一場表演。
小飛象電影: 劇情片熱播排行
在製作設計師 Rick Heinrichs 的協助下,添布頓捨棄了一貫的哥德式風格,隨而代之的是《大亨小傳》式璀璨浮華的裝飾藝術風。 小飛象電影 電影當然也離不開《蝙蝠俠》的影子,《蝙蝠俠》粉絲除了有幸看到黑夜之神跟企鵝人在同一帳篷下「同臺演出」,還可以找到不少《蝙蝠俠》的蛛絲馬跡。 Keaton在戲中演出了Jack Nicholson小丑的神韻,獻出他近年來最瘋狂的傾情演出。
這麼老的故事居然講得很精彩,最後變成環保教育片也一點都不尬,蒂姆波頓很棒。 伊娃格林擔得起巴黎之珠的稱號,紅裙飛象,真是明豔動人。 小飛象電影 小飛象電影 小飛象努力追尋夢想,世界總會為他打開另一道大門,但這道大門看來已被人上鎖了。 本片大獲好評,爛番茄根據41條評論,獲得98%的新鮮度,平均得分8.38/10[5]。 電影選擇發展出一個個劇情分支,不但加入憤世嫉俗的金融家一角(Alan Arkin 飾),更刻劃出由雜技演員變成騎象師的巴黎女郎(Eva Green 飾)與 Holt 之間幻真幻假的曖昧關係。 爛番茄根據346條評論,持有47%的新鮮度,平均得分5.54/10[10]。
小飛象電影: 上映詳情
之後他在非洲的厄立特里亞被獵人捕獲,並將牠與母親分開,獵人不只拿走了Jumbo母親的象牙,更在Jumbo眼前屠殺了牠的媽媽。 討論完最想看到重製片段後,若反過來要選出一個最「不想」看到的《小飛象》情節,應該就是「粉紅大象」橋段了。 在 1941 年動畫電影裡,呆寶和老鼠提姆意外喝醉後,出現了可怕的粉紅大象幻覺,讓人聯想到 1940 年迪士尼的另一部傑作《幻想曲》(Fantasia)。 這段令人「耳目一新」的劇情並不僅是個片中小插曲而已,它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強調呆寶的清白。 呆寶的小丑同事漠視了牠應有的福利,而直接讓呆寶發現牠會飛。
小飛象電影: 劇情介紹
如果在 2019 年真人版《小飛象》沒有深入探討到動物虐待的議題的話,就有點太不負責任了一些。 這個舉動導致後續激烈的逃脫行動,並讓呆寶最終在東亞找到了牠的歸宿。 他以一個接一個的奇觀營造出富麗堂皇的人工烏託邦,似乎要令觀眾看得眼花撩亂、頭昏腦脹方纔罷休。
小飛象電影: 迪士尼純血萌寶寶DUMBO
但提姆波頓還是有在電影裡加入牠們的影子:在呆寶第一次飛行時,牠所拿著的羽毛是黑色的,就跟動畫版裡老鼠提姆從烏鴉吉姆那邊拿到的一樣。 而在最後,呆寶的完美表現時刻,背景音樂正是〈當我看到一隻大象在飛〉。 有著一對大耳朵的小象「呆寶」,在馬戲團裡接受一系列嚴苛考驗後,發現牠可以在天空中飛行,並變成了馬戲團的招牌。 《小飛象》從很多方面來說,都像是為提姆波頓量身打造的:他也是社會邊緣人,有著異於常人的特殊才能,而這個才能最終讓他成為英雄。 對於HERMES的擁躉來說,今次無疑是一次對品牌表示忠貞的朝聖之旅,但與此同時,對一些喜愛欣賞藝術節目表演的人,這一次《飛馬行空》奇幻劇場亦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表演,加上免費觀賞,更沒有不去的理由。 小飛象電影2025 小飛象的故事靈感是取材自一隻身驅龐大的象明星「Jumbo」的經歷,現實中牠的母親被屠殺,牠經歷骨肉分離的心痛。
小飛象電影: 角色演員介紹
眼尖的影迷不難發現,這同時也是提姆波頓、米高基頓、與丹尼斯德維託在1992年《蝙蝠俠大顯神威》後,首次聚首一起合作。 今個11月,香港時尚圈子有兩大盛事,當中有即將在月尾的舉行的Louis Vuitton時裝展,而現正舉行的正是HERMES的《愛馬仕.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ES)奇幻劇場。 如果大家最近有步經西九文化藝術公園,就一定發現一個被粉飾成藍色的場館,就正是今次HERMES主題活動的基地。 現實中的Jumbo身型比一般大象體型較龐大,但就沒有記載牠擁有特別大的耳朵,當然也不懂得飛,但在十九世紀很少人見過大象,所以當時他便成為了國際巨星的一個神話,很受歡迎。 小飛象》是一個典型的奮鬥故事,教小朋友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對自己滿懷信心,世界總會為你打開另一道大門。
小飛象電影: 劇情
