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侶步過迂迴但驚喜甜蜜的小徑,在繁花簇擁下,開展人生的新一頁。 位於馬灣田寮村的芳園書室於1900年代前由陳氏族 人興建。 1920至30年代重建為一 座兩層高,揉合中西風格的建築,並改名為「芳園書室」,是馬灣首間並是早期唯一的小學,現已被改建為古蹟館。 而別稱「大芳園」的芳園書室於2008年成為首批活化的六幢歷史建築物之一,並於2010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例如光影互動展館以大自然為主題,劃分成森林、海洋、四季和未來城市四個展區,透過嶄新的光、影、音技術,探索和體驗大自然生態獨特的美,建構夢想的未來星球。

為方便遊客直接往返市區、挪亞方舟與馬灣公園其他設施,陽光巴士於2010年3月開辦「方舟專線」,由旺角(新世紀廣場)直達挪亞方舟,上客點設於「挪亞方舟」展覽館正門對面,即馬灣警崗外。 另外,NR331及NR331S線皆是馬灣鄉事委員會籌辦的居民巴士服務,從馬灣公園出入口、馬灣消防局旁出發,取道珀麗路、珀林路、馬灣路與青馬大橋直達荃灣,並非主要服務珀麗灣住客。 自從來往馬灣及深井的街渡停辦後,居民改為使用此路線前往荃灣,因此客量甚高。

去馬灣巴士: 渡輪服務

故有說馬灣是宋朝宋端宗(即九龍城宋王臺所紀唸的宋帝趙昰)流亡至香港時的其中一個住處[5] (筆者按:大嶼山梅窩古稱梅蔚;宋端宗亦於梅窩駕崩)。 九龍關是清朝同治時期所設置的四個稅關之一,位於急水門(今馬灣鄉事委員會會址,其餘三關分別設在佛頭洲、長洲及九龍寨城)嚮往來船隻徵收關稅,藉以打擊走私鴉片活動。 清光緒23年,即1897年,中國海關在馬灣興建新的九龍關。

為配合機場的交通需要,當局興建汲水門大橋,將馬灣和大嶼山連接,成為連接機場與市區的主要交通幹道的一部分。 珀麗灣客運營運時,兩線主要使用丹尼士飛鏢SLF和Enviro 200行走,間中使用青年Young 去馬灣巴士2025 Man JNP6122GR2。 682線取道東區海底隧道、觀塘繞道及大老山隧道往返港島東與沙田,新巴將之歸類為特快路線。 為突顯此路線繞經小西灣,往柴灣方向的巴士電牌會顯示「小西灣」,而非「柴灣」。 佔地約19公頃的馬灣公園是一項由政府斥資,並由發展商以商業模式建造和營運的社區建設,分為第一及第二期。

去馬灣巴士: 分鐘就到

往後返回公園入口處,在宣道會馬灣堂旁邊旅舍的梯級下降至馬灣大街,由此左轉便是避風塘。 沿徑續走至柳花村,循村屋對面的水泥徑行走至公仔灣岸邊的涼亭,及後返回村屋,再右走便會到達消防局。 在球場右轉沿車道上山,在支徑左走水泥徑,經過墳地走至山頂,再往下走數步便是涼亭。 續沿水泥徑下降,踏上一段泥徑後,便會再接舊水泥徑下降。

惟這些巴士曾於東區海底隧道內發生事故(詳見「過海隧巴694線」條目),結果於次年1月便告全面撤離,至2017年底方重新派駐此路線;改派丹尼士三叉戟後,同時加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50XX-51XX)行走。 太陽系委員會設計自馬灣村公所概念,以慢活為宗旨,空間中彷彿有著放慢時間的力量,落地玻璃可以望到出面大橋同埋沙灘海景。 食物非常特色,例有花雕蟹意粉、崧子仁青醬燉飯、馬灣可樂。 隨後因應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興建,並為保育樹木及保留馬灣舊村風貌,發展商建議公園以「香港大自然」為主題,著重保留和翻新馬灣舊村現有構築物,以及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 去馬灣巴士 發展商2003年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及有關政府部門提交經修訂的總綱發展藍圖,並於2006年獲批覈。

