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之前,最主要的上墨方式是康克林的新月上墨,這種上墨方式需要按壓那個類似月亮的結構壓下壓簧,從而壓迫墨囊上墨。 20年代,犀飛利推出了終生保用筆尖和彩色賽璐墨水筆,使其成為美國當時最為暢銷的筆。 犀飛利2025 30年代期間,犀飛利公司將墨水筆做成流線型,並開發了羽毛感雙向筆尖、活塞式灌墨裝置和可視墨水供給裝置。 40年代犀飛利筆採用了輕壓式灌墨裝置,只需按一下活塞就可以達到排空、清洗和灌墨等目的。 50年代,犀飛利達到了其最輝煌的時期,它的“潔凈”吸墨裝置,即在吸墨水時不必把筆尖浸入墨水中,這又給犀飛利帶來了極大的成功。 犀飛利公司非常重視售後服務,他們擁有一個靈活的顧客服務部,顧客可以要求定製各種色彩與式樣的筆,所有這一切使犀飛利的墨水筆非常受歡迎。
- 帝國系列的筆尖本人玩的也不多,個人認爲是有一定個體差異的,例如本人之前用過的帝國8的筆尖較容易劈叉,因此很容易飛白。
- Sheaffer的宗旨永遠不變: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一流的書寫感受。
- (小孩子生日,何必搞那麼大場面?)佢哋嘅婚禮搞到咁大陣仗,真系羨慕死人。
- 加上犀飛利與廣東話「犀利」同音,但中間多了一個「飛」字,更能表達一飛衝天、特飛猛進的意思,於是「犀飛利」比「犀利」高一個程度,有「超級厲害」的意思。
- 之中筆尖剛剛問世,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我們知道勝利尖在明暗之間的第三種,那嵌入尖又所什麼呢?
- 左一爲遺產(90年代試圖復刻PFM的款式),右一爲帝國,中間兩款爲PFM,顏色不同是筆尖材質不同所致。
- 全身樹脂包金腰環,鈀銀雙色勝利尖(一說鋼尖半鍍金),着陸式上水。
- 1942年推出了勝利尖(我國永生鋼筆廠後仿製“大包頭”),1948,52年相繼推出着陸式,潛艇式上水,其實這倆玩意兒都相當有意思,與主題無關暫不介紹。
帝國797,注意該款與另外一款常見帝國勝利,帝國777的區別。 犀飛利2025 797是電鍍23k金,而777是12k包金。 所謂豪華版就是在筆夾上添加了白點,同時升級了筆帽的工藝,產量巨大。 目前帝國2豪華版還有大量全新庫存在市場上流通。 着陸式上水,即touchdown,一般叫做TD上水。 小白多把他叫做是潛艇上水的簡化版,實際上TD的出現遠早於潛艇。
犀飛利: 鋼筆試用報告
犀飛利的上墨器較爲複雜,比較稀有的按鍵上墨器,最常見的氣壓上墨器,以及旋轉上墨器,還有就是卡水。 這其中反而是最近產的旋轉上墨器最便宜,大概是五十塊的樣子,氣壓上墨器相對貴一點。 塔格和卡水帝國的筆桿似乎可以互相雞尾,但這個發現並沒什麼鳥用,因爲帝國的總成更粗一點,所以筆帽並不能通用,非要雞尾起來奇奇怪怪的。 反之塔格的筆桿變化多種多樣,據說有上千種外觀。 筆桿材質大多爲銅加鍍層或漆面,漆面是手工十四道工序的漆藝。 帝國早於塔格,塔格更像是代替了帝國的生產線的產品,犀飛利生產塔格期間幾乎動用了所有帝國的生產力來生產塔格。
•貨品 顏色或會因電腦螢幕設定差異會略有不同 , 一切以實物為準。 •因實際情況所限 ,HKTVmall 與門市銷售價格、促銷活動、條件與限制有機會各為不同 犀飛利2025 , 一切條款只適用於HKTVmall 。 帝國和塔格之間的區別較爲微妙,因此對於如何二選一這個問題,我還是建議按照個人喜好來,哪怕是因爲某款的外觀而果斷購買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當然,資金充裕的話建議上PFM或遺產。 塔格1022——14K尖,F尖,筆尖無上翹,正常下筆力度可以看到筆尖較容易劈叉,而實際書寫的過程中,手感依然以硬爲主,與帝國無明顯區別。 帝國4——14K尖,F尖,筆尖上翹較爲明顯,硬,正常下筆力度下筆尖不與筆舌產生空隙,中縫幾乎無劈叉。
犀飛利: 廣東話百科:犀飛利(廣東人口中的「犀飛利」和普通話的「犀利」一樣嗎?)
