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大埔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法團校董會由專業人士組成,積極參與校務發展,與教職員緊密聯繫。
救恩書院(英語:,簡稱:KYC)是由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於1950年所創辦,當時使用位於香港西營盤、同樣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所創辦的小學救恩學校校舍,借用課室上課。 現在位於新界大埔富善邨,是香港的一所資助男女校,此校的宗教是基督教,校訓為信、望、愛(Fides, Spes, Caritas)。 本著基督的仁愛精神,提供全人教育,為學生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使同學在德、智、體、羣、美、靈六育得到均衡的發展,從而服侍人羣、關心社會,貢獻國家民族。
大埔救恩書院: 教學規劃
科學及科技學習領域方面則繼續發展校本STEAM課程,並參加香港大學以全方位自主學習推展校本STEAM課程計劃,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知識與求知技巧。 學校設有「閱讀課」,課程由英文科與各學習領域一同編排,並參加賽馬會數碼「悅」讀計劃,實踐跨課程英文學習,以及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II:中二學生按中一成績重新分成兩組,按能力及科目特點採用合適授課語言。 救恩書院(Kowloon True 大埔救恩書院 Light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女中學,創校於1950年。 學校座落於大埔區,並涵蓋約6337平方米的面積。 校監/校管會主席為黃文事先生,而校長則是周家駒先生(理學士、文學碩士)。
- 學校資訊科技設備完善,設有兩個電腦室、多媒體學習中心及電腦輔助學習教室。
- 如未能提供所需的所有資料,可影響申請的處理效率及結果。
- 運用資訊科技互動教學:無線寬頻網絡覆蓋全校,師生可隨時在校園內運用資訊科技共享資源及教學。
-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救恩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 第一階段:甄選參加面試 60% ︰(a) 學業成績(50%);(b) 課外活動及服務(10%);
救恩書院的辦學團體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並且是一所基督教學校。 救恩書院的校訓秉持著信、望、愛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大埔救恩書院2025 救恩書院學校著重建立關愛文化,以聖經真理為基礎,以「信、望、愛」為校訓去建立學生的生命。 課堂外,教師與學生聯繫密切,如靈修小組、午膳相聚、登高遠足、課後輔導等,把握每一個機會與學生接觸,建立亦師亦友的情誼。 學與教委員會領導電子學習、學生學習等組別,致力促進教師的教學效能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大埔救恩書院: 賽事簡介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各科(如倫理/宗教教育、生活與社會)的學習和討論、周會及特別活動,建立正確價值觀和公民意識。 學校設有多項由辦學團體、校友及熱心教育的人士捐出之獎助學金,除了鼓勵學生在學業上不斷努力求取進步,更希望學生在不同範疇上作多元化的發展,並有更多拓闊視野的機會。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學生在聯課活動的表現亦出色,曾在教育局「全港中國語文菁英競賽」、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港中學微電影創作大賽」及香港科學館主辦的「趣味科學比賽」等全港公開比賽中獲獎,顯示了他們在藝術、科學及其他領域的潛能。 此外,學校更曾挑選學生代表香港,到俄羅斯雅庫茨克參加「國際研究院活動」,增進學生的數理、解難能力,擴闊視野,以及瞭解最新科研發展。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
從閱讀中學習:每循環周設一節閱讀課,學生在閱讀課程中透過閱讀學習及培養閱讀習慣。 設有閱讀獎勵計劃,協助推行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 大埔救恩書院 教師在早會與學生分享閱讀心得,並選取優秀文章讓學生閱讀,增添課外知識;2.
