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樓宇遇上強風,搖擺屬正常現象,設計上容許輕微搖晃,市民不用擔心樓宇會裂開。 大廈搖 另一居住於調景嶺私人屋苑的讀者黃先生則稱,感受到單位在不斷搖晃,「覺得成個人都搖緊,根本企唔穩。」由於大廈不斷搖動,令他感到頭暈,決定落大堂暫避,亦有不少居民寧願留在大堂,部分小朋友更帶功課下樓做。 市建局表示,《市區重建策略》列明市區更新的主要目標,除了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之外,亦涵蓋重整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優化交通和行人網絡、增設綠化空間、重置老舊政府設施、以至保存地區特色等範疇。 加上重建涉及社會影響評估,為受影響的住戶和經營者制定遷置措施等,過程十分複雜。 所以,市區更新不能單靠重建舊樓數目或興建住宅單位數量作為指標。
(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房委會轄下有逾19萬個高齡公屋單位,且大多都超過35年樓齡,繼華富邨後,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 在清拆重建的同時,如何保育當中的歷史文化成為社會的關注點之一。 翻查資料,房屋署目前有兩種保育、重建的方式,一是整幢保育活化,如由工廠大廈搖身變成的華廈邨;二是在全邨重建的同時,保留部分原有特色,如2016年起分階段落成和入夥的「新蘇屋邨」。 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預料,日後的重建和保育方針傾向使用「新蘇屋邨」模式。 大廈搖 以華富邨為例,署方過去7年一直與該邨居民、地區人士交流,希望保留該邨地標,重現「新華富邨」。 「山竹」襲港,除有辦公室玻璃被吹毀,亦有不少樓宇受猛烈吹襲之下出現晃動。
大廈搖: 香港「文化推廣大使」譚盾邀請女高音鍾嘉欣在意大利首演其作品《敦煌•慈悲頌》
公平會主委李鎂表示,近三年裁罰的案件有11件,共五百多萬的罰鍰金額,視案情內容來做開罰的判斷,隨著競爭多元,網路開放,公平會也會適時檢討,不實廣告,公平會處理的案件很多,關鍵字廣告就是不實廣告的一環。 為了要炫耀財富並顯示威權,中世紀的貴族們爭相建造愈來愈高的建築物,以作為其權力的象徵。 隨著近百年來工程材料與施工技術的快速演進,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中,人們為了要爭得一席立足之處,建築物也就愈蓋愈高。 此種力圖彰顯自我或霸權的心態在超過百年醞釀後,也讓摩天大樓應勢而生。 大廈搖 物業位處北角核心地帶,鄰近北角匯、香港維港凱悅尚萃酒店、君譽峯等全新落成項目,僅1分鐘步程至北角港鐵站。
- 平時一般石屎牆都會因為外來的作用力,出現輕微搖晃,只係肉眼未必察覺。
- 不過,當大樓因風作用而產生搖晃的程度明顯時,在評估大樓的風力上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原本因風場渦散造成的非恆定風力,會因晃動時大樓位置的偏移與相對速度的變化,使得大樓的受力再次改變。
- 以上所提的,稍與氣象學家所關注的範疇有所區隔,而風工程(wind engineering)著重於地表以上約500公尺內(大氣邊界層中)與風有關的工程與生活環境問題。
- 至於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市建局表示,一直透過合作發展的模式,由市建局負責項目前期的業權收購及租戶遷置,然後將項目招標,透過與中標者簽訂項目的合作發展協議,引入私人發展商參與建造。
- 而前屋宇署署長鄔滿海亦稱,本港樓宇設防風能力,可抵受左右擺動。
- 1945年7月28日,一架迷航的B-25米契爾型轟炸機(Mitchell bomber)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撞擊上102層樓的帝國大樓。
平時一般石屎牆都會因為外來的作用力,出現輕微搖晃,只係肉眼未必察覺。 現時所有樓宇抗風力設計,須根據《香港風力效應作業守則》,設計風壓係根據重現期為50年嘅時均風速,及最高陣風風速而釐定,現存樓宇的設計足以承受颱風吹襲時風力。 大廈搖2025 大廈搖2025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蘇拉會在未來數小時於香港天文臺以南約40公里左右掠過,預料十號颶風信號會維持一段時間。 本港將由吹偏北風逐漸轉為吹東至東南風,原來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
