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派發股利前、必須依規定扣取2.1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元大金扣取A補充保費1,266元、元大期扣取A補充保費2,954元。 若按臺股殖利率6%試算,持有單一檔股票33.3萬元以上扣取健保補充保費,存股族自行調配持股部位、避免落入扣取健保費用範圍。 比如超級業務員、房地產仲介、汽車銷售員等,除了底薪之外,擁有高額獎金的族羣;還有包租公(租賃大戶)、存股族、股市大戶,且參與除權息的股民;或是額外收入比如演講費、執行業務所得等,單筆收入20,000元以上,都受影響。 若你放在銀行的定存利息所得單次超過 NT$ 2 萬,就會被扣 2.11% 的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如果工時人員每日到工,或是每週工作時數達12小時,就需要幫工時人員投健保。

  • 如果在除權息前發現,你所持有的單檔個股一次性股利,可能超過 2 萬元,就可評估是否要全部張數都參與除權息,舉例來說:可以考慮先出脫部分張數,除權息後再買進。
  • 不過未來如果陳太太有稿費等收入,只要單筆超過五千元就要再繳補充保費,陳家總計要負擔的保費會比現在多。
  • 最後是農、漁民:影響約197 萬人,每人每月增加保險費 17 元。
  • 依據不同職業的經濟能力,被保險人、投保單位(ex.公司行號、僱主)、跟政府都有相對應的負擔比例,不需要全部靠自己出。
  • 因應2023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調整,衛生福利部修訂「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第一級修正為26,400 元(原25,250元),修正後分級表共50級(原51級)。
  • 二代健保與兼職的關係,就是如果公司給付個人兼職收入,只要「單次」給付 21,009 元以上,就要扣1.91 %補充保費。

一般保險費,就是原本的健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就是所謂的月薪,補充保費就是給付薪資的公司(投保單位),和特定的六類所得,符合上述條件需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每月所支付薪資總額(所得稅格式代號 50)與其受僱者每月投保金額總額間的差額,應按補充保險費費率計算補充保險費。 每月所支付薪資總額(所得稅格式代號 50)與其受僱者每月投保金額總額間的差額,應按補充保險費率計算補充保險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規定,若有股利、獎金、利息所得、租金收入、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等六項收入單次給付超過2萬元,自2021年起需扣取2.1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自2023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費率由9.5%調整為10%,月投保金額由新臺幣 18,282元調整為19,761元,約影響271萬人。 儘管一般民眾每月保費增加,但低收入戶及重度以上身障者因政府全額補助,約計15萬餘人不受影響;但領取的保險給付如生育、喪葬、老年年金等金額亦將同步增加,受益人數約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144 萬人。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上下限

而企業依照申報原則,基本上要在給付日隻次月月底前向健保署繳納補充保費,這個日期可以寬限15日,但如果寬限期滿仍未繳納,則自寬限期滿之翌日起至完納前1日止,每逾1日加徵應納費額0.1%之滯納金,滯納金總額最高為應納費額15%。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註2.中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老人、接受生活扶助之弱勢兒童與少年、領取身心障礙生活補助費者、特殊境遇家庭及符合本法第一百條所定之經濟困難者,單次領取未達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公告基本工資者,始得免扣取補充保險費。 補充保險費申報可按年或按月申報,選擇年度申報的話,扣費義務人於每年的1/31日前,將上一年度的被保險對象扣取之補充保險費的金額,並填報扣費明細,匯報給被保險人。 在2013年1月1日上路的二代健保,目的是讓保費負擔更為公平,以解決健保財務虧損的問題。

同一基準日分配之股利,為同一次給付,給付內容同時含有股票股利及現 金股利者,扣費義務人應於撥付現金股利時,從中一併扣取當次給付所有 應扣取之補充保險費。 ~自111年1月1日起,保險對象領取的兼職所得未達25,250元,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及執行業務收入未達20,000元者,無需扣取補充保險費。 ※※請於列印繳款書前確認繳費類別、保費年月及繳納金額,並勿重複列印導致重複繳納。 二代健保法明年1月1日施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不僅課個人,企業也要負擔,對企業成本影響有兩項:直接增加保險成本,間接增加扣費作業成本。 不過選在年底最後一個營業日入帳,員工開心之餘恐來不及節稅,估月薪4萬的員工所得稅加上健保補充費要繳26萬以上。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健保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新補充保費費率上路如何計算?3 分鐘瞭解補充保費所有注意事項!

