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祭正日,由各鳳溪中、小學所組成的學生省墓隊會先在鄉公所唱歌歌頌廖氏祖先,然後會合上水廖氏的族長、二族、房長、父老(即六十歲以上的男性族人)、鄉紳及其他各房各鬥或在已移居海外的宗族成員,均會回港參加秋祭。 上水 到達墓地後,先靜默三分鐘,然後祭祀儀式會由族長主持,當中會燃放爆竹,再奏樂,其後族長會進行「禮生」及讀祭文,主祭者會進行祭酒、焚香燭及獻祭品,最後主祭者會安排參加祭祀者的次序由輩份高至低在祖墓前進行拜祭,有些父老更會進行三跪九叩的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 禮成後六十歲以上輩份較高的族人可分得豬肉,即俗稱的「太公分豬肉」,以表示福壽綿延,有些氏族會以分發金錢,即「山頭錢」來代替分豬肉,鼓勵族人參加秋祭。
- B7線設特別班次路線B7X,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上水站經天平邨及香園圍公路單向開往香園圍口岸,不經粉嶺站。
- 另一方面,鐵路貨運發展空間有限,為了善用資源,港鐵公司2010年6月16日起停辦貨運業務[16],約60名貨運員工獲安排內部調職,騰出的貨運列車行車時間,可靈活調動客運列車服務,令乘客受惠。
- 路線由九龍車站開出,經新界前往羅湖,連接中國境內之九廣鐵路(華段)。
- 有目擊者指出,車站職員曾暫停列車行駛,走入路軌嘗試驅趕唐狗,擾攘約6至7分鐘後,卻未能成功將唐狗帶離路軌,但車站職員卻重啟列車服務。
- 2004年增設低地臺服務,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主。
- 來往九龍及廣州的直通車服務在停辦近30年後,於1979年4月4日復航。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2018年3月,此路線獲批Enviro500 上水2025 MMC 12.8米(3ATENU)行走,即加入該車款。
上水: 上水中心 近期成交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
A出口位於大堂北端;B、E出口則位於大堂南端;而C、D出口則連接地面及上水站1、2號月臺[15][16]。 而九廣鐵路於1970年代開展雙軌電氣化工程,同時重建沿線車站,上水站於1979年10月完成重建(高月臺)工程;1983年6月1日上水車站完成電氣化工程。 離開犀牛望月後開始下山,經過馬頭嶺後,會見到馬頭嶺一帶山腰有皇家香港軍團的軍徵,因山底以前是英軍駐紮的軍營。 可遠眺多個山脈,包括大刀屻、大帽山、黃嶺山、雞公嶺圭角山,更可看到大嶺靶場及上水新市鎮。
上水: 新界區專線小巴51B線
為確保專營巴士營辦商所提供的服務除可滿足預期需求外亦可滿足驟增的需求,署方在甄選有關營辦商時會留意營辦商在應付驟增需求方面的能力[5]。 建議出爐後,北區區議員認為上水巴士總站一帶和新運路的交通十分繁忙,建議新路線的總站設於翠麗花園或寶石湖邨,然後沿百和路前往管制站[6]。 全線電氣化的九廣鐵路每日乘客量,由1986年的313,000人次增至1992年的526,000人次,增幅達68%。 另一邊廂,1990年代初期至1998年5月大欖隧道通車前,是為屯門公路塞車最嚴重的時期,有部份元朗及當年新入夥不久的天水圍居民為免受屯門公路塞車之苦,大多會選乘九巴276系列到上水站轉乘本線出市區,令該時間乘客量持續高企。 上水 基於乘客量大幅增長,九鐵公司購入96節新車廂在1991年運抵後,全線劃一使用12卡車行駛,載客量增加38%,列車車廂總數為351節[12][13]。 九廣鐵路(英段)鐵路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由九廣鐵路局管理。
