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於2015年9月29日,有網民發現大圍站月臺見到有懷疑視障人士拿著一支杖求助,高呼「都冇人嚟幫我嘅」(也沒有人幫助我),其後先有一名女職員問是否要乘車。 惟女職員入了月臺室後,一名男職員表示該杖需短於130釐米為最好,之後就拿出軟尺量度。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在以上事件帶來的爭議發酵之下,2015年10月3日傍晚6時許,超過一百名市民於大圍站大堂示威,抗議港鐵禁止攜帶大型樂器及縱容水貨客,當中數十名為音樂人,分別㩦帶大型樂器如大提琴、結他、手風琴到場,成功入閘乘車。 抗議亦吸引大批市民到場,對港鐵執法不一表示不滿,認為港鐵放生水貨客,部分更指罵港鐵職員,有人更在大堂地下寫上港鐵「擾亂民生 打壓藝術」紅色大字,亦有人揮動港英旗,稱寧要「港英年代的地鐵」。 到接近晚上7時,有樂手各自在大堂不同地方拿起樂器演奏,吹奏出《龍的傳人》和《鳳凰花鼓》,贏到不少掌聲及喝采,成為全場焦點,直到晚上8時許人羣才陸續散去[21]。
- 港鐵屯馬綫一期於2020年2月14日通車,大圍及顯徑一帶的乘客可乘搭屯馬綫到鑽石山站轉乘觀塘綫往來九龍東部,導致本線客量有所流失。
- 他們以水貨客事件作比較,指港鐵對水貨客寬容,卻嚴禁乘客攜帶大型樂器上車。
- 在屯馬綫一期通車前,大圍站是東鐵綫及馬鞍山綫唯一的轉車站,加上附近也有多個大型屋苑及大量出租單車的店舖,因此不論平日還是假日,均有大量人流,人流密集導致大圍站在繁忙時段十分擠擁[6]。
-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臺牆身翻新工程[11][12],而大圍站於2022年3月上旬,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13]。
- 而本路線的終點站灣仔消防局,位於堅拿道(鵝頸橋)以東,實際上位於銅鑼灣,因此城巴於本路線的電子地點牌,會顯示「銅鑼灣」而非終點站所屬的區議會地區「灣仔」,而九巴在電子地點牌會以「銅鑼灣」及「灣仔」分頁交替顯示。
- 起訖點與主線相同,但在龍翔道只停沙田坳道一站以及取道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商貿區,不途經觀塘市中心。
- 2023年: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為介乎66-70%:但星期六早上繁忙時間的80特別班次及80P的載客率持續偏低,分別只有約28%及29%,因此相關時段的班次被建議結合為80常規班次。
於1982年5月7日投入服務,途經美田邨、大圍、田心、顯徑邨、隆亨邨、紅梅谷、獅子山隧道、黃大仙、牛池灣、牛頭角、觀塘市中心。 值得一提,本路線一度是新巴在沙田區(沙田第一城以西)唯一一條營辦的過海隧道路線,不過只是聯營過海路線,直至2014年1月20日起新巴獨營過海隧道路線682B線投入服務,才結束這一個局面。 主要行走沙田區路線的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掛牌車會間中於星期一至五柯打此路線,以舒緩客量龐大的問題。 新巴更曾於2017年12月15日,罕有地派出8P線的常用車猛獅MAN A95 12.8米(6090/TZ9333)於早上柯打本路線,成為新巴首次有12.8米巴士行走沙田區路線,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大圍站去美林邨: 大堂
該車於同年9月19日調離,由同款巴士(S3BL461/FW2149)取代,兩天後再改為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19/GK9398),至2011年9月18日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非空調巴士由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19/GB6517)入替。 美林邨(Mei Lam Estate)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大圍大埔公路-大圍段西行近積存街、美林邨美桃樓對面,乃一路邊中途站。 該相片在網上瘋傳,隨後網民亦紛紛抨擊港鐵處理乘客攜帶大型物件的條例時「雙重標準」及「執法不公」。 他們以水貨客事件作比較,指港鐵對水貨客寬容,卻嚴禁乘客攜帶大型樂器上車。 大圍站去美林邨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有網民亦隨即在facebook上載多張攝於港鐵車廂的相片,相中可見乘客帶著洗衣機甚至關刀、長槍等上車,但未見有職員阻止,有網民質疑港鐵雙重標準,欺善怕惡[19]。