自從 2017 年推出第一版 Simpany 勞健保計算機以來,Simpany 勞健保計算機就因為可以簡單算出員工勞健保費用而受到廣大的歡迎。 每年年底也都會收到很多使用者的詢問:「新一年『Simpany 勞健保計算機』有更新版本了嗎?」。 僱主應繳的補充保費包含投保單位每月依「薪資差額」加收的2.11%補充保費,另須「代扣」給付給個人的2.11%補充保費,且年底須填寫「扣費憑單」給個人,並向健保局申報扣費明細表。 補充保費是指個人在經常性薪資以外的所得或收入,例如:員工獎金、特殊津貼等,就需要另外課徵補充保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保險費率從 2021 年開始由原本的 1.91%,調整為 2.11 %。

A:有6大類收入會被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分別為:1.高額獎金;2.兼差收入;3.執行業務所得;4.利息所得;5.股利所得;6.租金收入。 其中,獎金只要全年累積獎金超過月投保金額的4倍,就得就超過部分扣繳2%的補充保費。 舉例來說,每月薪資3萬300元的人,領了6個月的年終獎金18萬1,800元,超過月投保金額4倍(12萬1,200元)部分的6萬600元就得扣繳1,212元的補充保費。 至於兼差收入則是一過基本工資的1萬9,273元、其他項目收取金額達5,000元,就得以全額扣取2%的補充保費。 每年1月31日前企業需要完成年度薪資所得申報外,還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須計繳。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支付工具推薦

以此案例來看,陳太太改從工會參加健保,應繳納的健保費與當做先生眷屬時差不多,但兼職所得就可以不必被扣繳補充保費,而且可同時加保勞保,雖然保費比國保貴二百多元,但可享有的勞保保障更周全,累計的勞保年資未來也可請領勞保老年給付。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一般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月薪,保險費率為 5.17 %,在每個月領薪水之前,會自動從薪資所得裡預先扣繳。 本文將自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所發佈的資訊中,彙整出健保的「投保金額分級表」與「保險費負擔金額表」供讀者們參照使用。

他以00929的11/8收盤價格17.71元,成立以來股利+利息所得最高佔比47.70%,平均月配息率0.638%計算,等於最多持有「371.065張」00929,就不需繳交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總持有成本金額為657萬1562元。 A:稿費收入屬於補充保費中的執行業務所得,只要每筆執行業務所得未達 5,000 元,就不需計收。 因此,有些人會以「拆單」的方式來避開保費,例如請僱主將稿費所得拆成好幾筆,每筆都控制在少於 5,000 元,就可以避開補充保費。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 85 條,僱主若未依規定扣繳保險對象補充保險費,健保局可限期令其補繳,如於限期內補繳者,處 1 倍之罰鍰。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我們先來解說什麼是二代健保,二代健保是 2013 年起開始的健保新制度,為了讓保費負擔更公平,解決健保財務虧損的問題,所以將健保分為兩種費率:「一般保險費」與「補充保險費」。 在購股的時候需注意買入的股票張數,是否有達到須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張數。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

就是給付薪資的公司(投保單位),和特定的六類所得,符合上述條件的就需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昨(21)日舉行「二代建保」研討會,協助企業避免財務成本增加,及若因對二代健保不瞭解未依規定扣費可能承擔的風險。 臺灣股市資訊網的首頁,輸入①股票代號後按下「股票查詢」,此處以聯華(1229)為例。 對於低所得稅率的人來說,可扣抵稅額(可扣抵稅率×股利淨額)雖有退稅的效果,卻不會減少補充保費的扣取。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常見問題

公司的單位補充保費由投保單位(公司)負擔,按月繳費;而個人的6類所得之補充保費,由公司於支付個人所得時先代為扣費,繳納給健保局,並於次年1月31前申報扣費明細。 個人被扣的二代健保費可以作為個人綜所稅的保費支出,抵減綜合所得總額。 指當月有在公司投保、領薪,且有計收自付保險費的被保險人(不包括僱主、代辦第6類投保者、育嬰留職停薪者),健保局會在每月寄發一般健保繳費單時,一併提供每月受僱者的投保薪資總額在一般保費的欄位中供公司行號參考薪資差額計算。 衛生署表示,依所得稅法認定,以股票法定面額每股10元計算,配股數乘以每股法定面額10元後,超過20,000元時,須扣繳2%的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假設呂小姐於A公司兼職月薪 2.5 萬元,年終時公司給付獎金 2 萬元,A公司給付之月薪及獎金對林小姐而言均屬兼職所得。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依據不同職業的經濟能力,被保險人、投保單位(ex.公司行號、僱主)、跟政府都有相對應的負擔比例,不需要全部靠自己出。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復華臺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隨基本面逐步好轉、庫存調整進入尾聲,仍看好臺股後市表現,近期修正將提供波段佈局機會,建議投資人可透過一籃子電子股佈局的臺股ETF,掌握各次產業復甦及類股輪動漲升機會。 買ETF時就要注意折、溢價,買到折價好比投資個股買便宜,買到溢價就如同買進成長股,雖然買貴確有機會賺到價差…. [NOWnews今日新聞]信義商圈被視為臺北市的精華地段,區域內百貨商場、辦公大樓林立,是許多人逛街、過節的首選。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健保補充保費: 僱主未依規定扣繳補充保費有罰則嗎?

