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站於1998年6月22日隨著東湧綫通車而啟用,機場快綫部分於同年7月6日隨著機場快綫通車而啟用。 九龍站共設兩層月臺,上層(L2層)供機場快綫使用,下層(L4層)則為東湧綫月臺。 九龍城區名校林立,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協恩中學、培正中學等傳統名校,以及華英中學等地區著名學校皆座落區內各處。 1987年1月14日,中英雙方政達成清拆九龍城寨協議,並於原址改建公園。
- 當時,衙前圍與鄰近的沙浦、打鼓嶺、石鼓壟、隔坑、大磡、衙前塱、馬頭湧及馬頭圍等村落,組成「七約」聯盟,對抗外敵入侵,衙前圍自始居於領導地位。
- 九龍站(英語:Kowloo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雅翔道,屬於港鐵[3]東湧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鄰近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
- 由於車站與上蓋綜合發展項目Union Square結合成同一建築物,所以車站大部分位置均與上蓋物業相連[4]。
-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5];輔以紫藍色於月臺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 港鐵網絡涵蓋香港所有主要地區,香港西九龍站經天橋或行人隧道接駁屯馬綫柯士甸站或東湧綫/機場快綫九龍站,讓旅客利用港鐵輕鬆往返各區。
屯馬綫由此站至烏溪沙一段採用右上左落行車安排(承繼自原馬鞍山綫),有別於屯馬綫其餘路段與港鐵其他行車綫普遍採用的左上右落。 車站以其西南面不遠處的宋王臺石碑命名[註 2],冀能反映有關該宋朝古蹟的特色[1][2]。 施工期間,車站地盤曾掘出大量來自宋元時期及清代的文物,以及保存完整的方井、建築物結構等[3][4],引起社會關注。 而於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此站獲標示為宋皇臺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13]。
九龍城地鐵圖: 列車服務
九鐵慮及即使在啟德發展後,土瓜灣站使用量仍會偏低,故提出將土瓜灣及馬頭圍站合而為一,成為馬頭角站。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九龍城地鐵圖2025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車站開放初期,不少市民到場參觀文物展櫃,以致須不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限制在指定範圍內近觀展品的人數,並播放廣播呼籲市民在其他時間前來[13]。 九龍城地鐵圖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14]。 因應此站建造時掘出大量古代文物,港鐵於車站大堂已入閘區近洗手間的位置設置兩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放置此站興建期間出土的文物。
本站設有42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然而,該東九龍綫計劃輾轉演變成今日的沙田至中環綫,亦不再提出設站於九龍站,故九龍站密閉空間在可見將來已無用武之地。 此外,在5A及108線分別延長至啟德(啟晴邨)及啟業前,兩線亦全由荔枝角車廠派車,現時則改為由九龍灣車廠管轄。
九龍城地鐵圖: 港鐵未來發展路綫圖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九龍城地鐵圖 因東九龍綫(現已被沙田至中環綫取代)曾被建議使用該站作為終點站,故在設計九龍站時,最底一層的東湧線月臺下預留了一個約1.3米高的空置樓層,以便在興建東九龍綫月臺時,能與東湧綫月臺連接,避免影響現時之列車運作和車站結構。 後來隨著鐵路興建優先次序及定線改變,加上九龍站東南的九龍角填海計劃擱置,柯士甸站亦取代了此預留月臺的地位,位於車站東側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阻擋,故該預留樓層可以使用的可能性極低。 九龍站在興建時早已規劃為一個綜合的車站建築羣,在整個Union Square地面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往返港九各區。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2014年4月21日,明報報道有工人在此站近宋皇臺公園位置發現南宋時期方形石井,包括6個古井及幾千件文物,當中有陶瓷器碎片、錢幣及鐵塊等。 九龍城地鐵圖2025 而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鑑於考古發現重大,已要求港鐵擴大考古範圍至周邊土地,港鐵亦決定將研究範圍擴至啟德工地內的宋皇臺站及地底車站,當時預計考古工作於2014年第3季完成[15]。 同月26日,古物古蹟辦事處證實,此站地盤在考古監察過程中,再發現宋元時期的方井。
