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認為除增加相關人手編制外,更應為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提供高級治療師的專業督導資源,以持續提升輔助醫療服務同工的服務質素。 一校一社工2025 另政府應為各機構的到校服務隊提供穩定的辦公場地,或讓其以合理的市值租金租用辦公場地,令同工得以安心提供服務,有關安排實是刻不容緩。 對於政府以試驗計劃形式,為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特殊需要跡象並正輪候評估的幼兒提供支援,本處表示歡迎。 然而,本處希望政府能就有關支援方案的具體運作模式,向業界進行諮詢。
- 愛心室位於學校一樓的中心,下課的時候可以很容易接觸到下操場玩的同學們,這個辦公點是很適合我的工作的。
- 惟本處建議政府為增加社區服務而購買私人處所時,必須考慮購置時機、選址適切性、成本效益及社會觀感。
- 低危困境兒童由社區主導跟進落實,中危由街道未保站與社區聯合跟進,高危和極危分別上報區和市未保中心,在區和市未保中心指導下跟進。
- 學校靈活運用校本資源聘用輔導員,善用他們輔導專業為學生提供中、長期的支援,有助學校的輔導工作發揮最大果效。
- 本處建議政府應主動承擔舊區重建的責任,並以公眾利益為由,考慮動用《土地收回條例》,將所得土地全數用於興建公營房屋,以解決現時約27萬名基層人士的急切住屋需要。
她認爲,參照香港“ 一校一社工” 的標準計算,學校社工缺口巨大,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在全市全面鋪開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東莞市政協委員李夢偉是廣東東莞第一批社工,多年來見證了東莞社會工作的快速發展,一直以來十分關注社工領域的工作。 此次她從自身專業和從事領域出發,提出關於精準配置學校社工服務,打造大灣區青少年教育高地的提案,期待東莞實現“ 一校一社工” 的全覆蓋。 在新措施下,學校可選擇開設一個學位社工職位,並可以用新津貼購買諮詢、督導或其他支援服務以協助這位社工進行輔導工作。 選擇向社工服務機構購買駐校註冊學位社工服務的學校,亦可訂定較長時期(如五年)的服務合約期。
一校一社工: 社工可以提供什麼支援?
鑑於近日有不同團體/人士對小學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的評論存有誤解,教育局特此澄清,以釋疑慮。 隨着近年來深圳市常住人口的劇增,在校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學生的各種需求不斷增長,專門針對學生提供服務的社工隊伍不斷壯大,服務崗位類別逐漸多元化,服務內容逐漸多樣化、細緻化。 但是針對該領域服務,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無可執行、統一的標準。 一校一社工 學校社工發展較早的香港社工服務指標和服務要求與內地學校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服務需求有一定差異,需要結合深圳實際探索本土化的社工服務標準。
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在讀研究生朱慧伶參與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山區)計劃“一校一社工”專項,前往位於粵西山區的茂名信宜北界鎮,用專業的知識陪伴山區學校的孩子快樂成長。 我們隨着時間、年紀、生活經驗及社會等的轉變,個人的定位和角色都會改變。 因此,無論選擇哪一種工作,都要懂得調整心態,多思考工作的意義。 要明白工作其實是一種自我實踐,我們工作不單是為了錢,更理想的是要結合興趣和體驗個人身分與價值觀。 一校一社工2025 我們相信「生涯(再)規劃」是一生的課題,因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校一社工: 第六章 增加房屋與土地
與其他學校駐校社工項目不同,順德啓智學校星宇社工站是順德區首個在特殊教育領域探索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 “是北滘婦聯購買的社工服務,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關注青少年性教育,我們就把服務送到學校,在學校駐點。 ”一心社工服務中心社工吳芹說,項目制定不好的是,項目完結後,駐校點就撤銷,對於大問題、羣體性的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今年3月份,深圳通過向民間專業化社工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了540多名準社工,這些準社工將報名參加社工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證後才能成爲真正的社工。 一校一社工2025 到2010年,深圳計劃社工規模達到5000名,其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要達到3500多名。 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書峴站附近3日晚上發生的無差別行兇事件,至今有1死14傷。 韓聯社報道,事發後網上出現至少4篇殺人預告,警方已經就有關言論展開調查,透過IP尋找留言人士,並在漢堤、書峴、梧裏及蠶室站「預告犯罪現場」加強巡邏。
一校一社工: 【中學社工.倡議(二)】「一校一社工」不合時宜 須加駐校社工
