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11月7日,由立法局議員兼香港工業總會會長安子介主持此校揭幕典禮。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畢業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組別一中學」是指它的中一新生大部份來自組別一的小六學生。 「組別 1A, 1B, 1C」的區分是來自組別一學生的多少。 同樣道理,我們有「組別二中學」及「組別三中學」。

  •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 因應1997年工業中學教育改革,該校轉為文法中學,易名為「上葵涌官立中學」。
  • 而以最近一屆已公佈的文憑試成績評估出來的中學排名,全港排名更升到15 ‒ 30,全港非直資排名(包括資助、官立及按位津貼中學) 10 ‒ 24,同區排名(荃灣)仍維持第1。
  • 隨著教育署倡議母語教學政策,下葵涌官立中學中一級於1995年9月落實推行[17],同年四社名稱由秦、漢、唐、元改為文、德、忠、信[18][註 1]。
  • 視窗98/Me用戶,請下載ISO 10646及大五碼版本的《香港增補字符集-2001》參考字型及輸入法軟件。
  • 學生對社非常有歸屬感,不但社員之間建立深厚友誼,學兄學姊亦十分關顧社的承傳,常常回校參與活動。

截至 2022 年 上葵湧官立中學 9 月,有約 254,900 名學生就讀於 392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所公營中學,包括 359 所資助學校、31 所官立學校,以及兩所主要按收生人數獲政府資助的按位津貼學校。 此外,本港還有 59 上葵湧官立中學 所直資中學和 24 所私立中學,分別提供約 57,000 和 9,200 個學額。 香港現時大約有 471 間中學,我們根據他們的 資助種類、宗教背景、所屬校網、學生性別、授課語言、收生組別、升中備註,整理了以下目錄,方便你查閱和多方面瞭解中學的分佈。

上葵湧官立中學: 香港中學

基督教團體有 147 間,天主教團體有 88 間,佛教團體有 23 間,道教團體有 6 間,嗇色園辦有 5 間,回教團體有 1 間中學。 如果中文顯示出現亂碼,閣下可以下載香港增補字庫集。 視窗98/Me用戶,請下載ISO 10646及大五碼版本的《香港增補字符集-2001》參考字型及輸入法軟件。 視窗2000/XP用戶,請下載大五碼版本的《香港增補字符集-2001》參考字型及輸入法軟件。

該校由於收生不足,決定在2007年停止招收中一新生,並於2009年7月3日起正式停辦,校方在2009年7月4日舉行結校典禮。 然而由於收生不足,該校決定在2007年停止招收中一級新生,並於2009年7月3日起正式結校。 此校於停辦前,是全港第一所採用連環型校舍的中學,早於1976年5月已經招標興建[3],並於1977年完工[4],也是唯一一所採用同款校舍的青年學院。 這裡提供的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上葵湧官立中學: 荃灣區小學

而仍為工業中學時期,校內中一至中三級學生修讀核心課程[10],中四至中五級學生修讀文、商、金、理、木班[10],中六至中七級學生則修讀文、理或商科班[10]。 上葵涌官立中學(英語:),舊稱上葵涌官立工業中學,是香港一所已停辦的官立中學,於1972年創立。 因應1997年工業中學教育改革,該校轉為文法中學,易名為「上葵涌官立中學」。 所有英語教師及普通話教師均已通過基準評核,學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並致力締造英語學習環境。 學校除聘用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及舉辦課後興趣活動,英文科又舉辦「英文週」,提升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並舉辦暑期英語銜接課程,幫助中一新生及早適應以英語學習的環境。

英中,即是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中中,即是以中文授課的中學。 現在,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了,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英中」指「傳統英文中學」及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 上葵湧官立中學 這裡提供的英中/中中分類只作參考,請用戶小心求證。 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然而,直資學校可收取學費及自行訂定符合基本教育標準的課程和入學標準。 而為了協助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和英語環境,迎新活動方面,學校於八月舉辦「中一學前跨學科英語銜接課程」。

上葵湧官立中學: 學校校網

學校承諾堅守校訓「誠正達仁」,與家長衷誠合作,啟導學生全面發展「德、智、體、羣、美」五育。 學校向以校風純樸見稱,學生謙厚自重、上進守規,而且尊重師長、友愛同儕。 校園內常見學生互相砥礪,用心學習;又或投入地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 學校學生也富有關懷羣眾、服務社會的精神,常參與賣旗、義工服務,如探訪幼兒園和老人院。 此外,學校同學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校外比賽、演出或交流活動,除展現了他們積極進取的一面,也使校園生活更豐富多彩。 此校於1972年創立,初年爲工業中學,併名爲“上葵涌官立工業中學”。

