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昨晚(21日)發文告說,警方於今年3月11日接獲受害者報案,受害者指她被非法放貸者騷擾。 非法放貸者要求受害者把錢轉賬到一個銀行賬戶,才能處理她的借貸要求。 假如你真的沒有能力還債,討價還價亦失敗,再受不了非法追債的壓力,走投無路,最後只能選擇避債,那麼,請務必通知會牽連的人,比如你的諮詢人、家人、朋友等,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也提醒他們尋求戒賭機構的協助。 居所的保安管理是24小時的服務,與警方的 demand driven(按要求提供)是不同的,你要動員保安公司的服務非常容易,他們除了有不錯的專業能力外,他們求助警力的效率亦是很高的,這畢竟是他們的專業。 現在一般的保安管理公司的服務已很專業,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保安公司或為大型屋苑提供保安的公司,但就算是小型的保安公司,亦已有專業的指引去防止住客受到滋擾。 本人在工作上曾接觸過大型屋苑的保安人員已至極小型(獨立大廈,一梯兩夥,只有4個顧員)的保安公司,他們不約而同地都告訴過我在工作上如何應付收債滋擾的事件,都是很專業及成功的例子,亦是他們經常面對的工作。

而賭仔因為賭期指、賭馬,高峯時期曾經欠債4、5百萬,更要賣樓還債,現時仍在還債中。 三位嘉賓最後提醒大眾要謹慎理財,不要先使未來錢,更不要相信坊間的財務中介公司。 大耳窿犯法2025 探員經調查後,發現被捕男子由收債集團操控,探員鎖定其他集團成員的身份,於今月1日至2日再拘捕7人,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發現案中的受害人透過網上社交平臺,申請數千元至1萬元的非法放債,當他們無法償還高昂的利息,最終被人淋油收債。 大耳窿犯法 西區警區刑事總督察黃宇徽表示,警方搗破一個本地非法收債集團,今年10月17月至今有7男1女本地人被捕,包括一名31歲男子為集團主腦。 集團於今年9月至10月,於本港21個地方以淋紅油的方法追數,騷擾債仔及其親友。

大耳窿犯法: 香港法例

經過再三調查,除了得知3個戶口被用於洗黑錢外,背後由非法借貸集團操控。 另一種是以清理校園貸為由頭,稱事主有一筆校園貸,要求在專門的虛假貸款APP上借錢進行銷戶。 如果事主否認借過網貸,詐騙者就會讓其下載一個虛假APP,使其相信確實借過。 詐騙者向事主提供一張與前一種手法類似的偽造的「公文」,並提供一個「對接賬戶」,要求事主在其他平臺借款後打入該賬戶,而在事主打入數千到上萬元不等的錢款後,所謂的債務卻並未被註銷,而客服已經無法聯繫。

  • 不過,大耳窿追債個案在媒體曝光後,大耳窿就會停止恐嚇騷擾行爲嗎?
  • 另外一個「債仔」賭仔去一間中介公司借錢,有一個聲稱是財務策劃師的人表示他信貸評級過低,遊說他向其他財務公司借錢,又表示這樣他可以向其他財務公司拖欠的款項還錢。
  • 集團利用傳銷電話,以免審批貸款、全程毋須見面作招徠,又製作商標及名稱與合法財務公司十分相似的網站,似圖魚目混珠。
  • 這類詐騙的受害者大多是剛剛從大學畢業,涉世未深,對詐騙的警惕性較差[12]。
  • 香港現行有牌照及法例規管發債人(銀行和財務公司) ,然而並未有要求收債人公司或人員領有牌照或受相關法例監管。
  • 甄瀚揚相信,今次行動已瓦解一個近期活躍的收債集團,案件牽涉15名受害人,債務總額300萬元,最高金額的一宗為160萬,警方相信清洗相關犯罪得益超過500萬元,不排除稍後拘捕更多人。
  • 但當事主無錢償還時,「大耳窿」追數都是用舊招,到事主單位淋油或張貼收債單張,迫使對方還錢。