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但如果可以加入一些釜底抽薪的概念,喚起大眾的意識,從根本解決呆寶所面臨的問題,一切將會表現的更好。 1.童話般的故事,童話般的走向,壞人惡有惡報,主角貴人相助。 小飛象電影 小飛象電影 3.最讓我動容的不是小飛象飛起來,而是小馬戲團的成員見識到大場面的那種眼神,激動又落寞;以及他們得知自己被解僱後卻依然團結起來八仙過海拯救小飛象,這是本片最熱血的一段。 其他人可能就要考慮下是不是真的要去看這個了,真是無趣老套到讓人坐立難安,邪惡的商人,善良的底層,天真的孩子,正義戰勝邪惡,藿香正氣。 並不波頓的溫吞童話,伊娃格林演了一個沒什麼亮點的花瓶。
小飛象電影: 劇情簡介
但令人玩味的是,2019 年版《小飛象》真人電影中,對這段劇情做了關鍵的變動。 首先,是先削弱上述情節的悲劇力道,改成「金寶太太衝進呆寶首次登場的失誤表演裡,而被鎖進籠子」,把不同的事件結合在一起。 然而,金寶太太並不僅是被鎖起來而已,還被賣回給原飼主(之後原飼主再把牠轉賣給範德維爾)。 在情緒感受上是一樣悲傷的事,但這樣的安排會嚴重影響後續的劇情。 僅次於 2016 年《尋龍傳說》(Pete’s Dragon),《小飛象》是迪士尼史上第二部改編程度最大的電影,接下來我們將探索真人版《小飛象》與動畫電影版本的差異,還要去深入解析為何要做出大幅改編的潛在動機。 電影以經典動畫短篇《小飛象》為基礎,創作出嶄新的真人電影,電影的開端與動畫短篇的結尾相連,講述世人發現小飛象天賦後的冒險故事。
小飛象電影: 劇情
當然,這完全無法解釋為何人類能接受這個名字,反而還延伸許多問題。 值得讚揚的是,提姆波頓的新版本保留了這個核心,即使 2019 年版的《小飛象》添加了許多 1941 年版本所沒有的情節。 正如同 1988 年《鬼玩人》(Evil Dead II) 和1981年《屍變》(Evil Dead) 的概念一樣:有著同樣的主題概念,並將其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小飛象的母親被賣走,而 Milly 和 Joe 亦正在經歷喪母之痛,緣份把兩人和小象聯繫起來。
在好友的鼓勵下,它終於建立了自信心與榮譽感,還發現了自己耳朵會飛的潛能,最後成為翱翔天際的大明星。 片中大耳象不再自卑,還找到自己優點的寓意,使本片具有教育的意味。 電影真人版改編自同名動畫,講述馬戲團一頭初生小象,因耳仔超大而經常遭人嘲笑,不過負責照顧Dumbo的一家人卻發現牠竟然會飛! 小飛象電影2025 Dumbo憑著飛天絕技聲名大噪,更獲邀加盟大型娛樂馬戲團Dreamland! 正當Dumbo愈演愈紅大受歡迎之時,牠最愛的媽媽卻被人帶走,Dumbo跌落谷底,馬戲團內一眾愛護Dumbo的好友排除萬難,希望幫助牠們母子團聚。 小孩們發現了呆寶的飛行能力,並不斷鼓勵牠(雖然最後是伊娃葛林/Eva Green 飾演的柯蕾/Colette 跟呆寶一起飛翔)。
在這種情況下,本片的諸多更動都是考量到「『迪士尼』這個品牌想給大家怎樣的印象」這一點。 作為華特迪士尼 (Walt Disney) 動畫工作室的第四部動畫長片,《小飛象》(Dumbo) 是該公司歷史最悠久但卻一直未被真人化的電影──直到 2019 年推出真人版《小飛象》為止。 與 1941 年的經典動畫版本相較,真人版勢必做了很多改變。 當年的動畫電影片長僅 64 分鐘,如今由提姆波頓 (Tim Burton) 執導的真人版本勢必需要調整,並新增很多「提姆波頓 Style」細節。 在佈置成製片廠的偌大昏暗空間裡,七幅插畫逐一出現,講述飛馬與七隻小馬的神話故事。
真人版《小飛象》裡的各種跳躍表演,都有經過練習(穿著小丑裝的霍特和柯蕾,都分別跟呆寶練習過);而那場攸關生死的火災,肇禍的起因則是機器故障所致。 雖然當年的製作團隊確實在 64 分鐘內呈現「呆寶會飛」這件事,但這沒辦法適用在奠基於現實生活中的真人電影版本。 動畫電影《小飛象》片長只有 64 分鐘,因此呆寶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表演。 當牠成了小丑,牠就必須馬上進行危險的跳躍節目,例如跳火圈、空中飛人、砸派表演等,這些都是沒有任何健康評估及安全防護的。 而儘管呆寶才剛學會飛行,但當牠展現飛翔能力時,動畫版時間短促的限制便再次出現。 1941 年的動畫電影裡,「呆寶」這個名字是其他的母象在看到牠的大耳朵後幫牠取的。