去馬灣巴士: 方舟專線

由本路線往荃灣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馬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4.00 的折扣優惠。 陽光巴士接辦此組路線時,用車為4輛單層巴士,其中2部是猛獅NL323,來自皇巴士,另有兩部為富豪B7R及猛獅RR8旅遊客車,其後再加入3部大宇BH117L取代一部猛獅RR8用車。 2020年1月再增加來自九巴的3輛雙層低地臺巴士,為丹尼士三叉戟12米,令本線成馬灣首條有雙層巴士行走的路線。

  • 另外,NR331及NR331S線皆是馬灣鄉事委員會籌辦的居民巴士服務,從馬灣公園出入口、馬灣消防局旁出發,取道珀麗路、珀林路、馬灣路與青馬大橋直達荃灣,並非主要服務珀麗灣住客。
  • 而馬灣公眾碼頭旁有個真正的隱世沙灘 ,冇乜人,小朋友堆堆沙,玩得非常開心。
  • 佔地19公頃的馬灣公園,分為兩期興建,第一期共有三個項目,包括「大自然公園」、「挪亞方舟」及「太陽館」。
  • 機場啟用後,馬灣的私人屋苑珀麗灣及主題公園挪亞方舟亦相繼落成。
  • 「e-Planet夢想星球」是挪亞方舟公園舉辦的展覽。
  • 馬灣(珀欣路)巴士總站(Ma Wan (Pak Yan Road) Bus Terminus),位於荃灣區馬灣珀欣路與馬灣足球場之間的未命名路旁,與馬灣公園旅遊巴停泊處相鄰,是一個路邊巴士總站。
  • 天橋上行人不少,竟都沒留意這些亮麗綻放的紫花,我卻忍不住駐足拍攝。

由於建路涉及私人土地,經商議後,當局決定向村民借地七英尺,並立碑為記。 由於當年的稅關由英國人主理,故其長度也以英尺計算 [4][5]。 除此以外,馬灣亦保存了數座具歷史價值的碑石,包括:鎮流碑、九龍關碑石、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碑石與梅蔚碑石。 1997年,由香港及國內專家組成的考古隊於東灣仔北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的二十座墓葬、人類骸骨、居住遺跡及文化遺物。 這項發現被國內專家評為當年「中國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2]。

去馬灣巴士: 馬灣一日遊1. 挪亞方舟豐盛閣晚餐+睇夜景

雖然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本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港鐵荃灣站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一直以來馬灣對外的公共交通,以來往深井馬灣碼頭的街渡為主,該街渡航線早於1953年投入服務。 當時街渡營辦商須向馬灣鄉事委員會支付行政費,換取航線經營權,鄉委會負責確保沒有其他營辦商加入競爭。 行政費用於鄉委會贊助或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天后誕、長者宴等,惠及區內村民。 但自從珀麗灣首期於2002年入夥後,來往青衣的居民巴士、來往中環及荃灣的渡輪服務相繼投入服務,令街渡航線乘客大量流失,最終支撐不住,原有營辦商於2003年2月起停辦街渡服務,馬灣西部40多年靠街渡出入的歷史正式劃上句號。 隨著珀麗灣居民日漸增多,加上原有營辦商放棄經營,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其路線重新招標,結果由珀麗灣客運投得,由2007年9月15日起正式接辦本路線,並延長服務時間。

去馬灣巴士: 班次

馬灣的歷史源遠流長,足讓來訪者細細探索與追尋一整天。 雖然經歷重大變遷,其古蹟的命運亦迥別,但新建築與古遺物的並存,嶄新與老舊的對比,正好讓我們反思現代發展對歷史文化的衝擊,以及保育人文歷史的方式與涵意(註:此行程只走經馬灣公園古蹟館、窰爐及芳園書室)。 馬灣位處的急水門水流湍急,居民除供奉天后外,也在海濱豎立鎮流碑,以保平安,並將水道改名為汲水門[4][5]。 據說汲水門水道兩岸原有四座鎮流碑,分別置於馬灣的馬角咀與龍蝦灣、大嶼山二轉與拐石的海傍[6][7]。 現時馬角咀的石碑仍保存完好,碑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字跡仍舊清晰;位於龍蝦灣的石碑據知已經斷裂,並倒在沙灘上;而二轉與拐石石碑的情況則不詳。

