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P線服務時間內,此路線不經粉嶺南;不過有關安排卻只維持2個月便於5月9日撤銷,自此所有班次恢復途經粉嶺南。 踏入九十年代,粉嶺南多個大型公屋、居屋及私人屋苑項目相繼落成,令70X線乘客量日益增加,可謂最風光之時。 不過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九巴宣佈大埔同類型路線74X、75X立即改經大老山隧道提速之際,對70X線卻按兵不動,使之頓時淪為「假特快」,「一線走天涯」問題開始飽受抨擊之餘,更為此路線日後步向衰落埋下伏筆。 九龍巴士(1933)有限公司 (九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九龍和新界區經營373條路線和 67 條過海路線,並擁有超過3,900輛已領有牌照的巴士。 票價方面,現時九巴九龍和新界區各線巴士收費由 2.3元至 52.6元不等;過海路線的巴士車費則由 10.8元至 43.6元不等。
由於38線已於2020年2月21日起全面改用雙層巴士行駛,因此該兩車現時主要行駛通宵路線N38,日間時段則多數停泊在東湧達東路巴士總站或逸東邨巴士總站待命或用作員工休息室。 九巴70 比亞迪於2014年8月投得新巴兩輛K9R訂單,首部巴士於2015年11月3日下午利用平板拖架由深圳廠房直接運抵柴灣車廠,獲編車隊編號2051及2052,與丹尼士飛鏢共用「20XX」系列。 兩輛K9R分別固定行走81(2051)及78線(2052)[31],其中2051於2015年12月28日首航。 第二部K9R於2015年9月5日抵港;數天後,首部K9R於9月10日被運回比亞迪位於深圳屏山的廠房,進行機件維修及升級,並於同年11月3日運回香港[29],兩部巴士已於11月27日出牌[30]。
九巴70: 巴士火警
當局於同年11月30日宣佈有關路線由九巴投得,其中一條路線往返天水圍101區(即今天恩邨)及沙田市中心[1]。 特快路線269D取道大欖隧道、屯門公路、城門隧道,具備接通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網絡之效,沙田一段僅在市中心設站,乘客可透過城隧轉乘計劃接駁其他路線往返新界東各處;反之元朗區服務範圍卻十分廣闊,更是現時唯一需繞經元朗市往返天水圍及大欖隧道的日間路線。 2017年7月,原屬屯門車廠(U),行走968線的富豪B8L(AVBWL)調往此路線行走,以收集市區路段的行車數據,同時引入比亞迪K9R電動巴士(BDE)試驗行走。 同年10月1日起,配置「城市脈搏」塗裝的Enviro500 MMC(ATENU1243/VA8980,已撤離)正式於此路線投入服務。 此路線兩邊總站均屬北區,但香園圍公路(龍山隧道近龍山至粉嶺公路交匯處一段)屬大埔區,往香園圍口岸方向更停靠位於大埔區的粉嶺公路巴士轉乘站,故此路線為區內跨區混合路線。 九巴702025 2017年5月5日,九龍巴士推出全新車隊塗裝概念,並宣佈將企業口號由「九巴服務 日日進步」更新至「城市脈搏」,該車隊已於2017年6月運抵本港。
- 嶼巴於2021年3月從冠忠巴士引入兩輛28座位豐田Coaster XZB59R(TCM01-02)[59],以取代歐盟四期三菱Rosa(MS14-15)。
- 乘客必須在同一服務日內(即頭班車至尾班車的服務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賬戶繳付去程及回程車資,方可享有回程票價優惠。
- 受九龍城碼頭總站45線車坑旁的通道過於狹窄影響,此路線自開辦以來,難以使用11米或以上巴士行走,故一直只派出兩軸巴士。
- 在九十年代中期起曾加入其他11米巴士(利蘭奧林比安AL、富豪奧林比安AV及斯堪尼亞N113AS)行走。
- 豐田在2019年初計劃在2020年底停止生產石油氣小巴,並由歐盟六期柴油小巴取代[39][40]。
截至2012年,此路線仍有一輛非空調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18/GK9323)。 同年2月,該車被披上JR Team再見熱狗廣告(維港號),但行走了五天便因壞車而退役,期間經常由S3V29(GK8843)代替行走,而字軌則懸空。 直至2月21日,由披上JR Team再見熱狗廣告的同款巴士(S3V23/GK9710)取代。 當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僅餘的非空調巴士被一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雙層空調巴士(3AV281/HF3204)取代。 此路線前身298P開線時,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或丹尼士巨龍11米(AD)。 1992年提升至全日服務及改稱98D後,加入三軸非空調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12米(S3BL、3BL)及丹尼士巨龍12米(3N)為主。
九巴70: 屯門區
1997年1月13日:因270A線投入服務,為善用270A收車的空調巴士提供空調服務,成為第一條途經大埔公路(沙田馬場至廣福段)提供空調巴士服務的全日路線。 但空調巴士班次極為疏落(本線在一般情況下只有一輛空調巴士行走,每個方向平均每3小時纔有一班空調巴士)。 九廣鐵路電氣化啟用可謂標誌著 70 九巴702025 號線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九廣鐵路電氣化於 年間分三期啟用,1982年5月6日九廣東鐵紅磡至沙田段電氣化啟用,縮短了往來沙田至九龍市區的交通時間,九巴開辦 九巴702025 69K 往來彩園至沙田火車站,令本路線乘客量開始流失。 1997年1月13日起因 270A 投入服務,為善用 270A 收車的空調巴士提供空調服務,成為第一條途經大埔公路(馬場至廣福段)提供空調巴士服務的全日路線。
