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港鐵為不希望頂層平臺層佔地8,500平方米休憩空間讓公眾享用,以及以高價賣地,緊持拒絕拆細標售。 香港過往曾因出現建築問題而需重建的項目大多為公營房屋,常見問題包括短樁等。 因應不少鐵路車站上蓋的發展項目都涉及地基工程,港鐵也會要求承建商設立實時監測系統,每小時紀錄路軌的情況,以監察毗鄰的地基工程有否造成影響。 根據港鐵資料,在鐵路保護區受沉降影響而正受監察的工程一共有64宗。

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當時就工程投標制度提出了建議:對大型的基建工程項目,不應以「價低者得」為中標準則,因與工程質素掛鈎,而日後如出現問題則會令成本上升,長遠而言不是好事。 他回想起來,說相信判頭當時一早已知短樁,但一直想掩蓋,而房屋是逐層興建,若有一層出現問題,建下一層時就想方設法補平,「所以它的外觀不像一般人想像那樣是斜的」。 楊德忠解釋,這種方式理論上有可取之處,當承建商有權力自行設計工程,便可用自己較擅長的建造方式施工,相比「設計-招標-建造」合約,既減省承建商的建造成本,也因具備經驗而可使工程更為安全。 去年沙中線連串工程問題便是最好例子,經媒體廣泛報道後,社會對沙中線,特別是紅磡站的安全產生疑慮,紛紛表示須拆卸重建纔可回復信心。

大圍短樁: 設施

2003年11月,房委會提起法律程序,向亞太追討包括拆卸兩座短樁樓宇及賠償上蓋工程承建商等共6億5百萬港元的費用。 經過近4年仲裁過程(2000年至2003年),累積法律費用多達4千萬港元。 最後房委會與亞太達成協議,亞太願意向房委會賠償8千萬港元。 大圍短樁2025 短樁被揭發時,該兩座「居屋」已分別建至33及34層高,事件引起社會很大迴響。

而目前屯馬綫月臺已裝設月臺閘門;東鐵綫月臺則將在短期內裝設站臺門。 有網民表示補償吸引:「網上買呢幢樓嘅人無啦啦就多百幾萬,而呢個價位,基本上賣番出去又有得賺」「等如中兩次六合彩」「仲未計依家搞出咁大單嘢,要成幢嘢拆曬再起,肯定政府睇住呢幢樓睇到好實,全部標準都一定係最高,住入去等如住喺最安全嘅」。 大圍短樁2025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今日判處一名樁柱承建商前高級工程師,及一名建築工程顧問公司前助理工程監督同入獄7年。

大圍短樁: 港鐵表示難拆細標售

「最有利標」與「價低者得」的不同是,前者不以「價格」為唯一評分條件,而是加入對投標者過去的工作經驗、技術、公司管理能力等等項目的考量。 大圍短樁 隨之而來的潛在壞處是,「最有利標」的評分項目較為主觀,或會導致不公。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在1997年10月開始颳起,令香港經濟急轉直下,但政府的公營房屋工程在1998年仍然密鑼緊鼓,其後一連串偷工減料及短樁工程陸續浮現。 由1998年至2000年,短短3年內廉政公署共檢控142宗涉及建築不符合規格的貪污及詐騙案。 大圍站(英語:Tai Wa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村南道,屬於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車站。

在32枝被挑選作詳細測試的棒柱中,有29枝比規定長度短至約7米。 法官彭建鏗在判決時表示,被告未有恰當地執行其職務,並且串謀於打樁記錄中訛稱有關樁柱已打至終錘,隱瞞「短樁」事件。 黃順華,39歲,B+B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 (前稱建新工程有限公司)前高級工程師,及杜文甘,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前助理工程監督,二人同被陪審團裁定一項串謀詐騙罪名成立。

大圍短樁: 車站查票率高

有關的規畫過程被居民及網民批評為黑箱作業,沒有了解市民感受。 2020年2月,因應COVID-19,發展商為保障員工安全,地盤在2月5日起停工兩星期[64]。 到同年7月24日,一名在第5座地盤工作的外判扎鐵工匠初步確診,承建商協盛建築表示地盤會進行大範圍消毒,而涉事的第5座亦會停工[65]。 2012年12月,政府消息指出,新政府正全面檢討六大產業政策,認為教育是事業而非產業,應優先照顧本地而非外地學生需要,加上香港土地短缺,故正在研究將大圍站上蓋及粉嶺皇后山軍營地皮改為興建公營房屋。 如各方同意,最快可在2013年1月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公佈。 業界人士指出,港鐵大圍站上蓋原私立大學用地面積較小,但可較快推出改為興建公屋。

