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供郊野公園的相關資訊,遊客中心還設有和氣候變化相關的多元互動展品和遊戲。 這裏的洗手間和小賣部也是上山前的最後補給點,再前進先要整理好行裝,順便探望廣為行山愛好者認識的茶水亭主理人連姐。 【明報專訊】疫情持續半年有多,大家都不能出埠,難道只能悶在家中發呆? 有車之人在「疫」境中格外讓人羨慕,因為可有更大自由度,駕車前往不同地點,避開人潮,放鬆心情。 今次我們駕車上川龍飲茶買菜,再上大帽山睇靚景,順便操練一下駕駛技術,輕鬆過一個下午。

另外,公園內種植有緋寒櫻、米仔蘭和桂花等,盛開期間人山人海。 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郊野公園範圍內只可在指定露營地點或燒烤地點內生火或用火,若在非指定地點生火及用火,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1年及罰款5千元。 綠惜地球斥,點燃煙火者既無知又自私,除了在香港未經許可燃放煙花/煙火屬違法外,相關人士亦完全漠視近日天氣乾燥、現場長滿長草,火舌很容易引起山火。 沿麥理浩徑走到M150和M151之間轉入小路,再走10分鐘到達一堆亂石,也是妙高臺所在地,旁邊有全港11 個山火瞭望臺之一,在乾燥日子,當值人員負責24小時守望林木,防止山火發生。 這裡面向東南,景觀開揚,眺望荃灣高樓,遠方是針山和草山,入黑後就可看到繁星滿天。 經過扶輪公園後,轉入大帽山道,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近在咫尺。

大帽山飲茶: 遊車河丨23號巴士遊走港島 必學!達人教路 香港街拍都有日系風

該設施估計建於1942年至1943年之間,今日大部份建築已成頹垣敗瓦,湮沒翠綠叢林之中。 其中一個較有趣的遺跡,在一個小山丘有泥土下陷,狀如眼睛,行山人士稱為大帽山之瞳。 根據古籍新安縣志記錄,大帽山300年前盛產綠茶,北面山坡有廣闊的梯田,位高而水氣瀰漫,陽光十分充沛,加上斜坡有利排水,相當適合種茶,正是所謂「高山雲霧出佳茗」。 大帽山飲茶 踏進川龍村,可以見到村內仍然有不少農田,名產是西洋菜和通菜,現時仍然有7、8戶農家種植。 由於用以灌溉的山水水質優良,因此這裏出產的西洋菜非常著名,清甜而且無渣,端記和彩龍都可以點白焯西洋菜。 端記茶樓無論由拎點心、沖茶都是自助式,茶葉可揀香片、普洱、壽眉、水仙,點心的種類多,但全部要自己逐碟逐碟揭開有咩食,係咪好有神祕感?。

  • 全年亦有103天處於寒冷天氣(最低氣溫低於12.0度)狀態,乃全港之冠。
  • 大帽山(英語:Tai Mo Shan),俗稱「大霧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峯,海拔957米,比第二高的山峯鳳凰山高23米。
  • 一家人,不用背山面海,不用懸崖峭壁,不用無邊際的地平線,只要坐在圓桌旁有說有笑,談往事,談現在,已經是人生中一大美景。
  • 真的無從得知,但當油漆掉落一段時間,又會有人悄悄地塗上新漆。
  • 從山路一直蜿蜒而上,由於地勢高和開揚,可以飽覽九龍、獅子山以至元朗等地風光。
  • 很久以前,有一位農業出身的爺爺,他每逢冬季便會走上大帽山頂川龍村拿取西洋菜苗回自己的農田種植。
  • 曾羣輝說:「除了豆腐和豆腐花是附近一家豆品廠提供,其他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點心師傅每朝凌晨4時就要開工了。」點心款式十分多,其中包括一些古早款式,例如雞球大包和鵪鶉蛋燒賣等。

綠惜地球形容點燃煙火者既無知又自私,除了在香港未經許可燃放煙花/煙火屬違法外,相關人士亦完全漠視近日天氣乾燥、現場長滿長草,火舌好容易會引起山火。 綠惜地球呼籲各新人同攝影師在郊野取景要保護大自然,勿因一幅相而破壞環境,令其他新人同山友失去靚景。 環團「綠惜地球」今日(23日)在fb上載一條由行山市民拍攝及提供的短片,指本週初在大帽山行山時遇到有人在拍攝婚紗相,期間拍攝團隊成員疑為營造氣氛及效果,在新人背後點燃手持煙火。 綠惜地球在帖文中除了呼籲大眾要保護大自然,實踐「無痕山林」,避免失去靚景之外,也指出在效外燃放煙火可能觸犯法例。 香港法例列明,任何人在非指定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火或用火,最高可處罰 5,000 元及監禁一年;任何人如肆意或疏忽地燃放煙花爆竹,以致對任何人造成損害或危險,最高刑罰為罰款 2,000 元及監禁三個月。

