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ützenbrunnen 火槍噴泉最早的記錄是在1543年建造,後來有幾次的護,這座噴泉叫火槍手,可是怎麼是一個帶著配劍拿著旗的士兵呢? 蘇黎世伯恩2025 火槍手在那,細一看,士兵的胯下有隻小熊兩手拿著槍在瞄準射擊著,伯恩的取來自熊,所以許多的噴泉會以熊為主要設計概念,這座噴泉主要反映過去伯恩王國的威嚴。 監獄塔Käfigturm這最早是建於1256年,一開始我真的誤以為是最以名的時鐘塔,看了地圖之後才知道不是,古代在建城牆都會一層一層擴建出去,監獄塔Käfigturm算是第二層的城牆,好像是進擊的巨人喔! 後來城牆拓展到第三層後,這座防衛塔就被作為牢獄,還滿特別的。 市場街Marktagsse最前方就是監獄塔Käfigturm。

根據2006年[3]和2007年[4]的部分調查顯示,蘇黎世在這兩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高居全球首位。 說到瑞士首都,可能第一個冒出腦海中的是商業中心蘇黎世,或是以鐘錶文明的日內瓦。 但其實真正的瑞士首都,是僅擁有 10萬多人口的「 伯恩 Bern」。 雖然伯恩以規模來說,是瑞士第四大城市,只能算是一座小城市,但城中的時鐘塔、噴泉、拱廊,卻是伯恩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築。 Hotel Des Alpes 阿爾卑斯黛絲飯店在卡貝爾橋旁,到琉森火車站也只要走10分鐘左右,地點蠻不錯。

蘇黎世伯恩: 世界文化遺產 – 瑞士伯恩半日遊:必遊伯恩景點推薦

這個教堂,沒有過度的裝潢,簡單的淺白色牆壁、褐色的屋頂及高聳的尖塔鐘樓,樸實而莊嚴。 伯恩車站前的電車巴士總站,建築也很有特色,少數的柱子撐起數片玻璃所組成的頂,這邊有手扶梯可以到伯恩車站地下商場,有超市跟餐廳,我後來才發現,總站的旁邊就是伯恩車站,呼應公車總站的建築,是一座現代全玻璃窗設計的大樓。 雖然是座首都,但只有十幾萬人口,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多了份靜謐和安逸。

鐘樓上共有兩個時鐘,上層黑底金字的鐘,以太陽月亮為指針報時。 下層的時鐘則是紅、黑、藍、金相間的天文鐘,是瑞士歷史最悠久的機械鐘,包含天象、季節及十二星座及日期、時間都顯示在上頭。 16世紀建造的10座特殊造型噴泉,城中約有上百個泉源。 蘇黎世伯恩 為了方便民眾取用,設計成現在看見的特殊造型噴泉池,約走 100 – 200公尺就能看見一座,也因此得名「噴泉之城」。

蘇黎世伯恩: 瑞士 x 遊記 Züri 蘇黎世 x Bern 伯恩

伯恩 Bern 的地名,由德文熊 Bär 而命名。 1191 年建立伯恩城的札林根公爵 Zähringen ,沿著經常有熊出沒的阿勒河 Aare River 狩獵時,捕捉的第一隻動物就是熊,因此以熊來為城市命名,所以州旗幟也是以熊設計。 市中心還有11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噴泉,伯恩共有100多座噴泉,這是其中最著名的11座,最有名的就是鐘塔前的參孫之像,代表勇者的象徵。 石板的街道上,每隔約200公尺就有座造型獨特的噴泉,如摩西噴泉、食童噴泉、旗手噴泉、吹笛者噴泉、正義女神噴泉等,每座噴泉都有其背景故事,具有警世作用。

房間小但乾淨衛生,湖景房型還有美麗窗景很棒,飯店也提供單人房的選擇。 The Bed & Breakfast 是臺灣朋友推薦給我們的琉森民宿,雖然離琉森火車站有點距離,但因為有免費交通卡搭車約15分鐘也還在可接受範圍,重點是價位便宜空間又大,房間裡沒有衛浴,但因為旅客不多公用衛浴基本沒什麼人搶用。 盧森火車站是瑞士中部交通樞紐,計畫以琉森為中繼站,要頻繁搭車往返瑞吉山、鐵力士山、皮拉圖斯山等景點的話可以考慮住在這裡,飯店價位相對琉森老城區要便宜,且車站就有超市、麥當勞、星巴克等,喫喝購物交通方便是最大優勢。 蘇黎世位於從蘇黎世湖北端開始的利馬特河四周被長滿樹林的小山包圍。 利馬特河和錫爾河的交匯於市火車總站廣場,鄰近瑞士國家博物館。 地理上(和歷史上)的市中心是利馬特河左岸的一個小山崗林登霍夫山,在利馬特河離開蘇黎世湖的源頭北面約700米。