至10月17日晚上,探員在單位外截獲一名34歲本地男子,該男子當時準備淋油,探員在身上檢獲收債信及紅油,當場將他拘捕,並在疑犯的私家車內發現紅油,估計他準備到另外3個地方犯案。 香港持牌放債人公會亦已發出《放債業務守則》,要求會員必須確保其收債公司不會從事不當的收債活動。 大耳窿犯法2025 大耳窿犯法 另一方面,林振輝也在記者會上提醒民衆提防網絡貸款騙局,因爲部分被大耳窿追債的人,並未借貸,他們可能是一時好奇或詢問,卻成了借貸人。 執業律師吳思漢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說,合法借貸公司和非法借貸都是委託收債公司即第三方向受害者追債,有的收債公司又會將差事交付第四方代辦,因此當中牽連甚廣。

大耳窿犯法: 大耳窿

2019年3月,蘭州警方出動600多名警力緝捕該犯罪組織,抓獲犯罪嫌疑人253人、查封涉嫌非法放貸APP和網站1,317個,受害者達39萬餘人,其中89人因逼債催收而自殺身亡,非法放貸累計金額達人民幣62.73億元,獲利28億餘元。 2020年9月28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王燾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終身剝奪政治權利,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8名組織成員分別被判處20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7]。 大耳窿犯法 所以,當欠債人受到滋擾而尋求警力保護或協助時,警方或警察前線人員心中都是受以上的平衡權力分界線所影響而不太願意介入,尤其是這可能牽涉民事紏紛的範圍,就更在警權的限制上不宜介入。 大耳窿犯法2025 2021年3月,中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由全國掃黑辦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的專題影片介紹甘肅蘭州的一起“套路貸”案。

即使準時還款,借款人於一年後仍付出約5萬元利息;若未能準時還款,借款人於一年後須歸還約$23萬,是實收金額$8000的29倍。 最新一集《晚吹- 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繼續係有三位資深債仔做嘉賓,話明係資深,所以三位都有過借大耳窿嘅經驗。 21歲就已經欠下40萬債項嘅女嘉賓阿豆表示,試過去到財務公司後,獲幾位彪形大漢親自接待,令佢毫無選擇嘅餘地。 第一類就是,從事放貸生意的公司是否持有相關的牌照,沒有牌照就是屬於非法公司;第二類就是即便有牌照,但放貸的利息是否符合法律範圍,如果高於國家制訂的無抵押品 借貸年息最高18%(每月1.5%)及有抵押品年息最高12%(每月1%)的法律範圍,那也屬於不合法。 任何人如觸犯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債人條例》第24(1)條「以超過年息60%的實際利率貸出款項或要約貸出款項」,最高刑罰為罰款500萬元及監禁十年。

大耳窿犯法: 非法收債公司或團體的一般結構及工作方法

接近還款期限時,集團會派人打電話通知,並叫欠債人不要用自助櫃員機轉帳,改用存款機,以免被追蹤戶口交易。 若欠債人還款有困難,除了被各種非法收數行為恐嚇外,亦可能恐怕自身或家人安全受威脅,提供自己戶口予洗黑錢之用,或成為跑腿,替集團運款或收債,以抵消部份債項。 據瞭解,該高利貸集團其中一種追數手法,是將欠債人的「富商徵婚」廣告四周張貼,內容列明徵婚人「因早年喪偶,寂寞難耐,現徵健碩壯男」等,並刊出其電話及地址等,更寫出給予伴侶每月10萬元津貼、成功結婚可獲一千萬元等虛構內容,旨在抹黑及滋擾欠債人。 大耳窿犯法 大耳窿犯法2025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第3隊總督察陳昕指出,集團以「必借必批」作招徠,以手機應用程式發送短訊予廣大市民,主要對象為沒有穩定收入或已被正當財務機構列入黑名單的人士。

符文濠透露,大耳窿除了包裝成網絡借貸之外,也使計往“潛在客戶”住家放大字報,並指對方欠錢要求回電,並留下一組電話號碼。 大耳窿犯法2025 大部分借貸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都是在隱瞞親友家人的情況下借錢,直到自己無法還清,大耳窿追債上門,借貸之事才浮上臺面。 香港開埠初期,華人、西人、印度人大集會,而放貴利嘅多數係「白頭摩羅」[3]。 白頭摩羅扮相特別,鍾意戴隻銅銀咁大嘅耳環,隻耳要穿個耳窿[4][5],耳珠墜落嚟耳窿睇起嚟好大,就有人將呢種耳窿同貴利嘅無底窿聯想埋一齊[未記出處或冇根據],而創出「大耳窿」噉嘅叫法。 第一種是通過某些虛假網貸APP,這類APP一般都會打出“利率低,無抵押,下款快”的噱頭,有時還會冒用正規銀行的名號,吸引急需用錢的用戶。 臺灣OTT由LiTV 線上影視於2023年10月18日起,同步更新上架。

