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市建局最新發布總佔地3.7公頃的「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為2007年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後,近15年以來面積最大的新發展計劃。 重建首當其衝是區內不少食肆、老商店,而最為知名的「明星街市」九龍城街市,將來要搬往北面重建後政府綜合大樓。 九龍城街市出名多明星撐場,有影星周潤發、劉青雲及名導杜琪峯等,加上街市內熟食中心更有不少人氣人龍店如樂園等,都要無縫交接搬走。 黃澤恩翻看DURF報告,認為市建局於九龍城區的規劃,能夠回應地區人士對當區的更新願景,部分執行規劃建議甚至比當日的報告更佳。

  • 商場因為鄰近啟德機場曾經輝煌,不時有明星表演,但自機場於1998年搬走後就漸式微,經營20多年的商戶回憶昔日輝煌,表示感到捨不得,在此做生意幾十年,「想繼續,但都沒有辦法,嘢舊左就一定要拆,重新起過」。
  • 市建局透過規劃主導策略更新九龍城區的舊建築物及社區設施,不過,一個地區是否可持續發展,取決於地區文化特色如何延續保存。
  •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裏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 條文同時也排除土地法、國有財產法及地方公產管理等規定,加速危老重建案效率,解決公有土地取得卡關問題。
  • 項目計劃將在現有政府及社區設施搬遷至新政府綜合大樓後,重新規劃行人道及車路。

2000年,商場最大商戶2樓先施百貨結業後被百佳超級廣場取代,B2層百佳超級市場結業。 2002年4月,由於百利保地產集團未能償還兩筆合共37.5億元可換股票據,將九龍城廣場及銅鑼灣百利保廣場抵押予系內世紀城市、百利保及富豪酒店債券持有人。 至2006年整幢商場翻新前,LG層商戶Colour Eighteen結業後曾被劏為眾多細小商舖並稱為「原宿新地帶」,該處商場通道早已換上光猛及時尚設計,與商場整體「黯淡及過時」的裝修有很大分別,可惜仍無助提升商場整體人流。 大量商戶包括萬寧、大快活等結業離場,共10層商場只有美國冒險樂園、屈臣氏、百佳超級廣場、Living PLAZA by AEON、必勝客、麥當勞、肯德基、Neway及酒家能繼續留守營業,其他商舖均為臨時跳蚤市場或吉舖。 此次修法按行政院版草案通過,明定公有土地及建築物,除已有合理利用計畫、或公有土地面積比率達重建計畫範圍5成以上、或公有土地面積比率達重建計畫範圍3成以上且重建計畫範圍符合更新單元劃定基準者等3種情形外,應一律參加重建。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

我們亦將首次嘗試以地區為本的概念應用於九龍城舊區的樓宇復修,為不同樓齡及狀況的樓宇制定整全的復修和規劃方案,達致舊區環境整體更新。 KC-017計劃已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在今天出版的政府憲報內的市建局公告中宣佈啟動。 視乎建築設計,在完成重建後,整個計劃可興建約4,350個新住宅單位,是項目內現存樓宇羣單位總數的5.2倍。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2022年5月27日)啟動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的法定規劃程序。 市建局貫徹「先規劃、後項目」的市區更新模式,開展KC-017計劃,並將毗鄰市建局的市區更新工作,以融合重建、復修、保育和活化的市區更新策略(「融合策略」),達致多項小區規劃的願景。

而原來集中在賈炳達道公園內的綠化空間,將連接美東邨、九龍寨城公園、賈炳達道公園、新重建項目範圍以至啟德發展區的一體化綠化多元空間。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同樣為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臺成員、現任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的何顯明亦認為,「五街」對出位置發展成優美海濱,可增加區內休憩空間,改善現有殘舊市容、讓居民享受臨海環境,海濱日後有望將土瓜灣及啟德新區連貫,整體對城市及社區規劃有很大的幫助。 他續指,市建局提出的更新計劃建議,符合DURF期望,而街坊對有關規劃建議,普遍表示非常支持,反應相當正面。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重建範圍小店林立 市建局︰望保留小店 於綜合大樓底層建「小街飲食文化區」

市建局今日將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KC-015發展計劃圖的草圖,當中包括第一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 而第二階段的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亦會於2019年4月4日提交城規會。 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的日期起,存放於指定的規劃資料查詢處,供公眾查閱。 上述資料亦存放於市建局總辦事處(香港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及於市建局網頁()刊載,供公眾查閱,直至城規會討論有關發展計劃草圖。 如城規會經考慮後根據《城市規劃條例》認為發展計劃草圖適宜公佈,城規會將展示有關草圖予公眾查閱,為期兩個月。

