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終落實的方案中,上環街市站獲定名為上環站,月臺配置亦由島式月臺改為深30米、長220米的側式月臺。 地鐵同時興建林士站預留月臺及大堂,既可擴展上環站覆蓋範圍,亦方便日後擴建。 1977年落成的永安中心興建時,因應《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在大廈之西南角(即德輔道中及文華裏交界)預留了空間,以便日後興建地鐵站時設置出入口。 現時有關預留空間屬私人物業,但地契指明只可以用作車站出入口;[13]永安百貨曾以該空間作為百貨公司其中一個出入口,但受地契條款所限,現時該出入口已不作開放。
石塘咀已蛻變成一個普通的住宅區, 已找不到昔日紙醉金迷的歷史痕跡。 在電影《胭脂扣》(Rouge) 中,如花 (梅艷芳 / Anita Mui)
粵海投資大廈: 物業投資及發展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 時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王岐山被派廣東任常務副省長分管金融工作,協助省委書記李長春處理資不抵債的粵海等國有企業[4][5]。
- 雖然此股內裡的資產優質,但增長不會太快,只能平穩,股息都不差,同時長遠保持增長,故持有作長期平穩增長的資產,以及等漸增的股息,粵海有這個條件。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權利隨時更改提供服務的指定分行名單及服務暫停時段,毋須另行通知。
- 西港島綫(或稱「港島綫西延」)是港島綫鐵路發展的一部分,使港島綫由此站西延至堅尼地城,於2014年12月通車。
上環牽引配電站(Sheung Wan Traction Substation,SWT)在車站以西的德輔道中、安泰街及新街市街交界處和康威花園地底,即西港城對出。 該變電站負責將港燈提供之高壓電力降壓,使電壓調低至適用於港鐵列車的33千伏,供應予列車使用。 兩個大堂均各自設有客務中心、售票設施、出入閘機,以及MTR Shops、自動櫃員機、恒生銀行港鐵站辦事處等輔助設施。 中央大堂除上述設施外,尚有郵箱和「數碼服務站」終端機;東面大堂則於2012年加設客用洗手間。 上環站設有兩個大堂,現時港鐵將兩者名為「大堂(中)」和「大堂(東)」,惟為求行文通順流暢,本條目依從通車初期的官方做法,稱兩者為「中央大堂」及「東面大堂」。 辦公室位於香港上環幹諾道中148號,Hong Kong Offices 在粵海投資大廈共有 6 個辦公室出租或出售。
粵海投資大廈: 香港大廈搜尋
根據報告書中的圖則,上環街市站採用島式月臺設計,於急庇利街口的易通商業大廈、長達大廈以及禧利街口東寧大廈、東協商業大廈現址設共4個出入口(四座大廈當時尚未建成,仍為舊樓)。 顧問公司建議地下鐵路系統分九期興建,上環街市站會在第二期建成,暫時作為港九綫的總站;當第九期(港島綫上環街市至堅尼地)完工後,則改為港島綫的中途站,港九綫由此站縮短至遮打。 中央大堂位於德輔道中與禧利街交界處附近,即東協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金融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錦甡大廈(德輔道中 號)及豫泰商業大廈(幹諾道中 號)地庫,A至D出口皆連接此大堂。 此大堂設有行人隧道,穿越幹諾道中連接設於信德中心地庫的D出口。 在股本回報率(ROE)方面,粵海算是不過不失,平均約13% 水平,不過有小部分由於物業重估帶動。 以公共事業來說算是理想,再投資回報算是不錯,兩個主要的盈利貢獻業務水務及物業租務,不止收入貢獻穩定,而且賺錢能力近幾年不斷上升,從而帶動回報率上升。
而物業發展部分持續產生租金收入,亦是不錯的部分,將來仍能持續產生穩定的回報。 供水部分無論在收入及盈利方面,都是最大的貢獻部分,對粵海有相當的影響。 而香港供水部分就佔粵海總收入約半,香港政府與廣東省政府每隔數年都會簽訂《東江水供水協議》,由於東江水對香港來說已是不可缺,因此對粵海而言,往後的生意亦會是相當穩定,同時可說是穩賺的業務。 重組後的主要業務着重於中國大陸內投資、經營公用事業、房地產、工業其他等行業、廣東粵海裝備技術產業園、4家上市公司為粵海投資、廣南集團、粵海置地和粵海製革[2],董事長為黃小峯,總裁為黃鎮海。 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東風東路555號粵海集團大廈31樓。 粵海重組一事,在1998至2000年的香港金融界、亞洲及世界資本市場,是廣受關注的大事件[1]。
粵海投資大廈: 車站象徵
