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五年前,《還珠格格》風靡越南,順帶帶火了一堆越南翻拍劇,翻拍大陸劇一度在越南很流行,從《西遊記》到《流星花園》幾乎是應有盡有,甚至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中總掛著清宮戲的劇照,至少在那個時候,越南在文娛領域還是向大陸看齊的。 就比如這一首《ngay tho》,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其實是首越南歌曲,且這首歌真是火的一塌糊塗;《ke cap gap ba 大陸流行音樂 gia》的MV其水準登得上格萊美,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不僅大陸人喜歡,也是歐美人的菜。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於2001年由來自北京、上海、廣東、香港、新加坡、臺北和吉隆玻等七家電臺聯合成立;而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則是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全球十二家華語電臺在2009年底共同設立。
- 1962年11月8日起,由慎芝擔任主持人的羣星會在臺北臺視開播開啟了黑白電視歌唱節目時代,至1977年3月29日停播,共播出1283集,羣星會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
- 她的經典作品如《傷痕》《至少還有你》《爲你我受冷風吹》等在兩岸三地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大融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天后級女歌手。
- 張學友是大融合時期最為耀眼的歌手之一,亦成為199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唱片銷量最高的華語流行樂巨星之一。
[5]她們甜美的歌聲也通過位於各大城市的廣播電臺傳到家家戶戶的收音機裏,而唱片則在唱片公司的包裝下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娛樂商品。 該時代由於中國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佔領上海而遭到幹擾,但最終仍延續至1940年代末期。 大陸流行音樂2025 這不僅促進了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流行音樂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更對流行音樂工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1990年代後期,CD的出現和廣泛流傳不僅逐漸結束了磁帶的時代,也使華語流行音樂獲得了傳播上的更大便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取得政權,開始在文化領域推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政策,推行的其中一項政策便是將流行音樂宣佈為色情,至此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被嚴厲壓制,只容許中國民族音樂與中國革命音樂,嚴重打擊中國音樂發展。 商業性的中文流行音樂是與留聲機同步出現的,後者最早是由法國人Labansat帶至上海西藏路的。
大陸流行音樂: 歌手
八十年代末起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成立香港和臺灣分公司搶攻華語音樂市場,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影響力擴展到全球華語音樂圈。 其中張學友於1990年代間推出的《吻別》,《祝福》等華語唱片在大中華區大熱,他的粵語唱片亦開始在華語地區所流行,包括臺灣、新馬和中國大陸,如《情不禁》和《真情流露》等。 張學友是大融合時期最為耀眼的歌手之一,亦成為199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唱片銷量最高的華語流行樂巨星之一。 他的唱片銷量和成就甚至曾引起歐美樂壇的矚目,令華語音樂開始走向國際,[13]亦有歐美著名樂隊將他的著名歌曲重新翻唱並獲得成功。 90年代中後期以任賢齊,範曉萱、李玟、許茹芸以及張雨生捧紅的張惠妹為代表人物[21],其中張惠妹更是成為1990年代後期至今華語流行樂壇的天后級指標人物。 1996年張惠妹憑藉專輯《姊妹》出道後即一炮走紅,火爆的「張惠妹現象」成為90年代後期華語樂壇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創歌手,民謠歌手,如薛之謙、李健、宋冬野、陳粒和毛不易等歌手靠着這些綜藝節目走紅,網路上也出現很多歌紅人不紅的局面。 