  • 主地盤的大部份土地將作商住發展,預料可提供4,000多個實用面積約400呎的中小型單位,預計於2036至2037年落成。
  •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五)以規劃主導的重建發展模式,啟動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的法定規劃程序,期望透過重整及重新規劃來推展市區更新。
  • 1989年,百利保地產集團以2.86億元投得地皮,計劃發展為一幢10層高集娛樂及商業的綜合物業,總樓面約63萬方呎,停車場的構思得以保留,更提出興建一條通往商場的小徑[2]。
  • 對市建局來說,相對兼善裏地盤較大而完整,若要重整龍城舊區的土地以釋放土地潛力及增加規劃裨益,難度將更大。
  • 二期和一期沒有直接連接的通道,兩者均設有行人天橋(為荃灣行人天橋網絡的一部分)連接如心廣場。
  • 屆時地下廣場及毗鄰的一列巴士站,對接啟德發展區的空間感將會擴大,並提供更多乘客上落車空間,改善候車環境。
  • 然而,這種小街格局,未能負荷日益增加的交通及泊車需要,街道旁還提供超過180個路邊停車泊位,令行人路更加狹窄,步行環境欠佳;這種網格道路設計,亦製造多個十字路口,加上違泊嚴重,造成交通樽頸,路網欠缺效率。

當這項規劃方案的研究工作較為成熟時,我們將再到區議會徵詢議員及相關持份者的意見。 (一) 舊樓重建欠協調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自啟德機場在1998年搬遷後,香港機場(障礙管制)條例不再適用於龍城區,政府放寬了九龍城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高度限制,增加私人發展商在區內推行重建項目的誘因,但卻沒有同時加強區內的規劃。 過去20年有多個私人重建項目落成,多為單幢式重建,欠缺整全完善的規劃,部份因為地盤太細,重建後無須提供供住客使用的上落客區和泊車設施,間接導致區內違例泊車問題愈益嚴重,造成交通擠塞。 這些單幢式樓宇重建完成後,攙雜在新建樓宇之間的舊樓地盤變得更為零星而分散,可作重建的規模變得更細且乏誘因。 對市建局來說,相對兼善裏地盤較大而完整,若要重整龍城舊區的土地以釋放土地潛力及增加規劃裨益,難度將更大。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重建|市建局啟動計劃 舊區變高樓建4350夥 市政大樓重置

百佳超級市場及Living PLAZA by AEON獨立店正式結業。 這就讓「戰後加沙」走向何方這一棘手問題再一次浮上水面,成為各方關注的中心。 從現實角度出發,目前擺在以色列、美國、海灣各個國家、巴勒斯坦人面前的潛在選項都不太理想。 要理解這一困境,首先需要返回去看以色列2005年單方面撤退出加沙後所採取的戰略選擇的理由與侷限性;其次,才能理解10月7號的襲擊是如何把以色列的戰略逼入了「迫移」(Zugzwang)的局面——棋手的每一個潛在落著都是壞棋,然而執意不落子又不可能。 截至11月21日,以色列官方宣佈已經基本結束在加沙北部的作戰,地面攻勢下一階段的重點將可能擴散到南部,以實現摧毀哈馬斯軍事、政治、統治能力的戰略目標。

不過九龍城廣場附近建築物普遍較矮,發展密度最高只可以以九倍地積比率興建,發展商提出的計劃與周遭環境不配合。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再加上計劃提供的泊車位嚴重不足,令附近交通環境難以負荷,遭城規會全盤否決[10]。 其中UG層設有24小時通道連接荃灣大會堂、如心廣場及荃灣舊市區。 而地下則設24小時通道連接楊屋道、禾笛街、沙咀道和室內小巴總站。 因此荃新天地UG層的平臺及地下的露天園林廣場需撥出地方供公眾使用,並且須撥出作公眾通道之用。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嘉林邊道1萬呎住宅地盤75%業權放售 重建後總樓面近5.2萬呎

市建局亦擬重新規劃該區的行人道和車路,並建議適當放寬地盤的高度限制,以增加建築設計上的彈性和建築物間距,以設置兩條至少18米闊的行人專用區。 該區又會增設市集廣場以連接政府綜合大樓,並會興建地下停車場,以提供360個公眾泊車位。 市建局希望能保留該的的小店,在大樓的底層重置,以發展成「小街飲食文化區」。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門戶廣場」連接啟德與「龍城」,同樣與啟德相連的還有土瓜灣「五街」。 九龍城區是九龍最早發展的地區,區內有超過2,600幢樓齡逾50年的樓宇,不少已經老舊失修。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儘管私人發展商在過去20、30年,在區內推行不少重建項目,改善了原來居住在舊樓居民的居住環境,但這類單幢式的重建一般欠缺整全完善的土地規劃,對提升社區設施、優化道路網絡幫助不大,有關項目落成後,亦會增加日後重新規劃舊區土地的難度。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市區重建局社區空間