在這裡小飛象和才華洋溢的美女表演家一起演出精彩的空中飛人秀,一切看似美夢成真,直到漸漸的,範德維爾的野心浮上檯面,眾人才驚覺落入黑暗的圈套中,從此小飛象不得不在人類世界裡,面對生存的考驗。 小飛象電影2025 在這裏小飛象和才華洋溢的美女表演家一起演出精彩的空中飛人秀,一切看似美夢成真,直到漸漸的,範德維爾的野心浮上枱面,眾人才驚覺落入黑暗的圈套中,從此小飛象不得不在人類世界裏,面對生存的考驗。 「小飛象」絕對是家傳戶曉的一個角色,這部經典動畫雖已是1941年的作品,但大家依然對這個角色非常熟悉。
小飛象電影: 迪士尼純血萌寶寶DUMBO
到了 2019 年的真人版電影中,「呆寶」這個名字出現在牠的馬戲團處女秀之中。 那時呆寶的媽媽造成騷動,大象寶寶牀上「親愛的小小金寶」名牌 (the “Dear Baby Jumbo”) 受到損傷,字母 J 缺損、D 移位,變成了「大耳呆寶小象」(the “__ear Baby Dumbo”)。 某人在人羣中開始嘲笑這個新名牌,米莉和喬為了不讓小象想起牠的媽媽,於是接受了這個名字。 對於看過動畫版《小飛象》的人來說,這部電影實在太令人心碎了。 呆寶的媽媽「金寶」(Jumbo) 在攻擊欺負呆寶的小孩後被鎖在籠子裡,而呆寶身為馬戲團明星,卻因為牠有對大耳朵,而被降級成小丑。 當呆寶跟媽媽只能隔著寫有「發瘋大象」標語的鐵籠,觸碰彼此的鼻子時,即使是大人都會為之落淚。
小飛象電影: 電影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其中,馬戲團老闆是唯一一位明確回歸的角色,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角色就是改編自動畫裡的馴獸師 (ringmaster)。 整體故事背景也從架空時代,轉移至具體的 1919 年,可能是為了替電影增加一些更為現實、抑鬱的氛圍。 生意岌岌可危的瑪帝奇馬戲團,誕生了一隻有對招風耳的象寶寶,團中兩個年幼的孩子,不顧嘲笑和漫罵,細心呵護這隻特別的小象,終於有天,小象在萬眾矚目下飛向天際,也讓面臨倒閉的馬戲團重振票房。 小飛象驚人的表演引來娛樂大亨凡德爾的目光,在大筆資金的誘惑下,馬戲團的老闆決定把事業賣給凡德爾,馬戲團中的表演者們,包括小飛象,也一同搬到重金打造的大型豪華表演莊園中。 在這裡小飛象和才華洋溢的美女表演家一起演出精彩的空中飛人秀,一切看似美夢成真,直到漸漸的,凡德爾的野心浮上檯面……眾人才驚覺落入黑暗的圈套中……。 劇情描述經營慘淡的麥迪奇馬戲團,眾人正想靠剛出生的大象大發利市,未料這頭大象有雙與眾不同的大耳朵,被觀眾嘲笑為呆寶(Dumbo)。
小飛象電影: 劇情片熱播排行
小飛象不過是耳朵比較大,便被人認定他不是大象,同樣地女孩不希望做馬戲團成員,想成為一位科學家,便被父親極力阻攔。 整體看來,動畫電影的核心內容,大多都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 小飛象電影2025 2019 年的真人版當中,而兩個版本最大的不同,便是故事的結局。 無論當年的動畫長片或最新的真人電影,不管哪一個版本,我們剛出生不久的小象寶寶,都在非常羞辱人的情況下得到大量的「暱稱」。 現代社會裡,「人類」與「被圈養的動物」間的關係更為複雜──呆寶雖然是馬戲團裡的明星,但這無法掩蓋牠必須被鎖鍊綑綁一生的事實──這些動物們位人類所帶來的廣義成功、名聲、和財富,其實伴隨著許多警告。
小飛象電影: 劇情簡介
真人版電影《小飛象》(Dumbo)由添布頓(Tim 小飛象電影 Burton)執導,上映後反應不錯,北美優先場票房已超過2000萬。 而原來小飛象的故事是源自一隻高超過10尺的非洲大象巨星「Jumbo」,真身更經歷過很多殘忍和不人道的事,最終更被火車撞倒慘死。 論還原度,《小飛象》令人驚喜,以戰後世界作藍本,講述一個正沒落的馬戲班再度發跡的故事,令人想起《大誤樂家》。 馬戲表演情節毫不失禮,故事老少咸宜,小朋友看得開心,大人同樣會心微笑。
有別於卡通版本只以小飛象為中心,電影以人類世界作主軸,小飛象融入人類世界,故小飛象的動物朋友通通欠奉,以忠粉來講,看這版本另有一番風味。 親眼看着媽媽被殺死無論是動畫版還是剛上映的電影版,「小飛象」給大家的感覺都很可愛,怎想到現實中的「Jumbo」當年經歷過的一切竟這樣令人心酸。 Jumbo是一隻巨大的非洲叢林大象,於1860年聖誕節在蘇丹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