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一直倡導「生涯規劃」概念,透過青年就業網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YEN),恆常舉辦多元活動和升學就業支援服務,協助青少年順利由學校過渡至工作環境。 青協持續進修中心設有企業及機構培訓服務,為僱主及員工提供度身訂造的培訓課程、講座及工作坊,深受企業、機構、大專院校及中小學好評。 青協人工 培訓範疇包括:領導力、心理健康、人際溝通、團隊管理、品牌營銷、創新思維、媒體科技等,以及各式興趣班。 青協轄下M21多媒體互動平臺,集媒體實驗、媒體教室和媒體廣播於一身。 最大特色是「完全青年」,凝聚青少年組成製作隊伍,以新媒體進行創新和創作。 青協人工2025 M21專業團隊連同青年製作隊,為各機構提供影片製作、活動策劃、及平面及網頁設計服務,另可提供媒體課程。
”2013年,在父親的鼓勵下,30歲的徐博翎決定到大陸發展,受聘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是微創型人工心臟、人工心臟系統模擬和生理系統模擬。 申請者請將履歷及希望待遇電郵至有關職位的聯絡電郵地址或寄香港西灣河聖十字徑2號「協青社」總部收。
青協人工: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青協揹包跑2023」將於10月15日假西九文化區海濱長廊舉行,鼓勵港人疫後重新出發;同時為青協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籌款,讓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及早識別及接受精神科診治,並推動情緒健康教育。 由2005年起為18至35歲本地青年提供一站式創業支援,當中包括創業導師、商業網絡及專業營商指導等服務,不單提升青年的就業能力,更積極鼓勵青年在傳統就業以外,開拓多一個選擇,實踐創業理想,讓香港經濟朝向更多元化發展。 青協人工 自成立以來,YBHK已批覈逾202項青年業務,成就逾329位青年的創業夢。 為支持青年實踐創業理想,青協自2002年起推行多個重點項目,包括:香港青年創業計劃、青協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及青年創業學;另亦提供創業孵化服務、種籽基金、共用辦公空間、商務交流平臺、創業導師等。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及「世界青年創業論壇」亦為本地初創青年拓展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商機。 PH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是「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嶄新居住空間,協助在職青年發展生活技能,建立人際網絡,實踐理財規劃,並促進共享。
- 情緒動車「青協解憂號」每月穿梭於社區及學校,旨在介紹情緒健康的概念,以多感官體驗活動,鼓勵公眾認識「情緒健康三部曲」-覺察、表達及管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可獨處及靜思的空間。
- 青協設有兩所非牟利幼稚園及幼兒園、一所非牟利幼稚園、一所資助小學及一所直資英文中學。
- 為確保企業義工有信心及能力推行服務,青協青年義工網絡(Youth Volunteer Network,簡稱VNET)特別為工商企業提供服務前的義工培訓及安排服務機會。
- 「鄰舍第一」是由青年帶動服務社區的義工計劃,也是社區工作的重要一環;而「社區體育」計劃則致力培養青年對團隊運動的興趣,從而推動團結、無懼、創新、奮鬥及堅持的信念。
- 另亦舉辦多元化的家長學習課程、講座、小組工作坊及家庭教育活動,推動家庭和諧,鼓勵家長和青少年子女增進知識、同步成長。
- 其一站式網上配對平臺「好義配」(easyvolunteer.h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配合「好義補」學習支援及「好義學」義工增值活動,讓義工隨時搜尋合適的服務機會。
-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多年來持續進行有系統和科學化的青年研究。
今年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舉行的臨牀試驗結題會上,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表示,心擎醫療研發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創傷小、恢復快、價格合理,能爲心臟移植做很好的過渡,讓暫時無法適配到供心的患者等得起、用得上。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邀請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於4月用問卷形式研究85間接受整筆撥款津助的社福機構,並按機構年度收入劃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級。 調查發現,小型機構主管的全年實質工資(薪酬加津貼,減去公積金)中位數為71.8萬元,中型為97.4萬元,大型為131.3萬元,並對比與公務員相關職位的工資水平,發現只得小型機構主管實質工資較少。 據介紹,體外人工心臟是人工製作的置於人體外的心臟,基本上是由血泵、驅動裝置、監控系統、能源四個部分構成。 所謂磁懸浮,是通過磁懸浮技術讓軸承在無接觸的空中旋轉,避免了對血細胞的輾壓,解決了血栓的困擾。 徐博翎透露,從已經完成的40例臨牀試驗來看,使用心擎醫療人工心臟的患者存活率優於美國同類產品。
青協人工: 舍團年飯 活動回顧
在全港各區服務的「鄰舍隊」和每年農曆新年前定期舉辦的「鄰舍日」,都讓青年以不同形式表達他們對鄰舍的友善關懷,體現公民責任。 年屆6-35歲以外香港居民以及非香港居民,亦可登記成為青協之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今年活動以「全民解憂・青協揹包跑」為主題,透過揹包跑賽事及同場舉辦的「全民解憂嘉年華」,分享全人健康的理念。 嘉年華設有Chill Zone和Play 青協人工2025 Zone兩大區域,歡迎各跑手和公眾參與。
- 青年義工網絡(簡稱VNET)是香港最大型並以青年為主要對象的義工網絡。
- 為此設有嶄新的「家長學」家長教育,課程內容聚焦三大範疇,包括:「拉近親子距離」、「培育子女成材」及「處理親子衝突」;另更與知名教育家陳兆焯博士、杜雯惠女士等推出「嘉賓講座」系列。