項目涉及區內3個地盤(見另表),總面積約40萬平方呎;其中主地盤東至龍崗道、西至侯王道,而啟德道的東地盤將興建啟德地下廣場,北地盤則是賈炳達道公園部分位置。 城規會去年8月批出改劃申請,多年來為區內地標的九龍城廣場,將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提供850個住宅單位。 據瞭解,樓高10層的九龍城廣場現時有逾70間商舖及400多個泊車位,有指除了市民、商戶失去回憶,重建九龍城廣場亦有可能令區內的交通問題惡化。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重建|區內老字號不留戀撐拆卸 期望新樓盤增加人流

她憶述九龍城廣場剛開幕的時候「好巴閉」,當年香港很少商場,九龍城廣場帶動了人流,算是風光。 她表示,那時候好難進入九龍城廣場做生意,要經申請和有相當大競爭,曾經先施百貨在商場也有分店。 黎女士有聽說過商場拆卸重建的消息,她指出人流近年漸漸減少,疫情下商場生意轉差。 今次發展計劃最後一個東面地盤,則毗鄰早前市建局已啟動的啟德道/ 沙浦道項目(KC-015)擬建的地下廣場,界線大概毗連現有樓宇、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及打鼓嶺道。 2004年5月,摩根士丹利夥拍建生國際及鵬裏資產(Pamfleet)以20.3億元向百利保地產集團購入九龍城廣場。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重建大變天、百億收購計劃曝光

項目計劃將在現有政府及社區設施搬遷至新政府綜合大樓後,重新規劃行人道及車路。 項目建議騰出寬闊的地面空間供行人享用,當中包括建議將地盤內的衙前塱道和南角道改劃成為兩條、每條至少18米闊的綠化行人步道,並設置市集廣場連接新政府綜合大樓。 我十分感謝各位議員的意見,團隊正應用以地理資訊系統技術為基礎的「市區更新資訊系統」,進一步研究及深化有關的建議。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舊區大變身 九龍城的重建機遇

他認同市建局仿效油麻地-旺角的重建研究,將轉移地積比的做法引用到九龍城區,料可釋放土地潛力,令發展商日後有更大誘因投標發展。 他說現在主要以上了年紀的熟客為主,生客較少,重建後可能更多年輕人光顧,認為港鐵屯馬線開通也有助生意增長。 何先生稱,九龍城廣場初落成的時候有帶動過人流,但自從啟德機場關閉後人流大減,生意少了三分一,商場逐漸冷清「靜過鬼」。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市區更新探知館

有關九龍城市政大樓、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等社區設施,將重置到上述北面地盤的新建一幢新政府綜合大樓。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兩個重建項目將提供25米闊的海濱廣場,以及一段20米闊的海濱長廊,與啟德發展區的海濱發展連接。 黃澤恩指出,重建後的海濱長廊、海濱廣場以及餐飲零售活動,只要經營及管理得宜,將有助改善附近一帶的環境,讓小區變得有活力,而長廊更與其他海濱路段連繫,將促進舊區與啟德新區的融合。 黃澤恩認為,有關做法值得支持︰「現時的門戶廣場設計透過『轉移地積比』,變得更空曠,更有利疏導人流和提供居民舒適的休憩空間,是一個優化的設計」。 應用新規劃工具   突破重建困局 為了處理龍城區市區更新的難題,我們需要全面應用在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中,所提出若干個更具成效的市區更新執行模式和規劃新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以至「一地多用」的模式,克服規劃上的挑戰,加速舊區更新。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唯一大型商場 居民憂日後不便

至於位處「龍城」區核心的主地盤,將在現有政府及社區設施搬遷至新政府綜合大樓後,重新規劃行人道及車路。 此外,亦會研究以行人隧道連接項目外的宋皇臺港鐵站,提供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 區俊豪在簡述KC-015項目的發展計劃時表示,項目將配合政府擬議興建的啟德地下購物街及其相連的行人隧道,重新規劃項目範圍內的沙浦道走線,以騰出毗鄰太子道東行人路的土地,興建一個分層地下廣場,作為新、舊區的連接點。 項目獲批後,市建局將與相關政府部門商討該一體化步行空間的活化建議。