不幸成了黃志誠的 葬身之地就是這幢樓高28層的粵海投資大廈。 2000年12月雙方達成最終協定,對粵海集團進行資產重組。 粵海重組經高盛主持,實現債務重組,新粵海總資產483億港元,總負債339億港元,資產負債比例為67%,財務狀況得到明顯改善[7]。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的上環街市站為港島綫的中途站和觀塘綫的總站,設於南便上環街市(即今上環街市及上環市政大廈)北面,現時上環文化廣場一帶的地底。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提及於上環區設地鐵站,兩報告均將之稱為「上環街市站」(Western Market Station)。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幹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投資大廈2025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粵海投資大廈: 租金排名
回顧近幾年的供水量,雖然沒有甚麼增長,但由於售水的價格有所上升,因而帶動粵海供水部分中,收入每年都有一定的升幅,成為其增長的動力。 同時這部分的毛利亦吸引,可說是穩賺的業務,模式簡單而吸引,就算往後的增長潛力有限,但憑價格的提升,已能有平穩的收入增長,絕對是吸引的項目。 粵海投資大廈2025 粵海大致可分為6 個部分:供水、物業投資、百貨、發電、道路橋樑、酒店經營,而當中供水部分為主要業務。
粵海投資大廈: 電影朝聖 Vol. 16(MAR 2017)
粵海另一主要部分是物業投資及發展,其收入每年均有穩定增長,內裡主要的貢獻來自租金,因此收入穩定。 粵海投資大廈2025 所持有的項目主要為天河城廣場、天津天河城購物中心、番禺萬博中央商務區項目,以及香港粵海投資大廈,均是優質的收租物業。 不過,疫情因素會對這部分的業務,產生中短期情況,但長遠仍是正面。 貫通上環與中環站之隧道工程涉及將舊中區消防局大樓(即恒生銀行總行現址)拆卸,以騰出用地挖掘豎井,故此地鐵公司須先行在金鐘興建東昌大廈,以重置大樓內政府辦公室。
粵海投資大廈: 業務分析
上環站一帶屬於港島商業中心區(CBD)的擴展部份,區內商廈林立,致使此站通勤乘客甚眾。 於西港島綫通車前,西區無港鐵直達,此站作為當時港島綫的西端總站,不少乘客利用此站轉乘電車、巴士等交通工具往返西區。 於港鐵公佈計劃前,網上已有關於是次計劃之內部資料流出。 當時資料內容為上環站以西路軌的241號道岔需進行更換工程,港島綫往返上環站之列車服務將於約2011年10月停運52小時。 而《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的上環街市站則遷移至就近急庇利街、禧利街及文華裏的一段德輔道中地底,與現時的上環站相近。
粵海投資大廈: 上環放盤平均呎價
雖然此股內裡的資產優質,但增長不會太快,只能平穩,股息都不差,同時長遠保持增長,故持有作長期平穩增長的資產,以及等漸增的股息,粵海有這個條件。 粵海投資大廈2025 觀龍樓是房協早期興建的出租屋邨之一,於1968年落成,整 個屋邨建立在陡峭的山坡上。 1994年這裡曾因豪雨關係弄致護土牆倒塌,引致5死3傷的慘劇. 香港新浪潮經典《點指兵兵》(Cops and Robbers)曾在此取景。 參與重組的債務涉及60億美元,涉及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美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幾家公司。
粵海投資大廈: 列車服務時間
工程改建了原來的機房和設備室,新設施包括港鐵車站內首個裝有嬰兒設施的廁所,以及兩部連接地面和車站大堂的升降機。 其中一部設於東面大堂,接駁大堂及月臺新升降機;而另一部則位於E3出入口,方便乘客往返地面和大堂;因應升降機安裝工程,E3出口於2011年2月10日起暫時停用。 1980年,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正式動工興建由柴灣至上環之港島綫。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置地料中期轉蝕2.2億
鄰近有不少著名商業大廈如信德中心、海外銀行大廈及珠江船務大廈林立;另外物業兩面單邊,飽覽寬闊海景,單位間隔四正,空間靈活實用。 大廈樓高28層,1至30樓為寫字樓樓層(不設4、14、24樓)。 大部份樓層享有開揚維多利亞港海景,另有全層或分間單位可供選擇,空間靈活實用。
粵海投資大廈: 使用情況
其實於2003年12月完成一系列資產債務重組,重組後公司業務集中東江水供水、發電、收費道路及橋樑、物業投資及發展、酒店經營及管理和零售[1]。 以2號月臺為例,通往兩個大堂的通道分別設於月臺中間及尾部,乘客在車頭落車後需要在月臺向後走接近四卡的距離方可前往中央大堂,在車尾落車亦需向後走接近兩卡的距離方可前往東面大堂[4]。 乘客從月臺步行往大堂的路程迂迴兼費時,並且要經過閣樓層,因此很多使用中央大堂出站的乘客會選擇乘搭升降機直達大堂。 當列車離開中環甚至金鐘站時,不少乘客聚集於第五卡中央車門作好準備,以便列車到達上環站開門後爭相奔跑到升降機前等候,蔚為奇觀。 港島綫月臺的長度約有58扇車門的空間,比列車40扇門多出約三卡半[6]。
同時,報告建議1967方案中的沙田綫改稱東九龍綫,並由尖沙咀延長過海至「林士站」(Rumsey Station),該站站體位於林士街以東的德輔道中向南伸展至九如坊,以兩條行人隧道連接上環街市站東端。 反而其他業務如百貨營運及酒店經營,就顯得比較遜色,加上所佔部分不多,暫時不會對此有期望,同時由於中短期因素,將會對這企業造成短期股價影響。 至於盈利方面,增長同樣理想,由於其業務特性,價格提升方面有較大的自主能力,而在營業額增加同時,成本沒有明顯增加,造就增長的淨利率。 另外,由於2017年有較大額的特殊收益,令盈利數字拉高。