1978年,政府為了開發粉嶺/上水新市鎮收回菜園村的土地,同年4月25日,三百多名藍帽子及房屋署寮仔部(寮屋管制小組)人員前往清拆菜園村木屋時與數百村民衝突,過程中警方共兩次使用催淚彈[2],最後4男3女在混亂中被捕,菜園村即日被夷為平地。 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在上水站以南、新豐路以東動工興建公共屋邨,初期定名為「石湖墟邨」[4],後來改取「菜園」之諧音「彩園」將新屋邨定名為「彩園邨」,成為該新市鎮首個公共屋邨。 然而由於上水市中心(即現今上水廣場一帶的購物商場)在當時尚未發展,彩園邨及彩蒲苑居民早期的日常消費都集中在石湖墟進行。 第一期電氣化在1982年5月6日通車,來往九龍車站(現紅磡站)及沙田車站,鐵路服務正式走入新時代。 1983年4月7日,符合電氣化規格的全新大埔墟車站啟用,大學車站亦緊接於4月26日完成翻新。
上水: 上水廖氏秋祭的概況
通車初期車站包括九龍臨時車站、紅磡臨時車站、油蔴地車站、沙田車站、大埔車站、大埔墟旗站、粉嶺車站及羅湖臨時車站。 當時為單線鐵路,除了九龍臨時車站外,所有車站均建有兩個月臺。 英段沿線並建有五條隧道,分別位於油蔴地車站以北(1號隧道)、筆架山(2號隧道)、馬料水以南(3號隧道)、馬料水以北(4號隧道)及大埔滘(5號隧道)。 1911年10月5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華、英兩段鐵路接軌,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來往九龍及廣州的廣九直通車服務開通,並清拆羅湖臨時車站。
刊於1989年通用圖書公司《香港街道地方指南》內之收費表,留意往羅湖站者須70歲或以上始有半價優惠。 頭等車廂不時有查票員檢驗票,如發現乘客八達通未取得確認、使用不合適車票或指定頭等車票二維碼,須繳交HK$1,000附加費(大小同價)[3]。 中水,也叫“再生水”、人們常把自來水及與人體可接觸等可以飲用的水叫做“上水”,將污水叫做“下水”,中水由於其水質 處於上水和下水二者之間而得名。
上水: 行走華南
雖然文青咖啡店於香港越發盛行,類似的咖啡店於上水區內卻相當少見。 Let 上水2025 it Be 店主 上水2025 Dannis 是上水街坊,他希望以咖啡店連繫區內人情味,所以於小小的咖啡店內,除了會售賣咖啡及輕食之外,也會不時舉辦一些社區展覽,是適合大家來輕鬆行逛的上水好去處之一。 他們由即日起至6月30日舉辦《上水的_》社區互動展覽,讓大家分享一件喜歡上水的人事物。 透過小小的展覽,你會赫然發現,上水除了「水貨客」外,還有更多的社區面貌等着你來發掘。 明記腸粉現址前身其實是車仔麵老字號珍苑麵家,雖然珍苑已結業數月,舖頭內還是飄散着鹼水麵的氣味,街坊「錯叫牛腩麵」依然是常有的事。 明記腸粉其實都是上水街坊名物之一,三式套餐(腸粉、陳皮魚蛋及豬皮)更不少街坊「由細食到大」的抵食套餐。
上水: 新界區專線小巴58K線
經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華、英兩段。 香港境內的路段(「九廣鐵路(英段)」)屬英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而由深圳起到廣州的一段(「九廣鐵路(華段)」)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華段線路在1949年改稱廣深鐵路。 因為新界東人口急速上升,九鐵於80年代初期電氣化,並逐漸發展為通勤鐵路。
上水: 巴士故障及火警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上水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上水2025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上水: 上水屠房