蘇黎世伯恩: 伯恩聖靈堂 Heiliggeistkirche

1803年到1805年,蘇黎世失去了對附屬領土的控制權和經濟特權,蘇黎世市和蘇黎世州的財產明確分離。 蘇黎世伯恩2025 1839年9月6日,因為城鄉之間的矛盾爆發了蘇黎世暴動(英語:Züriputsch)(Züriputsch),導致市政權力向城市公民傾斜。 最終為了減輕蘇黎世鄉村地區對城市霸權的擔憂,蘇黎世最終在17世紀拆毀了絕大部分的城牆。

  • 從伯恩火車站出發,一路上的石板路,告訴我我已經踩進了伯恩舊城區。
  • 人都會老,趁還沒太老前,去看這世界的美好、享受美食、體驗人生。
  • 自古伯恩名人輩出,最有名的莫過於愛因斯坦了,他曾在伯恩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發表了改變世界的“相對論”。
  • 慢慢逛到這座時鐘塔(Zytglogge),它是伯恩地標建築,從13世紀建成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曾作為城門守衛塔、監獄與鐘樓。

1848年瑞士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伯恩被瑞士民眾投票成為了瑞士的首都。 蘇黎世是德語區的核心城市,而日內瓦則是法語區的中心。 而伯恩雖屬於德語區,卻離法語區不遠,所以被選投成為首都。 1803年起,瑞士輪轉其政府和議會的所在地,起初是一年一換,後來則是兩年一換。

蘇黎世伯恩: 臺灣美食展搶優惠!天成飯店一泊二食下殺1.9折、買餐券送晶華牛肉麵

舊城區還有一個必訪的景點──獅子紀念碑,又稱為「琉森之獅」,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時期,在巴黎保衛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莉. 從山壁中雕刻而成的石獅子,身中斷矛的雄獅倒臥在碎裂的盾牌上,雖欲再戰卻是力有未逮,象徵著戰士們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精神。 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曾形容這座獅子:「是世界上最感人肺腑的紀念碑」。 這篇除了幫大家整理訂房重點,也推薦共10間高評價的琉森飯店、琉森民宿,以及揹包客最愛的琉森青年旅館給大家參考。

蘇黎世伯恩: 瑞士首都問題

曾經是糧倉,酒窖,軍營,市場,博物館,難民收容所,現在是酒吧。 是伯恩最美的公園之一,離熊公園不遠, 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高處,可欣賞伯恩舊城區及其所有景點和地標的美景。 伯恩老城區三面都被這條阿勒河給包圍,沿著商店街往熊公園的方向走,一定會經過拱橋,而橋上可以俯瞰阿勒河畔的美景,也是不能錯過。 更特別的是它是建於中古世紀,據說當時並不是想建騎樓,而是因為伯恩三面環河,因此市區發展受限,但隨著居民不斷增加,人民就在路旁走道上加蓋,一家接一家的蓋,最後就形成這條七公里長的拱廊,如今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慢慢逛到這座時鐘塔(Zytglogge),它是伯恩地標建築,從13世紀建成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曾作為城門守衛塔、監獄與鐘樓。 而在它上面的機械式大鐘,更是整個瑞士歷史最悠久的機械鐘。

蘇黎世伯恩: 伯恩景點 7 : 玫瑰公園 (Rosengarten) :

不過仍然有幾個州堅持天主教信仰,這也導致了後續的卡佩爾戰爭(英語:Wars of Kappel)等一系列宗教衝突。 1351年5月1日,蘇黎世公民代表在琉森、施維茨、烏裏和翁特瓦爾登的代表面前宣誓效忠瑞士邦聯,蘇黎世因此成為邦聯的第五個成員。 當時的邦聯只是一個事實上獨立國家之間組建的鬆散聯盟。 蘇黎世伯恩 直到1848年為止,這個瑞士國會實際上瑞士邦聯的行政委員會和立法機構。