九龍城地鐵圖: 機場快綫穿梭巴士
由於車站與上蓋綜合發展項目Union 九龍城地鐵圖2025 Square結合成同一建築物,所以車站大部分位置均與上蓋物業相連[4]。 九龍城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九龍城區的事務,共有25名議員,現屆九龍城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12名議員當中只有1名為民主派議員,有11名為建制派議員。 被控的16名被告分作4案處理,至今共7人認罪,分被判社會服務令、簽保守行為,以及監禁5周至3個月。
- 在此次與羊城通的合作基礎上,微信香港錢包將陸續支持更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小程序與APP綁定,廣州地鐵APP、廣州地鐵公共交通碼微信小程序也將於近期陸續支持。
- 「港鐵展廊」於2017年2月4日正式開放,但只接受網上預約參觀,並只限星期六、日才開放。
- 然而土瓜灣站的設立有可能影響到體育場館的人流管制安排,因此,土瓜灣站興建細節仍會受該計劃影響。
- Min近期難得出現在友人的YouTube頻道裡,已定居在紐約1年的她,生活過得愜意、平凡,曾是大勢女團的她,零變裝搭地鐵,近況令粉絲喫驚不已。
- 九龍站在興建時稱為西九龍站,以反映服務西九龍區,後來才縮短作九龍站。
-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19],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 九龍城區面積約1,000公頃,2016年中區內人口共418,732人。
另一方面,九龍城區名校林立,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協恩中學、培正中學等傳統名校,以及華英中學等地區著名學校皆座落區內各處。 傳統上九龍半島東西兩面以「火車路」( 九龍城地鐵圖2025 九廣鐵路英段,今港鐵東鐵綫)為界,在很多人眼中,九龍城區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等地均屬於九龍東。 宋皇臺站設置島式月臺,以四組樓梯與扶手電梯以及一臺升降機與大堂層連接。
九龍城地鐵圖: 車站位置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不過港鐵與承建商或商業夥伴之溝通中,卻使用新名稱,多份技術文件及招標文件皆如是。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在場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綫圖將此站顯示為「宋皇臺」。 港鐵指承建商已採取了不同措施及安排,包括盡量維持行人道開放以保持人流、在可行情況下使用半透明圍板以及隔音設備等,讓行人和駕駛人士得知商戶位置。 港鐵指倘商戶認為鐵路工程對其生意造成影響,可根據《鐵路條例》提出申索。
九龍城地鐵圖: 隧道
南角道超過50間商戶於2017年11月27日傍晚6時聯合熄燈一小時抗議,要求港鐵賠償。 港鐵公司按沙田至中環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在土瓜灣站工程展開前,在工地指定範圍內進行相關考古工作,於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進行。 宋皇臺站(英語:Sung 九龍城地鐵圖 Wong Toi Station),建造初期曾稱為土瓜灣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湧世運道,是一個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該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分,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 車站鄰近馬頭湧宋王臺與世運道[2],主要服務啟德發展計劃2A及2B區、馬頭湧、馬頭圍及九龍城南角道一帶。
九龍城地鐵圖: 香港文匯網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雅翔道巴士站,分別可用及,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九龍城地鐵圖 2007年發表的合併方案將馬頭角站分拆,重設土瓜灣和馬頭圍站兩站,當時沙中綫仍是擬沿土瓜灣道地底興建。
九龍城地鐵圖: 月臺類型
而連接世運公園的部分行人隧道並同樣被翻新及重建,以接駁B出口,同時亦加建升降機連接行人隧道。 九龍城地鐵圖 大堂亦設有兩個展櫃展示逾400件文物,當中包括宋代貨幣、陶瓷器,建築構件以及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車站一帶的地圖、照片及日常用品。 九龍站自機場快綫通車後便已經提供穿梭巴士服務,持有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的乘客可免費享用機場快綫穿梭巴士往返九龍區內的酒店[24]。 然而隨着穿梭巴士服務的使用量逐漸低迷,港鐵已於2020年6月30日停止機場快綫穿梭巴士服務[25]。