我期望在未來的網誌,與大家進一步分享我們在應對不同市區更新週期的策略。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市建局上月在中環街市舉行20週年慶祝活動,與社會各界分享多年來的工作成果和未來的工作方向,我十分認同周主席在活動所言,面對未來的挑戰,市建局要有前瞻性的思維,敢於打破規限,纔可將不可能變可能。 為此,市建局團隊將秉持這份以創新跨越挑戰的精神,以「地區為本」、「規劃主導」的方式,全面落實應用一系列創新而靈活的規劃工具,對舊區土地作更大範圍和更高效益的規劃重整,盡用土地的發展潛力,突破容積超越現行規範、超高密度且嚴重失修樓宇的重建困局。

然而,這種小街格局,未能負荷日益增加的交通及泊車需要,街道旁還提供超過180個路邊停車泊位,令行人路更加狹窄,步行環境欠佳;這種網格道路設計,亦製造多個十字路口,加上違泊嚴重,造成交通樽頸,路網欠缺效率。 若我們藉重建將土地作規劃重整,以優化道路網絡的效率,並減少現時佔小區達三份之一以上的道路面積,將可提供更多休憩空間,善用土地資源。 但在過程中,一方面要保存該區的街道肌理和小街小舖的氛圍,減低對地區經營者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滿足居民對提升宜居性、改善地區交通和步行環境,及增加社區設施的殷切期望,挑戰甚大。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廣場重建|近啟德曾經輝煌 現吉舖處處 25年商戶未有打算

至今日(2023年11月16日)中午12時截標時,市建局共接獲六份標書。 瓏碧戶型涵蓋開放式至兩房間隔,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13至414平方呎,一律採開放式廚房設計。 有產業測量師指出,本港樓齡50年或以上的屋宇不斷增加,市區重建需求有增無減,要加快發展步伐,市建局無可避免需要為重建舊樓增加誘因。 同時市建局已聘請保育建築師,對區內所有唐樓作初步評估,包括數幢位於主地盤、目前未有歷史建築評級的唐樓,將在項目獲批後作較深入的建築評估,研究如何修復和活化。

項目啟動後,市建局將透過網上視頻平臺直播公眾簡報會(包括泰裔人士),講解規劃審批程序、現行的物業收購和補償安排,並解答提問;市建局亦會因應場地租借或供應情況,疫情發展等因素,考慮在適當時候舉辦實體公眾簡報會。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市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開展KC-017計劃,因涉及修訂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市建局會於2022年5月30日或之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KC-017發展計劃草圖,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的日期起,存放於指定的規劃資料查詢處,供公眾查閱,詳情載於政府憲報的公告內。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現有業主是中資富元地產控股高層楊立君等人,曾多次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用途,改建住宅,城規會在週五(21日)批准申請。

按「同區7年樓」門檻推算,張聖典指同區私樓「御門.前」樓齡約8年,呎價約1.9萬元,料屆時收購價貼近這水平。 九龍城佔據九龍半島的東半邊,既具舊城面貌,綠樹繁茂,亦毗鄰全新規劃的啟德新區,新舊交融,是繁華與人情味的融匯。 1樓:家居佈置區,主要商戶為飛利浦家居照明、Hunter Douglas、家居21及波斯地毯,亦設有東亞桌球中心及影藝戲院。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九龍城重建│拆卸九龍城廣場建商住大樓 區議員憂違泊問題加劇

另外,考慮到地區的小街小舖氛圍,項目將盡量利用臨街部份提供街舖,提升街道活力。 項目亦會一併美化及綠化項目範圍內的行人路,視乎細部設計,整體綠化覆蓋率將不少於30%。 市建局今日(27日)公佈啟動的九龍城重建項目KC-017,地盤面積約37,061平方米,涉及三個地盤,主地盤界線大概毗連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 即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亦只有一街之隔。 市建局總監區俊豪形容,該區為「龍城」區核心,涉及九龍城市政大樓、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等,有關社區設施將會易地重置到九龍城廣場旁邊賈炳達道公園範圍,即今次項目的北面地盤,將興建一幢新政府綜合大樓。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商場結構

(二) 重置社區設施難度大 位於侯王道的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以及李基紀念醫局是九龍城區社區設施的集中地,亦處於龍城小區的中心位置,為市民提供街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長者健康以及普通科門診等多元化公共服務。 這些建築物在1950至1980年代建成,因結構老化需不時關閉作修葺,屋宇設備如無障礙設施亦追不上需要。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裏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若堅持原址重建,在工程進行期間無法避免要暫停相關設施的運作,影響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區內亦缺乏大型的空置土地,作為短期或永久的重置用途。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住宅法修正草案初審完竣 保障公益出租人不遭查稅

