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日(7日)早上近7時半,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天台位置,一名男職員懷疑被車撞倒,倒臥地上頭及腳部受傷,昏迷由救護車送往聯合醫院搶救,惜終證實不治。 九巴表示,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和哀痛,向員工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已即時派職員到醫院,為員工家屬提供一切適切的協助,及配合警方調查。 巴士站鄰近鴻力工業中心、金利豐國際中心、金漢工業大廈、榮發工業大廈,以及位於臨華街1號的九巴九龍灣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九巴董事總經理李澤昌上任前,多次到九龍灣車廠視察並與前線員工傾談,瞭解到美孚九巴總部大樓予人高高在上之感,員工認為到總部辦事猶如面聖,感覺毫不舒適。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另一方面,九龍灣廠落成20多年,正門大閘從未打開過,恍如置身「柴房」[12];李氏2015年元旦履新不久,便落實車廠翻新工程。
- 2016年4月9日,九巴為慶祝成立83週年,於九龍灣車廠天台舉行嘉年華暨開放日,供持入場券人士參與。
- 本公司的零件倉面積超過60,000平方公尺,庫存零件超過27,000個項目,為日常維修提供良好基礎。
- 該名45歲的公共巴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意外後沒有停車及意外後沒有報案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
- 據瞭解,事主49歲,今年5月入職任車長,原定今日返早更,但他未有出現報更,直至早上7時許,被同事發現倒臥在車廠天台,當時身穿車長制服。
- 九巴九龍灣車廠(KMB Kowloon Bay Depot,簡稱九廠,俗稱皇帝廠),公司車廠代號KBD-KB,位於觀塘區九龍灣臨華街1號,樓高四層,主要管轄範圍為九龍東(九龍城區[1]、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西貢區(含將軍澳),廠徽為K。
據瞭解,遇害的49歲羅姓車長,為九巴16M號線司機,今晨他如常上班負責駕駛早更巴士,並依照正常程序抵達九龍灣車廠報到,前往車廠天台取車。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惟及後至大約上午7時半,他被發現倒臥在上斜前往天台行車道的出口位置。 消息指,較早時這名45歲的九巴車長清晨排車時,懷疑在倒駛期間不慎撞到羅姓車長,疑未有察覺駛離現場。 新巴已經在2013年2月起搬入新車廠,而九巴位於環保大道的將軍澳車廠亦已於2013年4月30日關閉,並於2013年5月1日起搬遷到電訊盈科電話機樓對面的將軍澳第26區新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第2代九巴將軍澳車廠位於西貢區將軍澳第85區,即百勝角環保大道日出康城領都對面,將軍澳基本污水處理廠及新巴舊將軍澳車廠之間。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車廠翻新
隨着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關閉,所有通天巴士線被取消,該工場亦正式關閉。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巴表示,非常重視車廠內的行車安全,除設有足夠照明系統,亦有車速限制、安全提示標誌、清晰行車線等,並為所有員工提供充分的安全訓練。 九巴對今次意外表示非常哀痛和難過,對死者家屬致最深切慰問,會全力向家屬提供最適切支援和協助,並會為其他有需要的同事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 該公司於1986年12月22日以私人協約批地方式購入九龍灣臨華街新九龍內地段5801號地皮以興建新車廠,作價6,200萬元[6][7],地皮面積23萬呎,總樓面面積768,038平方呎,以佔地計是觀塘廠的2.4倍。