九龍城地鐵圖: 轉乘優惠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與新界成為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力爭下,九龍寨城仍歸清朝駐軍管轄;英國在1899年5月入侵寨城,趕走城內清朝官員,其後寨城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 19世紀初,九龍城有一條繁盛街道,人稱「九龍大街」,由九龍寨城東面的東頭村伸延至龍津碼頭,是當地人由水路進出九龍城的必經之路。 街道以花崗石鋪砌,兩旁商店林立,方圓一帶村民都前來購物,甚至港島、沙田、西貢和廣東沿岸村民也來趁墟,熱鬧景況相當於今天的旺角。 作為「九龍十三鄉」現存唯一圍村,衙前圍村於1352年建成,又名「慶有餘村」。
九龍城地鐵圖: 出口數目
何文田站附近的佛光街、仁風街一帶有不少私人住宅,另外因為B1出口對外橫跨漆鹹道北的行人天橋與蕪湖街僅約200米之遙,因此車站的服務對象也涵蓋紅磡居民、附近上班人士、鄰近學校學生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宿舍學生。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香港西九龍站啓用,乘客可以由九龍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轉乘高速鐵路,前往中國內地。 九龍站在興建時稱為西九龍站,以反映服務西九龍區,後來才縮短作九龍站。 此外,因東九龍線曾被建議使用該站作為終點站,因此九龍站在興建時有預留樓層。 連接兩鐵九龍塘站的新轉乘通道於2004年4月15日啟用的同時,該通道亦裝上了一幅名為「八乘八」的巨型壁畫,由12塊玻璃搪瓷板組成,乃本地土生土長的著名藝術家李秉罡先生以電腦繪畫設計,成為九龍塘站車站藝術品。 自2009年閘區合併後,觀塘綫大堂大部分空間劃為收費區通道,而非收費區分割成B、C出口與A、E出口兩部分,兩組出口之間不設非收費區通道,行人必須沿站外之沙福道往返兩處。
九龍城地鐵圖: 港鐵路綫圖|香港最新地鐵路線!站內街道圖、位置圖一覽
案情指,當晚警方進入太子站制服一名男暴徒時,有其他暴徒拉走該暴徒,其間被告將雨傘掟向追捕的警員方向,被告其後被認出及被捕。 辯方求情指被告品學兼優,今年晉升至助理經理,他只因一時衝動犯案,感化令和社會服務令報告內容良好,建議履行161小時至240小時社服令,被告願意彌補過錯。 男被告許肇彰,在保險公司任職精算分析師,他承認一項「企圖故意阻撓正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員」罪,即於2019年8月31日在太子站月臺阻礙警員。 裁判官林子康判刑時指,同意相關報告指被告為人正直,過往無犯事記錄,是個有大好前途的年青人。 被告許肇彰(29歲,精算分析師)承認,一項企圖故意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罪,指他於2019年8月31日在港鐵太子站月臺,企圖故意阻撓警員33531、警員7889及警員10507執行職務。 林官又指,被告或因一時衝動犯案,但他仍要就其衝動而作下的行為負責,考慮到被告認罪,且在事發後4年才被檢控,最後判他入獄5星期。
九龍城地鐵圖: 車站命名
車站同時設有停車場,乘客亦可駕車於九龍站停車場停泊[7],然後再轉乘機場快綫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九龍城地鐵圖2025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雅翔道 (西區海底隧道)巴士站,分別可用及,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直至上蓋物業、圓方、文化休閒設施同高鐵西九龍站開幕之後,人流開始上升;而家喺星期六日同公眾假期,有唔少乘客用本站出入。 觀塘綫大堂內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以及港鐵「會員服務站」。 九龍塘車站附近的住宅發展以及香港城市理工學院(今香港城市大學)遷入,導致該站乘客數量增加,因此九鐵再耗資850萬元,在北行綫月臺增建出入口大堂。 該大堂於1992年9月30日由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蔣世昌、九鐵客運監督白朗恩(Martin 九龍城地鐵圖2025 Brown)及九龍塘車站站務經理劉衛雄主持啟用儀式。 啟用,設六部出閘機,初期只在星期一至六上午七時至十時以及賽馬日下午五時至七時開放,每分鐘可疏導約150名乘客,減輕地下大堂的擠塞情況。 香港西九龍站巴士總站旁亦設有30個設有收費錶的非專營巴士泊車位供停泊之用。