- 不過70X線由初踏臺板,直至離開歷史舞臺的一刻,標誌著北區巴士服務踏進兩個重要里程碑——「北區首條特快巴士路線」及「區域性重組下首條取消巴士路線」,可謂一條既平凡又富傳奇的路線。
- 1920年代末期,九龍巴士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至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即後來的50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總共十多條路線。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 此路線停辦後,原服役於此路線的大部分低地臺用車(丹尼士三叉戟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TR185/JE2422除外)均轉調往277X線。
九巴於是喺假日特別加開兩條觀光線X31同埋X32,分別由荃灣碼頭以及葵芳地鐵站出發,途經青嶼幹線同埋北大嶼山快速公路之後,唔入東湧新市鎮原車折返,以一償市民參觀青嶼幹線「遊車河」嘅心願,可算係香港巴士史上嘅第一次。 與此同時,九巴引入首款低地臺雙層巴-「丹尼士三叉戟」雙層巴,方便巴士公司喺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同埋大載客量之間作出平衡。 同年九巴同埋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以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八達通」聰明卡收費系統。 同年,當時嘅九巴集團進行重組,九巴、龍運巴士等成員公司成為一間新成立嘅「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嘅子公司,主要股東仍然係新鴻基等。 在巴士開出前,立法會議員黃成智聯同北區區議員潘忠賢在巴士總站抗議,指運輸署署長曾在北區區議會2007年一次會議上表示任何事項不得到區議會通過,運輸署不會執行。
九巴70: 九巴70號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同年7月起,此路線與同樣途經屏廈路的276線均獲放寬使用11.3米巴士行走,荔枝角車廠(L)於同年7月曾加入Enviro500 MMC 11.3米(E6M),取代餘下的Enviro200 Dart(AAU),不久便打回原形。 直至7月24日,此路線才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33/WU7752,為64K線的柯打)行走。 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更於同年9月換走餘下的雙層巴士,全線改回以Enviro200 Dart(AAU)行走。
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全線改派三菱MK117J(AM)及丹尼士飛鏢(AA)單層空調巴士。 踏入廿一世紀加入低地臺服務,用車為一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雙層巴士(ATS37/JK6383)。 2010年,改派斯堪尼亞K230UB 九巴702025 10.6、12米(ASB、ASC)取代丹尼士飛鏢。 1980年12月1日:晚上十時半,一輛往上水方向的利蘭勝利二型(G217/CH2048)在彌敦道右轉窩打老道時因閃避上落客之的士,失事翻側,1人被鐵欄夾死,另37男17女傷。
九巴70: 班次
此路線在計劃時曾稱為「61A」[1]和「60A」,擬於1985年7月投入服務[2]。 惟因屯門市中心總站及荃灣支路(德士古道至屯門公路一段)仍在興建,延至1986年才正式開辦。 1996年,此路線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及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空調巴士行走。 九巴702025 踏入廿一世紀,屯門車廠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低地臺巴士行走。 九巴70 2003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非低地臺巴士主要為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俗稱「康豪」)及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
九巴70: 車身
因應政府資助更換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資助計劃[28],車輛須按照首次登記年份分別於2022年1月1日至2028年1月1日內退役[29],採用歐盟四期引擎的第六代6DS及6DL已踏入退役潮;實際上,此批車輛因初期燒炭技術尚未完善,導致引擎維修次數頻繁。 自2020年下旬起,部份小巴公司為節省維修開支,直接將其提早退役,退役時車齡只有12至13年。 因應政府資助更換歐盟前期商業車輛的計劃,已在2015年底全數退役。 第二代的豐田Coaster小巴於1988年至1993年生產,行內稱為細牌箱。
