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想方設法把更多的陽光照入圖書館,打破室內和室內的界限;利用一度門,一扇窗把色彩和風情帶入美術室、音樂室;利用大量落地玻璃,將家政室和球場上的人連在一起,互通關心。 按政府早前公佈數字,全港尚有28間70年代建成又仍在使用的「火柴盒」校舍,另有100間小學的校舍樓齡30年以上、校園面積少於3,000平方米。 當香港一般學校均只是追求學生成績的時候,位於馬鞍山的雨川小學卻全面推動價值教育。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縱使辦學機構可參與獲分配校舍的設計,然而其設計仍受諸多侷限(例如課室及特別室數目)。

  • 其後為瞭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更出現了兩座校舍共用一座禮堂的「連臂式」學校設計。
  • 當然,芬蘭的成功絕對不會是由單一因素構成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主要是有三點的。
  • 而自2004年起,基本上所有新分配的校舍,均採用後千禧設計[註 1],而該年首座批出的校舍為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7]。
  • 為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本校額外調撥資源增設各項綠化設備輔助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以課室數目為例,一間千禧校舍的課室數目可以是24、30、36間(小學)或統一30間(中學),具有較靈活式校舍更大的彈性;而在現行的後千禧校舍標準中,雖然不再侷限校舍佈局,但課室數目標準仍大致沿襲具有彈性的舊制,只是增加了18班小學的選項[11]。 雖然千禧校舍標準已被廢除多時,但在設計上的各種參數對現今的「後千禧校舍」設計有着深遠的正面影響。 以課室數目為例,一間千禧校舍的課室數目可以是24、30、36間(小學)或統一30間(中學),具有較靈活式校舍更大的彈性;而在現行的後千禧校舍標準中,雖然不再侷限校舍佈局,但課室數目標準仍大致沿襲具有彈性的舊制,只是增加了18班小學的選項[11]。 包括全校30個標準空調課室、校園電視臺、常識室、兩個電腦室、三個學生會見室、輔導教學室、視藝室、兩個音樂室、舞蹈室、融合教學室、英語活動室、多用途學生活動中心、家長資源中心、教師資源中心、會議室及教員休息室、資訊科技設備等。

千禧校舍平面圖: 千禧校舍平面圖: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香港北角英皇道663號

在建設費用方面,由於各校舍佈局不一,後千禧校舍並無一個明確的參考造價,但一般每平方英呎為約2,100-2,200港元( 千禧校舍平面圖 千禧校舍平面圖 年造價)[20][21]。

縱使辦學機構可參與獲分配校舍的設計,然而其設計仍受諸多侷限(例如課室及特別室數目)。 因此,自2005年起,政府正式廢除了千禧校舍標準,各辦學機構開始可以主導校舍設計,不必再按照建築署的硬指標而行,僅規範課室及特別室的數目[7]。 至於最後一次狹義千禧校舍的分配工作,已於2004年初完成(該校舍用於重置德貞女子中學[8])。 而位於柴灣的聖米迦勒小學和港大同學會小學就同是按「千禧校舍」設計的全日制小學。 千禧校舍平面圖 相比傳統名校的豪華校園,這些「千禧校舍」的校園也各有特色。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30間課室)

