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檢測方法可參考由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聯合辦事處所編印的 「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此外,你亦可向大廈或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尋求協助;必要時可聘請建築和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內容要求負責人士改善滲水,甚至以法律行動向對方提出索償。 食環署跟屋宇署成立「聯合辦事處」協助處理相關問題,主要是透過《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賦予「聯合辦事處」權力,協助住戶有系統測試方法,找出滲水源頭,使業主能進行維修。 大廈外牆滲水 「聯合辦事處」會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展開調查後,「聯辦處」人員會到懷疑滲漏單位進行調查及測試,測試工作通常於90天完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打針」能裝裂縫填滿,但由於滲漏的源頭仍然存在,滲漏問題或會於日後再次出現。 此外,「打針」時使用的材料或會破壞大廈的建築材料,在施工前最好先諮詢師傅的意見,評估漏水源頭及範圍以確認「打針」是否適用。 大廈外牆滲水2025 在處理個案期間,聯合辦公室人員耐心向投訴人解釋處理滲水的程序。 大廈外牆滲水2025 並透過不同考慮因素分析滲水的源頭,探討不同的可能性,滲水問題最終獲圓滿解決。 大廈外牆滲水2025 投訴人其後來信答謝聯合辦公室人員以積極態度協助解決個案單位的滲水問題。 大廈外牆滲水 就此,聯合辦公室人員十分感謝投訴人的讚揚,並認為公職人員在調查期間應細心聆聽舉報人的描述,透過多角度思考及靈活跟進,以加快協助處理滲水個案。

大廈外牆滲水: 處理方法

滲水大多是由欠妥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通常簡單修葺工程便可糾正。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屋宇署組成的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自行勘測滲水」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大廈外牆滲水2025 所謂「打針」,意即用灌漿機以高壓方式將聚胺酯、環氧樹脂等化學物料注入混凝土中,再利用壓力將止漏的材料灌入裂縫中,令裂縫封閉從而達到止漏的效果。 由於工程相對容易而且快速,因此「打針」目前是香港家庭比較常採用的止漏方法。

針對漏水問題,小業主自行進行勘察外,最直接就是尋求食環署及屋宇署所成立的「聯合辦事處」協助;或者尋找公證行或測量師去處理。 更嚴重是,滲漏問題一直由睡房延伸至客飯廳天花,原本鋪上的牆紙出一個個小氣泡,界開才望發現有裂紋,近期還惡化至窗邊也有裂紋及滲水。 他多番向法團要求別找清維修公司的尾數,以保留資金作處理漏水問題,怎料法團卻在不知不覺間已找清尾數,現時陳先生只能獨自處理。 大廈外牆滲水 需要修補外牆滲漏的位置本來都應該是密封的,但卻出現空隙、開裂、洞孔的地方,理應在迎水面修補比在背水面有效得多。

大廈外牆滲水: 調查手法

但相關儀器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倘若單位牆身內部有空鼓,也會影響溫度變化,因此單靠「紅外線成像儀」並不能百分百準確知道是否漏水。 大廈外牆滲水2025 聯辦處職員強調,只會出一份報告指出漏水源頭,但不會協助後續根治漏水問題,故仍需要屋主自行處理。 大廈外牆滲水 根據網頁資料顯示,索聯聯辦處報告逐頁收5.1元的手續費,另加影印費,手續費上限229.5元。 混凝土或批盪層隨着樓齡而老化,出現開裂是必需面對的事實,有的會出現滲水問題,有的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剝落,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外牆有問題應該徹底根治。 造成滲漏的原因很多,包括外牆有裂縫、蜂巢狀混凝土、窗戶防水接合膠有破損、天台防水層損壞、外置水管及排水管有破損等。 如確定滲水源頭,將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遭檢控。

  • 牆體混凝土施工中固定模板用的對穿螺栓是剪力牆結構外牆滲水的重要原因,因為牆體面積大對穿螺栓數量較多,這個情況如果處理不當時留在結構中的螺栓孔就會形成滲水通道。
  • 漏水問題,也因樓宇老化而出現樓上漏水至樓下,對不少業主來說,可以相當困擾。
  • 最好在修補砂漿中,摻入一定數量的微膨脹劑,避免新舊抹灰層的接口位置出現裂縫。
  •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市民可先致電1823尋求滲水辦(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協助,找出確實的滲水原因。 滲水辦的主要工作為以有系統的測試方法,嘗試找出滲水的源頭,使有關業主進行維修,以解決由滲水引致的妨擾情況,要注意的是他們並不會參與任何維修的工作。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調查滲水源頭要多久 根據工作程序,聯合聯辦處會在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投訴人。