大帽山飲茶: 最高的觀景臺

網民看到這則消息,也紛紛指責一對新人與攝影師不負責任、自私又無腦。 漁護署說,會繼續跟進事件,巡邏郊野公園時若發現有人違反相關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並呼籲市民切勿在郊野公園違例生火,以免破壞自然環境,以及對自身和其他郊遊人士造成危險。 從這裡也可以走禾秧山山徑通往禾秧石林,禾秧石林就在禾秧山山頂,從相思林徑只需多走一小時,間中也要攀越一些大石,從十字路口左轉,有絲帶上山的便是禾秧石林。 禾秧石林是大帽山中著名的兩大石河區域之一,攀上大石上先風景和航拍打卡,風景別有一番壯麗景緻!

今次自駕遊,我們從東鐵線沙田站出發,經城門隧道和荃錦交匯處,上熱門的自駕遊路線荃錦公路和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大帽山頂停車場為終點。 雖在炎炎夏日,但車流不多的話,打開車窗吹吹山風十分舒服。 大帽山飲茶2025 大帽山飲茶2025 途中經過川龍村、扶輪公園和郊野公園內多個展望臺,四處遊逛、影相、飲茶,或者在村裏買點農產品,悠閒度過一天,十分寫意。

大帽山飲茶: 荃灣總覽

走到山上,放眼四方八面都是雲瀑,有如潮水慢慢流動,露出的山峯就是海島,充滿詩意的景象,此情此景實在難忘。 1月24日大帽山曾經錄得零下6.0度的氣溫,全日最高溫度只有零下3度,翌日也錄得零下5.9度低溫。 而25日清晨4時大帽山錄得最低草溫達零下6.7度,是大帽山以至有記錄以來最嚴寒的一天[6]。 遊畢相思林徑,感覺它就是一道隱藏於大帽山的郊遊徑,不時穿梭於溪澗、石河和樹林中,原始的路徑非常適合喜愛探索山徑的朋友。 在荃灣港鐵站 A 出口,轉左見樓梯上去就是前往大帽山的 九巴 51 大帽山飲茶2025 線巴士站。 大家亦可以荃灣西港鐵站,過馬路到如心廣場下的巴士總站上車,不過留意班次疏落。

別忘了在上禾柍山的分岔路途中,上禾柍山前會經過稍有名氣的打卡點石天門(大石見有紅字指示其所在地)。 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大帽山飲茶 大帽山飲茶 從閘口前往雷達站需時至少半個鐘,大家宜量力而為,必須帶備足夠食水及穿合適裝束。

大帽山飲茶: 香港的裏世界,荒廢礦場

川龍有兩三間著名茶樓,但無論你於哪間茶樓飲茶, 飲完茶都行返上荃錦公路, 經彩龍茶樓旁這條馬路起步。 端記茶樓採取自助形式,無論餐具、碗筷、點心、熱茶、滾水等,都係自己服務自己。 點心嘅種類話多唔多,話少唔少,但當有新鮮出爐嘅點心,店員就會透過廣播,通知茶客。

大帽山飲茶: 大帽山行山丨川龍飲茶後起步 相思林徑往禾秧山賞芒草中級路線

漁護署確認片段所見地點屬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在接獲傳媒查詢後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在郊野公園生火的管制,該署人員巡邏郊野公園時,如發現有人違反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大帽山雖然是香港第一高峯,由於在930米以上屬於天文臺禁區,訪遊大帽山,遊人多會沿着大帽山林道(車路)登上山頂部分,而大帽山林道的最高點就在頂部禁區閘口之前,該處之海拔高度已逾930米,但此地並非大帽山上可以登遊的最高位置。 因此冬季時有結冰或霜凍現象,甚至會間中出現凍雨、霰、雨夾雪及輕微降雪的冬季特殊天氣現象。 全年亦有103天處於寒冷天氣(最低氣溫低於12.0度)狀態,乃全港之冠。

大帽山飲茶: 相思林徑 感受大帽山的原始氣息

灼新界西洋菜 西洋菜每日限量供應,據講呢啲係本地新界菜,所以夠曬新鮮,但只限冬天期間供應,而且每日供應唔多。 因為西洋菜夠曬鮮甜,真係唔使點落調味,品嚐香港原味道。 很久以前,有一位農業出身的爺爺,他每逢冬季便會走上大帽山頂川龍村拿取西洋菜苗回自己的農田種植。 他的孩子喜歡牽着他的手,跟爺爺一起上山,順道在茶莊喫點心品茶,享受一下親子時光。 孩子跟他的子女上到山頂後,不禁流露出一絲會心微笑,看着前方的川龍村,我想他一定回憶起那些年美好的日子吧?