[2]位於九龍城區內的啟德機場曾經是最著名的地標,隨着機場於1998年搬遷到離島區赤鱲角,這個地標亦成為香港時代變遷的一個重要見證。 九龍城地鐵圖 九龍城地鐵圖2025 自港鐵於2009年5月摒棄沿土瓜灣道興建沙中綫的「下路方案」,將土瓜灣站改設於鄰近宋王臺的位置起,已有居民認為此站應改名為「宋王臺站」[18]。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王臺站」,以車站附近的地標宋王臺命名;「馬頭圍站」則可能以附近公共屋邨樂民新村之名改稱「樂民站」,從而徹底解決兩站站名與所處地名不符的問題。 大堂沿襲顯徑站與啟德站的做法,在通車前將已建成的客務中心改為「智能客務中心」,不設職員當值,僅設預載MTR Mobile的平板電腦供乘客查詢乘車資訊,以及連接車站控制室的視像通話裝置。
九龍城地鐵圖: 九龍寨城
古蹟辦隨即派員到場視察,檢視所發現的文物,並與考古學家討論保護方案,確保遺跡及文物受到妥善的保護,不會受到工程而破壞[16]。 九龍城地鐵圖2025 唯到同年5月中,大部分工地已陸續交還港鐵,並同步動工建造豎井,以便日後放入巨型鑽挖機建隧道;惟豎井建造時因愈挖愈接近宋元方井與房屋遺址,路政署纔要求港鐵先停工建保護牆,並需評估古蹟不會受損才復工。 屬於九龍南綫工程項目,毗鄰九龍站的柯士甸站已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20]。
九龍城地鐵圖: 出入口資訊
窩打老道在亞皆老街以北一段與公主道都是一號幹線路段,途經九龍塘及何文田,是連接獅子山隧道和海底隧道的主要道路。 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與後者以南的漆鹹道北路段則是五號幹線的一部份。 土瓜灣在啟德機場不遠處,自1920年代開始有不同廠家在此注資設廠。 到五六十年代進入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紗廠、木廠、炮仗廠、味精廠、電池廠、塑膠工模廠,再加上牛房及煤氣鼓,區內空氣混濁,居住環境強差人意。 二次大戰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而中國政府亦藉此在城寨宣示主權,但一直不獲英政府承認。
由於兩綫採用不同收費系統,月臺之間並無通道連貫,機場快綫兩個月臺更被東湧綫大堂與月臺之間的扶手電梯分隔,故此互不相通。 在舊機場開創新發展計劃經多年討論[2][3],現時啟德發展區內建有郵輪碼頭、港鐵啟德站及多個屋邨(啟晴邨、德朗邨等)。 車站曾設商場迪生數碼世界(Dickson CyberExpress),該商場於2000年9月16日開幕,由商人潘迪生所創立[14]。
九龍城地鐵圖: 九龍城道
由於宋皇臺站主體位於啟德新發展區,車站於啟用時仍未有任何建築物,故施工無需遷就樁柱水管,因此車站有別於土瓜灣站的規模,無論車站大堂及月臺也特別寬敞。 九龍城地鐵圖 九龍站雖然不像鑽石山和上環兩個站可以容易讓人們看見那些「神祕地點」,但仍可以從一些細微之處中看出。 乘客在東湧綫月臺上會較易發現地面上有不少印有「密閉空間」字樣的標貼,而在旁邊則設有一塊沙井蓋。 由於這個預留層不設任何通風設備,且與外面的空間隔絕,因此只有受過相關訓練之人員並攜帶有關設備才能進入,以確保安全[19]。 九龍城地鐵圖 九龍站(英語:Kowloo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雅翔道,屬於港鐵[3]東湧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鄰近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
九龍城地鐵圖: 計劃行程
而於2014年,港鐵將九龍站大堂原先設有的大型航班顯示屏改裝為商業廣告牌,卻引起部分市民及旅客不滿[8]。 區內建築以住宅樓宇為主,由馬頭角十三街樓齡超過半世紀的老舊唐樓到加多利山和九龍塘一帶的獨立屋豪宅都可在本區找到。 然而隨着啟德機場在1998年停止運作和之後的市區重建,紅磡、土瓜灣及九龍城一帶亦陸續興建了不少高於16層的單棟式住宅,但當中不少被批評為「牙籤樓」(即樓宇地盤面積細小但建築高度不乎比例地高,狀如牙籤而得名)。 九龍城地鐵圖2025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現時,九龍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快餐店、銀行、咖啡店、書店等,以及行李寄存等服務[5][9]。 九龍城區在1920年代之前,基本上是一個漁農和開採石礦的社會,這與當時香港整體經濟型態相符,並無不同之處。 裁判官林子康指,被告的行為增加警員執法難度,或令在場者仿效,「絕有可能令現場情況進一步升溫。」就算被告是擁有大好前途的年輕人,仍須為一時衝動負上責任和後果。 九龍城地鐵圖2025 九龍城地鐵圖 案情指,2019年8月31日,有人舉行未經批准的公眾集會,港島一帶有示威者進行破壞及「快閃」行動。
要查找特定路綫或車站,只需在路綫圖上找到相應的顏色,然後追蹤該路綫或車站的位置。 九龍城地鐵圖2025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利用的士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客可直達車站B1層下車,而打算乘搭的士離開車站的旅客可到B2層的士站候車。 香港西九龍站位處鬧市中心,有完善交通配套,設有專營巴士、專綫小巴、私家車、的士及非專營巴士上落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