- 至2000年代末,日出康城各期相繼落成,該苑居民投訴巴士運作所發出之噪音影響他們作息,因此當局在2010年3月25日一次區議會會議中[15]正式落實將九巴將廠連同旁邊的新巴車廠一併遷往第26區永久巴士車廠。
- 在2010年以前,由於北區低地臺巴士數量不足,九巴曾經在98A線及692線抽調巴士,於早上繁忙時間支援978線的前身373A線。
- 九龍灣車廠曾經是九巴唯一沒有任何12.8米巴士的車廠(包括其衛星廠將軍澳車廠),據稱如12.8米巴士中途壞車,將無法由拖車拖回車廠維修,有關問題直至2020年1月才獲得解決[18]。
- 除了要有先進及高效率的維修技術外,充足及優質的零件支援亦是決定的因素。
- 九巴表示,非常重視車廠內的行車安全,除設有足夠照明系統,亦有車速限制、安全提示標誌、清晰行車線等,並為所有員工提供充分的安全訓練。
現時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西貢區西貢大部分巴士路線以及將軍澳所有通宵巴士路線的車輛都由此車廠管理及提供保養及維修,轄下的將軍澳車廠則會用來停泊大部分將軍澳巴士路線的車輛及部分以寶達邨及安達臣道發展計劃區為總站的路線車輛。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由於絕大部份通天巴士皆為丹尼士出品[10],故九龍灣廠運作之初,丹尼士在廠內設立專用維修場,專責輔助九巴工程人員維修丹尼士通天巴士車隊。 1998年7月6日赤鱲角新機場開幕,啟德機場與通天巴士服務功成身退,該工場亦正式關閉。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車廠啟用
當時所處的土地於新市鎮規劃中,一直被列作臨時車廠,因此政府在早在開始規劃將軍澳新市鎮時已將第26區(即運隆路、寶康路、寶順路與將軍澳隧道公路所包圍的地段,電訊盈科電話機樓對面,門牌為運隆路15號)劃為永久巴士廠用地,但一直未有實行。 2016年12月31日,九龍灣廠調出僅有兩部丹尼士巨龍9.9米(ADS)予荔枝角車廠,趕及於2017年前正式全低地臺運作[8]。 本廠為九巴最後一個全空調巴士的主廠(因轄下16線於2012年5月9日凌晨全冷,16線為香港史上最後一條全冷的專利巴士線),最後一間管轄12.8米車輛車廠(由於初期12.8米車輛壞車後無法被拖車拖入廠所致,唯2020年1月起獲得解決)。 除了要有先進及高效率的維修技術外,充足及優質的零件支援亦是決定的因素。
在2010年以前,由於北區低地臺巴士數量不足,九巴曾經在98A線及692線抽調巴士,於早上繁忙時間支援978線的前身373A線。 290系屬下290B線曾改用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車輛行走,目前已回復原狀。 該公司於1986年12月22日以私人協約批地方式購入九龍灣臨華街新九龍內地段5801號地皮以興建新車廠,作價6,200萬元[4][5],地皮面積23萬呎,總樓面面積768,038平方呎,以佔地面積計較觀塘車廠多2.4倍。 車廠設計以沙田車廠為藍本,1990年11月29日啟用,由九巴總經理雷中元主持開幕儀式[6]。 九龍灣車廠沿用觀塘車廠的廠徽K[7],而觀塘車廠仍保留一半面積,轉換身份成為九龍灣車廠轄下的衛星車廠,運作至2008年為止。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在啟德機場時期,九巴所有通天巴士路線及其用車均由九龍灣車廠管轄及派車,而其中絕大部份的通天巴士型號均為丹尼士的出品(只有支援性質的少量豐田Coaster(AT)以及三菱MK(AM)除外),故丹尼士方面在90年代初於九龍灣車廠設立一個專用維修場,為九巴旗下龐大的丹尼士通天巴士車隊為九巴人員作出維修方面的意見。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巴車長九龍灣車廠捱撞不治 涉事車長危駕被捕 (18:
九巴九龍灣車廠(KMB Kowloon Bay Depot),簡稱「九廠」或「K廠」,俗稱「皇帝廠」,位於觀塘區九龍灣臨華街1號,樓高四層,總樓面面積768,038平方呎,是九巴樓面面積最大的車廠[2],以及九巴四大車廠之一,廠徽為K。 在西貢區將軍澳方面,除91M及通宵路線外的車輛及車長皆由將軍澳車廠負責;此外,將軍澳車廠亦負責觀塘區13X、213X、74S、601(P)的車務運作。 我們在香港及澳門經營的服務中心設備齊全,在汽車業技術的迅速變化下,技術人員的質素保證就是我們提供卓越售後服務的成功關鍵。 我們的技術人員都通過了一系列的培訓和考試,技術水平更達到製造商要求。 此外,我們亦會派出員工參與海外培訓和研討會,從廠家中獲得最先進的維修技術和學習最新信息。 最後,我們的服務中心都配備了一系列由廠家提供的維修檢查儀器,更快更有效地找出維修車輛的問題源頭。