1995年,車站進行改善工程,包括新建兩組扶手電梯、更改入閘區域,並且可讓有需要乘客無須職員協助下使用升降機。 大圍站去美林邨 1986年4月23日,位於臨時站以南現時富嘉花園對開位置的大圍站啟用,而臨時站亦因應車站啟用而停用並拆卸,當時車站只設有兩個相對的出入口(現時的D出口及客務中心所在位置)。 大圍站去美林邨 大圍站去美林邨 工程期間,美田路南行一度禁止左轉美林巴士總站,受影響路線81S及283不入此站,改於美田路南行增設「美林邨」臨時站[1]。 大圍站去美林邨 隨着利蘭奧林比安12米車齡漸長,車隊中剩下的非空調巴士分別以丹尼士巨龍12米(3N)及11米(S3N)、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都城嘉慕11米(S3M)、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非空調巴士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超低地臺空調巴士等所取代。
大圍站去美林邨: 巴士站位數目
美林邨美楓樓(Mei Fung House Mei Lam Estate)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大圍大圍道東行近美田路路口,乃一路邊中途站。 2021年1月,此路線加入Enviro500 12米(ATE)行走,10個月後,換入前屬龍運巴士的配備歐盟四期引擎的同款巴士(ATEU,已撤離)行走。 此路線在2017年加入新出牌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於2021年10月重新加入,至2023年7月全綫使用該車款)及原261線的富豪B9TL 大圍站去美林邨 12米(AVBE)取代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
2014年12月,大圍站4號月臺開始進行月臺閘門安裝工程,為馬鞍山綫首個安裝月臺閘門的車站。 第一道閘門於2015年7月底開始使用,而整個3、4號月臺的閘門安裝工程於2016年第一季完成[14][15]。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臺牆身翻新工程[11][12],而大圍站於2022年3月上旬,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13]。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花的代表,為月臺橫樑及支柱翻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花的圖案、車站附近/主題建築物/街道、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更新直立站牌、路綫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而本路線的終點站灣仔消防局,位於堅拿道(鵝頸橋)以東,實際上位於銅鑼灣,因此城巴於本路線的電子地點牌,會顯示「銅鑼灣」而非終點站所屬的區議會地區「灣仔」,而九巴在電子地點牌會以「銅鑼灣」及「灣仔」分頁交替顯示。
大圍站去美林邨: 路線資訊
本路線與985A、985B線,一度並列香港專營巴士路線中,路線編號最大的路線,此紀錄於2021年4月26日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城巴989線【駿洋邨←→西灣河(太安街)】打破。 2008年8月1日,美林邨美楓樓對出一段大埔公路永久拆卸,受影響路線改由美田路轉入大圍道再返回大埔公路,當中城隧路線並增設永久巴士站「大圍道」,街道代號亦改為代表大圍道的TA24,後至2011年5月再把東行站改為現稱。 當時站名稱為「美林」(Mei 大圍站去美林邨 Lam),站柱編號亦冠以大埔公路的前綴TA21[1],位置約位於今美林邨美楓樓籃球場對出的行人天橋底。 2007年11月3日起,因應青沙公路工程,美林巴士總站出口與美田路交界加設交通燈位,車輛只可左轉美田路,不能再直駛香粉寮街或右轉美田路北行綫,各線巴士的行車路線亦相應微調。 現時車輛如欲前往香粉寮各處,必先左轉美田路南行,再右轉經新輔助道路(2011年5月13日命名為美輝街)前往。 截至2010年,此路線仍有一輛非空調巴士掛牌車(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462/FW2243)。
為方便新界區的乘客轉乘東鐵綫/屯馬綫往九龍區方向之列車,故屯馬綫烏溪沙站至土瓜灣站的一段則採用靠右行駛的行車方向。 其中2號月臺(東鐵綫往金鐘)及3號月臺(屯馬綫往屯門)之間設有4條通道連接;而轉乘東鐵綫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或屯馬綫往烏溪沙站沿途各站時,必須經大堂方可轉乘。 2003年12月24日,大圍站擴建部分局部性啟用,車站面積增至原來的三倍,當中只有非馬鞍山鐵路主體建築部分及現時的A、C出口啟用。 隨着2004年12月馬鞍山鐵路通車,餘下的大堂部分及月臺轉乘通道啟用。 而目前屯馬綫月臺已裝設月臺閘門;東鐵綫月臺則將在短期內裝設月臺幕門/閘門。
大圍站去美林邨: 九龍巴士286P、286X線