許多歌曲不再通過實體專輯方式發行,而是藉由網路銷售模式發表數位單曲或專輯,形成新的華語音樂創作與傳播形態。 199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以王菲為主要代表人物,王菲亦是華語樂壇的女歌手代表之一,被海內外譽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天后」[14]。 王菲的音樂具有強烈的個人意識,專輯具有極高的概念性、音樂性和完整性[15],是90年代港臺唱片工業最爲鼎盛時期音樂藝術造詣最高、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女歌手。 [16]王菲也是華語音樂文化大融合的代表之一,中國大陸的背景使她即使在香港發展卻與內地音樂圈保持密切聯繫,留美經歷更使她深受西方音樂文化的薰陶。
大陸流行音樂: 美國與加拿大
這些歌星在演唱中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小曲、日語流行音樂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風格與之前任何中文音樂均不盡相同。 大陸流行音樂2025 此時,處於繈褓之中的中國電影工業正在成長,並網羅歌手擔當電影演員或電影歌曲配唱工作。 由於其成功的歌唱和電影表演生涯,周璇被視為這一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流行音樂明星。
而方大同也在00年代中後期崛起,爲不少歌手譜寫不少歌曲,成爲又一個炙手可熱的華語唱作歌手。 00年代中期開始選秀熱潮興起,其中湖南衛視的第二屆超級女聲大獲成功,李宇春獲得冠軍,更成爲當年最紅的內地女明星,但選票方式惹起官方,內地樂評人及音樂人極大爭議,而後引起中央電視臺與廣電總局聯合打壓。 大陸流行歌曲 76年在李雙澤的高呼之下,「唱自己的歌」成為風潮,歌謠創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大陸流行歌曲 陶曉清參與其中的民歌運動,逐漸成為1970年代中期後,臺灣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之一。 該地原創的華語流行音樂融合臺灣流行音樂的風格,並結合了地方特色,發展出華語流行音樂,一時風靡中國大陸及周邊地區,其中楊鈺瑩爲當時的佼佼者,並創造當時在內地的銷量紀錄,打破港臺強勢流行音樂的壟斷。 在日本佔領滿洲國和國共內戰期間,流行音樂被視為左派份子的分心作用。
大陸流行音樂: 周杰倫
2006年7月,《中國歌曲排行榜》借鑑歐美排行榜操作模式,推出核心榜單《TOP40》。 採用「433」評分機制形成最終的排行榜,「433」評分機制即是40%的投票是全國電臺音樂DJ,30%是簡訊投票,另外30%是網絡投票,聽眾選擇佔60%的權重,這也使得排行榜具有更有廣泛的意義。 Spotify新勢力播放清單中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手,有許多冉冉上升的新星,冠軍由獲得Marz23,陳忻玥、OHMYMEITING則獲得二三名。
- 排名第二的是周杰倫和五月天阿信合唱的 〈說好不哭〉,接著在後的是周興哲的〈怎麼了〉。
- 由於其成功的歌唱和電影表演生涯,周璇被視為這一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流行音樂明星。
-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英語:China Music Billboard),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舉辦的國家級流行音樂獎項[1],前身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舉辦的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王菲也是華語音樂文化大融合的代表之一,中國大陸的背景使她即使在香港發展卻與內地音樂圈保持密切聯繫,留美經歷更使她深受西方音樂文化的薰陶。 同時王菲也是許多知名歌手如蔡依林、孫燕姿、王力宏、陳奕迅、梁靜茹、S.H.E、容祖兒、許茹芸、謝霆鋒、李健等兩岸三地衆多知名歌手歌手的偶像,為華語音樂、華語樂壇留下了衆多文化遺產以及極其深遠的影響。 但這熱潮也影響到臺灣的07年超級星光大道,其中蕭敬騰、林宥嘉更成爲唱片公司青睞的新晉歌手。 至於大陸方面,在新世紀初比較知名的中國大陸流行歌手有許巍、樸樹、鄭鈞、羽泉、汪峯、楊坤、胡彥斌、花兒樂隊等。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中共