蘇黎世伯恩: 聯邦宮 Bundeshaus

這次因為意外來到伯恩,反而很喜歡這裡古城的感覺,每當朋友問起瑞士有什麼城市推薦,老漢絕對不會漏掉伯恩。 提到瑞士,老漢直覺想到的城市就是蘇黎世、日內瓦,但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兩個知名的城市,都不是瑞士的首都(小時候學的歷史、地理通通忘記了)。 蘇黎世伯恩2025 阿勒河穿城而過,紅白兩色可謂是老城區的主打色,你可以盡情的在街頭漫步。 古街道兩側擁有長長的拱廊,阿勒河的周圍分佈著紅瓦白牆的老建築,隨處可見的街心噴泉,歷經幾個世紀依舊能夠精準報時的古老鐘樓,這些都使得伯恩老城處處透露著濃厚的歷史感,也充滿著中世紀的神祕色彩。 19世紀的蘇黎世發展迅猛,從1847年開始,瑞士境內的第一條鐵路——「西班牙-布羅特利鐵路」(Spanisch-Brötli-Bahn)把蘇黎世和巴登連接在一起,而蘇黎世火車總站則成為瑞士鐵路網的起點。 蘇黎世著名的車站大街(Bahnhofstrasse)於1867年開始佈局。

蘇黎世伯恩: 伯恩大教堂 Berner Münster

3/乘坐大型旅遊巴士旅途中,我們選擇30座或以上的大型旅遊巴士,讓各位貴賓能夠保持適當距離,享受舒適旅程。 熊之於伯恩的重要性,光從伯恩這個名字就是熊的意思這點就可以看得出來,既然都到這個熊城市了,如果沒到熊公園看看熊本人,也太可惜了吧。 登上觀景塔,著名的少女峯和艾格峯就會展現在你的眼前,伯恩的壯麗全景也一覽無餘。 伯恩老城原本以木質結構的建築為主,中世紀時因幾次大火,老城重建,為防止火災就改為石頭建築為主,一直延續至今。 自古伯恩名人輩出,最有名的莫過於愛因斯坦了,他曾在伯恩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發表了改變世界的“相對論”。 至今伯恩人民以此為傲,將他的故居改為了愛因斯坦博物館,讓人們瞭解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的一生。

蘇黎世伯恩: 必拍伯恩景點7- 玫瑰花園(The rose garden)

蘇黎世湖周邊有存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定居點遺蹟,特別是在林登霍夫(Lindenhof)附近發現了前羅馬時期的拉坦諾文化遺蹟,這是一座冰磧山丘並且存有一些原始的石製器物。 公元前15年左右,羅馬人在林登霍夫建造了一座城堡,將這裏稱為「Turicum」(起源於凱爾特語的地名),作為在利馬特河上面販賣貨物的徵稅點。 公元前318年,君士坦丁大帝行政改革之後,圖裏庫姆位於高盧和意大利兩大近衛轄區的邊界附近,因此邊界的駐軍和城堡有效保護了圖裏庫姆的安全。 蘇黎世最早的記錄是在2世紀,發現於林登霍夫的碑文上面寫着Statio Turicensis Quadragesima Galliarum。 沿著阿勒河畔的景緻,以及代表伯恩棕熊的可愛,走過一趟,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已經默默的深藏在心中了。 食童噴泉不遠處,便是 13 世紀時建成的鐘樓,位於克拉姆街 Kramgasse 城門上,是此城鎮發展的中心,古時候用來防禦所用。

蘇黎世伯恩: 伯恩大教堂 Das Berner Münster

因為沒辦法進去伯恩大教堂,所以在教堂附近繞繞,意外的發現教堂旁的這個公園平臺,是俯瞰舊城和阿勒河的好據點。 就在伯爾尼大教堂正對面的Mosesbrunnen 摩西噴泉,沒錯就是摩西分紅海的摩西,他手裡拿著十戒,在教堂前面有著宗教意味濃厚的噴泉也不為過。 從座堂街Munstergasse走小徑回到主路線雜貨街Kramgasse,我們火車時間也差不多,開始要往車站方向前進了。 小時候做錯事說謊話,媽媽都會說虎姑婆會把你抓走喫掉,沒想到在瑞士伯恩也有這麼一座嚇小朋友的噴泉,我跟布老大都笑著說,以後有小孩一定要給他看這座噴泉,如果不乖不聽話,就會被食魔怪給喫掉喔! 蘇黎世伯恩 這座噴泉也是這條街上算是滿夯的一座,位於時鐘塔 Zytglogge附近。