去馬灣巴士: 方舟專線服務

馬灣公園內有不同特色景點,例如打卡必到的彩虹牆、彷如花花仙境的意中園,還有充滿建築特色的鳥望臺! 去馬灣巴士2025 馬灣公園面積遼闊,亦有多個打卡位,不論是情侶和家庭都會玩得開心的馬灣好去處。

去馬灣巴士: 轉乘優惠

[9][10][11]。 NR331線是香港的一條居民巴士路線[1][2],來往馬灣(珀欣路)及荃灣站,由馬灣鄉事委員會委託由陽光巴士營運[3]。 本線另設立輔助特別線NR331S,來往馬灣(珀欣路)及荃灣西站,由馬灣鄉事委員會委託由陽光巴士營運。 NR331S線方便馬灣居民前往港鐵荃灣西站轉乘專營巴士或鐵路,或至鄰近的商場及楊屋道街市補給日常生活所需,因此需求甚高。

去馬灣巴士: 主要用車

雖然NR331及NR331S為循環巴士路線,但乘客仍然需要於荃灣站或荃灣西站落車再次付款,方能繼續乘搭返回馬灣。 682線開辦初期使用丹尼士三叉戟(10XX-11XX、30XX)。 「新里程新巴」Neoplan Centroliner(60XX)於2000年底陸續投入服務,此路線旋即獲派,為馬鞍山首條使用該車款的路線。

去馬灣巴士: 巴士服務

馬灣餐廳La Rosabelle Bar & Grill主打地中海希臘菜。 菜式炭燒豬肋骨、地中海串燒、印度薄餅、鷹嘴豆泥都是必食之選。 食客亦可選擇室外座位,吹著海風歎異國美食,非常寫意。 從馬灣東灣泳灘可以欣賞青馬大橋及汀九橋的夜景,在青馬大橋下與藍巴勒海峽背景拍照,非常有度假感覺。 不少人亦會在東灣沙灘野餐、曬太陽,非常寫意的馬灣一日遊。

去馬灣巴士: 巴士 (NR

迷人美景配上精緻豪華的餐點,絕對是悠閒一天的最佳組合,滿足而歸。 去馬灣巴士2025 位於馬灣公園內的意中園於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花園非常相似,因而成為打卡熱點! 意中園的起點由雕塑「一家人」開始,寓意由嬰孩、成長,到戀愛的人生階段。

去馬灣巴士: 路線資訊

馬灣(珀欣路)巴士總站(Ma Wan (Pak Yan Road) Bus Terminus),位於荃灣區馬灣珀欣路與馬灣足球場之間的未命名路旁,與馬灣公園旅遊巴停泊處相鄰,是一個路邊巴士總站。 Cafe Roma 位於馬灣東灣沙灘旁邊,裝潢充滿歐陸氣息。 餐廳提供各款西式美食,例如黑松露卡邦尼闊條麵、焗法國軟芝士配白松露油和至尊芝士漢堡,是大人細路都喜愛的馬灣美食! 餐廳亦為小朋友準備多款沙灘玩具在外面玩樂,非常體貼的親子馬灣餐廳。 1992年,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的工程正式開展,自此馬灣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馬灣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因歐盟三期柴油商業車輛於2020年7月1日開始不能再續牌,本組路線的Dennis Trident 12米於同年12月31日起正式退役。 去馬灣巴士 NR331線屬馬灣居民巴士服務,主要方便馬灣村村民前往荃灣市中心,同時接載前往挪亞方舟及馬灣公園的遊客。 在芸芸馬灣居民巴士路線當中,僅NR331與NR331S線獲準使用雙層巴士,同時為全港僅有兩條採用高地臺旅遊巴士及雙層巴士混合行走的居民巴士路線,惟現時高地臺旅遊巴只屬特見。

另外,方舟博覽館透過180度環迴影院,以極珍貴動物和昆蟲組成幻彩生命廊,解開大自然的奧祕。 館內同時展出多艘來自世界各地的方舟珍藏模型,和全港最大的太空隕石,並有專業導覽服務,多角度瞭解大自然。 此路線與NR331S線的恆常用車為二手猛獅NL323單層低地臺巴士及前九巴訂單的Wrightbus StreetDeck。 此路線與NR331線的恆常用車為二手猛獅NL323單層低地臺巴士及前九巴訂單的Wrightbus StreetDeck。