大廈搖: 香港海洋公園將迎新一批四川小熊貓
資深投資者羅守輝或相關人士在7月份就旗下北角英皇道僑輝大廈全幢約77.41%業權(即新光戲院現址),委託代理推出招標,有市場消息透露,該物業最新成功易手,市傳成交價高達10億元,物業業主羅守輝持貨約20年,預計大賺超過8億元。 大廈搖 至於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市建局表示,一直透過合作發展的模式,由市建局負責項目前期的業權收購及租戶遷置,然後將項目招標,透過與中標者簽訂項目的合作發展協議,引入私人發展商參與建造。 「數據技術中心」於2021年1月正式啟用,現由科技園營運。
此外,物業地盤面積接近3萬平方呎,於未來可發展成全新全幢住宅或商業項目。 他亦建議政府放寬地積比率,提高樓宇高度,令重建後可新增的單位數目進一步增加,增加發展商重建舊樓的誘因。 昨晚(2日)10號風球懸掛期間,將軍澳工業邨創新園、以16.5億元興建「數據技術中心」大樓,有玻璃窗被強風吹至鬆脫,連同窗框掉落街上。 目擊事件的研究員指,玻璃窗被吹脫前,曾感到如「2、3級地震般」的搖晃,認為自己「有緣見證大樓的歷史」。 高樓林立的環境裡,原本平順的風在此會產生偏折與推擠,導致風場的變化。 以近地面行人高度(pedestrian level)內的區域為例,於秋冬季風盛行或颱風期間,地面強風的吹襲往往會造成行人的不便;而在夏季弱風時,地面的高溫缺乏風的調節與散熱,常令人們有不舒適的感覺。
大廈搖: 山竹後感
他以音叉打比喻,倘敲一下就會擺動,力度大些,擺動就大些;假如風吹的頻率跟這一樣,就會產生共震,擺幅就會愈來愈大。 屋宇署2018年曾於fb表示,香港的高樓大廈大部分都是石屎鋼筋結構,但別以為石屎硬就唔識鬱,其實石屎有一定彈性。 大廈搖 大廈搖 事發時,大廈火光熊熊,傳出大量濃煙,一名男工人被困天台,他拼命地在空中揮舞外套,希望救援人員發現他。 梁美芬提到以往參加的義工都能勝任清潔隊工作,不時有志願組織成功組辦清潔隊。
不過,當大樓因風作用而產生搖晃的程度明顯時,在評估大樓的風力上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原本因風場渦散造成的非恆定風力,會因晃動時大樓位置的偏移與相對速度的變化,使得大樓的受力再次改變。 大廈搖2025 它也許對大樓的搖晃沒有顯著影響,有時也許會降低搖晃的程度,但在極端的情況下(如當共振發生時),外加的互制風力將會助長大樓的搖晃,其道理就類似盪鞦韆時在最高點施予相反方向的推力,可以讓鞦韆愈盪得愈高。 地球表面由於日照不均勻而產生溫差,溫度較高處空氣受熱上升,鄰近較冷的空氣補過來後形成風。 一般來說,由於地面摩擦力的作用,氣流的速度會隨著地面高度而增加。 舉個例子,風速的垂直變化在平坦、空曠的地點上通常可以指數律(power law)的形態作表達。 隨著地表粗糙程度的不同,風速變化的垂直範圍可自較平滑區域(如海面)的300公尺,增厚至都會區地況的約500公尺。
大廈搖: 關鍵字廣告
另一種選擇是在摩天大樓的適當位置加裝額外的阻尼系統或消能裝置,以減低建築物受風時的搖晃程度。 這種早期用於維持航行船隻穩定性的技術,應用在消弭摩天大樓晃動上確實能發揮其功效。 資料顯示,物業現時為一個零售基座,現時總樓面約9.5萬平方呎,有潛力加建作約14萬平方呎基座商場,比現狀額外增加近50%樓面。
大廈搖: 香港文匯網
強颱風「山竹」襲港,有不少市民即使身處家中,都感到大廈輕微搖晃,擔心結構安全問題而落樓暫避。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大廈搖晃是正常現象,一般的樓宇設計都容許樓宇有輕微搖晃,單位越高層,便越容易感受得到。 而前屋宇署署長鄔滿海亦稱,本港樓宇設防風能力,可抵受左右擺動。 大廈搖 由於摩天大樓的規模甚鉅,在減輕地震力的考量下,現代高樓建築已多採用較輕的鋼骨結構,並以帷幕(curtain wall)的形式建造;帷幕玻璃需夠強,足以抵抗風的吹襲而不致破裂。 在上述前提下,當遠方來風中的空氣質點,以某一個速度吹至建築物立面時速度會歸零,由於質點的動壓力全然轉換成建築物表面的靜壓力,且表面壓力(風速壓)與來風風速的平方值成正比,這意味著高樓層所面臨的風速愈大,其相應的風力則愈大,所承受的整體風力是相當龐大的。 因此,隨著建築物高度的增加,在結構設計的觀點上,對風力關注的程度甚至會高於對地震力的考量。