華語流行音樂(英語:Mandarin popular music,簡稱:Mandopop),指現代標準漢語[註 1]的流行音樂,為中文流行音樂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華語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1]。 目前主要流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中華民國(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說漢語地區。 今天越南能在一首歌上勝大陸,足球也已經實現打敗國足,那麼越南在經濟領域超越中國似乎也不是什麼遙不可期的事情。 當大陸還在回首過去,為了一個馬面裙高呼要抵制「文華挪用」時,真不如看看我們身邊的這個小鄰居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逆襲的。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臺灣與海外播出時間
1962年11月8日起,由慎芝擔任主持人的羣星會在臺北臺視開播開啟了黑白電視歌唱節目時代,至1977年3月29日停播,共播出1283集,羣星會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 龔秋霞、姚莉、白光、吳鶯音、張露等上海海派時代曲音樂人,因戰亂南遷至香港發展,香港開始成為時代曲的接續發展中心,後因邵氏、電懋影業競爭,歌舞片盛行,幕後代唱演歌雙棲成為常態,代表者為葛蘭、葉楓、淩波、潘秀瓊等人。 今天,一堆高水準的越南歌曲直接秒殺了大陸歌曲,除去幾首還有抄襲嫌疑的國風歌,真難有與越南歌曲一較高下的作品出來。
大陸流行音樂: 中文流行音樂
譚詠麟的愛在深秋,一生中最愛,愛情陷阱等;張國榮的《我》《風繼續吹》《當愛已成往事》等;梅豔芳的《女人花》《似是故人來》《親密愛人》歌風靡整個華人世界。 而羅文在日本參加歌謠賽間吸收到澤田研二坎普風及以華麗衣着等舞臺表演風格,開始把此風格推廣至大衆,影響後輩往後華語舞臺表演風格模式,70年代末更憑着小李飛刀 (歌曲)走紅臺灣及東南亞。 到1987年,費翔通過演唱臺灣經典流行歌曲紅遍中國大陸,同年齊秦的《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等歌曲也風靡兩岸。 所創造的男女對唱的表演型態風靡一時,張琪、謝雷、孔蘭薰、青山、吳靜嫻、美黛、趙曉君、姚蘇蓉、紫薇、余天、陳蘭麗、楊小萍、尤雅、陳盈潔、楊燕皆是其座上賓,鄧麗君因演唱臺視晶晶連續劇主題曲,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羣星會,成為該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
大陸流行音樂: 全球收聽次數TOP 5華語歌手
每週由報榜主持人公佈每週歌曲前20名排行榜,每年舉行十大票選偶像藝人與銷售量的頒獎典禮。 公正的排行榜節目普及人心,成為老將展實力,新人曝光發熱的極佳管道,亦促成臺灣唱片市場蓬勃發展。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專輯是 G.E.M. 大陸流行音樂 鄧紫棋的《摩天動物園》,其次是高爾宣 OSN 的 《#osnrap》 和周興哲的《終於瞭解自由 》。 瘦子 E.SO 最新發行的《Outta Body靈魂出竅》是排名第四多串流收聽次數的華語流行音樂專輯,也是今年在臺灣整體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專輯。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大陸網路流行歌曲竟是越南製造 中共被全面反超只是時間問題(圖)
臺灣90年代樂壇金曲獎在蔡琴等倡導下成立,又讓華語歌壇增添了良性競爭的契機,各家唱片公司推出當家最紅歌星出戰金曲獎力拼各大獎項,也讓單張唱片銷量最終突破百萬門檻成為產值高昂的唱片工業。 這年代則以張雨生,李宗盛,陳昇,伍思凱,伍佰,張宇等爲重要音樂代表人物。 大陸流行音樂2025 王菲的音樂具有強烈的個人意識,專輯具有極高的概念性、音樂性和完整性,是90年代港臺唱片工業最爲鼎盛時期音樂藝術造詣最高、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女歌手。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全部播放共有歌曲200首
譚詠麟的愛在深秋,一生中最愛,愛情陷阱等;張國榮的《我》,《追》,《風繼續吹》,《當愛已成往事》等;梅豔芳的《女人花》《似是故人來》《親密愛人》歌風靡整個華人世界。 華語流行音樂專輯TOP 5更是廝殺激烈,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冠軍是G.E.M.鄧紫棋的《摩天動物園》,其次是高爾宣 OSN 的 《#osnrap》 和周興哲的《終於瞭解自由 (Deluxe)》。 隨著電視在大中華地區等地的普及,流行音樂工業也藉助其獲得了新的成長。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最新下載