2022年9月13日起,89B線縮短至牛頭角,使本線成為唯一一條取道獅子山隧道往返九龍灣站至觀塘市中心一段之觀塘道的全日路線。 但這改動郤令世界花園失去一程車往返觀塘道的巴士服務並引起該區關注,有見及此,九巴於10月17日起,本線往美林方向加停紅梅谷路「世界花園」站以作彌補。 九龍巴士80A線是80線的輔助路線,由美林單嚮往觀塘碼頭,只在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提供服務。 起訖點與主線相同,但在龍翔道只停沙田坳道一站以及取道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商貿區,不途經觀塘市中心。 在屯馬綫一期通車前,大圍站是東鐵綫及馬鞍山綫唯一的轉車站,加上附近也有多個大型屋苑及大量出租單車的店舖,因此不論平日還是假日,均有大量人流,人流密集導致大圍站在繁忙時段十分擠擁[6]。
大圍站去美林邨: 港鐵
80K線開辦之時因小瀝源總站的設計問題,難以停靠三軸巴士,用車以丹拿CVG5/丹拿珍寶(D)、AEC Regent五型(A,俗稱「大水牛」)及利蘭勝利二型(G)為主。 時值「大水牛」大量退役及沙田第一城全面入夥,1987年加入11米三軸巴士行走,繁忙時間用車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為主。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1989年修改走線後,由於圓洲角總站不設用車限制,便加入利蘭奧林比安11、12米(S3BL、3BL,前者設有大量企位,後者包括配ECW車身的樣辦車(3BL1/CV184),同時三扇車門的設計足以應付龐大載客量,疏導上、下課及週末的客流)行走。 港鐵屯馬綫一期於2020年2月14日通車,大圍及顯徑一帶的乘客可乘搭屯馬綫到鑽石山站轉乘觀塘綫往來九龍東部,導致本線客量有所流失。 但隆亨邨、美林邨、美田邨及鄰近屋苑均仍遠離鐵路站,加上鐵路車資較高,本線仍有一定的乘客量支持,整體客量仍算不俗。 現時本線使用11輛富豪B9TL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12米(AVBWU)及10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雙層空調巴士,由九巴九龍灣車廠及沙田車廠共同派車。
大圍站去美林邨: 九龍巴士81S線
大堂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例如有便利店、快餐店、書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診所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與自動售賣機[3]等,而車站大堂近A出口的非付費區亦設有港鐵「會員服務站」[4],而付費區內亦設有車站洗手間。 大圍站(英語:Tai Wa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村南道,屬於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車站。 美林巴士總站(Mei Lam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沙田區大圍美田路30號美林邨美林街市及美林邨美楓樓之間的露天地帶,採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臺設計,配備三組巴士停車處與乘客候車月臺。 政府自八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沙田新市鎮,在大圍興建公營房屋,美林邨是區內首個公共屋邨,於1981年開始入夥,附設的巴士總站亦投入運作。 由於此路線途經威爾斯親王醫院,因此於2001年加入低地臺服務,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取代原有的富豪奧林比安。
大圍站去美林邨: 服務時間
因此在同一路線計劃內,建議本路線星期一至五早上往港島班次,分拆為985A及985B,分別由美田(美致樓)及大圍(車公廟路近名城)開出,分別服務四美、大圍及顯田、田心前往港島的乘客,惟拆線建議卻因班次減少而遭沙田區議會反對。 大圍站去美林邨 最終在修訂方案後(985B線改由田心村開出及增加班次),獲沙田區議會通過,分拆計劃於2019年4月29日起實施,星期一至五往港島的服務改由985A及985B線提供,以節省居民過海行車時間。 本路線往港島方向因而改為袛在星期六(公眾假期除外)提供服務,而往沙田方向則袛在星期一至五提供服務,為過海隧巴路線中罕有。 2023年7月1日起,配合城巴新專營權(由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專營權合併而成,命名為「城巴有限公司(市區及新界巴士網絡專營權)」)生效,本路線當日起正式改由九巴及城巴聯營。 於2015年6月13日投入服務,途經美城苑、美田邨、大圍、青沙公路、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工業區,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於2006年2月24日投入服務,途經獅子山隧道、九龍塘、太子道西、彌敦道,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大圍站去美林邨: 工程師:還原工程估計至少30萬元