有商戶認為九龍城廣場人流不算多,並不留戀這個吉舖處處都舊商場,更在商言商樂見重建,覺得舊區也是時候需要發展。 城規會昨日(21日)批出九龍城廣場改劃申請,項目擬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提供850個住宅單位和 647個車位。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1998年,百利保地產集團開始計劃重建九龍城廣場,將物業西邊戲院部份改建成一幢39層高酒店,提供899個房間,而物業東邊即商場部份則保留不變,但會同時加建兩層停車場。

新政府綜合大樓連同項目內的現有地盤,將可提供約4.7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作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用途,是現時社區設施樓面面積的三倍。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原本DURF報告建議,將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重建面積劃得較大,透過較大範圍的單一佈局設計,將建築物集中騰出空地,構成「門戶廣場」。 現時新發展計劃運用地積比轉移,將土地重整規劃由「二維」變成「三維」,減少位於衙前圍道/沙浦道的住宅用地改劃為綜合發展的重建面積,降低擬建的商業建築物高度,該位置未用盡的地積比,會轉移至衙前塱道、南角道和龍崗道主地盤位置,以善用土地發展潛力,達致地盡其用。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五)以規劃主導的重建發展模式,啟動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的法定規劃程序,期望透過重整及重新規劃來推展市區更新。 項目將九龍城舊區和啟德新發展區連接,以配合政府於啟德新發展區的規劃,並針對區內泊車問題提供改善方案,為整個地區帶來更大的規劃裨益。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 建築

市建局啟動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重建項目,預留逾百億元收購約千個舊樓業權。 重建後提供4,350夥中小型住宅,樓宇可高達50層,最快2036年落成。 有學者料住宅收購呎價貼近兩萬元,但有唐樓業主坐擁3,000呎單位,表明即使獲豐厚賠償仍不捨遷離,更想留住九龍城居民的人情味。 50年歷史海產店「錦記鮮蝦」的老闆雷先生也樂見改變,認為九龍城廣場人流不算多和不算革新,以商言商贊成重建,覺得舊區也是時候需要發展。 他指出,區內的住宅樓宇較矮,客源有限,盼望新住宅落成會多了客人。 他表示舊區需要有一定有發展和衝擊,作為開明政府和商戶,不應對舊城區持有太保守態度,保育之餘亦應容納新思維,發展舊區。

嘉禾娛樂則率先進駐商場,投資約3,000萬元設全港首個全數碼電影城,電影城面積逾3.3萬平方呎,院內設5個影廳,合共700個座位,大院最多可容納300人。 其中2個影廳支援3D數碼播放,並裝置電腦連接系統,可連接網上遊戲及作現場直播,吸引公司包場,料5年回本。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通過適量減少商業樓面面積及體積,避免蛋糕式商業基座設計,營造「臨街小舖」佈局。 市建局收購及遷置總經理譚建強在簡報會上指出,若上述項目最終獲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市建局會根據屆時的政策,展開物業收購工作和補償/安置符合資格的租客。 項目位於啓德道24號至82號(雙數)、沙浦道31號 至49號及55號至73號(單數),涉及約50個街號,地盤總面積約6,100平方米。 鑑於社交距離措施仍在實施中,市建局的調查員進行凍結人口調查時,除配備一貫防疫及消毒物資外,職員亦已接種最少兩針新冠病毒疫苗,並取得有效的「電子針卡」,同時每日均會進行快速抗原(RAT)測試,並在證實為陰性檢測結果後纔可參與調查工作。

黃太經常和兒子來商場的超級市場購物,一個月平均有兩至三次,但之後應該會少來九龍城,可能轉去樂富商場。 九龍城廣場現時可見有不少商舖空置,以高層地下為例,共16間舖位有約四間吉舖,商場至少三層均出現這個情況。 九龍城廣場重建計劃2025 舊區地標的九龍城廣場在1993年落成,早年電視廣告以「玩盡海陸空」招徠,因鄰近啟德機場,生意暢旺,更有大批遊客生意。 不過1998年機場搬遷後,商場漸漸式微,經歷國際財團和內地資金多次賣盤後,經營未有起色,現時更是吉舖處處。 事實上,同區地標九龍城廣場,早在2018年由私人財團申請重建成住宅,2020年8月獲城規會批出改劃申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