大帽山飲茶: 香港第一高峯

山坡的上半部露出山脊,亦有一些石澗由高地流到深淵山谷。 東南部主要可分為三條主流,大曹石澗下曹公潭,大圓石澗下三疊潭及大城石澗下城門水塘;東北部與支脈觀音山相互由梧桐寨瀑布開始,下經林村谷匯合大埔河後在太和邨附近流出吐露港。 西南部由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經蓮花山及田夫仔下大欖湧水塘。

大帽山飲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從網上流傳的影片所見,事發時有相信穿上婚紗人士在山坡上舉起正在燃點中的手持式煙火,期間煙火噴出大量火花。 大帽山飲茶2025 大帽山飲茶 期間,相信是拍片者對涉事者叫喊「小心山火呀!」、「很危險啊!」、「會來不及逃走!」、「會死人的!」當中更有人聲稱會向警方及漁護署舉報。 漁護署表示,片段所見的地點屬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至今無接獲市民舉報,但接獲傳媒查詢後,署方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在郊野公園生火的管制。

大帽山飲茶: 荃灣飲茶推介-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登大帽山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一家人,不用背山面海,不用懸崖峭壁,不用無邊際的地平線,只要坐在圓桌旁有說有笑,談往事,談現在,已經是人生中一大美景。 大帽山飲茶 茶樓營業時間由上午六時至下午二時,假日有很多行山郊遊人士專程經過這裏飲茶! 另外亦可以夾到茶樓停車場可以泊車,停車場不收費,但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車場定必會爆滿。

大帽山飲茶: 香港中毒控制中心開幕 範鴻齡:有助完善資源運用

經過酒廠後不久, 就會看到川龍所剩無幾的農莊, 有興趣的可以購買一些本地有機蔬菜, 大帽山飲茶2025 支持一下本地農業。

大帽山飲茶: 點心沖茶全自助

此石在半山觀景臺西面山坡,一塊大如單人牀的岩石,表面平整而傾斜,如像被刀削過一般, 大帽山飲茶2025 大帽山飲茶2025 亦有點像蓮花山上的天帝之牀,躺在其中,甚有「臥看雲起時」的風範。 真的無從得知,但當油漆掉落一段時間,又會有人悄悄地塗上新漆。 穿過響石墳場,續上便是大帽山,沿路開揚景觀非常遼闊,可遠眺至荃灣、青衣及汀九橋一帶。 或許因為這裡的芒草跟大東山品種不同,比較黑又稀疏,對比之下,矮小的貓尾草比起芒草似乎更美。

大帽山飲茶: 山上風光

再向上行駛,就是無欄杆、無街燈的大帽山道了,適合具備一定駕駛經驗的朋友前往。 大帽山飲茶2025 這條雖然是雙程路,但十分狹窄,大型車輛或者改裝過車身高度車輛千萬要小心,不可急躁。 大帽山飲茶 這段路每逢假日都十分多車,也算是經常發生事故的地段,基本只要一輛車卡着就會整條路堵塞。

這裏是自助形式提取自己喜愛的點心,甚至連沖茶、提碗筷都要親力親為。 而食物款式與一般茶樓差不多,有興趣可以嘗試川龍名產西洋菜。 大帽山的石屎路九曲十三彎,有人笑指那是香港秋明山,走起來頗為納悶,一般由閘口到山頂龜石,需要35到40分鐘,如果心急上山,可以嘗試走走草叢捷徑,可以避過一連串的彎路,只花20分鐘便到山頂。

另一方面,拍攝位置周圍長滿長草,再加上近日比較乾燥,隨風飄揚的火屑很容易引起山火。 大帽山飲茶2025 綠惜地球呼籲各新人和攝影師在郊野取景時,要保護大自然,勿因一幅相而破壞環境,令其他新人和山友失去靚景。 香港冬天不會太冷,很難出現結霜現象,但因為大帽山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就會下降約半度,所以山頂結冰不足為奇,事實上每年都有人專程去看霜,植物和道路蓋上一層白冰,都是個有趣和難得的經驗,唯必需注意保暖和安全。 全港最高的標柱就是大帽山頂的三角測量站,可是位處天文臺禁區範圍,一般人士不可內進,有幸曾經參與實地考察,為安裝實時天氣相機給點意見,所以看過它的真身。