按照就千禧校舍面世而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爲6,950及6,200平方米[19]。 至於建設費用方面,每座小學及中學千禧校舍,分別爲9,000萬及1億500萬港元(按照2000年12月造價計算)[20];若校舍由房委會代建(至2005年爲止,以後所有校舍主要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政府亦需繳付2%的代建費。 由於此等非標準校舍設計以千禧校舍為藍本,加上在後來更取代了千禧校舍,因此又統稱為「後千禧校舍」[3]。 全港第一座由政府撥款興建的後千禧校舍,為明愛胡振中中學建於薄扶林的新校舍,於2001年6月付諸立法會表決,隨後動工,並於2005年建成[2];而首座後千禧校舍則為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早於2002年落成[4]。 雖然千禧校舍標準已被廢除多時,但在設計上的各種參數對現今的「後千禧校舍」設計有著深遠的正面影響。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千禧校舍平面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 你又可有想像過一所小學校舍可以突破傳統校舍的統一化設計,將嶺南風格糅合西方現代化的建築特色,再配以大量綠化空間、三層低密度及落地玻璃設計,而且能夠讓學習模式與環境融合?
  • 與上一代的1995/98年版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的可用面積較以往有所增加,並且加入了電腦及多媒體教學設施(例如電腦室、獨立的電訊線槽等)。
  • 以課室數目為例,一間千禧校舍的課室數目可以是24、30、36間(小學)或統一30間(中學),具有較靈活式校舍更大的彈性;而在現行的後千禧校舍標準中,雖然不再侷限校舍佈局,但課室數目標準仍大致沿襲具有彈性的舊制,只是增加了18班小學的選項[11]。
  • 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學校提成長課及德育課讓他們從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此外,本校冬季校服,要求男同學穿短褲,也是愛的教育的一種具體實踐方式: 適時地為孩子提供體魄的鍛鍊和堅強意志的磨礪,以便將來更能面對和克服社會中式式的挑戰,正是愛的本懷。 在地基設計方面,中、小學千禧校舍的參考設計分別爲138支[17]及112支撞擊式工字樁[18],數目與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相若。

千禧校舍平面圖: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相簿

就部分小學校舍殘破的問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議員今日與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前往3間火柴盒小學瞭解情況。 楊潤雄在活動後表示,教育局最快會在5月中旬聯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和教育界代表舉行三方會議,希望尋找解決方案。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其中,政府批出了一億六千萬作為學校重建的基金,另加撥四百萬作雜項費用,包括裝修和添置傢俱等,其餘近四千萬則由學校自行向家長及校友籌款取得。 相對1980年代的標準校舍設計,靈活式校舍具有更大的互換性,以適應香港新市鎮人口結構的改變。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因應教育界對校舍設施標準的要求提升,加上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日漸普及,以往的靈活式校舍已經不足以應付未來需要。 因此,爲回應1997年施政報告中改善未來教育基建的政策,教育署及建築署於1997年底,推出了新款的標準校舍設計,名爲“2000年設計模式”[1]。 與上一代的1995/98年版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的可用面積較以往有所增加,並且加入了電腦及多媒體教學設施(例如電腦室、獨立的電訊線槽等)。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住宿

建築師更因應學校需要,構思出既獨特又能代表學校的設計,讓校長、老師與同學對校園更有歸屬感,人與人之間更能連結在一起。 另有圖書館、電腦室、語言學習室、創意科學室、音樂室、視覺藝術課室有蓋操場和多用途空間等。 千禧校舍平面圖 在教學模式方面,學校為低年級學生設較多活動性教學,高年級課程則較為緊湊。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近年亦設立了一系列獎勵計劃,如「校長欣賞大獎」等,以鼓勵在不同方面有所進步的學生。 千禧校舍平面圖 與靈活式校舍不同,千禧校舍標準將中、小學校舍明確分為兩類,但課室面積劃一為67平方米,較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的大11平方米。 及後,首批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千禧校舍,則於1999年1月動工[4],而首次同類校舍分配工作亦於同年進行[5],於同年8月25日公佈結果[6]。

千禧校舍平面圖: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本校中一至中六級學生均須參與辯論比賽,因此演辯廳可供老師訓練學生的演辯及演說技巧。 演辯廳不只適閤中、英文科老師使用,其他科任老師亦會帶領學生到演辯進行個人短講。 此外,因應政府鼓勵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註 2],此技術亦於2020年起,開始於其中四座小學後千禧校舍試用,當中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為樣辦樓宇[註 3]。 該批校舍亦是相隔超過20年後,第一批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標準校舍[11][12]。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城市酒店