大耳窿犯法: 電話放債年利率千釐 70名債仔中招 3黑幫大耳窿落網

三名有黑幫背景的男子,過去三年利用銀行戶口清洗約560萬元黑錢,近日被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拘捕。 大耳窿犯法2025 警方指其中一名市民向高利貸集團借取5000元,扣除1500元手續費後只收到3500元貸款。 最終借款人在3個月內連本帶利共還了1.44萬元,年利率超過1000釐。 警方搗破以80至150釐的年利率經營非法借貸生意「吸血大耳窿」集團,該不法集團在港經營大約4年,一旦獲悉「債仔」無力還債,就會要求他們交出銀行戶口供「洗黑錢」用途,如果「債仔」拒絕,行動將會「升級」,包括發出恐嚇信息,意圖傷害「債仔」的家人,強逼對方就範,最終集團藉戶口清洗1.4億元犯罪得益。 警方指涉事集團利息高昂得驚人,有急需現金的受害人經朋友或中介人接觸到涉案集團,借入30萬元,每期還款3.5萬元,還了16期,即56萬元後尚未還清,受到不法份脅迫。

大耳窿犯法: 借錢唔還係咪犯法?報警定循民事追討?

現金週轉不靈、賭博輸錢、籌創業資金或投資失敗都是借大耳窿常見的原因,借貸額從三位數至六位數不等。 雖說借錢還錢是天經地義,可是每當利滾利至鉅債無法償還之時,借貸者才警覺,悔不當初。 墮胎該不該合法一直以來都是很爭議的課題,涉及倫理、道德、價值、法律與宗教等的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而兩性課題作家杜韓念律師… 他在節目中也認爲,他向來我國的教育課綱當中,欠缺理財教育,因此有些人分不清楚需要與想要,因此他也勸請有些人先思考,究竟是“需要”或者“想要 ”而去貸款,勿爲了滿足個人的慾望,比如買名牌包包而去貸款。 他說,早期的高利貸有“9出13歸”的說法(即貸款1萬卻指得9000,但最後要還1萬3000),如今則有每日利息(日息)或每月利息(月息)的區分。 大耳窿犯法2025 不過,仲有一個講法話,當時放貴利嘅,都係放細額款項好似三幾毫紙畀勞苦大眾,為咗啲人知道佢哋有錢借,就將一個銀塞喺耳窿度,做記號,畀人認得[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大耳窿犯法: 警方呼籲市民切勿將銀行戶口出售

以往,大耳窿一般都會派人手到處張掛廣告布條,到商店住宅區派發大耳窿名片及宣傳單,到停車場將宣傳單夾在汽車雨掃,或到處張掛借貸宣傳佈條,路牌、燈柱和店家走廊柱子貼得到處都是,每當執法人員早上拆除大耳窿布條後,下午在相同的地方又再出現新的大耳窿布條。 林道祥說,“借1000拿700”或是“借1000拿500”,並沒有一定的規律,都是大耳窿說了算,最後還是看借貸者的運氣。 林道祥透露,大耳窿有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羣組可互通消息,也會將借貸者資料分享,因此借貸者在跟第一組大耳窿借錢後無法償還,就會自動接到其他組大耳窿致電或訊息詢問要不要借錢。 不過,大耳窿追債個案在媒體曝光後,大耳窿就會停止恐嚇騷擾行爲嗎? 大耳窿犯法2025 公正黨地不佬國會議員鍾少雲特別助理符文濠指出,99%的案件經過新聞報導後都會停息。

大耳窿犯法: 【晚吹】「大耳窿」吸血伎倆層出不窮 約朋友食飯 對方自動成擔保人?