大埔救恩書院: 大埔區的中學
專題研習: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多元學習經歷,把所學知識、能力和態度整合起來,進而建構個人知識。 為配合新高中學制,初中學生已發展專題研習的能力:中一的焦點在擬題技巧、訪問及觀察的技能培訓;中二訓練學生設計問卷及數據分析能力;中三則全力發展學生考察能力及蒐集原始資料的方法。 大埔救恩書院 三年的循序漸進培訓,使學生更全面掌握專題研習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互動教學:無線寬頻網絡覆蓋全校,師生可隨時在校園內運用資訊科技共享資源及教學。 網上教室提供各科課程教材、論壇及練習等,供學生自行上網學習及評估。 學校亦積極探索不同網上學習平臺、軟件及工具,並透過不同的電子學習活動,增強教學效能,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培養自學能力。
1991年,位於大埔富善邨的新校舍在正式落成,新校舍隨即啟用。 而西營盤舊址現已聯同麗新集團重建成救恩學校連上蓋單幢住宅「麗恩閣」。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大埔救恩書院: 救恩書院 (中學)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遴選共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甄選參加面試 60% ︰(a) 學業成績(50%);(b) 課外活動及服務(10%); 大埔救恩書院 第二階段:面試表現 – 理解力、分析力、表達力 40%。 迎新活動方面,學校為中一新生安排銜接課程「新鮮人學堂」,內容包括課室英語、電子學習應用、英語全方位活動、朗誦與發音、使用字典技巧、英語戲劇等,以及團隊建立和紀律培訓活動。 學校重視師生的健康,注意校園清潔及衞生,提倡建立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食物部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及飲品選擇。
大埔救恩書院: 班級結構
粉嶺救恩書院成立於公元2000年,由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開辦。 救恩堂在香港已有一百六十年歷史,有豐富辦學經驗。 校董會成員匯聚各方專業,包括家長、牧師、資深校長、心理輔導專家、大學教授、公司總裁、高級公務員、太平紳士等,均以基督教的信念及開放、創新、專業的態度管理學校。
大埔救恩書院: 學校特色
本賽季隊數增加至11隊,並以雙循環形式進行,合共二十二週賽事(包括每隊兩週輪空);由上季起三季內暫停升降班制,故今季不設降班。 2023–24年香港超級聯賽是香港超級聯賽的第 10 屆賽事,亦是第 113 屆香港頂級足球聯賽。 本季聯賽有11支球隊角逐,賽事於2023年8月19日展開。 效法基督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與家長攜手同心為香港培育一羣「甘於平凡, 追求卓越,樂於奉獻,勇於承擔」的新一代。 學生會在2000年成立[5],分為幹事會和代表會。 幹事會於每年9月下旬由選舉產生,以不少於10人、不多於15人的候選內閣參與。
大埔救恩書院: 學校設施
學生健康及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兩位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和教學助理。 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及教學助理,並外購專業支援服務,包括提升專注力的興趣小組、社交和情緒訓練小組、讀寫小組、言語治療、職業治療及課後學習輔導等,以扶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成長。 學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考試調適,並協助報考公開試的同學申請相應的調適,以加強考試的公平性。
大埔救恩書院: 學生會
我們的校政由學生、家長、教師、校長及校董會共同釐定。 而救恩堂亦曾於1946年在香港西營盤創辦救恩學校,於1950年開辦救恩書院(於1991年因擴校而遷往大埔富善村)。 大埔救恩書院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14間特別室、禮堂、小禮堂、學生活動中心、升學就業輔導室、綜合藝術室、舞蹈室及兩個操場。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學校資訊科技設備完善,設有兩個電腦室、多媒體學習中心及電腦輔助學習教室。 學校正於各教室安裝互動電子白板,以配合電子學習及與世界各地之姊妹學校交流的需要。 全校已鋪設光纖網絡及Wi-Fi網絡,並提供足夠的平板電腦供學生使用。
大埔救恩書院: 中學分區名單
校董會成員來自不同界別,為學校管理提供寶貴意見。 本校老師全都具備充足的學術及教學技巧訓練,九成以上具有學士學位及教育專業文憑,其中更有部分教職員已獲取碩士或博士學位。 教職員團隊持續進修及到世界各地的有名學府作教與學交流,開拓視野。 此外,我校更每年舉辦公開課及獲著名教育學者、教育局、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出席國際教育會議及舉辦講座,與本地及海外學者及教育同工切磋交流。 個人資料收集目的
大埔救恩書院: 教學情況
推行同儕觀課計劃,藉課堂研究、共同備課、互相觀課及課後反思,提升教學質素。 大埔救恩書院 該校提供30多項課外活動給學生選擇,種類包括體育、學術、興趣小組、制服隊伍及社會服務五類,校方希望藉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嗜好和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 辦學宗旨:本著基督仁愛精神,提供全人教育,為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五育及靈育得到均衡發展,從而服侍人羣,關心社會,對國家民族作出貢獻。 學校著重建立關愛文化,以聖經真理為基礎,以「信、望、愛」為校訓去建立學生的生命。