石湖墟街市熟食中心在石湖墟市政大廈的二樓,整層都是熟食中心,是食貨們不能錯過的上水好去處。 上水2025 熟食中心座位非常多,隨便挑一張枱便可以點勻所有檔口的美食,夥計會千叮萬囑你要將不同小店的碗碟各自歸還,以免他們的碗碟流失。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環圃休閒村位於上水蕉徑,除了有各種花器植物、更有供應輕食,而且更是寵物友善的地方,小店提供簡單的輕食,不少食材皆是自家種植或來自相熟農友提供的新鮮有機蔬菜,如羅宋湯、薄餅、薯蓉、田園沙律、果汁等等,確保食材天然無添加。
上水: 上水美食2. Everglow Coffee
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全線改派三菱MK117J(AM)及丹尼士飛鏢(AA)單層空調巴士。 踏入廿一世紀加入低地臺服務,用車為一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雙層巴士(ATS37/JK6383)。 2010年,改派斯堪尼亞K230UB 上水 上水 10.6、12米(ASB、ASC)取代丹尼士飛鏢。 此路線、73K及78K線曾為本港僅有服務邊境禁區的專營巴士路線,巴士迷將三線稱為「禁區三寶」。 當時打鼓嶺總站屬邊境禁區範圍,乘客如欲乘畢全程,必須持有有效禁區許可證。 自港府於2016年1月實施第三階段邊境禁區範圍縮減後,整條路線沿途已不再是禁區,市民可自由出入打鼓嶺而毋須領取禁區紙。
上水: 上水轉車站B區(上水站)
港鐵每日有約7名人員,在上水站內專門處理水貨客,例如行李檢查及人羣管理等。 有職員指出,水貨客向他們惡言相向,被罵已經習以為常,亦有守規矩和禮貌道謝的水貨客。 職員見證每日運輸貨物總值動輒以百萬計的「裝卸區」,曾經目睹有人將一整部洗衣機當場拆件,然後分批運載過關。 又遇過有男子以「家中自用」為名運送幾箱衛生巾的情況[34]。
上水: 上水中心 筍盤推介
北部都會區於2021年成立,商場也是該區最大的公共屋邨商場。 城巴B7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城巴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2月6日起投入服務,來往上水(寶運路)及香園圍口岸。 路線取道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沿途在天平邨和粉嶺站設站,全程收費為$10.0,號稱「蓮塘快線」。 B7線設特別班次路線B7X,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上水站經天平邨及香園圍公路單向開往香園圍口岸,不經粉嶺站。
上水: 上水集團連續五年獲評立功競賽金盃公司
東鐵綫過海段經過多次通車日期的延誤,港鐵公司於2021年10月22日宣佈過海段預計於2022年6至7月通車[29][30][31]。 上水2025 而全綫試車亦在2月1日展開,由當天起,部份列車會在非繁忙時間來回行走落馬洲至金鐘[32][33]。 港鐵公司再於2022年5月3日宣佈過海段將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34] [35],較預計通車日期早,正式開啓百年鐵路新一頁。
全新電氣化火車於1981年至1982年間陸續運抵本港,每列通常以6卡車行駛,另外亦有9卡車及12卡車。 上水 為配合新列車的車門高度,沿線各站月臺需加高至1.2米,多個車站亦進行全面改建。 1981年4月26日,雙軌設計的新筆架山隧道正式啟用,九龍(現紅磡)至沙田之間的九廣鐵路(英段)亦於4月27日開始雙軌行車,舊筆架山隧道內的路軌則被拆除,改為供水隧道。
上水: 九巴月票優惠
老闆是上水街坊,他每天凌晨5時就會到舖裏準備,7時正準時開舖。 險被遺忘的大石磨邊境瞭望臺,位於183米高的大石磨山上;它居高臨下,擁有270°的廣濶視野,昔日監視着由蛇口至羅湖一帶對岸的一舉一動,雖然已被棄置多年,但它的結構仍然非常堅固。 惟2019冠狀病毒病流行期間,靠近上水的兩個陸路口岸羅湖管制站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自2020年至2023年初持續關閉,導致跨境旅客大減,上水持續多年跨境旅客到訪購物的熱鬧場景不再,又再次回到昔日一簽多行政策推行前較為寧靜的社區。 5》切記,供洗衣機和洗衣池使用的上水只需要留一個上水即可,後期加一個三通角閥就可以安裝洗手池和洗衣機了,都不需要洗衣機龍頭了。 市區 八折的士 服務收費:設有最低服務費 上水2025 $80 (以咪錶85折後計算),其後按錶 85折 收費,只收單程隧道,不收電召費及行李費。