九巴70: 九巴70號: 收費資料
嶼巴於2021年3月從冠忠巴士引入兩輛28座位豐田Coaster 九巴702025 XZB59R(TCM01-02)[59],以取代歐盟四期三菱Rosa(MS14-15)。 九巴70 九巴70 [60] 嶼巴再於2023年從冠忠巴士引入一輛豐田Coaster(TCM03)[61],並與TCM01-02一樣配上嶼巴全新塗裝及安裝電牌。 九巴將部份豐田改為訓練巴士(如AT11、12),部份捐贈予慈善機構(詳見列表),部份賣往中國大陸,其餘則在香港拆毀。 此外,2016年開辦的九龍專綫小巴89A線其中一輛用車6LS(TR2102)的車門設伸縮踏板,創公共小巴業界先河,惟該伸縮踏版目前已被移去。
九巴70: 八達通轉乘優惠
隨著疫情變化,香園圍邊境管制站於2023年2月6日起提供旅客清關服務,此路線亦同步啟航[7],往上水方向回復途經粉嶺車站路。 2018年8月,此路線10輛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調往屯門車廠(U),由原屬112及118線的12米同款車型(ATENU,於2021年4月短暫重新加入)取代,後來全數更換為富豪B9TL(AVBWU)。 2016年5月起,此路線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於2023年10月重新加入),乃首條途經彌敦道的九巴路線採用這型號的巴士作掛牌車,亦為繼城巴E21線後第二條途經彌敦道的路線引入12.8米巴士。 此路線在2015年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但一度改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並在2016年1月初全線低地臺及直梯化,惟於翌年一度重新加入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令全線直梯化的現象只是曇花一現。 值得一提的是,此路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用車(3ASV141/JZ6467)為九巴首輛配置歐盟三型引擎的巴士;而一輛富豪奧林比安用車(AV531/HW225)為九巴最後一輛該款巴士。
九巴70: 九巴70號: 九龍巴士70線
1998年,九龍巴士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公司,專門提供屋村巴士(首位客戶為上水蔚翠花園)、員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 1995年,為了建立企業形象,九龍巴士開始改稱司機為「車長」,並在駕駛室旁車頂的位置加上一塊綠色塑膠牌子,寫上車長的名字及編號。 本路線提供港鐵紅磡站、尖沙咀東、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深水埗往來和合石墳場的巴士服務,去程途經長沙灣道及荔枝角,回程加經沙田站,於1986年3月16日起投入服務,初時往來佐敦道碼頭至和合石,只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提供服務,方便九龍南市民往返和合石掃墓。 下表內容取自運輸署在1986年4月7日(即此路線開辦當日)所發出之服務詳情表內容。
九巴70: 沙田區
一般的巴士只能使用港幣或八達通(八達通的NFC支付方式需要香港手機號註冊,因此遊客無法使用NFC)。 乘客在前門上車,將八達通在刷卡機橙色感應區拍卡,聽到嘟聲則表示交易成功,否則需重新拍卡。 若餘額不足,可欠款一次(此時刷卡機會顯示餘額爲負值),最多欠款35元港幣(如果是2017年10月1日之後購買的則爲50元港幣),充值時會補回。 2018年7月,此路線獲派「城市脈搏」塗裝的Enviro500 MMC(ATENU)行走,陸續取代原有的掛牌車。 2021年2月,因其他路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U,於同年10月換入AVBW)。 此路線共獲派11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9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78B、270A、273A、273D、278A、278X及373線。
九巴70: 行車裏數及時間
香港討論區會員studid於2008年12月7日開出的《我懷疑70是暫時不派車服務是想下市場反應,有機會翻生(因為仲有營運權!)》主題截圖。 根據部分網民的意見指出,在九巴70號線於上水開出尾班車之前,曾經一度發生混亂。 而在酒吧工作的林小姐,本身是女車迷一名,她以一身「Lolita」裝,與友人在巴士內外瘋狂拍照,留下美好回憶。 此改動是因應獅子山隧道九龍入口興建交通總匯期間,該段窩打老道須臨時封閉而作出之臨時交通安排,為期三個月,生效日期原訂為3月22日,最後推遲至3月29日。 該段窩打老道重開後,此路線並無立刻恢復原線,一直拖延至六年後才取消繞經橫頭磡的安排。
九巴70: 九巴70號: 途經
至於2011年3月20日才增設的「海天碼頭」站,則只豎有龍運站牌。 2014年11月,龍運巴士在暢達路「一號停車場」站己方的站牌上移除此路線的編號,其後把站牌換成站旗時又重新貼上。 2016年1月1日,S64X線其中一班次改經機場博覽館,龍運巴士需要在該處設置站牌,順道加上此路線的編號。