而在施工方式上,上一代校舍僅有部分採用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興建,但在興建千禧校舍時則獲大規模採用。 由於香港出生率下降導致學童數量減少,加上以往大規模興建第二代靈活式校舍及千禧校舍補足了香港中、小學的學額空缺。 因此,後千禧校舍目前主要供一些校舍設計不合標準的中、小學(尤其是「火柴盒」小學)遷置之用(而在2010年代前,小學轉全日制亦是後千禧校舍分配的其中一個主要途徑)。 而自2003年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現址的校舍完成分配後[9][10],政府就再沒有分配任何後千禧校舍,以作開辦全新中學之用。 而自2004年起,基本上所有新分配的校舍,均採用後千禧設計[註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1],而該年首座批出的校舍為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7]。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18間課室)

因此,千禧校舍的建設曾出現六年的真空期,直至位於名城的最後一批廣義千禧校舍(沙田崇真中學和聖母無玷聖心學校)於 千禧校舍平面圖 年落成為止。 該等校舍雖然由私人建築師設計,然而在佈局上與千禧校舍並無二致[10],僅對外牆裝飾及細部設計作出簡化處理。 該等校舍雖然由私人建築師設計,然而在佈局上與千禧校舍並無二致[10],僅對外牆裝飾及細部設計作出簡化處理。 當然,芬蘭的成功絕對不會是由單一因素構成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主要是有三點的。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舍建設標準

至於千禧校舍標準,則於2005年最後一批狹義同類校舍(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及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8])建成後正式廢止。 而在後千禧校舍標準全面實施之際,一些已批出但未興建的千禧校舍用地,亦紛紛改用非標準設計。 與靈活式校舍不同,千禧校舍標準將中、小學校舍明確分為兩類,但課室面積劃一為67平方米,較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的大11平方米[13]。 千禧校舍,正式名稱為「2000年設計模式」,為香港最後一款標準校舍設計,於1997年至2005年間推行,並興建至2012年為止。 甘校長引用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回應,強調新校舍設計旨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及鼓勵探索,學生可以從學習過程中體驗及自我發掘。 工程師黃澤恩指,過去曾承接部分千禧學校工程,它們均有標準化的建築圖則,由設計至課室數目均有一定要求,務求盡用空間,一般為「L」形或「U」形。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36間課室)

美國心理學家羅吉斯(Carl Rogers)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強調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培養學生的自主解難能力。 由於香港可供建校的用地日漸變得細小、不規則[1],加上部份學校因應其教學特色,而對校舍有特別要求[2],原來的千禧校舍設計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亦無法盡用土地發展潛力。 因此,政府於2000年起,開始容許在部份津貼及直資學校新建/重建校舍,採用因地制宜的非標準設計模式,但必須滿足教育局訂下的若干參數(如課室數目、最低面積要求等)。 火柴盒學校、標準校舍、千禧校舍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令人不禁聯想到傳統校舍的刻板設計。 你又可有想像過一所小學校舍可以突破傳統校舍的統一化設計,將嶺南風格糅合西方現代化的建築特色,再配以大量綠化空間、三層低密度及落地玻璃設計,而且能夠讓學習模式與環境融合? 教城特意走訪榮獲201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境內優異獎(社區建築)的保良局何壽南小學校舍,與校長甘艷梅女士暢談建構自主學習環境,如何幫助學生盡展所長。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天空城飯店

按照就千禧校舍面世而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為6,950及6,200平方米。 至於建設費用方面,每座小學及中學千禧校舍,分別為9,000萬及1億500萬港元(按照2000年12月造價計算);若校舍由房委會代建(至2005年為止,以後所有校舍主要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政府亦需繳付2%的代建費。 與上一代的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設計的彈性相對更大,而且更有利於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二零零一年底該校獲分配柴灣新廈街新址,零四年九月新校舍落成,學校的上午部遷往新校舍,下午部則留在原校,全校改制為全日制小學。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住宿推薦住哪裡?