大埔救恩書院: 辦學宗旨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救恩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由於亞洲足協成員國若需派隊參戰亞冠盃(亞協盃則不在此限),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包括當地球隊每季必須參與不少於 27 場頂級賽事(包括聯賽及盃賽);另外球季亦必須長達八個月或以上。 個人資料轉移 除非有關人士已明確同意改變資料的用途,或該等用途得到法律準許,否則本校不會把已收集的個人資料轉移予第三方。 1995年,教育署(現教育局)批准開設文、理預科各一班,解決了本校中五畢業生會考後尋找預科的問題。 在甲組聯賽冠軍中西區跟亞軍駿英九龍城表明無意升班,季軍高力北區有意升班[4],隨後已入紙申請升班並獲足總確認,來屆香港超級聯賽有11支球隊角逐[5]。
大埔救恩書院: 其它大埔區 中學選擇
本校透過申請表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僅用於辦理入學申請及其相關事宜。 本校可能把這些資料披露予教育局或其他獲授權處理個人資料的人士,用以處理入學申請及其相關事宜。 資料的查閱及修正 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 486 章)的第 18 條和 22 條規定,申請人享有查閱權及更正權。 如需查閱或修正已提交的個人資料,請透過電郵向本校提出,電郵地址為 ()。
個人資料的提供 大埔救恩書院 申請人須確保申請表格內的資料全屬完整及正確無訛。 如未能提供所需的所有資料,可影響申請的處理效率及結果。
獲得資金後,新校舍於1953年7月奠基[1],10月正式落成。 救恩書院開幕當日,邀請了當年的教育司高詩雅先生主持揭幕儀式,此為高街之校舍。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後來因為學生人數增加,學額需求急切,因此教會於1954年舉行籌款活動以集資再行擴充校舍。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救恩書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大埔救恩書院: 救恩書院
本於基督「乃役於人」的精神,秉承基督教香港崇真會「興學傳道」的辦學傳統、按照聖經真理,為社會提供教育服務,並廣傳福音,培育學生身心靈全面成長,獲得信望愛,從而發揮所長,服侍人羣,造福社會,至終榮歸上帝。 第二期的中學校舍興建工程在1956年開始施工,至1957年落成,共有課室18間,另外更設有物理、化學實驗室及健身室各一間。 在1989年,救恩書院獲分配大埔富善邨的一所靈活式校舍,開始籌備遷校事宜。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到1990年9月新校暫借粉嶺華明邨一間校舍開班。 大埔救恩書院 高中學生可選修應用學習科目:學生按興趣及學習需要,修讀由大專院校提供的課程,場地及導師由該院校安排。
14間特別室、禮堂、小禮堂、學生活動中心、升學就業輔導室、綜合藝術室、舞蹈室及兩個操場。 學生在聯課活動的表現亦出色,曾在教育局「中國語文菁英計劃」、香港青年協會「香港無伴奏合唱比賽」及香港科學館主辦的「趣味科學比賽」等全港公開比賽中獲獎,顯示了他們在音樂、科學及其他領域的潛能。 於教師發展日舉辦各項專業發展活動,並鼓勵教師參加專業進修課程。
大埔救恩書院: 學校內容
此外,學校舉辦講座、工作坊、午間桌遊等活動,營造校園共融文化;並安排教師接受特殊教育培訓課程及參加研討會、經驗分享會等專業發展活動,提升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 救恩書院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大埔救恩書院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十四間特別室、禮堂、副禮堂、學生活動中心、舞蹈室及兩個操場。 很多學校資訊科技設備,設有兩個電腦室、媒體學習中心及電腦輔助教室。 全校已鋪設光纖網絡,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設有電腦、投射器、實物投影機及錄影機。 2005年,獲政府撥款2,950萬興建新翼大樓,大樓包括副禮堂、電腦室、英語資源室、教學資源室和學生活動中心等。 大埔救恩書院 於1952年港督葛量洪爵士蒞臨該校視察,並批准政府借貸建校。
此外,亦推行反吸煙及禁毒教育,維持無煙、無濫藥的學校環境。 學校發展電子學習,由電子學習組帶領教師探究及實踐有助電子教學的教學法,並反思成效,以提升教學效能。 各科推行「翻轉教學」,透過電子教室進行課前預習及課後溫習,並於課堂融入資訊科技,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及自主學習。 大埔救恩書院 英文科繼續參加教育局「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推行校本資優課程,並與其他網絡學校交流照顧資優及高能力學生的課堂教學策略。
委員會領導各科共同推展教學工作,並負責協調各學習領域的學術活動,例如開辦多元化的拔尖補底課程、舉辦書展等,提升校內學術氛圍。 電子學習組探索與電子學習相配合的教學法及教學策略,並帶領教師實踐與檢視成效,以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建立自信,在電子學習的模式中獲益更多。 學生學習組則透過舉辦學習技巧訓練班、功課輔導班、推廣資優教育課程及建立「校本資優人才庫」等等,鼓勵學生自發學習,建立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能。 學校為中一新生安排銜接課程「新鮮人學堂」,內容包括課室英語、電子學習應用、英語全方位活動、朗誦與發音、使用字典技巧、英語戲劇等,以及團隊建立和紀律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