1992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時,九巴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為主,當不同批次的富豪奧林比安11.3/12米(AV、3AV)先後於1994年及1997年投入服務時,此路線隨即引入。 中巴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LA)及丹尼士禿鷹11米(DA)為主,其後亦加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行走。 118線開辦初期已派出12米巴士行走,兩巴均使用富豪奧林比安(九巴:3AV,約於2004年全線調離;城巴:4XX);至1996年城巴加入丹尼士巨龍(8XX)行走。
九巴70: 九巴牀蝨照網上流傳 涉事車即時回廠消毒 龍運車隊明起噴防蝨劑
因52M線在1991年改為繁忙時間服務,此路線於非繁忙時間及假日需改經屯興路至小欖的一段青山公路,導致兆康苑開出的頭班車無法準時兼顧葵芳地鐵站的頭班車,故荔枝角車廠於當年起加入派車。 雖然52M於1993年改回全日服務,此路線頭班車行車時間大幅縮短。 然而荔廠派車安排延至2015年11月始取消,頭車改由其他荔廠路線柯打。 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此路線曾以丹尼士巨龍9.9米(ADS)雙層巴士行走,但純粹為特別交通狀況而作出的安排。 [34]至2016年9月,方加入兩輛Enviro400(ATSE)雙層巴士行走,乃為首款雙層空調巴士掛牌車。 隨著九巴購入更多三菱MK和丹尼士飛鏢中型巴士,豐田巴士在車隊的作用愈來愈少,只剩下90和290線,因路面問題而非使用此車款不可[49]。
九巴70: 路線客量模式
跨境巴士一般會掛上粵港兩地車牌,行經深港邊境口岸及港珠澳大橋,方便乘客從香港市內各主要地點來往各口岸、廣東各地乃至澳門。 跨境巴士到達口岸後,所有乘客必須下車過口岸檢查,之後再上車,當然不必上同一輛車,憑當日當程車票即可上同一線路的其他車輛。 2023年1月,因應該年生肖是兔年,九巴加入帶有其全車身廣告的富豪B8L 12米(V6B96/WG8086)行走。 2015年5月,九巴加入斯堪尼亞K280UD樣辦車(ASUD2/TF6087)行走此路線,於同年6月調離。 1985年加入丹尼士巨龍12米(3N)行走,其後增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
九巴70: 九龍巴士70S線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28]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車窗通風口長約59釐米,闊16釐米,並貼有提示,提醒乘客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經改裝車窗的雙層巴士會行駛載客量較高的市區巴士線,未來視乎乘客反應決定是否加裝更多通風車窗,通風車窗參考了倫敦等地巴士的設計。 九巴702025 [29][30][31][32]通風車窗在5月中開始一度封上,至7月初重開。
九巴70: 九巴
1920年代末期,九龍巴士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至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即後來的50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總共十多條路線。 九巴702025 九巴702025 林小姐說她特地由馬鞍山乘車往沙田,與朋友會合,在每個站都拍攝留念;她並謂乘到尾班車真是很開心。 2017年2月13日:中午12時許,一輛準備返抵大角咀(維港灣)的豐田Coaster(DT9880),在駛入總站時撞倒並輾過一名46歲男途人。 九巴70號 2008年9月30日:凌晨零時許,一輛往佐敦(匯翔道)方向的丹尼士巨龍(S3N336/FZ7591)在乙明邨開門讓女乘客落車後,車門將女乘客的手袋夾住拖行,其後女乘客乘的士追至九龍塘聯合道分站向車長投訴及報警,女乘客手肘受傷送院。
此路線、73K及78K線曾為本港僅有服務邊境禁區的專營巴士路線,巴士迷將三線稱為「禁區三寶」。 九巴70 九巴70 當時打鼓嶺總站屬邊境禁區範圍,乘客如欲乘畢全程,必須持有有效禁區許可證。 九巴70 自港府於2016年1月實施第三階段邊境禁區範圍縮減後,整條路線沿途已不再是禁區,市民可自由出入打鼓嶺而毋須領取禁區紙。
九巴70: 路線
跟公共小巴版一樣,這一代的Coaster改用了新設計的鬼面罩和車頭燈,左右車身設有額外指揮燈。 九巴702025 柴油版本方面,引擎同為日野N04C-TQ歐盟四期引擎(較新的型號則採用日野N04C-UH歐盟五期引擎)。 九巴70 在2009年4月底,大巴士公司從樂基旅運租用一部二手豐田Coaster,以接載在酒店購買大巴士套票的旅客直接前往車站登車,及提供往來中環碼頭及赤柱的穿梭服務。
九巴70: 行車時間
另外,香港已獲深圳有關當局通知,深圳水庫將於今(八日))零時零分排洪。 有關政府部門,包括北區民政事務處,渠務署、警務處、消防處、水務署及社會福利署已獲通知,以便他們採取適當措施。 香港多處出現水浸,網上有片段可見,港島柴灣道嚴重水浸,有市民在街上被大量雨水沖至跌倒。 黃大仙地鐵站有大量雨水湧入,黃色的雨水覆蓋了進站的扶手電梯,雨水更直逼列車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