大廈外牆滲水: 外牆牆身滲水處理方法

漏水滲水問題的確好麻煩,要找到滲水源頭、安排維修、索償處理……過程中更可能要牽涉到公證行和律師,手續和程序應該如何安排? Toby 一文教你漏水維修和滲水索償方法,一步步為你貼心指引。 在DIY的朋友,在做防水時,一定要耐心且仔細地做,否則有可能再次出現牆身或天花漏水的問題,屆時又要重新再做,將會非常麻煩! 另外,處理室內牆成漏水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的,沒有相關經驗的朋友,最好是找來專業師傅來修補,以免適得其反。 由於師傅安裝空調和水管時需要打破外牆,這些水管會穿過牆體,師傅一定要嚴格地檢查品質,如果沒有嚴格地檢查品質,管道同牆體的接接縫部分處理不當的時候,這就會容易留下滲水的問題。 大廈外牆滲水 如個案危害大廈的結構安全或涉及浪費食水,聯合辦事處會按需要將個案轉介至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跟進行動。

  • 當發現窗邊或近窗位置有裂紋造成漏水,可以簡單地用防水漆或玻璃膠覆蓋,做法是:先將裂紋周圍擦洗乾淨,除掉鬆離、起皮漆膜防水漆膜或玻璃膠封閉。
  • 聯合辦事處提供一站式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負責執行香港法例 第132章《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的相關條文,制止滲水情況。
  • 在正常情況下,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臺、露臺、外牆或窗戶所引致的滲漏,以及供水喉管破損引致滲水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問題,也不是聯合辦公室可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提出起訴的妨擾。
  • 國土署強調,公寓大廈住戶寵物飼養已成為現代社區管理的一環,主要透過社區自治所訂定的規約予以管理,依條例第8條第1項,如經社區自治增訂有可設置防墜設施條件時,得依社區共識規定設置。
  • 投訴人其後來信答謝聯合辦公室人員以積極態度協助解決個案單位的滲水問題。

以公證行作為例子,收費通常由$2,000起跳,並會因應不同的檢驗方法而有所不同。 大多是因為樓宇缺乏維修以及設施破損所致,常見的例子有樓上、毗鄰、本身單位的排水管或者供水管等入牆水喉漏水。 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上層單位地臺內排水管破損、上層單位地臺防水設施破損又或者地臺內的供水喉管滲漏。 如果建築物本身有缺陷,又或是窗邊窗臺的防水的施工不佳,就會容易出現窗邊位置和牆面滲水問題,導致室內牆身發黴,繼而形成空鼓甚至脫落等情況,促使天花或外牆滲水入屋。 聯辦處會根據相關法例賦與的權力調查有關滲水個案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大廈外牆滲水: 漏水檢測費用

但外牆的迎水面要搭置棚架,加上較昂貴的保險費,增加了不少維修成本。 就過往記錄位於窗邊的外牆、結構外牆的牆體在建造時留下螺絲栓洞、冷氣喉邊的隙縫通常都會造成很嚴重的滲漏,而結構的開裂產生滲漏的影響則不太嚴重。 網上有不少 DIY 方法去減輕漏水問題,例如更換防水膠、玻璃膠、油上防水漆又或者是「打針」,即是滲漏防水注射等等。 但其實這些方法普遍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自己「打針」更是頗為危險,有機會令自己受傷,亦有機會引致更嚴重的裂痕,在沒有足夠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令問題更嚴重。 在香港,較常出現的漏水問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天花、內牆、外牆和窗邊滲水。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大廈外牆滲水: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香港法例第 132 章)- 食物環境衛生署

如調查後確定滲水來源來自該單位,則會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需在指明期限內處理問題;如不遵從則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200元。 大廈外牆滲水2025 如有關業主/佔用人拒絕合作,聯合辦事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相關單位,調查過程可能因而延長。 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屋宇署的聯合辦事處編印了 《DIY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介紹偵測滲水源頭的方法,業主可參考此小冊子的檢測方法,與鄰居協力解決問題。 如滲水發生在私人物業,業主應先查出原因,如情況許可,便應與相關住戶和業主合作,進行維修。