2007年香港電臺發起一場名為「不死傳奇」的致敬活動,致敬去世的音樂傳奇,包括:羅文、梅豔芳、鄧麗君、張國榮、黃家駒、陳百強、張雨生[21]。 1999年,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公佈20世紀100大最具影響力中文流行音樂歌手。 前30名按排名依次是:鄧麗君、周璇、李香蘭、許冠傑、白光、徐小鳳、譚詠麟、張學友、梅豔芳、張國榮、王菲、劉文正、齊豫、李逸、陳百強、王傑、蘇芮、羅文、Beyond、巫啟賢、齊秦、姚蘇蓉、吳鶯音、靜婷、姚莉、崔萍、蔡琴、羅大佑、李宗盛[20]。 中文流行音樂按照漢語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個子類別:國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臺語流行音樂,其中「華語流行音樂」可以是「中文流行音樂」的別稱或專指「國語流行音樂」;華語本來與漢語、中文同義,現在有些地區則狹義化成官話的意思。 而臺語流行音樂曾受日本演歌的強烈影響,如今已重新匯入中文流行音樂的框架,成為華語流行音樂含括之類型。 2008年,香港歌手鄭中基的父親鄭東漢收購了百代唱片退出中文市場後的股份,百代唱片於20世紀早期進入中國市場,大風音樂使用1億元港幣購買這筆股份[13][14]。
“天空是蔚藍的自由,你渴望著擁有,但願那無拘無束的日子,將不再是一種奢求,讓我們再次舉起這杯酒,乾杯啊朋友…”抖音最火歌曲前十名。 大陸流行音樂2025 《似水年華》是愛情懸疑《似水年華》的宣傳曲,也是由馬條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詞描繪了對於青春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展現出對逝去年華的眷念嘆惋。 抒發一下~為你帶來更多的動力~ 大陸流行歌曲 大陸流行音樂2025 *近日社羣爆紅的洗腦流行語「完了,芭比Q了」,發音來自於「BBQ燒烤」,從燒烤延伸出「完蛋了」、「糟糕」的意思。 2008年2月,中國大陸搜索引擎Baidu.com被當地行業集體控訴未經允許提供音樂試聽、廣播和下載[15]。 盜版行為持續存在於中國大陸[16],但是Google已經發表了一份合作聲明表示提供免費試聽正版音樂。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北京上海重症激增 中國COVID死亡人數將加速(圖)
到三十年代中期,西洋樂器漸成主流,甚至有用管絃樂演奏傳統中式旋律。 《中國歌曲排行榜》是中國大陸歷史悠久的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自1993年5月9日誕生第一份榜單以來,每週評選40首榜上歌曲並發布推薦新歌[1]。 大陸流行音樂2025 大陸流行音樂2025 如今的樂器配置則更為西方化,吸收了諸如節奏布魯斯、嘻哈音樂等的許多配樂特點。
大陸流行音樂: 大陸流行歌曲: 大陸流行歌曲排行榜2022 文章標籤
大陸這邊是人走茶涼,越南這邊則是熱火朝天,面對越南的逆勢崛起,中共其實有點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越南是藉助疫情實現了經濟飛躍,一旦大陸緩過勁來還是會在各個領域「吊打」越南。 大陸流行音樂2025 隨著高漲的進出口數據,似乎越南離新一代「世界工廠」的夢想又更進一步,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越南之所以能夠一飛衝天多半是喫了中共作繭自縛後丟出的紅利。 大陸流行音樂 今年摘下金曲獎最佳新人的持修,在Spotify表現也很亮眼,持修的〈正想著你呢〉是今年 Spotify 大陸流行音樂2025 大陸流行音樂2025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曲。
自從中共幫助越共取得政權後,兩國建立了鐵與血的友誼,然而一場戰爭令越南與中共分道揚鑣,即使都為共產主義國家,實則互相瞧不上眼,中共認為越南是學生打老師亂了綱常,越南則認為中共是依仗援助對其頤指氣使。 【看中國2022年7月28日訊】幾個月前曾寫過越南出口規模超越廣東,最近的新數據更為亮眼,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截至2022年7月15日,越南全國進出口總額約4030億美元,貿易規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因此縱使這麼多年過去了,再聽這一首歌依舊很有感覺,甚至更加心酸。 最近抖音歌曲排行榜中,越南歌曲異軍突起,長時間霸佔榜首,而且榜單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數量不斷遞增,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爆紅的歌曲不論製作還是設計絲毫不輸歐美。 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大陸經濟起飛將越南遠遠甩在身後,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好運氣終於輪到這個備受戰火摧殘的國度。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曲,第一名是電視劇《想見你》、由八三夭演唱的主題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神劇魅力超強,連帶亞洲地區都掀起翻唱風潮,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3,000萬串流收聽次數。 