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康健站將會購買區內非政府單位的服務,建立地區康健站網絡。 地區網絡服務提供者包括醫生、專職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足病診療師、言語治療師、視光師)及中醫師。 為讓市民獲得更便捷的地區康健站服務,在毗鄰地區的醫療人員也可以加入地區康健站網絡。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主持啟動禮,他呼籲合資格人士踴躍參加,立即登記成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配對家庭醫生,接受糖尿病、高血壓篩查和跟進。

  • 服務點將會提供健康推廣、教育、疾病篩查計劃及其他小組活動。
  • 由賽馬會樂眠無憂專職同工介紹睡眠管理的相關知識,分享助眠小貼士,提升參加者的睡眠質素,達至睡眠健康。
  • 為讓市民獲得更便捷的地區康健站服務,在毗鄰地區的醫療人員也可以加入地區康健站網絡。
  • 慢性疾病管理計劃政府補貼服務只包括醫務諮詢、醫學化驗服務、中醫及個別專職醫療服務。
  • 地區康健站會為轉介的醫務諮詢提供港幣250元的補貼,差額由服務使用者繳付。

為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以鼓勵市民預防疾病,加強自我和家居照顧,政府於2017年宣佈計劃於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 在政府未及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的11個地區,在2021年9月和10月期間設立了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提供健康推廣和教育、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重點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預早為長遠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打好基礎。 這些「地區康健站」的服務,會於日後適當地過渡至當區的地區康健中心。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她欣悉大埔地區康健站聯繫區內及鄰近的醫生、中醫師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提供者,建立社區醫護網絡,並提供輕度認知障礙評估、預防性訓練及治療,以及長者防跌訓練。

大埔地區康健站: 活動內容

所有講座/ 小組活動,以及由護士、社工於地區康健站提供的個人服務均是免費。 接受醫務諮詢、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言語治療、足病診療、中醫服務及醫學化驗服務需要繳付經政府補貼後的自付費用。 大埔地區康健站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計劃,及健康增值計劃。 第二層預防包括健康風險評估、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篩查。

  • 為確保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所有地區康健站服務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都需要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這些「地區康健站」的服務,會於日後適當地過渡至當區的地區康健中心。
  • 所有講座/ 小組活動,以及由護士、社工於地區康健站提供的個人服務均是免費。
  • 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作為香港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會以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主持啟動禮,他呼籲合資格人士踴躍參加,立即登記成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配對家庭醫生,接受糖尿病、高血壓篩查和跟進。
  • 其中,70%醫生釐定作為治療階段的共付額低於政府建議的150元水平,盧寵茂指政府建議的共付額相當合理。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香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陳肇始致辭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大埔地區康健站 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作為香港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會以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本港再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由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負責營運的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正式開幕

大埔地區康健站自10月中起試運,至11月底已經招募了超過550名會員,當中過半數會員更已接受健康風險評估。 大埔地區康健站 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1樓F 號鋪,而6個固定服務點則分別位於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大埔浸信會欣悅天地、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大埔堂、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廣福愛鄰網絡和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賽馬會太和中心。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前排右四)16日在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與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前排左四)、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董事會主席李國謙(前排右三)、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黃婉玲(前排右二)和其他參加者合照。 另外,大埔地區康健站亦與大埔鄉事委員會合作,在不同的鄉公所提供流動服務點,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健康推廣、護理諮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管理小組和慢性病管理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便利居住鄉郊和偏遠地方的當區居民。

為確保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所有地區康健站服務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都需要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獲得服務使用者的同意後,服務提供者可根據服務需要而透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互通市民的臨牀資料。 地區康健站會為轉介的醫務諮詢提供港幣250元的補貼,差額由服務使用者繳付。 至於其他醫療服務,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言語治療、足病診療及醫學化驗服務,病人的自付費用上限為港幣150元。 所有地區康健站的會員均須登記參加「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地區康健站將無法為退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人士提供合適而有效的服務。

大埔地區康健站: 服務介紹

地區康健站是政府倡導的嶄新基層醫療服務,以公私合營、醫社合作及地區為本為原則,提高市民對疾病預防的意識及增強他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促使健康的生活模式,以預防慢性疾病;對慢性病患者提供支援,以控制病情;及增加市民獲得基層醫療服務的渠道。 大埔地區康健站亦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緊密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病人不必要地重覆入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 該康健站由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營運,設主中心、固定服務點和流動服務點。 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一樓F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大埔地區康健站 號鋪,而六個固定服務點則分別位於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大埔浸信會欣悅天地、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大埔堂、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廣福愛鄰網絡和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賽馬會太和中心。