大廈外牆滲水: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如果室內發現外牆水漬出現圓形圖案,因為香港大部份屋苑的外牆屬於工家地方,應該先通知管業主進行維修。 如初步檢測不能找出滲水源頭,聯合辦事處便會委聘顧問公司進行更多測試。 顧問公司會視乎個別情況,以更深入的方法測試滲水源頭,包括地臺蓄水測試、牆身灑水測試、水錶流量測試、喉管反向壓力測試、天台蓄水測試及濕度監測等。

大廈外牆滲水: E. 聯合辦事處處理住宅滲水投訴的程序

顧問公司職員到有關處所調查時均會帶備其職員證,以資識別及供公眾核實其身分。 該職員證由聯辦處簽發,並列出聯辦處及合約顧問公司的聯絡電話,以便公眾查詢。 大廈外牆滲水2025 大廈外牆滲水 如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行事。 大廈外牆滲水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聯合辦事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輕滋擾情況。

大廈外牆滲水: A. 滲水的常見成因是甚麼?

在私人物業出現滲水情況,基本上是樓宇管理和維修問題,主要應由業主負責。 如果懷疑滲水是源自樓上或毗鄰的單位,你應盡快與有關業主商討,要求協助檢驗找出滲水源頭及進行維修工程。 有關業主應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源頭及加以修理。

大廈外牆滲水: 外牆漏水

在技術上,修補外牆滲漏的工作並不太困難,主要問題是如何查出滲漏的地方。 外牆不能近距離檢查、多項的問題被誤判為單一問題 、一般裝修公司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徹底解決外牆漏水等,都令人以為外牆漏水難以根治。 若滲水是輕微或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源頭,政府的介入行動便會終止。 若有關滲水情況可起訴,政府可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以減除滲水造成的妨擾。 大廈外牆滲水2025 所以,原告人可向註冊工程師、測量師或者公證行尋求協助,到單位進行檢查並確定漏水源頭。

大廈外牆滲水: 工程及產品賣點

聯辦處的職責是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減除滲水衞生妨擾。 例如,屋宇署會按《建築物條例》(第123章)處理樓宇失修及排水渠欠妥的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第102章)制止浪費食水的情況。 除了尋求「聯辦處」協助,業主也可自行委聘專業人士進行調查,顧問公司進行滲水調查及尋找滲水源頭,並進行所需的維修,以解決滲水問題。 大廈外牆滲水 若滲水問題涉及供水系統,業主可尋找持牌水喉匠為供水系統進行檢查及維修。

聯合辦事處提供一站式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負責執行香港法例 第132章《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的相關條文,制止滲水情況。 漏水問題,也因樓宇老化而出現樓上漏水至樓下,對不少業主來說,可以相當困擾。 要根治漏水問題,必須由業主先檢驗出滲水成因,並視乎情況和需要與有關住戶、其他業主、或法團進行協調,以進行維修工程。 跟業主立案法團交涉,找回大廈維修公司再作檢查,維修公司在天台對下來的主人房外牆塗了一層防水油,表示問題已解決,但實情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大廈外牆滲水2025 其後維修公司也試過用水浸天台,雖然沒有發現滲漏問題,但卻建議在天台多塗一層防水層,陳先生也無奈接受,但問題仍舊存在。

假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你可致電「1823」求助。 大廈外牆滲水 大廈外牆滲水 在接獲滲水舉報後,分區聯合辦公室(聯合辦公室)會作出初步調查。 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合辦公室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處理。

這部儀器還會細分兩款,一款可探測牆身深度七公分的濕度、另一款則探測十一公分,測量師多數兩款也會採用,只因如果數據反映牆色七公分濕過十一公分的話,這有可能並非出現漏水,而純粹倒汗水也不一定。 但相關儀器只能針對石屎牆身使用,若牆身上鋪有磁磚則未必合用。 除了高度超過大阪市“阿倍野Harukas”(300米)、達到330米的日本第一高樓“森JP TOWER”外,該設施還有許多網格外觀建築

如有需要,聯合辦公室亦可將個案轉介予屋宇署,以跟進樓宇安全事宜。 如有需要,亦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 (例如屋宇署會按《建築物條例》,跟進樓宇結構安全及外牆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跟進浪費食水的情況 )。 若滲水是輕微或間歇性,而調查未能找出源頭,政府的介入行動便會終止。 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臺、露臺、外牆或窗戶所引致的滲漏,以及供水喉管破損引致滲水,在正常情況下,皆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滋擾問題,聯合辦事處不會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 章)採取執法行動。 儘管如此,聯合辦事處會勸喻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安排檢查其大廈天台或外牆的狀況及進行所需的修葺工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