九巴九龍灣車廠(KMB Kowloon Bay Depot,簡稱九廠,俗稱皇帝廠),公司車廠代號KBD-KB,位於觀塘區九龍灣臨華街1號,樓高四層,主要管轄範圍為九龍東(九龍城區[1]、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西貢區(含將軍澳),廠徽為K。 廠內設有74個維修車坑,提供近560個泊車位[2],目前為九巴樓面面積最大的車廠,達768,038平方呎[3]。 由於九龍區及將軍澳往返機場的服務由城巴營運,故此九龍灣廠內(包括其分廠)沒有任何屬於龍運巴士的車輛,為目前唯一一間由九巴獨立運作的車廠。 車廠管轄範圍遍及九龍東(九龍城區[3]、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西貢區等地的大部分巴士路線與車隊,以及提供保養與維修服務,負責每月「月驗」及每6個月「小檢」等工作[4]。 車廠內設有74條維修車坑、16條「油坑」供巴士入油[5],以及大約560個泊車位[4];由於車位有限,所有將軍澳及少數觀塘區巴士路線車隊改為停泊於轄下將軍澳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路線資料
舊車廠在將軍澳第85區,即百勝角環保大道日出康城領都對面,將軍澳基本污水處理廠及新巴舊將軍澳車廠之間。 過往九巴將此站稱為「九龍灣宏照道」(Wang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Chiu Road, Kowloon Bay)[1],於2009年2月18日起改為現稱。 首代將軍澳車廠在陶樂路與寶康路之間,即怡心園旁邊;該廠在2000年代初停用,原址現已建成職訓局青年學院(邱子文)、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及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3所學校。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將軍澳車廠
2016年4月9日,九巴為慶祝成立83週年,於九龍灣車廠天台舉行嘉年華暨開放日,供持入場券人士參與。 據瞭解,事主49歲,今年5月入職任車長,原定今日返早更,但他未有出現報更,直至早上7時許,被同事發現倒臥在車廠天台,當時身穿車長制服。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多名事主親友,包括母親、妻子及兩子女聞悉噩耗趕到醫院,九巴車務總監關智偉與數名職員,到聯合醫院慰問事主家屬。 有消息指停泊於舊將軍澳廠長達7年的1983年都城嘉慕9.7米MCW9.7米(M2/CZ1014)已被有心人收購,日後將會作全車修復翻新。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面積
本公司的零件倉面積超過60,000平方公尺,庫存零件超過27,000個項目,為日常維修提供良好基礎。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在推行ISO過程中,零件的存放及流程更為系統及標準化,確保第一時間給予維修部及顧客支援。 據香港01消息指,較早時另一名九巴車長清晨排車時,懷疑在倒駛期間不慎撞到羅車長,疑未有察覺駛離現場,現正在警署接受調查。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巴九龍灣車廠 九龍灣九巴車廠辦公時間
隨著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關閉,所有通天巴士線被取消,該工場亦正式關閉。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龍灣車廠曾經是九巴唯一沒有任何12.8米巴士的車廠(包括其衛星廠將軍澳車廠),據稱如12.8米巴士中途壞車,將無法由拖車拖回車廠維修,有關問題直至2020年1月才獲得解決[18]。 為便於分辦,所有九龍灣車廠的12.8米巴士(包括九廠轄下的將軍澳衛星廠),車頭玻璃左下方貼有一張藍色圓形貼紙。 到2016年8月,九龍灣車廠只剩下3部非低地臺巴士,全數為丹尼士巨龍9.9米,分別為ADS212/JC3845、ADS209/JC3316及ADS223/JC3752。 隨着前兩者於同年12月31日調往荔枝角車廠(L),加上後者於12月20日撞毀,並於2017年1月中旬提早退役,使九龍灣主廠踏入2017年即正式實行全低地臺化運作。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巴士站位數目