即使在平日離峯時間及假日也時常會滿座,再者自2004年起港鐵馬鞍山線通車後,令89B線客量下跌而不斷被削減班次,故部份新翠邨的居民也改乘本線。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此外,往返四美區至港鐵大圍站的63線系列專線小巴時常大排長龍,本線於2017年7月起往美林方向海福花園起增設分段收費,能吸納專線小巴63B、63K線部份乘客,因此時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另外,由四美及大圍一帶乘搭本路線往港島,因需繞經顯徑及隆亨一帶,導致需時約30分鐘才能駛上青沙公路。
大圍站去美林邨: 路線數目
2003年12月24日,大圍站擴建部分局部性啟用,車站面積增至原來的三倍,當中只有非馬鞍山鐵路主體建築部分及現時的A、C出口啟用。 原有的大堂於同日封閉並開始進行改建工程,亦將車站主題顏色由 深綠色改為 大圍站去美林邨 深藍色。 隨著2004年12月馬鞍山鐵路通車,餘下的大堂部分及月臺轉乘通道啟用。 2005年4月,新建的大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B出口重開;同年,D出口周邊翻新完成後重開;而位於1號月臺近海福花園的E、G出口並於同年啟用。
大圍站去美林邨: 九龍巴士80線
從2011年5月1日起,由於本線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行走本線的富豪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 (S3V24/GK9754)被調離本線。 《香港01》調查發現,大圍美林邨佛教黃允畋中學在4月擴建校長室時,違規拆除約3.6米乘2.7米主力牆,面積是康城拆主力牆單位的六倍。 學校承認承建商錯誤地將其中一幅主力牆拆除,稱已即時主動通報房屋署,在8月完成修復工程,工程由校董捐助,不涉公帑。 不過房屋署則稱,在6月接獲投訴,發現校長室部份結構牆被拆,雖對結構無即時危險,已要求校方還原。
當時站名稱為「美林邨」(Mei Lam Estate),站柱編號亦冠以美田路的前綴ME02[2],位置約於於今美林熟食中心及垃圾收集站之間。 在1976年8月25日熱帶風暴愛倫吹襲香港期間,沙田一帶出現豪雨,沖毀了九廣鐵路英段橫跨城門河的11號石拱橋橋墩,路軌下陷,九廣鐵路往返旺角車站至沙田車站的列車服務被迫停運。 九廣鐵路局在現時大圍站的位置設立臨時車站,並開行緊急接駁巴士往返臨時站及沙田站。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直至同年10月4日,11號橋重建完成,鐵路亦恢復正常,故臨時站並同樣拆除[8]。 在1976年8月25日熱帶風暴愛倫吹襲香港期間,沙田一帶出現豪雨,沖毀了九廣鐵路英段橫跨城門河的11號石拱橋橋躉,路軌下陷,九廣鐵路往返旺角車站至沙田車站的列車服務被迫停運。 大圍站去美林邨 本路線提供美田邨、美松苑、美林邨、大圍、顯徑及田心往返中環、金鐘的過海隧巴服務,去程並延長至灣仔及銅鑼灣,回程加停新翠,前身為305線,於1991年9月30日起投入服務,當時由九巴及中巴聯合經營,中巴喪失專營權後改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
大圍站去美林邨: 路線全長
2009年,東鐵綫各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花的代表,為月臺橫樑及支柱翻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花的圖案、車站附近/主題建築物/街道、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更新直立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而大圍站仍沿用車站主體的 深藍色,而車站主題花為鬱金香,街景為沙田車公廟。
大圍站(英語:Tai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Wa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村南道,屬於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乘站。 有網民亦隨即在facebook上載多張攝於港鐵車廂的相片,相中可見乘客帶着洗衣機甚至關刀、長槍等上車,但未見有職員阻止,有網民質疑港鐵雙重標準,欺善怕惡[19]。 大圍站去美林邨2025 2015年9月,有港鐵前員工指出,大圍站向來屬執法嚴謹的車站,因負責執行港鐵附例的顧客服務及收益保護隊(查票組)的其辦公室正是位處此站。 查票組無論出動或上下班也會經過車站,故市民在大圍站被他們截查的機會率也最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