大帽山飲茶: 荃灣市中心

石天門是一條非常窄的罅隙石縫,據說是全港最窄、卻又可讓人通過另一端的縫隙,通過過程刺激又驚險,自問身手敏捷的山友,一定要試試! 遊走完石林,回程可選由山路登上大帽山頂天氣雷達站,沿馬路返回大帽山連姐茶水站。 從大帽山觀景臺到達山頂閘口大概需要10分鐘,車輛不得駛進,只能停泊在出面的停車位。 這裏原為天文臺和民航處用地,及後加建瞭解放軍設施,現場有身穿空軍迷彩服的軍人把守,禁止通行及攝影。 雷達站閘前約為海拔930米,是平民百姓能夠到達的香港最高點。

另外,記者也十分喜愛這裏沖茶用水和豆腐菜式,兩者皆受惠用這個小區的獨特優勢:「村裏多年來都是食用山水,我們沖茶和附近豆品廠同樣使用。」水質甘甜爽冽,令人不期然多飲幾杯,豆品也特別嫩滑可口,豆腐花和煎釀豆腐都出色。 先前不曾留意這裏的燒味,原來是師傅使用店內的炭爐現場自家製作,難怪燒味特別新鮮熱辣,而且帶有濃烈的炭香味,是坊間食肆不容易找到的美食。 大帽山飲茶2025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社交專頁上載影片,指有本週初有人在大帽山拍攝婚照時燃點煙火,期間噴出大量火屑。 大帽山飲茶2025 漁護署回覆《星島頭條》查詢,證實事發地點屬大幅山郊野公園範圍,署方雖未接獲相關舉報,但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在郊野公園生火的管制,亦會繼續跟進事件。

大帽山飲茶: 最高瀏覽

從山路一直蜿蜒而上,由於地勢高和開揚,可以飽覽九龍、獅子山以至元朗等地風光。 再往上走則到達一條十分狹窄的「之」字路,這裏無官方名稱,坊間多稱為「大帽山髮夾彎」或「大帽山S彎」,是觀雲海、日出的理想地點,天氣好的話最遠甚至望到港島和南丫島。 首站我們到達川龍,村內有兩家人氣鄉村茶居:端記和彩龍。 其中,端記茶樓的負責人曾羣輝表示,兩家茶樓都由村民經營,各自有不同的捧場客:「端記由我老爸創立,現時由我和太太打理,說起來都有60多年歷史了。」兩家酒樓附近都有泊車空地,不過逢週末或假期都十分擠擁,如果駕車來宜提早出發。 行了若一小時便會到達一個名為 「 大帽山飲茶2025 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臺 」 , 本來可以飽覽山下的荃灣至葵青區風景, 且建有指示牌讓人分辨不同建築物。 但由於植物生長得太好, 大部份景觀已被樹木遮蔽, 只剩部分風景。

其實路上避車處十分多,只要駕駛時有耐性和忍讓問題就不大。 至於無街燈問題,則在天黑前下山便可,不然依靠車頭燈慢慢開就是了。 途中經過三生酒廠, 一直不知道原來由細聽到大的: 「 三生牌鹿茸大補酒 , 係男女強身既妙品、 妙品!」是本地生產的酒。 據三生酒廠網頁介紹, 三生酒廠於 1961 年在深水埗創立, 年遷入荃灣經營, 2000 年 7 月於川龍村興建 1 萬 2 千平方呎的酒廠, 係香港少有的自家製酒品牌。 大帽山既然是全港最高的山,只要天氣條件合適,就有機會遇上難得一見的雲海奇觀。

以一家大小為對象的川龍家樂徑,只需約20分鐘即可行完,沿途有燒烤場,也可在觀景臺遠眺大帽山頂和荃灣一帶景色。 小巴站附近有兩間茶樓,較遠一家纔是端記,附近村屋林立,端記有兩層,上層主要多是養雀的客人坐,聽聞用山水沖茶,而樓下人較多,因為方便拎點心! 由畫面可見,當時的風速不低,附近的植物都被風吹到明顯搖擺,連煙花的火屑也被吹至一段距離之外。

大帽山飲茶: 大帽山行山丨川龍飲茶後起步 相思林徑往禾秧山賞芒草中級路線

一般車輛最高只能駛到大帽山觀景臺,這裏路旁有十多個停車位。 穿過閘口,再往上前往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道路,則只限持有通行證的車輛行駛。 泊好車之後有兩個選擇,其一是橫越道路,經過一幢灰色的廢棄建築物,抵達大帽山觀景臺。 觀景臺位於山坳上,十分當風,就算盛夏前來也感到勁風撲面。 這裏可以遠眺鄰近的大刀屻、元朗、錦田以至石崗一帶景色。 往左走約3分鐘見另一個遍植芒草的山坡,當10、11月芒草盛開時,在黃昏夕陽映照下,大片金黃色的芒草隨風起伏,充滿動感,廣為打卡文青喜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