僱主應繳的補充保費包含公司行號(投保單位)每月依「薪資差額」加收的2.11%補充保費,另須「代扣」給付給個人(保險對象)的2.11%補充保費,且年底須填寫「扣費憑單」給個人,並向健保局申報扣費明細表。 五、符合本法第一百條所定之經濟困難者:保險人出具有效期限內之經濟 困難者證明文件。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及第五款免扣取補充保險費之身分證明,扣 費義務人於必要時,得向保險人查詢確認,作為免扣取之依據。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單位補充保費(僱主補充保費)。僱主的補充保險費怎麼算?

若有繳費需求,也可以透過下載「健保快易通」APP,登入「健保櫃臺」,在「個人各項查詢及設定」服務專區中點選「未繳保費查詢」,選擇欲繳年月之保險費點選「繳費」,就能看到多種繳費管道。 習慣超商繳費的民眾,選擇「超商行動條碼」顯示超商行動條碼,即可在 4 大超商繳費。 二代健保與兼職的關係,就是如果公司給付個人兼職收入,只要「單次」給付 21,009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元以上,就要扣1.91 %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否有上、下限呢?

但補充保險費之扣費義務人,繳納補充保險費時,一併填報扣費明細 ,並以電子媒體方式彙送保險人者,保險對象得逕向保險人申請退還。 依第七條第三項及第五項規定應補繳者,如其單次金額未達新臺幣一百元 ,得免補繳。 官員指出,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門檻為單次給付,也就是按一次給予金額而定,若2021年一檔股票單次派發股利逾2萬元以上、或是企業給付給個人超過2萬元獎金纔要扣取補充保費2.11%。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試算

每年6月開始是除權息旺季,開心領股息之餘,別忘了,你領的每一分股息,都會計算在所得收入,也會被課稅。 無現金股利或現金股利不足以扣取時,扣費義務人應通知保險對象,由保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險人於次年收取。 前項應補繳之金額扣費義務人應於次年一月三十一日前,依規定之格式造 冊,彙送保險人辦理收取之作業。 依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應扣取之補充保險費,如於給付時保險對象無現金 健保補充保費 或現金不足以扣取,依前二項規定辦理。 如果呂小姐在A公司沒有保健保,那個人與公司都要負擔這項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股利試算

另外,宜蘭一位64歲的女駕駛,左轉時,疑似沒有注意車前狀況,不慎撞倒2名行人,還好當時車速不快,受傷民眾送醫後,沒有大礙。 如果在除權息前發現,你所持有的單檔個股一次性股利,可能超過 2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萬元,就可評估是否要全部張數都參與除權息,舉例來說:可以考慮先出脫部分張數,除權息後再買進。 假設 A 個股配發每股 NT$ 1 現金股利、NT$ 1 股票股利,袋鼠金融擁有 10 張 A 股票。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健保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扣繳步驟

換言之,即使領股利時被扣取大量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民眾還是要將這些補充保費列入所得課稅。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採就源扣繳,也就是公司在付錢給員工時會直接扣款,因此民眾個人不用自己去繳納喔! 如果還是想了解二代健保應繳金額,健保署也有提供「線上試算系統」可供試算。 若是公司的僱主有給付個人上述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6 類項目,就須扣取 2.11 %補充保費,若是給付給其他「公司」則免繳。