大廈搖: 行政長官主持二○二三年度勳銜頒授典禮
主席盧偉國指樂見政府採納現時有部份區域試行計劃,認為不需要先導計劃,可以直接推行。 中原地產高級資深區域營業董事林龍南表示,是次成交為北角明園大廈一期高層5室,實用面積662平方呎,屬三房間隔,近望翠綠樹景,遠眺蘇浙公學及賽西湖大廈。 創新園的「數據技術中心」是政府於2016年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向科技園公司斥資興建。 當時政府注資近69億元,並向科技園提供16.5億元貸款資助,於將軍澳工業邨發展「數據技術中心」,及另一幢「先進製造業中心」( AMC)。 在強風吹襲下,昨晚9時許,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數據技術中心」(DT Hub),有低層單位的玻璃窗被吹至鬆脫,連同窗框被吹落到地上。
大廈搖: 颱風
貴銘豪初時以為有鐵皮或其他硬物撞到大廈,但約10分鐘後,他聽到有窗簾被風吹動的聲音,以及木板掉落的聲音。 他所在的樓層並無可打開的窗,起身查看始發現有玻璃窗連窗框被吹落,窗旁的幾塊假天花亦被吹走。 大廈搖 我們堅持原創文章,希望以本土的力量,讓臺灣民眾能接軌國際的專業。 據知於9月2日凌晨時分,消防局派員前往加列山道與山頂道交界處理塌樹,消防員大致處理完成後收拾工具。 期間一名消防員突然暈倒地上,同袍即時搶救,該名消防員送上救護車接受初步治理後清醒,再送往律敦治醫院,據瞭解目前繼續留醫。
大廈搖: 山竹吹襲大廈被吹搖晃 工程師:高廈搖擺20釐米正常
此外,在大氣邊界層(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中地面的風速為零,而當高度顯著時,其相應的風速則相當可觀。 此外,多個社交網站及羣組都轉載整幢大廈搖晃的片段,有網民更稱要喫「暈浪丸」。 其中約10秒的片段中,可見大廈前後晃動數秒,有傳該樓宇位於調景嶺都會駅;亦有市民家中玻璃雖貼有膠紙,但大風吹襲下仍不斷搖動,魚缸中的水仍上下不斷搖晃。 在惡劣天氣下,山竹影響力更加無聲無息中入屋,不少人都拍到屋中的吊燈搖搖晃晃。 更嚴重的是,有人拍得整棟大樓在搖晃,有居於高層的住戶更直言「搖到頭暈」。 而有專家曾指一般樓宇的設計都容許樓宇有輕微搖晃,單位越高層越容易感受得到,而屋宇署署長亦曾表示本港樓宇設防風標準,可抵受左搖右擺。
大廈搖: 香港海關檢獲約三千零十萬元懷疑毒品
由於現在「山竹」的風速已減弱,他認為風力不會超越其標準,即使已超越,建築還有安全系數可保障。 摩天大樓的外形多屬非流線型,當風吹過時常會在建築物的側邊產生分離(separation),因為兩側的渦流在通過建築物後的交互作用而導致了渦散(vortex shedding,圖一)現象的發生。 此外,摩天大樓整體外型多細長,在高空處隨著風速的增加,顯著的時變性風力會使得建築物發生振動。 而建築物的表面壓力在非恆定的風場中,也會隨時間呈現近乎週期性的變化。
大廈搖: 相關推薦
這架重約1噸的飛機確實造成大樓局部樓層的火勢與損壞,然而飛機撞擊的力道並沒有造成整個大樓的倒塌,且經災後有效的結構補強,帝國大樓至今依然屹立於紐約市區,扮演著紐約市主要地標之一的角色。 細部的評估顯示,該大樓在設計上所能承受的風力遠大於事件中飛機的衝擊力,而當時大樓的主要結構系統也並未受到致命的破壞,故災害損傷的程度沒有擴大。 大廈搖 以上所提的,稍與氣象學家所關注的範疇有所區隔,而風工程(wind engineering)著重於地表以上約500公尺內(大氣邊界層中)與風有關的工程與生活環境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專家們需針對區域的特徵、建築物的造型、結構動/靜態及風場與風力等特性進行全盤的瞭解,進而根據整體做考量與因應。 英國伯克郡(Berkshire)雷丁(Reading)一棟16層高的大廈11月23日起火,一名工人被困天台。 至於工程人手緊張,他認為香港各經濟領域都需要向前發展,讓市民安居樂業,人力不能充份配合是自然的,政府要就人力採取適當措施,包括本地培訓和輸入外勞。
大廈搖: 葉文娟:夏寶龍關心區議會選舉 希望每人盡公民責任