  • 三、政府應確保土地的供應能滿足需求,也要提供有優良配套的基建設施,以維持一個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私人物業市場可以健康發展。
  • 本身為藝術家的程展緯,同時身兼大圍站清潔工人,因不滿意時薪過低,只有最低工資。
  • 1998年9月23日,由於會漢未能如期完成其餘樓宇的地基工程,亞太接手並聘請會漢原班地盤職員。
  • 柏傲莊(英語:The Pavilia Farm)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車公廟路18號,為港鐵大圍站上蓋發展項目。

由新世界發展及港鐵合作發展的大圍站上蓋項目柏傲莊III,因部分牆身底座混凝土檢測未達要求,發展商主動提出拆卸重建,並延後9個月交樓,當中影響846戶買家,堪稱本港罕見的私樓清拆重建例子。 事實上,過去香港樓宇在興建期間甚少出現問題,但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接連爆出多宗「短樁」事件,導致最少兩幢樓宇建需要拆卸。 新世界就延期交樓向受影響人士致歉,並向受影響的846戶買家作出4大承諾(詳見下表)。 該報告明確指出,打入樁柱需要穿過「硬質地層」,以免出現過度沉降;若選用較為便宜的PPC樁柱,須先進行「預鑽」,以減少對樁柱的損毀。

大圍短樁: 設計

屋苑內的服務設施大樓樓高4層,設有一間幼稚園、託兒所及屋苑管理處。 天頌苑內設有有蓋行人通道連接各座樓宇,住宅大堂則採用雙大堂式設計,貫通2座住宅大廈。 過往臺灣也同樣以「價低者得」作為中標的一大準則,結果有中標商以低價搶標,實際上未能有效履行工程合約,或會選用不合規格的興建方式及建築材料,導致工程品質不佳。

大圍短樁: 事件

到接近晚上7時,有樂手各自在大堂不同地方拿起樂器演奏,吹奏出《龍的傳人》和《鳳凰花鼓》,贏到不少掌聲及喝采,成為全場焦點,直到晚上8時許人羣才陸續散去[21]。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考慮到現時同類單位租金水平,對於打算繼續完成交易的買家,目前賠償方案算合理,但若選擇取消交易,如何賠償就欠缺詳情。 他認為,除了賠償金額,發展商亦應該提供9個月時間,讓買家決定是否繼續交易,為買家提供彈性。 大圍短樁2025 陳永傑相信,事件雖然會令買家日後買新盤時有所警惕,但相信對未來新盤銷情影響不大,因為市民買樓只看樓市升或跌,而本港有健全的樓花銷售系統,亦有法律保障,新盤銷售受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所監管,相信有足夠的保障。

大圍短樁: 車站構造

當中更有不少音樂愛好者坦言「身同感受」,促港鐵檢討現行條例。 有網民亦隨即在facebook上載多張攝於港鐵車廂的相片,相中可見乘客帶着洗衣機甚至關刀、長槍等上車,但未見有職員阻止,有網民質疑港鐵雙重標準,欺善怕惡[19]。 為方便新界區的乘客轉乘東鐵綫/屯馬綫往九龍區方向之列車,故屯馬綫烏溪沙站至土瓜灣站的一段則採用靠右行駛的行車方向。 其中2號月臺(東鐵綫往金鐘)及3號月臺(屯馬綫往屯門)之間設有4條通道連接;而轉乘東鐵綫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或屯馬綫往烏溪沙站沿途各站時,必須經大堂方可轉乘。 大圍短樁2025 而目前屯馬綫月臺已裝設月臺閘門;東鐵綫月臺則將在短期內裝設月臺幕門/閘門。

大圍短樁: 事件及爭議

抽驗樁柱後,發現36支樁柱只得四支的深度合格,而其中一座所用的鑽樁長度和紀錄更差達13米﹐較正常樁柱短約三成。 回顧九十年代末期,建造業屢傳出貪污醜聞,多是利用各種欺騙手法,偷工減料或讓不合規格的鑽孔灌注樁柱通過測試 。 其中,圓洲角地盤(即現愉翠苑)原定鑽入樁柱40多米,惟因有阻礙物,不能再進一步鑽探,為了在房署職員檢查時可以「過關」,違規者遂把用作量度樁柱長度的捲尺中間部分裁短,及後再駁回,此俗稱為「神仙尺」,讓測試者以為樁柱符合長度要求。 最終2000年該兩幢新建居屋需要被迫拆卸,令房署損失逾6億元,亦成建造業轟動一時的醜聞。 已暫停的樁柱工程將於一月五日復工,並會在先完成緩解措施後,才恢復進行餘下的工程。