因此,自2005年起,政府正式廢除了千禧校舍標準,各辦學機構開始可以主導校舍設計,不必再按照建築署的硬指標而行,僅規範課室及特別室的數目[7]。 至於最後一次狹義千禧校舍的分配工作,已於2004年初完成(該校舍用於重置德貞女子中學[8])。 千禧校舍,正式名稱爲“2000年設計模式”,爲香港最後一款標準校舍設計,於1997年至2005年間推行,並興建至2012年爲止。

本港的中、小學設計曾經歷多次轉變,由「天台學校」到「千禧學校」,設計方式可謂天翻地覆。 在過去的實踐道路上,陽光教育以博雅教育為經,聲情教育為緯,消弭學校間的樊籬,透過愉快有效的教與學,讓愈來愈多的老師和孩子培育品德情意,奠定廣博知識基礎,具備獨立批判性思考能力,邁向創意、豐碩和美好的人生。 為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本校額外調撥資源增設各項綠化設備輔助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利用研究室內的食用菌生長模擬機,學生可透過調節菇菌種植機的光度、濕度及溫度,研究不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菇菌的生長速度及產量。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住宿總結

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學校提成長課及德育課讓他們從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 教育局指由2014年計起,花在28間「火柴盒」小學的維修費達4200萬元。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千禧校舍平面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地下大堂是老師每天上班必經之處,師石正是矗立於此處校園外。 例如他在1961年與何鴻燊等港澳商人,成功投得澳門博彩業的專營權,在1980年創辦賽馬車會,在1988年營運東方公主號公海賭船等,更加上他在晚年致力鼓吹大眾遠離賭博的風氣,都是近代港澳地區人士仍然口語相傳的故事。

第一點是:芬蘭的教育當局十分注重校長的管理水平,每個月都會召開校長會議或者舉辦培訓班。 按照就千禧校舍面世而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為6,950及6,200平方米[19]。 至於建設費用方面,每座小學及中學千禧校舍,分別為9,000萬及1億500萬港元(按照2000年12月造價計算)[20];若校舍由房委會代建(至2005年為止,以後所有校舍主要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政府亦需繳付2%的代建費。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住宿,有推薦的奧克蘭公寓嗎?

後千禧校舍在設計上,完全由政府委託的建築師事務所(包括建築署),以及辦學機構主導,並沒有統一的佈局,亦可按實際需要加設一些較千禧校舍標準為高的設施。 而在裝潢及傢俱標準方面,雖然政府曾經於2009年修訂過一次,但大致仍然沿襲舊制[15]。 及後,首批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千禧校舍,則於1999年1月動工[4],而首次同類校舍分配工作亦於同年進行[5],於同年8月25日公佈結果[6]。 由於首批19座同款小學及9座中學落成的年份為2000年,正值2千紀的結束,因此按照「2000年設計模式」設計的校舍通稱為「千禧校舍」。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的嶄新校舍令空間和教學設計完美結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人發展締造機遇。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康得思飯店 – 朗廷飯店集團 (Cordis, Auckland – a new brand by Langham Hospitality Group)

由於首批19座同款小學及9座中學落成的年份爲2000年,正值2千紀的結束,因此按照“2000年設計模式”設計的校舍通稱爲“千禧校舍”。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因應教育界對校舍設施標準的要求提升,加上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日漸普及,以往的靈活式校舍已經不足以應付未來需要。 因此,為回應1997年施政報告中改善未來教育基建的政策,教育署及建築署於1997年底,推出了新款的標準校舍設計,名為「2000年設計模式」[1]。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與上一代的1995/98年版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的可用面積較以往有所增加,並且加入了電腦及多媒體教學設施(例如電腦室、獨立的電訊線槽等)。 而在施工方式上,上一代校舍僅有部份採用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興建,但在興建千禧校舍時則獲大規模採用。