九巴將軍澳車廠(KMB Tseung Kwan O Depot),簡稱「將廠」或「閃廠」[14],公司車廠代號KBD-TKO,是九龍灣車廠(K)的衛星車廠,位於西貢區將軍澳第26區,即運隆路15號,將軍澳電訊盈科電話機樓對面。 【點新聞報道】今日(7日)早上近7時半,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天台位置,一名49歲的羅姓車長懷疑被車撞倒,倒臥地上頭及腳部受傷,昏迷由救護車送往聯合醫院搶救,惜終證實不治。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今晨(7日)7時許,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九龍灣車廠內,一名男車長被其同事發現倒臥在車廠天台,腳部骨折,頭部嚴重受傷昏迷,懷疑他曾被車撞,救護員接報到場,將傷者送往聯合醫院搶救,惜證實不治。 設計以沙田車廠為藍本的九龍灣新車廠於1990年11月29日啟用,由九巴總經理雷中元主持開幕儀式[1][8][4],取代觀塘車廠而成為九龍東最大的日常維修車廠,沿用後者廠徽「K」[9];至於觀塘廠仍保留一半面積,轉換身份成為九龍灣廠轄下的衛星廠,運作至千禧年代中葉為止。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龍灣車廠
2008年3月1日起,盛德街巴士總站及何文田總站改由荔枝角車廠管轄,與兩總站相關路線(包括5A、108及109)當日連同掛牌車輛一併調往該廠管理。 隨着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區內居民對巴士服務對需求亦日見殷切,因此九巴九龍灣車廠在1990年代末在將軍澳設置衛星廠,方便區內路線車務安排。 警方表示,凌晨4時48分,一名45歲男子駕駛一輛公共巴士在臨華街一巴士車廠天台倒車期間,懷疑撞倒該名49歲男子。 上午7時23分,警方接獲一巴士公司職員報案,指發現該名49歲男子倒臥在該巴士車廠天台,懷疑他曾被車撞倒。 該名45歲的公共巴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意外後沒有停車及意外後沒有報案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 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區內居民對巴士服務對需求亦日見殷切,因此九巴九龍灣車廠在1990年代末在將軍澳設置衛星廠,方便區內路線車務安排。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九巴九龍灣車廠
另一方面,九龍灣車廠落成20多年,正門大閘從未打開過,恍如置身「柴房」[9];李氏2015年元旦履薪不久,便落實車廠翻新工程。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而車廠大部份地方可供現役巴士停泊,但當九龍灣車廠大量巴士退役時,將軍澳車廠接近新巴車廠及行人路部份將會被徵用作為臨時停泊用途,直至巴士成功招標出售為止。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至2000年代末,日出康城各期相繼落成,該苑居民投訴巴士運作所發出之噪音影響他們作息,因此當局在2010年3月25日一次區議會會議中[15]正式落實將九巴將廠連同旁邊的新巴車廠一併遷往第26區永久巴士車廠。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2025 受聘者可享有多項福利,包括獲資歷架構認可之專業培訓、良好晉升階梯、員工醫療福利、有薪年假、住院保險、員工及家屬免費乘搭巴士、員工子女獎學金計劃、員工興趣及康樂會等。 九龍灣臨華街1號九巴車廠 他原於今早4時許當值,依照正常程序抵達九龍灣車廠報到,並前往車廠天台取車,惟5時許未有如期出車,至上午7時半左右被發現倒臥在天台行車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