「e-Planet夢想星球」是挪亞方舟公園舉辦的展覽。 光影互動展館圍繞著大自然,四個展區以森林、海洋、四季及未來城市為主題,以嶄新的光、影、音技術呈現大自然的奧妙。 去馬灣巴士 沿路行去芳園書室 ,是馬灣唯一被保留的戰前小學,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去馬灣巴士: 馬灣一日遊1. 挪亞方舟主題公園

1898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取得包括馬灣在內的九龍半島北部土地,中英邊界順應地北移至深圳河,地處邊界以南的九龍關失去了存在意義和用途,故在不久之後就被關閉。 去馬灣巴士2025 根據運輸署文件,此路線連同其他馬灣居民巴士路線(NR330、NR331、NR332、NR334及NR338)於2016、2017及2018年每天平均使用量分別為22,800、22,500及22,500人次。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港鐵荃灣西站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由香港站F出口,步行至中環2號碼頭,可前往珀麗灣,即馬灣最大型的私人屋苑。 船次平日約半小時至一小時一班,週末和公眾假期則是一小時一班,每小時30分開出,船程約25分鐘。

去馬灣巴士: 餐廳

現時書室只開放地下果層,展示馬灣的歷史,包括漁船模型及天后誕花炮等等,並且設有互動遊戲,但現在暫停開放此部份。 餐廳食物質素很好,但店內面積較細,而且沒有high chair,不算是一間親子餐廳,較適合倆口子去。 如果帶住小朋友,建議可以去挪亞方舟酒店食,價錢合理,食物質素也不錯。 初次到訪,事前沒有做好功課,錯過了上述的大部分古蹟,只到訪馬灣公園古蹟館。 這邊廂堆砌出來的大型方舟遊人如鯽,難叫人提起興趣,倒不如光顧一下附近的公廁(有冷氣的! :P)。

另外,由於馬灣路只能通往青嶼幹線青衣方向,來往大嶼山的車輛(例如居民巴士NR334線)出入馬灣均須行經青馬大橋東、西行各一次,中途在青衣西北交匯處掉頭。 同年9月12日,首輛Wrightbus StreetDeck由運車船Morning Linda運抵香港,該車採用Lazzerini Ethos座椅,並設有樹擋,隨後再有4輛同款巴士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抵港。 首輛抵達香港的同款巴士於2021年2月10日出牌,車牌為XD8994,並於同年3月24日下午首航本路線的支線NR331S;第二及第三輛同款巴士於同年5月出牌,車牌分別為XH3328及XH7857,於同年6月3日起首航本路線。 該批次最後兩輛Wrightbus StreetDeck巴士,亦分別先後於2021年1月28日及3月1日抵港,同年11月4日正式出牌。 機場啟用後,馬灣的私人屋苑珀麗灣及主題公園挪亞方舟亦相繼落成。

去馬灣巴士: 路線數目

跟住去了位於附近的馬灣公園古蹟館 ,展出了清朝古窰,即製作陶瓷之用,同埋唐代窰爐遺跡。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小朋友四出走走看看,除了可以放電外,又可親身學到新知識。 上午,我們去了大嶺頭行山,今次真是簡易行山 ,來回不用一小時,連小朋友都話好易行! 大嶺頭段路大部份都是上斜石路或泥路,有些樓梯,但不多樓梯,沿路亦會時常見到青馬大橋,而且景色開揚。

珀麗灣於2002年12月開始入夥,唯一連接馬灣及青嶼幹線的馬灣路與馬灣收費廣場雙雙同步啟用。 島上唯一公共交通營辦商珀麗灣客運經營的兩條居民巴士路線--NR330及NR332亦全面投入服務,分別往返青衣站及葵芳(新都會廣場),連同渡輪服務成為居民日常出入馬灣的主要交通工具。 去馬灣巴士 本路線及NR331S線亦是芸芸馬灣居民巴士線當中,僅有兩條可以使用雙層巴士的路線。 本路線使用雙層巴士時,往馬灣方向的的電子路線牌,會加入「挪亞方舟」的官方Logo分頁,以示乘客可以乘搭本路線直達馬灣主要觀光熱點「挪亞方舟」。 由於馬灣居民長期依賴荃灣區,自從來往馬灣及深井的街渡停辦後,島上居民改為使用本路線前往荃灣,加上珀麗灣陸續落成入夥,遷入島上的居民增加,因此本路線客量甚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