柴灣工廠大廈建於1959年,是當年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工廠大廈,於2012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大廈搖2025 該工廈原有378個工廠單位,署方斥資逾3億元改成公屋,最終提供187個住宅單位,成為本港獨特的公屋項目。 大廈搖 首先,可針對主要來風方向,在建築設計時採用接近流線型的大樓外形,以降低建築物所受風力的變化程度。
大廈搖: 公平會
全港多區市民均感受到家中的單位搖晃,有居住於炮臺山城市花園一帶的讀者向《香港01》報料,稱剛起牀感到家中搖晃,木牀因搖動而發出聲響,「唔係搖一下,四方八面咁不斷鬱。」亦有讀者形容「成個人都搖緊,企都企唔穩」,要到大堂暫避。 蘇拉越夜越逼近香港,天文臺指按照現時預測路徑,蘇拉會在未來數小時於香港天文臺以南約40公里左右掠過,預料十號颶風信號會維持一段時間。 鄔滿海:本港樓宇設有防風能力前屋宇署署長鄔滿海表示,目前本港樓宇設有防風能力,可抵受左右擺動的震動,故此當遇上颱風襲港,市民在樓宇單位內感到搖晃是正常的,毋須過分恐慌,但因暴風可令單位玻璃窗受損,呼籲市民仍要提高警覺。 根據《建築物條例》規定,樓宇低層的設計風壓要達到1.8kPa,高層要達到3.7kPa,須能抵受每小時250公里的陣風風力。 他又指,單位越高層便越容易感受搖擺,而一般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都會在彈性範圍內,故市民無須擔心樓宇裂開。 倪學仁表示,香港的建築物標準,是根據海圖水面標高90處平均每小時風速46.9m/s (168km/hr),以及三秒鐘陣風速度65.2m/s(234/he)來設計。
大廈搖: 建築設計
不少住在該區居民帖文指,「我住坑口間屋搖緊,但冇山竹搖得咁利害」、「樓層越高越勁」、「翠林閃過兩下」。 另外,旺角朗豪坊發生塌棚事件,而有鰂魚湧居民因大廈天台太陽能板被吹跌,連累逐層逐層單位冷氣機亦被撞跌,現只可以膠紙暫時封窗。 他指風把吊籃吹至左搖右擺,而且現場濃煙密佈,他一度在等待濃煙散去才將吊籃移近工人。 後來他將吊籃移近時,就像將它移進火海中,最終,他的上司吿訴他,工人已成功爬進吊籃中。 《太陽報》(The Sun)23日稱,有30年操作起重機經驗的建築工人愛德華茲(Glen Edwards)收到通知,他會負責拯救被困工人。 房委會轄下有逾19萬個高齡公屋單位,且大多都超過35年樓齡,繼華富邨後,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
大廈搖: 【颱風山竹】全港多區大廈搖晃 市民急忙到大堂走避
而有市民表示今次與山竹確實有得比,不同地區都有人表示「成棟樓好似上次山竹咁搖緊」。 據代理消息指出,上述物業已經成功易手,據悉,早前市場預計該物業估值約8億至10億元。 不過該物業地盤面積高達約29,800平方呎,若未來新買家選擇把僑輝大廈全幢重建,地積比率可達15倍,即重建後總樓面將增至接近45萬平方呎,令物業價值進一步增加。 【橙訊】颱風蘇拉來襲,天文臺於下午晚上8時15分,改發十號颶風信號。 大廈搖2025 有住在坑口居民在FB帖文指,在強風吹襲下,其所住的大廈搖晃了接近一小時。
此外,關愛隊亦已啟動,成員能以自身的網絡,招募有相關知識的人士組織清潔隊,幫助有需要的業主。 為協助「三無大廈」業主維修舊樓,經民聯促請政府「多管齊下」,包括逐步擴展市建局九龍城「聯廈聯管」計劃至更多地區,和組織專門負責「三無大廈」的清潔隊等。 二手市場續以蝕讓盤為主,北角明園大廈有投資者768萬元蝕沽三房,持貨4年帳蝕逾「兩球」離場,較同類單位逾年半前跌172萬元。
大廈搖: 醫ZONE: 香港防癌會
據悉,羅守輝或相關人士於2003年,向僑光置業以1.68億元購入上址至今。 上述物業為北角英皇道413至423號僑輝大廈戲院部份、地下、一至六樓及天台,即新光戲院現址,在7月份以公開招標出售約77.41%業權,項目於9月28日截標。 物業總建築面積約96,000平方呎,總地盤面積約29,800平方呎,以現狀連租約出售。 副主席梁美芬指清潔隊已有實踐經驗,香港有很多有心人在空餘時間做義工。 能力方面,她說很多人都能清潔,安排一個工程界人士在隊伍亦能幫助其他隊員解決問題。
因此,除了突顯狀觀地標性,摩天大樓對地面風況的影響也相對地更為顯著,其規劃與設計階段裡,地面風環境的影響評估就成為大樓規劃考量的重點之一。 工程師做完風力分析後,在設計樓宇時就建築物由強風引起的搖晃幅度施加限制。 大廈搖2025 大廈搖2025 一般來說,樓宇頂層的搖晃幅度,不能多過樓宇高度的500分之1(即是H/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