-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青協揹包跑2023」將於10月15日假西九文化區海濱長廊舉行,鼓勵港人疫後重新出發;同時為青協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籌款,讓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及早識別及接受精神科診治,並推動情緒健康教育。
- 轄下超過60個服務單位,每年提供超過20,000項活動,參與人次達500多萬。
- 2017年,秉持將最前沿技術轉化,以病患受用的醫學治療手段爲初衷,徐博翎創辦心擎醫療,領導海內外團隊,創造性地研發出中國首款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產品。
設於國內中山三鄉的青年培訓中心,透過考察和體驗活動,促進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和鄉鎮發展的認識。 透過一系列社區文化項目,如「香港旋律」青年無伴奏合唱團、舉辦藝術教育計劃等,推廣全健生活概念,培育青年對文化藝術的涵養及表演藝術才華。 青協創意教育組於青年空間成立LEAD 青協人工2025 Lab,透過着重「學習.應用.交流」的一站式創意科藝課程,致力培養青少年對STEM的興趣和潛能。 此外,青協青年交流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致力提供具特色的交流機會,藉舉辦內地和海外體驗式考察和交流活動,協助青年加深認識國家發展,並建立國際視野。 青協設有「家長全動網」 青協人工20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PSN),於網上提供豐富和最新資訊,並在各區提供專業調解服務,協助家長及其青少年子女化解衝突。
青協人工: 創意交流
其中《香港青年趨勢分析》,一直讓社會各界掌握青年脈搏,為籌劃青年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本地年輕專業才俊與大專學生組成,就經濟、民生及青年發展三項專題,定期發表研究報告,為香港社會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青協人工 此外,青協專業叢書統籌組鼓勵閱讀及寫作,出版各類與青年工作相關的書籍;每季出版的英文刊物《香港青年》 (Youth Hong Kong),就有關青年議題作出分析和探討,並比較香港與其他區域的青年狀況。 雙月刊《青年空間》中文雜誌則為本地年輕人建立平臺,分享他們的故事和體驗。
情緒動車「青協解憂號」每月穿梭於社區及學校,旨在介紹情緒健康的概念,以多感官體驗活動,鼓勵公眾認識「情緒健康三部曲」-覺察、表達及管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可獨處及靜思的空間。 香港青年協會(英語: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青協人工2025 Youth Groups)(簡稱青協,HKFYG)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的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 組織宗旨是為青少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使青少年在德、智、體、羣、美等各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公益金撥款、賽馬會的捐助、信託基金、活動收費、企業及個人捐助等[1]。
青協人工: 香港青年協會
農莊每年生產新鮮時令蔬菜約42,000斤,更是獲美國農業部國家有機標準認可的有機農場。 農莊並致力推廣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企業及機構可為員工或客戶安排半天或一天的導賞團,除認識有機耕作外,更可參與手工藝/工作坊等活動。 本學院可按不同客戶要求,提供現成或度身訂造之企業培訓課程,以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創意解難能力和生產力,從而增加機構的競爭力。
青協人工: 領袖培訓
香港近年大力推廣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紛紛成立義工隊,以行動回饋社會,同時藉此提高企業團隊合作精神。 為確保企業義工有信心及能力推行服務,青協青年義工網絡(Youth 青協人工2025 Volunteer Network,簡稱VNET)特別為工商企業提供服務前的義工培訓及安排服務機會。 全新賽事分10公里四人接力賽、5公里個人賽和2公里親子賽,所有組別皆為計時賽及設有獎項,歡迎個人、團隊、親子、學校及機構參加。 參賽者均需要背起大會提供的索袋揹包及書本完成賽事,象徵分擔和感受青年面對的情緒和壓力,與他們同跑、同行、同分憂。 「鄰舍第一」是由青年帶動服務社區的義工計劃,也是社區工作的重要一環。 青年空間數碼轉型亦為青年提供更多機會提升技能及競爭力,回應社會不斷轉變的需求。
青協人工: 青年空間
為此設有嶄新的「家長學」家長教育,課程內容聚焦三大範疇,包括:「拉近親子距離」、「培育子女成材」及「處理親子衝突」;另更與知名教育家陳兆焯博士、杜雯惠女士等推出「嘉賓講座」系列。 該產品自2021年6月底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目前已在全國12個醫療機構完成40例臨牀試驗,這些患者受輔助時間平均7.4天,微創插管率66.7%,生存率全國最高,證明了其安全、有效。 “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可以給醫生提供充足的病情研判時間,也給患者自身的心臟以充足的康復時間。 青協人工2025 ”徐博翎介紹,通過體外人工器官維持心臟血液循環,病人就可正常活着。 是一項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由年輕人重新啟動社區的新能量,以及鄰舍間守望互助的新文化。
青協人工: 支援企業
課程圍繞四大主題,包括:可持續發展領袖、服務型領袖、抗逆領袖及尊重型領袖。 通過精心策劃的多元培訓,進一步裝備青年在未來承擔領導的角色,在香港、國家和國際層面領創新天。 青協為青少年設立青年會員制度及多項專業服務,為他們提供支援及有益身心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