營養師講解如何透過飲食治療減低痛風復發機會及拆解痛風飲食謬誤。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 透過園藝活動,以植物為介入媒體,讓參加者透過接觸植物及感官體驗,專注當刻的輕鬆時間,感受園藝樂趣,放鬆減壓及改善情緒,從而舒緩生活壓力。 由賽馬會樂眠無憂專職同工介紹睡眠管理的相關知識,分享助眠小貼士,提升參加者的睡眠質素,達至睡眠健康。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

此外,大埔地區康健站亦與醫管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緊密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病人不必要地重覆入院。 政府正逐步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其中由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負責營運的大埔地區康健站今日(16日)舉行開幕儀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主禮時說,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作為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會以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大埔地區康健站: 香港文匯網

除主中心和六個固定服務點,大埔地區康健站更與大埔鄉事委員會合作設立流動服務點,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推廣、護理諮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管理小組、慢性病管理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便利居於鄉郊和偏遠地方的當區居民。 陳肇始致辭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政府需要採取多方面措施應付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 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為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會以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

陳肇始出席開幕儀式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應付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 她指出,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會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陳肇始又說,高興看到大埔地區康健站聯繫區內及鄰近的醫生和中醫師等不同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提供者,建立社區層面的醫護網絡,並且提供輕度認知障礙評估、預防性訓練及治療和長者防跌訓練,讓區內市民得到適時的護理和服務。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 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因此,該等人士需要終止他/她的地區康健站計劃的會籍。 慢性疾病管理計劃政府補貼服務只包括醫務諮詢、醫學化驗服務、中醫及個別專職醫療服務。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遍佈全港18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今日起會作為巿民參加計劃的第一接觸點,協助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登記參加計劃。

大埔地區康健站: 健康活動/班組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本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一樓F 大埔地區康健站 號鋪。 此外,大埔地區康健站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入院。 大埔地區康健站2025 陳肇始致辭時說,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為市民提供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期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大埔地區康健站: 香港經濟日報

慢病共治計劃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首個重大項目,盧寵茂在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主持啟動禮後會見傳媒,他說,政府提供補貼,資助4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高血壓篩查,讓患者及早發現病症並作治療。 大埔地區康健站自十月中起試運,至十一月底已經招募了超過550名會員,當中過半數會員更已接受健康風險評估。 除了在主中心及服務點提供的服務外,大埔地區康健站會購買地區內的私營醫療服務,並組成地區康健中心網絡。 網絡服務包括西醫、中醫、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足病診療及言語治療。 主中心將會透過個人服務環節及小組形式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計劃,及增值服務計劃(如防跌及輕度認知障礙)。 服務點將會提供健康推廣、教育、疾病篩查計劃及其他小組活動。

大埔地區康健站: 相關推薦

為讓大埔區區內市民共同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大埔地區康健站將舉辦一連串活動、工作坊、講座等,讓市民可以實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 他指,現時近30間私營醫療機構、超過400名家庭醫生參加計劃,覆蓋超過600個服務點。 大埔地區康健站 其中,70%醫生釐定作為治療階段的共付額低於政府建議的150元水平,盧寵茂指政府建議的共付額相當合理。 大埔地區康健中心已經於2021年10月正式投入服務,而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將會逐步擴展至其他地區。

合資格巿民只需成為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會員,並同意使用醫健通,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會協助他們配對自選的家庭醫生。 舉辦健康講座及班組活動,推廣健康知識及資訊,如肥胖/過重、飲食、運動班及戒煙服務等,以預防健康問題。 根據本計劃,地區康健站參加者可以就指定範圍內的特定疾病的服務接受補貼,個別參加者可以自費接受額外的服務或治療。

大埔地區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正式開幕

康健站亦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緊密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 大埔地區康健站自今年10月中起試運,至11月底已經招募了超過550名會員,當中過半數會員更已接受健康風險評估。 大埔地區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一樓F 號鋪,而6個固定服務點則分別位於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大埔浸信會欣悅天地、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大埔堂、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廣福愛鄰網絡和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賽馬會太和中心。 陳肇始致辭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作為香港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會以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大埔地區康健站: 服務介紹

藉著講座瞭解手功能下降常見原因,手肌肉訓練方法及日常輔助工具。 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講座會分享常見疫苗,如季節性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及蛇針等不同疫苗的功用及常見的副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