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冷戰的結束以及新科技的發展,包括海峽兩岸的大中華地區乃至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與文化聯係都日益緊密。 大陸流行音樂2025 她的經典作品如《傷痕》《至少還有你》《爲你我受冷風吹》等在兩岸三地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大融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天后級女歌手。 歌曲其實代表這文化,社會越自由文化越發達,越南歌曲的興盛恰恰在於其社會自由度的不斷提升,反應在歌曲上就是好聽的歌多了,反應在經濟上就是各項數據向好。 此前,球星范志毅批評國足不要臉,在這樣下去要輸給越南,如今開來輸給越南的不僅僅是一場球賽,經濟方面和政治方面,中共同樣慘敗。 越南近幾年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政治改革方面其實早就將中共甩出好幾條街,也正是政治改革初見成效,反應在經濟上就是一片蒸蒸日上的場景。
大陸流行音樂: 全球收聽次數TOP 5華語專輯
至於香港方面,在大中華地區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為陳奕迅,謝霆鋒及Twins,其中陳奕迅更三度奪得金曲獎的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是兩岸炙手可熱的歌手。 1982年開始,羅大佑的之乎者也等專輯的流行將華語流行音樂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大陸流行音樂2025 隨後在1986年,中國大陸的郭峯等人創作了歌曲《讓世界充滿愛》,該曲由128名華語流行音樂歌手在北京首唱。
此時,陶曉清以電臺廣播人的身份,聯合了廣播界與藝文界人士,召開「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包含了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吳楚楚等民歌運動健將。 陶曉清並策劃了「第一屆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與《我們的歌》專輯出版。 陶曉清參與其中的民歌運動,逐漸成為1970年代中期後,臺灣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之一。 臺灣90年代樂壇金曲獎成立,又讓華語歌壇增添了良性競爭的契機,各家唱片公司推出當家最紅歌星出戰金曲獎力拼各大獎項,也讓單張唱片銷量最終突破百萬門檻成為產值高昂的唱片工業。 其中李宗盛提攜及爲周華健,趙傳,張信哲,辛曉琪,莫文蔚等創作大量經典歌曲,又成爲不爭的音樂教父之一,其中周華健更有天王殺手的美譽,在香港更創下90年代臺灣歌手最多演唱會場數紀錄。
大陸流行音樂: 鄧紫棋
持修的〈正想著你呢〉也是今年 Spotify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曲。 大陸流行音樂2025 這種羣體大規模共同演唱的形式使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和表演形式更為豐富。 全球流行音樂金榜是一個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全球十二家華語電臺在2009年底聯合成立的一個音樂排行榜。 方文山以典雅的文筆及詞彙著稱,與周杰倫的曲一同確立了流行音樂中國風。 熊仔、蛋堡等嘻哈界創作者以大量互相配合的韻腳增添了華語音樂的豐富程度。
因爲盜版猖獗,華語流行音樂可以輕易從網絡下載,CD銷量也因此大大銳減,很難恢復到1980、1990代華語流行音樂唱片大賣的光景。 大陸流行音樂 在這個專輯中,他包攬了詞曲創作、編曲、製作和監製,秒售罄,獲得極高的評價。 專輯在無唱片公司的推廣宣傳,僅靠歌迷自發網絡購買即馬上爆紅,由此可見許嵩的實力。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英語:China Music Billboard),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舉辦的國家級流行音樂獎項[1],前身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舉辦的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該獎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全國百家電臺共同參與,評選出15個獎項[2],其中9個“最佳”獎項由專家評審團評選產生,5個“最受歡迎”獎項由網絡票選產生,“終身成就獎”由組委會和評委會共同評選產生[3]。 頑童MJ116的成員瘦子E.SO今年發行個人專輯《Outta 大陸流行音樂 Body靈魂出竅》就獲得好成績,排名第四,話題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