大圍短樁: 大堂

在1976年8月25日熱帶風暴愛倫吹襲香港期間,沙田一帶出現豪雨,沖毀了九廣鐵路英段橫跨城門河的11號石拱橋橋躉,路軌下陷,九廣鐵路往返旺角車站至沙田車站的列車服務被迫停運。 九廣鐵路局在現時大圍站的位置設立臨時車站,並開行緊急接駁巴士往返臨時站及沙田站。 直至同年10月4日,11號橋重建完成,鐵路亦恢復正常,故臨時站並同樣拆除[8]。 在1999年時,房署因無法在天頌苑K座及L座安裝升降機槽,其後才後發現樓宇出現不尋常的沉降和短樁。 不過政府及港鐵多年來一直沒有理會沙田區議會、地區組織及居民訴求,主要原因是城規會早在2001年時已決定不再接納針對這些意見而作出修訂,而且發展項目已進入落實階段及未能善用最大整體總樓面面積為理由,因此反對民間訴求。

大圍短樁: 沙田區議會不滿發展

2014年12月,大圍站4號月臺開始進行月臺閘門安裝工程,為馬鞍山綫首個安裝月臺閘門的車站。 第一道閘門於2015年7月底開始使用,而整個3、4號月臺的閘門安裝工程於2016年第一季完成[14][15]。 大圍站(英語:Tai Wai 大圍短樁2025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村南道,屬於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乘站。 同時,房署須賠償訂金和利息開支予有關居屋準買家,以及承擔1280個單位延遲出售的損失,加上訴訟費等,共涉資逾6億元,扣除保險公司賠償後,房署最終損失逾4億元。 集團又向買家承諾,為確保完工後的柏傲莊III樓宇質量及安全符合相關法例及法定標準,將委託獨立第三方驗樓,證明樓宇安全後才向買家交樓。

大圍短樁: 項目

至於仍然正在興建的項目,除了柏傲莊外,還有SKYCITY航天城、元朗瑧頤、何文田瑧樺、馬頭角瑧尚,以及新蒲崗的六合街21號。 繼傳媒上月揭發西鐵元朗站兩座橋躉發生嚴重沉降,政府和港鐵先後公佈輕鐵天榮站和東鐵大圍站也出現類似問題。 接二連三疑因附近打樁工程而出現的沉降事件的確令早已問題多多的基建項目更添麻煩。

1986年4月23日,位於臨時站以南現時富嘉花園對開位置的大圍站啟用,而臨時站亦因應車站啟用而停用並拆卸,當時車站只設有兩個相對的出入口(現時的D出口及客務中心所在位置)。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事件屬非常罕見亦事出突然,買家都感到錯愕,需要向律師瞭解,暫未知買家最終決定。 大圍短樁 大圍短樁 他表示,該行協助促成當中約幾百個單位,公司的法律部、客戶服務部和營業部已組成專案小組,而旗下5000至6000名代理將會一對一協助買家跟進。 房屋署於1999年因天水圍天頌苑出現不平均沉降,重新覆檢全港106個地盤樁柱,隨即揭發愉翠苑兩幢當時已建至31層的居屋也出現不尋常的沉降問題。

經考慮負責該項目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所提交的工程分析及修訂圖則,屋宇署接納有關項目將預設停工指標修訂為40毫米。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今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公營房屋建屋問題專責委員會報告」動議辯論致辭時表示,政府已落實一系列改革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大圍短樁2025 天頌苑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多層停車場、T Town、露天劇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及兒童遊樂場。

12月8日,房屋署勘察發現愉翠苑D座及E座出現嚴重沉降,於是聘請專家獨立調查,證實該兩幢樓宇短樁情況嚴重;房屋署並於同月23日向廉政公署舉報,指事件牽涉貪污。 2003年12月24日,大圍站擴建部分局部性啟用,車站面積增至原來的三倍,當中只有非馬鞍山鐵路主體建築部分及現時的A、C出口啟用。 原有的大堂於同日封閉並開始進行改建工程,亦將車站主題顏色由 深綠色改為 深藍色。 隨着2004年12月馬鞍山鐵路通車,餘下的大堂部分及月臺轉乘通道啟用。