粵海整體的營業額其實不錯,由於業務多為公共事業,因此業務穩定,令過往的生意呈穩定增長形態。 雖然增長不算高速,但勝在穩定,而主要貢獻的水務及物業收租,均是穩定的業務。 對於香港電影朝聖的同好們,很多都會聚焦在交通較便利的中上環和油尖旺等地朝聖。
其前身是於1887年成立的香港 西醫書院, 孫中山曾於這裡讀醫。 1910年3月16日,港督盧押主持大學動工儀式, 於1911年正式成立。 香港大學內的陸佑堂 (Loke Yew Hall) 是大學的標記,它於1912年落成,並於1984年被列為香 港法定古蹟。 它曾經是學生宿舍,臨時醫院,現在成為舉行重要活動的地點。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權利隨時更改提供服務的指定分行名單及服務暫停時段,毋須另行通知。 此外,受房地產市場環境影響,基於集團部分物業項目存在減值跡象,期內計提了存貨減值撥備;投資物業公允值收益減少;以及集團業務擴充,融資成本淨額增加。 全新公共洗手間和兩部升降機於2012年8月26日啟用,標誌著歷時兩年配合西港島綫工程而進行的上環站大型翻新工程竣工[25]。 由於上環站2號月臺在港島綫西延前屬落客專用月臺,無人候車,因此月臺隧道壁並未如其他車站般裝設廣告燈箱;即使港島綫西延後該月臺變成往堅尼地城方向月臺,亦無補裝。 經與國際債權人等的談判後,在1999年12月簽署債務重組框架協定。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投資大廈筍盤推介
過往曾長期誤傳此乃出於建築圖則計算錯誤,惟實際原因是要提供通道由月臺通往急庇利街緊急出口與東面大堂,故將月臺向東、西兩面伸延。 該月臺剩餘空間過去設有圍欄,防止乘客闖入路軌[7],後來車站安裝月臺幕門時改以玻璃幕牆取代。 前身之一的粵海企業(集團)於1980年6月3日在香港註冊,於1981年1月5日正式開業,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駐香港的經濟貿易代表,俗稱「窗口公司」。 在運作近10幾年中,主要為廣東省與內地引進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經驗,同時為香港廠商進入內地進行投資、貿易提供幫助[3]。
粵海投資大廈: 投資優惠
而廣東省政府在同年為重組粵海而注入東深供水項目,以每年20億以上的港元收益,作為現金抵押。 而廣東省政府投入重組的資金高達20.1億美元,幾乎等同於國際債權人總額21.2的削債[6]。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衝擊廣東金融與貿易,粵海受波及而出現嚴重的債務違約風險。 時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王岐山被派廣東任常務副省長分管金融工作,協助省委書記李長春處理資不抵債的粵海等國有企業[4][5]。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集團
同時,車站西面渡綫選址新街市街果欄(即此站上蓋物業康威花園現址)興建,當局亦需要在西環填海區興建臨時水果批發市場安置受影響攤販。 [15]上述兩項重置工程使此站施工進度略受阻滯,[14]相比港島綫其餘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通車,此站足足延遲了一年落成,但仍然比原定計劃提早四個月竣工,為當局節省五億港元建造費用。 位於幹諾道中的粵海投資大廈是電影《無間道》的拍攝場地之一。 粵海投資大廈有28層樓高,於1996年建成,是上市公司粵海投資有限公司的總部大樓,主要從事物業投資、發展、百貨營運、發電及酒店管理等業務。 如果去開上環,不妨在門口,想像戲中的畫面,感受一下陳永仁(梁朝偉)那刻的感受。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投資有限公司(港交所:0270)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是廣東粵海控股重組後的主要子公司之一。
粵海投資大廈: 粵海投資大廈物業簡介
此外,陸佑堂也是不少 著名電影的拍攝場景,例如李安的《色戒》(Lust, Caution) 及張婉婷的《玻璃之城》(City of 粵海投資大廈 Glass). 就在陳永仁顯得不知所措之際,配樂「再見…警察」緩緩地奏起, 氣氛頓時變得沉寂但激動,淚水也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1998年12月尾王岐山宣佈在香港宣佈,廣東省政府聘請高盛公司擔任粵海重組的財務顧問。 粵海置地解釋,預期盈轉虧,主要由於期內交付的物業主要是江門‧粵海壹桂府項目及江門‧粵海城(3號土地)項目,而去年同期交付的主要是毛利率較高的深圳‧粵海城(西北地塊)項目物業,因此物業銷售溢利按年減少。 再者,此站鄰近港澳客輪碼頭,不少乘客乘坐港鐵到此站轉乘跨境船隻前往澳門及珠三角各港口,因此,此站的人流甚高,但比鄰接的中環站略少。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