賭仔最終是借到錢,但就不斷被中介公司要求將款項過數給他們,由他們代賭仔還錢,遭到多次咄咄進逼後,賭仔才知道他們是有「蠱惑」的,並堅決拒絕他們的要求。 其中一名貸款人,向高利貸集團借取5000元,但扣1500元手續費後只收到3500元貸款。 大耳窿犯法2025 最終借款人在3個月內連本帶利共還了14,400元,年利率超過1000釐,遠遠高於法例許可的60%。

大耳窿犯法: 高利貸

案中34歲男子已被控一項刑事毀壞罪,案件已於10月20日在東區法院提堂;另外7名被捕人獲保釋候查。 警方瓦解一個由黑幫成員組成的高利貸集團,共拘捕21人,當中包括11名「債仔」。 該批借債人由於無力償還利息1,680釐的貸款,在威逼利誘下充當集團跑腿,包括借出戶口作洗黑錢之用,以及作非法收數行為。 大耳窿犯法2025 警方指,該集團以「八出十三歸」方法借貸,意即市民若借取一萬元,實得八千元,卻須歸還1.3萬元始繳清款項,另每十日要付1000元利息,未能支付就再有罰款。 若一年內未有還息,借債人便須共歸還23萬元,是實收金額的29倍。 現行社會上有一些服務不同對象及問題性質的臨時宿舍,一般都需要社工或社會福利機構轉介。

大耳窿犯法: 名詞「大耳窿」的由來

警方昨日(21日)起一連兩日拘捕15人,包括六旬男主腦和5名骨幹成員,檢獲160萬元懷疑犯罪得益。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第1隊總督察蔣家駿今日交代案情指,指集團於2018年1月至今年10月運作,向受害人收取介乎80至150釐年利率,遠遠超過法例上限60釐,警員分析大量銀行文件,相信集團18年1月至今年9月至少利用40個銀行戶口清洗1.4億元犯罪得益。 2021年3月,中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由全國掃黑辦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的專題影片介紹甘肅蘭州的一起「套路貸」案。 2018年3月,王燾與魯樞成立20多家空殼公司,用企業化經營進行「套路貸」詐騙。 該公司的網路貸款APP平臺以優惠借貸條件作為噱頭,吸引被害人,而實際年化利率達1303.57%至5214.29%。

大耳窿犯法: 大耳窿師徒合作寫好劇本

蔣提醒市民向親友或有信譽的金融機構借錢,切勿借出銀行給其他人,否則可能構成「洗黑錢」罪名,最高可被罰款500萬元及監禁14年。 另一種是以清理校園貸爲由頭,稱事主有一筆校園貸,要求在專門的虛假貸款APP上借錢進行銷戶。 如果事主否認借過網貸,詐騙者就會讓其下載一個虛假APP,使其相信確實借過。

大耳窿犯法: 大耳窿香港詞彙

這類詐騙的受害者大多是剛剛從大學畢業,涉世未深,對詐騙的警惕性較差[12]。 1980年代,香港政府認為高利貸危害大眾,立例管制,放債人須領牌,此名為財務公司的Money Lender,直譯為「借錢」(放債)者。 申請放債人牌照,首先由警方調查申請人有沒有黑社會背景,證實「身家清白」才交法庭審理,但亦非由法官一人決定,而是有兩名市民協同審查,經三人一致通過才發牌,並限定年息不可多於6分息(年息60%,即60釐)。 大耳窿犯法 大耳窿犯法2025 香港律政司於2003年檢控一名未有償還貸款並已破產人士以欺騙手法逃避法律責任罪, 案件在裁判法院審訊時辯方律師找獨立會計師覈算所有利息及手續費,發現年息額為本金的66%,超出放債人條例所容許的60%,該借貸因此不受法律保障,被告獲釋。 申請放債人牌照,首先由警方調查申請人有沒有黑社會背景,證實“身家清白”才交法庭審理,但亦非由法官一人決定,而是有兩名市民協同審查,經三人一致通過才發牌,並限定年息不可多於6分息(年息60%,即60釐)。 此外,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已向持牌法團(包括從事證券交易、期貨合約交易、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及資產管理等法團),發出有關追討債務手法的指引。

大耳窿犯法: 借錢唔還有無犯法?有關收數/追數你要知的3個欠債法律常識

「大耳窿」追上時代步伐轉型網上放債,全程毋須露面及網上交收資料及放款! 警方指,發現不法分子於網上社交平臺主張毋須露面、申請簡單及不用提交入息證明,吸引受害者申請借款,取得事主個人資料後,再向事主發放數千元至1萬元的借款。 但當事主無錢償還時,「大耳窿」追數都是用舊招,到事主單位淋油或張貼收債單張,迫使對方還錢。 案中涉最少21名受害人,警方經調查後拘捕4名直接參與收債行動的人士,另有4個戶口持有人則「洗黑錢」罪被捕,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大耳窿犯法2025 大耳窿犯法2025 根據《放債人條例》(第163章)第24條規定,任何人以超過年息60%的實際貸款利率貸出款項,即屬犯罪。 該條例第25條亦規定,如貸款實際利率超逾年息48%,則單憑該事實即可推定該宗交易屬敲詐性。