(四) 依據扣費義務人以功能(一)輸入的扣繳補充保險費相關資料,產生扣費明細申報媒體檔案,以提供扣費義務人利用網路或燒錄於光碟片向健保局申報。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徵範圍,主要有 6 大類收入,分別為: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 這6類所得包含執行業務收入(稿費、表演等)、利息所得、股利所得(配股、配息)、租金收入、兼職所得及獎金(年終獎金、紅利等)。 其中,前4項收入單次給付金額達2萬元、上限1千萬元,都要扣繳補充保費。 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快到了,不管今年您預備退稅還是繳稅,只要有收入,都逃不過這場年度盛事。 另外,如果您有其他的業外收入,如股票、利息、兼差…等,也有機會被扣健保補充保費喔。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臺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對此,多數網友不認同此想法,直言配的金額連最低基本工資都不到,就不用想提早退休的事,也有人指出「要把通膨跟生病算進去,至少也要抓450萬元」、「我自己抓600萬元,正在努力中,給你參考」。 另外,也有網友提醒,ETF未必每年都會有同樣的配息水準,建議原PO多觀察,並持有幾年再評估。

國稅局也表示,依照所得稅法第14條規定,民眾自投資公司所獲股利必須依照股利憑單所載股利總額,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的「營利所得」項目、併入綜所稅計稅,至於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為民眾應繳納費用、目前無法扣除費用。 僱主(投保單位)計算出僱主(不須申報明細)及被保險人(須申報明細)補充保險費後,可上網列印繳款單,並在期限內繳納補充保費(僱主補充保險費須按月申報,每月10號前將扣繳稅款繳給國稅局,而被保險人則可按月或按年度申報)。 另外,每年1月31日前則要將上一年度扣繳保險對象補充保險費的明細資料提供給健保署查覈。 財政部國稅局指出,依照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扣取及繳納補充保險費辦法規定,若有股利、獎金、利息所得、租金收入、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等六項收入單次給付超過2萬元,自2021年起需扣取2.1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補充保費對哪些領域的人有較大影響?

由於補充保險費是新增的項目,對於要多繳的費用,大家理所當然會疑惑補充保險費到底怎麼算。 選擇按月申報,則於繳納補充保險費時,一併填報扣費明細,並用電子媒體方式匯送保險人,就免於每年1/31日前再向保險人匯報。 二代健保在2013年1月1日上路,主要是為了讓保費負擔更公平,以解決健保財務虧損的問題。 主打打月月配機制的00929吸引不少存股族目光,但要注意的是,單筆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若大於等於2萬元,就會被扣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請於使用本服務前,詳細閱讀下列注意事項,若您對本服務尚有不瞭解或不同意注意事項之內容者,請勿執行相關交易。 今天行政院長蘇貞昌證實,其中的1800億,扣掉以備不實之需的額度後,剩下的會用發現金方式,與全民共享,但強調需要編列預算,經過立法院同意。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二代健保保費如何計算

由於財稅單位資訊平臺已可查調健保費,所以,您若依財稅單位資訊平臺查詢的健保費金額申報扣除,即可免檢附繳費單據。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Q:我平常除了打卡上下班以外,還會另外接案子賺稿費,稿費收入多少會被健保局課徵補充保費? A:稿費收入屬於補充保費中的執行業務所得,因此只要單次金額達5,000元下限,就會以全額計收2%的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健保稅?不稅? 破解補充保費的小技巧

但如果工時人員同時擁有兩種以上工作,就必須以主要工作身份參加健保。 就是以被保險人日常從事的有酬工作的時間長短為依據,若工時相同,則以收入多寡為依據。 小提醒:以上計算採用00929成立以來配息公告資訊預估,並不保證未來收益分配配息金額,實際配息組成資訊依照投信官網公告為主;粉專內容無提供任何投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買賣前請自行判斷。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025 目前看來,投資人除了「棄權息」,或在股票除權息後買進外,沒有「規避扣繳」的方式,可能引發除權息前,賣壓出現,對臺股成交量引發負面效應。 2023年11月08日收盤價格17.71元,成立以來股利+利息所得最高佔比47.70%,平均月配息率0.638%計算。

信託財產之扣費義務人如有特殊情形,得洽保險人申請扣費明細彙報期間 延長至二月十五日。 二代健保的起扣點為2萬元,所以當公司(投保單位)給付給房東租金、給付員工獎金、聘請講師鐘點費,單筆給付超出2萬元就需要扣繳補充保費。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天內有多筆給付報酬,就會被視為是同一筆報酬,而被追繳保費。 最後是農、漁民:影響約197 萬人,每人每月增加保險費 17 元。 另方面,僱主(投保單位)全年負擔增加約15億元,其中民營僱主約14億元,政府為僱主約1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