  • 擁有超過51年優良傳統的荃灣官立中學,採用英文教學,會考成績優異,是校際朗誦節、音樂節的頒獎臺常客。
  • 此外,學校同學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校外比賽、演出或交流活動,除展現了他們積極進取的一面,也使校園生活更豐富多彩。
  • 現在,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了,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英中」指「傳統英文中學」及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
  • 學校除聘用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及舉辦課後興趣活動,英文科又舉辦「英文週」,提升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並舉辦暑期英語銜接課程,幫助中一新生及早適應以英語學習的環境。

2022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將於2021年12月上旬上載學校網頁。 此校於1972年創立,初年為工業中學,並名為「上葵涌官立工業中學」。 同年11月7日,由立法局議員兼香港工業總會會長安子介主持此校揭幕典禮。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上葵湧官立中學 因應香港政府於1997年取消工業中學的政策,此校亦轉營爲一般文法中學,並將校名“工業”二字除去。 與此同時,亦增訂校訓爲“進德修業”,並將學生組織由六社縮減爲四社[3]。

上葵湧官立中學: 香港已停辦學校列表

學校開設閱讀課及英語會話課,使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更有成效。 中文科亦設計了初中校本課程,加強與高中課程的銜接,提升學生讀、寫、聽、講的能力。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語文科又積極舉辦多元化的語文活動和比賽,鼓勵學生發揮所長。 而校舍面積達5,420平方米、全港中位數爲7,367平方米,官立學校,學費全免。 其聯繫學校為海壩街官立小學、荃灣官立小學、福榮街官立小學及深水埗官立小學。 而現在大熱的STEM教育,荃灣官立中學更設有STEM研習中心。

上葵湧官立中學: 荃灣區幼稚園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因應香港政府於1997年取消工業中學的政策,此校亦轉營為一般文法中學,並將校名「工業」二字除去。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與此同時,亦增訂校訓為「進德修業」,並將學生組織由六社縮減為四社[3]。 因應1997年工業中學教育改革,該校轉爲文法中學,易名爲“上葵涌官立中學”。

上葵湧官立中學: 香港中學教育概況

此外,亦於八月下旬設中一新生迎新活動,讓新生及家長加深對學校的認識。 上葵湧官立中學 上葵湧官立中學 學生分為松、梅、樟、竹四社,四社每年均舉辦多樣化的社際活動,例如週年大會、水運會、陸運會、社際音樂比賽、社際戲劇比賽以及各項球類比賽等等,以提升同學的組織能力和訓練領袖才能。 學生對社非常有歸屬感,不但社員之間建立深厚友誼,學兄學姊亦十分關顧社的承傳,常常回校參與活動。 薪火相傳的社文化,讓學生對學校有濃厚的歸屬感,也連繫了六十年來每一代不同的荃官學生。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1998年8月,該校新翼教學樓竣工,增建電腦室、學生活動室、教員休息室、社工室、會客室[19],1999年8月完成資訊科技研習中心改建工程[19],把中心改為多媒體學習中心[19]。 結校前有22個課室[21],另有共22個特別室。

上葵湧官立中學: 教育局分區學校名冊

下葵涌官立中學前名「下葵涌官立工業中學」,校方在1979年把班級結構擴展至中三年級[10],1982年開辦中六級[10],1983年增設中七級[10]。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至1984年,學校總班別數目達到33班[10],同年度中一級加開2班[10]。 上葵湧官立中學 隨著教育署倡議母語教學政策,下葵涌官立中學中一級於1995年9月落實推行[17],同年四社名稱由秦、漢、唐、元改為文、德、忠、信[18][註 1]。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從1997年9月又因應香港工業教育政策改變而更名為「下葵涌官立中學」[19]。

上葵湧官立中學: 全港中學搜尋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荃灣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深水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的小六畢業生。 上葵湧官立中學 上葵湧官立中學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上葵湧官立中學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報考學校中一需參加面試,除考慮學生面試時的表現外,還著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操行等,如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曾獲獎項或有其他學業以外的專長,將獲得加分。

上葵湧官立中學: 活動組織

請使用提供的篩選名單功能,點擊連結,會加載個別學校的詳細資訊。 「香港非華語人士中文學與教材料開發計劃」旨在提升教師教授非華語人士學習中文的效能,並為非華語人士提供自學中文的工具。 擁有超過51年優良傳統的荃灣官立中學,採用英文教學,會考成績優異,是校際朗誦節、音樂節的頒獎臺常客。 家長通常會將此學校與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比較。 而以最近一屆已公佈的文憑試成績評估出來的中學排名,全港排名更升到15 ‒ 30,全港非直資排名(包括資助、官立及按位津貼中學) 10 ‒ 上葵湧官立中學 24,同區排名(荃灣)仍維持第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