對觀光客而言,搭乘觀光船是遊覽蘇黎世湖最好的方式,有短程1.5小時或長程4小時可選擇。 1/貴賓人數不超10位為了貴賓擁有一個安心的旅程,我們特意籌備不多於10人的小型旅行團,6人即可成行,讓我們的領隊更加貼心照顧每一位貴賓的需要。 蘇黎世伯恩 因為伯恩的舊城區被阿勒河(Aare)三面包圍,想當然要連接舊城區與新城區,當然會有不少的橋,Nydeggbrücke就是其中一座,而這座拱形橋,是在1840年耗時三年建造完成。 同樣司法機構也在去中央化,聯邦最高行政法院2012年起遷往聖加侖,在此之前自2007年成立起由伯恩臨時代理。

蘇黎世伯恩: 歷史

在周邊人民眼中是一種恥辱的象徵,紀念在1292年在溫特圖爾失去的旗幟。 1045年,德意志國王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亦即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六世)批准女修道院擁有市場、徵稅和造幣的權力,從而使該女修道院的院長成為該城市的有力的統治者。 據說在835年,法蘭克帝國查理大帝的孫子、東法蘭克王國國王路易二世在該地的一座古羅馬城堡的遺址上重建了一座加洛林王朝的城堡(拉丁語:”in castro Turicino iuxta fluvium Lindemaci”)。 路易還於853年為其女兒希爾德加德建造了婦女修道院(今聖母大教堂)。 他把今天的蘇黎世州、烏裏州的土地和阿爾比斯山上的森林贈與本篤會女修道院,並授予該女修道院豁免權,把它置於自己的直接統治之下。

蘇黎世伯恩: 伯恩景點 12 : 伯恩地窖餐廳 (Kornhauskeller)

實際舊城區的範圍不會很大,從伯恩火車站出發,最遠散步到熊公園跟玫瑰園就可以把伯恩城逛完。 上面介紹的熊公園也是此動物園的一部分,距離Hauptbahnhof伯恩中央火車站只有10分鐘路程, 擁有200種動物,坐落在Dählhölzli森林中,就在Aare河旁。 裡面也有多種選擇的餐廳供應,啤酒花園,點心等多樣化。

離開琉森老城區和火車站附近,沿著琉森湖畔還有很多擁有美麗景觀的度假飯店,需要比較多交通時間。 推薦這間 Art Deco Hotel Montana 夢妮坦藝術酒店,整個充滿古歐洲歷史感的味道,湖景房景色超美,設施感覺有重新翻修,還提供多種軟硬枕頭可以挑,在服務細節部分也是很講究,相當適合想在盧森緩慢度假的旅人。 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不但擁有大都會魅力,也有大自然美景。 一出中央火車站即可看到蘇黎世主要街道班霍夫大道,這是世界有名的高級購物大道,各種名牌店、精品店、服飾店林立,可滿足逛街購物樂趣,逛累了,還可坐在露天咖啡座喝咖啡,欣賞街景與熙來攘往的觀光客。 連鎖型的 Holiday Inn Express Luzern 是在盧森住宿時省錢的選擇,價格便宜,但沒冷氣,夏天會比較辛苦。

如果懶得規劃自由行,滿推薦大家可以考慮加利利旅行社,或是利用好用的線上旅遊團比價網來搜尋出發往瑞士的旅行團,也是很棒的方式。 舊城區的重要景點還有愛因斯坦故居、伯恩大教堂、聯邦國會大樓、以及已有800年歷史的鐘樓。 這座鐘樓是伯恩地標,每到整點前4分鐘,時鐘上的人物裝飾就會開始表演,相當可愛。

聯邦刑事法院2007年起由位於提契諾州的貝林佐納承擔,聯邦保險法院自1917年位於琉森,聯邦最高法院則位於洛桑。 1997年3月21日頒布的政府管理組織法(Regierungs- und Verwaltungsorganisationsgesetz)第58條確定伯恩是聯邦委員會及其7個部會和聯邦祕書長的辦公地。 2002年12月頒布的議會法第32條確定伯恩是瑞士聯邦大會的所在地。 1832年聯邦方案的草案中就提出瑞士應有一個容納各種聯邦機構的中央首都。 因此1849年的瑞士憲法中對瑞士的首都做了如下規定:第108條稱之為「聯邦機構所在地」,包括聯邦委員會,聯邦大會及聯邦政府,這一規定由聯邦大會作出。

1859年,奧地利、法國和撒丁王國簽署了蘇黎世條約。 慈運理在1520年代在蘇黎世聖母大教堂擔任傳教士,並開啟了瑞士的宗教改革(英語:Reformation in Switzerland),他實際上從1484年開始一直住在蘇黎世,直到1531年去世。 以慈運理整理翻譯的聖經為基礎的蘇黎世聖經於1531年開始發行,並且導致蘇黎世的政治事務和公民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並將改革的理念傳播到其他一些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