大圍短樁: 樓宇

1997年10月17日,房屋署就圓洲角居屋建築地盤(即後來的愉翠苑)D至H座的地基工程向房委會名單內的承建商招標,共有27間公司投標。 地基工程於1998年2月10日展開,當時亞太土木工程將打樁工程外判給一間名為會漢建設的承建商,而亞太則負責採購材料。 商場總樓面面積達65萬平方呎,外牆設計與新世界發展旗下的商場K11 MUSEA相近,大量採用石材和綠化設計。 大圍短樁2025 而場內裝修由巴馬丹拿集團(P&T Group)負責設計,以白色為主調,設計元素與新城市廣場第三期相近。 戶外2樓至4樓設平臺花園,合共約8萬平方呎,並規劃作寵物公園。 [2]根據公契文件,場內設多個中庭,其中2樓有5000呎的表演場地,而4至5樓設6間影院和另一個中庭。

大圍短樁: 發展局:料沙田污水廠總成本400億內

基於樓宇的結構安全,房委會於2000年3日16日宣佈將兩幢樓宇拆卸,令房委會損失公帑約6億5百萬元2(港元,下同)。 另一部分為香港伍倫貢學院校舍入口,並需要從車公廟路停車場入口進入。 大圍短樁 地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位於美田路,大圍站公共交通交匯處和車公廟路。 其中車公廟路出入口設有上落客區,而大圍站公共交通交匯處設扶手電梯和一部升降機通往大圍港鐵站B出口。 在圖則展示期間,當局接獲7份反對書,其中一份由沙田區議會的議員提交,反對把火炭、沙田頭(現稱車公廟站)和大圍的三塊車站用地劃為「綜合發展區(1)」地帶。

同層亦設數間時裝店,包括BALENO和韓國女裝店Faith等。 而四樓中庭旁設有大型超級市場MARKET PLACE、華御結和月餅店“皇玥”。 而通往平臺花園4C的兩旁設有和風按摩店“松 ‧ SUNG”、美容中心、牙科診所和匡喬醫療。 2015年9月16日,facebook「大圍聯盟」羣組於15日晚上載一張照片,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學生,揹着一個與她身高相約的古箏,站在港鐵大圍站。 大圍短樁 當時,她正被3名港鐵職員包圍,疑因攜帶體積大的深啡色古箏盒,而遭截停查問。 大圍短樁2025 大圍短樁2025 不過這兩塊的休憩及消閒用地於2001年消失後,換來的是私人屋苑的園林及會所空間,只可讓大圍站項目的業主享用。

大圍短樁: 事件經過

2015年8月,港鐵向城規會申請,就項目進行修改,包括停車場由地庫2層加深至地庫4層、原本停車場位置改作專上院校、近城門河位置的商場戶外廣場亦取消和更改緊急行車通道佈局。 大圍短樁2025 2014年10月13日,新世界發展以28.56億補地價投得港鐵大圍站上蓋發展住宅項目發展權,港鐵則支付餘下的75億元投得65萬方呎樓面的商場,合共補地價總金額達103.56億元。 新世界指項目主力發展2至3房單位,平均單位實用面積約600方呎,不過相信發展商亦會按市場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小型單位。 唯港鐵物業總監鄧智輝表示,大圍站項目因涉及沙中線工程,位處兩條鐵路線車站中,建築較為複雜,曾研究能否拆細標售,但因應地理及鐵路工程以及其他因素,執行上非常困難。 [24]不過事實上早年發展的九龍站上蓋發展項目亦採用拆細標售方式發展,商場主要由港鐵擁有80%業權,平臺層為公共休憩空間,其餘上蓋發展分七期發展。

去年年底,審計署審視已關閉的13個堆填區情況,發現望后石谷堆填區的污水處理承建商違約非法排污。 大圍短樁 根據相關的「設計—建造—營運」合約,承建商須負責設計和建造修復設施,例如滲濾污水處理廠和堆填氣體燃燒廠,以及負責三十年內的修護工作,其間環保署每月向其繳付一筆營運費。 大圍短樁 然而,承建商違反合約規定,所排放的經處理滲濾污水總氮量超越規定上限,而排出的污水量多次超過《水污染管制條例》的每日上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