除了保留紙本課本閱讀的教學方法之外,學校也在其他方面體現了對閱讀的重視,例如中文科設有中文圖書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加強閱讀技巧。 千禧校舍平面圖 中央場為一個小型田徑場,全場200米及設置4條跑道,中間為小型足球場及標準手球場。 圖書館逾3萬本藏書,館內設自助角,設置3部鐳射打印機及2部釘裝機,可免費提供予學生無限列印及自行釘裝筆記。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舍建設標準

原來學校董事會是由五名家長、一名教師、一名學生和數位社會成員組成,由校長擔任祕書。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局每年給予學校一筆經費,學校擁有使用這筆經費的自主權,學校每年要做的,就是要對經費效益進行自我評估,而教育當局則會就學校的自我評估提出建議和意見。 陳日君主教、劉富根神父、黃敏冰校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今日是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千禧校舍開幕的好日子,我很高興可以見證到學校踏上新里程。 不少學校會在「千禧校舍」基本要求外加建其他設施,令校舍設施更完備,港大同學會小學便是其中之一。

與上一代的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設計的彈性相對更大,而且更有利於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二戰後五十年代初,大量內地移民湧入,本港出生率亦急速上升,政府宣佈興建官立小學。 五十年代中,政府在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後大量興建徙置大廈,其後陸續出現位於大廈天台、地下及頂樓學校。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27間課室)

此融入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瞭解香港傳統文化與建築的同時,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具創造性思維。 本校為千禧校舍,佔地7,000平方米,特設多間特別室,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教學活動,促進學習效能及成果。 展品包括逾100張歷史圖片及文件、十個學校模型、建築圖則、天台學校的老師聘書,以及曾參與不同校舍設計和建築工程的主要決策人士、在不同類型校舍就讀及執教的師長的訪談內容,把設計概念及教育發展的歷程娓娓道來。 本展覽主要選取各類校舍設計的原型,以及透過個別學校的校舍歷史,以展示學校建築的不斷演進,如何配合香港教育理念的不斷演進──由傳遞知識、課本主導、考試為本的精英教育,轉為以學生為本及互動學習的普及教育。 本集將透過不同中、小學的課室設計,瞭解建築師如何揉合各種設計與環保元素,提升學習環境,創建快樂而具創造力的校園。 學校內最大的兩個舞臺——禮堂與球場,在建築師的巧思下,成為靈活多變、層次豐富的場所,不同的活動都能在這裏進行。

千禧校舍平面圖: 奧克蘭都會安凡尼公寓飯店 (Avani Auckland Metropolis Residences)

不過,不少家長不願意見到小朋友在沉重壓力下成長,亦未必喜… 「火柴盒」小學走廊兩旁都是課室,相當「應聲」,不同課室的講課會互相騷擾,校內統測進行聆聽測試時更或會疊聲。 部份相鄰的中、小學千禧校舍用地,亦預留技術條件,以用作開辦一條龍學校之用,是歷來各種標準校舍中首見。 然而,在1997年制訂的千禧校舍裝潢及傢俱標準,至今仍未作出有力修訂,無法適應當今的教育及科技發展,是千禧校舍標準對「後千禧校舍」的少數負面影響之一[12]。 我們協力建立和諧互助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各展所長及發揮團隊精神,並與家庭、社區緊密合作,共同建立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校特別將生命教育課程獨立成科,各級有主題活動,如學生在校服內放入氣球,保護氣球不破,體會媽媽懷孕的感受;有的蒙上眼睛感受盲人的世界。 學校提供超過100項課外活動,當中羽毛球方面表現突出,曾孕育出不少羽毛球精英,香港羽毛球首席女單球手葉姵延(黑妹)也是馬循校友。 面對訊息萬變的21世紀,學生需要具團隊合作技巧,以掌握分析推理及處理並解決複雜的問題,而學習環境需要著重共享概念,纔能夠讓學生得以發揮。 甘校長笑言:「Love and learn what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is love」,在校舍內設置開放式的遊戲角,讓學生可以在公共空間中,認識來自不同年級及班別的同學,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之餘,亦可以從遊戲空間中學習互相協調、尊重和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