但是根據《合同法》及199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過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 [3]2001年4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以高利貸形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出借資金行爲法律性質問題的批覆》再次明確高利貸的認定標準爲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 高利貸債權人通常稱作大耳窿或地下錢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又稱為“阿窿”。

詐騙者向事主提供一張與前一種手法類似的僞造的“公文”,並提供一個“對接賬戶”,要求事主在其他平臺借款後打入該賬戶,而在事主打入數千到上萬元不等的錢款後,所謂的債務卻並未被註銷,而客服已經無法聯繫。 這類詐騙的受害者大多是剛剛從大學畢業,涉世未深,對詐騙的警惕性較差[12]。 前天,警方在義順9道一帶設下埋伏,發現一名形跡可疑且符合描述的男子。 警方在男子身上搜到與大耳窿相關的用具,包括一臺含非法放貸者資料的手機、一張銀行提款卡和三張銀行交易憑條。

大耳窿犯法: 案件已結案 霹警方銷燬211萬毒品

求助於區議員、立法會議員辦事處或政黨,參考立法會的動議辯論記錄,有不少議員在實務上是經常接到收債滋擾相關求助個案的,他們也會積極協助。 找政黨或議員辦事處的好處是他們比較明白政府的運作,對所屬地區或政府更高層次的資源更清楚,尤其是與警方有一定的聯絡,在動員警力協助及其他政府及社會資源的效率都比一般市民為高。 試想一想,一個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和你一起去報案與一個一般市民自己報案受到的重視程度是不一樣的,與其他政府或社福機構接觸時的效率亦有非常明顯的分別,求助議員辦事處最大的好處可能是在動員警力協助上會更有效率及更受到關注。 另一方面,欠債人(或尤其是其家人) ,對這些非法收債活動沒有多少經驗和了解,會感到無限的壓力,甚至感到絕望而以死逃避問題,這是我們經常在報章看到的事情。 當事人所受的惶恐和壓力之大,是置身事外者(如社工或輔導員) 所難以體會的。 詢及是否能追討受害者多付的利息款項,吳思漢認爲,由於借貸雙方並沒有簽署任何借貸合約,加上還債款項有可能是匯入第三方的銀行戶頭,因涉及第三方和缺少證據之下,若受害者以法律程序追討,一般勝算不高,反而需要承擔堂費和官司費用。

一旦罪成,可被判罰款最少25萬令吉,最高100萬,或監禁最高5年,或兩者兼施。 大耳窿還揚言再不還債,就將她的裸照上載至社交媒體,以及在女學生就讀的美容學院張貼。 大耳窿犯法 女學生前後共向5組大耳窿借了4700令吉,最後則利上加利拖欠1萬1000令吉。 今年8月處理此投訴個案的馬華巴西古當區會公共投訴與服務局林道祥協助召開新聞發佈會將事件曝光,以阻止大耳窿繼續騷擾,也提醒女性需提高警惕,避免掉入非法借貸的陷阱。 但他也提到,許多非法借貸會採用一些手段及走法律漏洞,包括合同寫法模糊不清;無力還高額利息的借貸者有時會基於害怕等原因而不告上法庭,因此一般會找政治人物等來做協調。

指引訂明,在追收債務的過程中,不應導致有關人士、其家人或其他人士受到公開的侮辱或騷擾,例如不應在其住所的牆壁張貼欠債通告,以及不應使用暴力或採取任何恐嚇或非法手段。 作為欠債人的諮詢人或家人朋友,如知道欠債人已潛逃避債,一方面請積極尋求戒賭輔導中心的協助和盡量利用及動員本文前面提到的社會資源的保護。 另一方面,主動向警方申報失綜人口,把報案記錄的副本貼在門外或有收債人出現時給他一張,清楚表明當事人不知去向,及清楚自己是沒有責任為當事人還款的,這樣,過一段時間,滋擾者便會知難而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