因應現有12卡列車車齡已高,且性能上亦未能應付過海段之斜坡及頻密之班次,列車亦需更換成全新的韓製9卡列車。 12卡中期翻新列車會安裝新信號系統,並於新系統啟用後陸續由9卡新列車取代。 近畿川崎列車則因其無法應付新路段之坡道以及香港島路段大彎位,不會安裝新系統,並會全數調往屯馬綫,不再行走東鐵綫。 上水 另一方面,東鐵綫一直不斷提升鐵路系統,個別沿線車站先後進行重建或搬遷,列車亦不時進行翻新工作,基建設施包括訊號及軌道設備等也不時更新,以配合鐵路現代化計劃。
上水: 上水服務品質
1949年10月14日,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及廣州的直通車受政治因素影響下停駛。 華段改以深圳火車站為終點站,成為其後的廣深鐵路,而英段則改以羅湖車站為終點站,羅湖永久車站啟用。 同年10月15日,和合石支線啟用,於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接載掃墓的乘客前往和合石墳場。
而這次繡球花花海所在的「香花園」,正正就是在環繞着「蔚秀軒」而建。
上水: 九龍-黃大仙區
此路線主要使用MMC 12/12.8米(15XX、25XX、55XX)雙層空調巴士,由A43及N42A線柯打行走。 持「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員工,可以用優惠價$31.5乘搭此路線。 有關乘客需在登車時向車長出示「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並以該卡繳付車費。 其後,機場管理局將這四條路線定名為「通宵巴士快線,Overnight Express Bus」,並為貨運區及航膳區之員工提供免費接駁巴士前往國泰城及一號客運大樓以轉乘該四條路線。 九鐵時代已經存在,當時站牌為藍底白字(馬場站及電氣化中期的粉嶺站則為白底紅字),亦有出口指示(白底藍出)。 兩鐵合併後,港鐵亦將站牌港鐵化,旺角東站曾經使用藍底白字及綠底白出。
上水: 上水駅 (香港)
有上水居民認為有關措施只令職員受罵,建議嚴格執行行李管制[35]。 在2008年1月更出現水貨客襲擊港鐵職員的事件[28][29],在車站長時間逗留,造成出入口內外的阻塞問題,部分水貨客更將大批拉貨用鐵車鎖在路旁鐵欄,佔用港鐵「私家路」[30]。 同時,深圳羅湖口岸外空地亦被水客變作「分貨大笪地」,羅湖商業城一樓則成水客「天文臺」[31][32]。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內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上水(粵拼:soeng6 seoi2;圍頭話:soeng3 seoi2;英文:Sheung Shui),香港地方之一,喺新界北部。 地方為雙魚河同梧桐河匯聚之地,出深圳河,有大塊沖積平原,故此地勢平坦,然而亦會夾雜山嶺。
上水廣場目前也是香港境內距離中國內地最近的大型購物商場,地理位置相當接近深圳,與羅湖口岸及福田口岸僅一個港鐵車站之隔,故已成為實際上的「邊境購物城」。 自2003年實施港澳個人遊(自由行)後商場中國內地旅客數量大幅飆升,現今上水廣場如同區內很多其他商場一樣,以招呼自由行旅客為主[1]。 此路線於2004年加入低地臺服務,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取代富豪奧林比安及丹尼士巨龍,全線低地臺化 上水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