犀飛利在廣告之中聲稱這種“迴流”的設計能夠讓鋼筆被帶到任何地方,當鋼筆不使用時,墨水便能夠迴流到筆桿之中去。 而復刻平衡則全部都是 犀飛利2025 OS 尺寸,老平衡爲藍本,運用新技術新材質打造了這一系列極具魅力的鋼筆。 復刻平衡的大小接近於五大,比起M800、遺產長度還要更長一些,加上圓潤的造型和兩頭收尖設計,使其看上去非常飽滿、勻稱。
- 這種上水方式普遍見於各個廠牌,唯一不願意大量採用的是派克和部份歐陸筆廠,派克自認爲是筆壇老大,和西華又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所以向來都開發自己的上水方式,只在最便宜的學生筆parkette系列採用。
- 帝國4——14K尖,F尖,筆尖上翹較爲明顯,硬,正常下筆力度下筆尖不與筆舌產生空隙,中縫幾乎無劈叉。
- 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關於犀飛利的有趣的知識、發現、思考。
- 並且勝利尖的筆舌相較傳統筆舌也用了更大更多的鰭片,方便更多的墨水流入筆尖的內面。
- 作為現存最古老的墨水筆公司之一,犀飛利有著足以誇耀的傳統。
- 1976年晚些時候,該系列又增加了兩款新筆,分別是帝國 797 鍍金豎條紋和帝國 827 鍍金麥穗紋。
一般而言搭載 TD 犀飛利 上墨最便宜的是軍校生系列,是鋼尖,潛艇上墨最抵擋是 special 系列,這個系列業務唯一的鈀銀開放尖。 今天第一篇是當年Jim發的一個問答貼,他在帖子中會逐漸給出本次主角鋼筆的描述、照片,論壇上的筆友可以隨時競猜或提問,直到有人猜出來爲止。 因爲已經是十多年前的帖子,我就不讓大家留評論猜謎了,不過我會按照當年帖子的節奏,一點點給出信息,看看大家能不能和國外的筆友一樣猜出這支筆來。 「犀飛利」在廣東話中表示「厲害」「了不起」的意思。
犀飛利: 犀飛利 – 戰斧系列亮金原子筆
很明顯,由體積來看,PFM是當時的旗艦筆款。 犀飛利 但是,PFM以及當時西華的中檔筆款Snorkel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即容易損壞,修理困難。 犀飛利 與如今買來即用的51不同,從海外筆商處直接購進的PFM以及潛艇一般都是需要更新上墨系統的,並且這個更新相當困難,再加上犀飛利白點款的終身保修,我們也能想象當年犀飛利修理部門的工作量。 因此,一個更加方便修理,相對廉價的中端筆款勢在必行。 於是,在compact與target兩款相對不那麼成功的試驗之後。
本店購買金額不可與HKTVmall 其他商戶之購買金額一同計算運費。 顧客於本店訂購金額 單一 訂單 計算 少於港幣 $200 ,我們會 收取 $40 運費 並自動計算於有關訂單內 。 如訂購金額滿 $200 則可享 免費送貨服務, 包括 香港工商地區 、 住宅地區 及偏遠地區 。 帝國系列的筆尖本人玩的也不多,個人認爲是有一定個體差異的,例如本人之前用過的帝國8的筆尖較容易劈叉,因此很容易飛白。 另外根據一些筆友的說法,帝國系列笑臉尖以及lifetime的軟彈程度也比較高,此說法有待考證。
犀飛利: 帝國的新成員與帝國的失格
同時,這一段時間也出現了通常被藏家們稱爲帝國系列的另外兩大類鋼筆,海豚,與lifetime系列。 之後犀飛利爲了填補空缺的中端市場,又生產了部分帝國,同樣的嵌入尖,但沒有了潛艇,而是用 td 代替,最核心的美依舊。 1952年的首次誕生的潛艇來自於西華 TD 上墨方式的延伸,屆時還沒有PFM,潛艇筆桿內墨囊的設計均相同,Snorkel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結構最複雜的鋼筆上水設計。 犀飛利承諾說,這筆上水時不用把將墨水覆蓋整個筆尖,只需要蓋住一部分就可以了。
犀飛利: 帝國絕唱
不指望它們能在時間的長河裏激起什麼浪花,只願後來者回溯時,還能尋見這一隅小島,上面尚有一抹亮色引人暫留欣賞。 同樣犀飛利擁有一個極類似帝國的系列——lifetime系列,只有卡水款,與卡水帝國的最大區別在於筆握和筆桿的連接螺紋爲樹脂,而卡水帝國的都是金屬。 該系列也無法使用常規的上墨器,原因與slim塔格相同,本人所知可以用的是施耐德墨囊,也許有適配的國產上墨器,有待補充。
犀飛利: 帝國系列的補全
1973年,犀飛利又推出了一條新的產品線,取名帝國勝利(Imperial Thriumph)。 犀飛利 這一款的命名特點是中低端款使用數字命名,如330,440,777等,高端款依然採用犀飛利傳統的命名方式如傑作,元首等。 另外一個區別就是中低端款使用較短的嵌入尖,特點是金片在開孔後方有一個向後的圓弧而非之前使用的菱形鏤空,國內給了他一個‘笑臉尖’的通俗名稱。 另一個特點是帝國勝利較之前的TD款,LIFETIME系列來講筆夾都相對較短。 Td最早出現於1948年,被西華長時間應用一直到90年代的legacy2。
犀飛利: 犀飛利
1959年,犀飛利PFM(Pen for Man)誕生。 這款筆首創式的採用了嵌入式筆尖,這也成爲了犀飛利的標誌之一。 犀飛利 爲什麼在這裏特意說PFM,因爲不論是外觀,材質,還是上水方式,PFM和帝國都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這個地方我有一個疑問,不清楚這種上墨方式的革新之後,筆舌往筆尖的供墨是不是同樣依靠開孔之中的導墨條供墨。 潛艇的供墨就是靠呼吸管供給給筆尖,這樣就保證了充足的氣密性,個人也覺得這種供墨非常穩定,過手的六七個潛艇基本上就沒有供墨不行的。 犀飛利是玩氣壓的老手,所以負壓上墨正如其名也是利用氣壓的變化實現上墨,相較於潛艇/TD 還需要利用一個墨囊,負壓上墨直接採用筆桿作爲儲存墨水的容器,容量上更進一籌,也更便於觀察剩餘的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