學校輔導員以心理層面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價值及疏導情緒,改善精神健康狀況。 輔導員不僅是發生問題後才進行補救工作,而是平時就為學生進行預防性措施,增強他們的抗逆能力,並制定方案,培育學生個人發展。 隨着學生的需要愈趨複雜,輔導員能跟進深層和長期介入的個案,持續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社交和情緒方面的支援與訓練。 香港政府於2018年推行小學「一校一社工」政策,又於2019年推行中學「一校兩社工」政策,透過強化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應對學生在學業、情緒和精神健康方面所面對的問題。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將現行的「一校兩社工」政策改為「一校一社工一輔導」。 筆者作為同時擁有教育、社工和輔導3個專業資格的教育工作者,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 第三,並非所有社福機構設有輔導員一職及為學校提供輔導員服務,因此大部分學校都是自行聘請輔導員,故沒有如同社工般的督導機制。
- 本處歡迎政府加強特殊幼兒中心及住宿特殊幼兒中心的社會工作服務,以及提供心理治療予有特殊需要的人士(特別是兒童)及其家長。
- “現在深圳所有學校都有駐校社工,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將 一校一社工 的模式覆蓋到順德全區所有學校。
- 她認爲,參照香港“ 一校一社工” 的標準計算,學校社工缺口巨大,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在全市全面鋪開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無疑改裝工廈成過渡性房屋,對現居於不適切住房的基層巿民有一定幫助。
因此,「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應盡快提交租務管制的具體執行方案,而非只停留於研究租務管制的可行性。 本研究對 162 名接受繼續教育督導的諮詢 師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①諮詢師的受訓經歷、從業經驗、理論取向和工作場所均有較大差 異。 ②諮詢師的被督導經驗差異較大,有少數諮詢師甚至以往從未接受過督導。 ③諮詢師平均接 受過小組督導的小時數為 107.27,是接受過個體督導小時數的 3 倍多。 ④諮詢師對督導師的期待 中,對其“指導性”的期待最低,均值為利克特七點量表(1-7)中的 5.76,其他期待項得分均值 都在 6 分及以上。
一校一社工: 青少年面對的困境複雜化 教育只有一條路?
學校社會工作不同於心理諮詢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社會支持系統。 從2011年起,佛山南海區揚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平洲四中、桂江二中、疊滘中學開展駐校社工服務。 目前,三個學校一共有三名社工進駐,另外還有一名社工助理可自由調配。 “每一個畢業生的能力都不一樣的,能力強的可以直接工作,但有的即使是畢業了,還是無法自理的,可能就需要找託管機構了。 ”駐校社工陳梓毅介紹,去年他們成功推薦一名學生到麥當勞就業,4名到庇護工場,其他的畢業生就進行回訪,根據不同的需求鏈接不同的資源如康復、託管等。 “現在深圳所有學校都有駐校社工,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將 一校一社工 的模式覆蓋到順德全區所有學校。
一校一社工: 學校有需要改行一校一社工一輔導政策嗎?
對於現時選擇聘用學生輔導教師的學校,教育局不會要求由社工取代他們。 學校可因應需要,繼續選擇保持現有的安排,包括學生輔導教師的聘用、現職非學位學生輔導教師改編職系的安排及辦學團體下現職學生輔導教師的調任安排。 一校一社工 我們必須強調,教育局並沒有設定限期,要求這些學校轉用新資助模式。 目前,順德駐校社工的形式,大概分爲政府購買和項目制定兩種。 華僑中學、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等10所區屬高中和職中的駐校社工服務是由順德區教育局出資購買,實施“一校一社工”,學校聘請專職社工爲學校提供全面的服務。
一校一社工: 政策18年未有徹底檢討 駐校社工人手不足
在項目穩定下來之後,變成了“一校一社工”的模式,即一個學校僅有一個社工。 2011年至今,佛山南海桂城已出資130多萬元向專業社工機構購買服務,在桂江二中、平洲四中、疊滘中學、羅村一中等學校試點“社工駐校”,嘗試的是“一校一社工”模式。 一校一社工 但由於社工的質量不一和數量有限,該模式還未能在佛山南海大面積鋪開。 由於殘疾孩子的特殊性,除了教育需求外,還有康復、就業、醫療、經濟救助等特殊的需求。
一校一社工: 生態合作取向之WISER三級輔導 工作模式
而社會服務聯會最新調查指出,在2016/17年度由中學駐校社工跟進的29,726宗個案中,近6,000宗屬於精神健康,逾2,300宗為自殺問題。 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劉世穎詳細介紹了“一校一社工”的提出背景以及項目實施一年來所做的有益實踐及成效,她指出“青理公益課堂”是落實“一校一社工”社區教育創新模式的有效途徑,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爲社區中小學教育貢獻青春力量。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為十間中學提供駐校社工服務,範圍覆蓋觀塘和將軍澳。 一般中學駐校社工個案數字高達75宗以上,超過既定目標,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對應的十間中學中,有兩間中學的個案數更超過100宗,於是有的學校會自行多聘請一位社工。 然而,在校本管理的背景下,學校自行聘請社工雖然有助於緩解駐校社工的壓力,但由於該名社工隸屬學校,校方未必全面瞭解社工職能,可能會影響專業工作。 為增加學校輔導專業的人手,自2010/11學年,社署撥出額外開支,從非政府機構安排人手,增加20%的社工,業界稱之為「0.2社工」。
一校一社工: 「我們處理的只是表象問題」 孩子們需要的是聆聽與陪伴
委員會於2016年底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學生自殺行為由複雜因素互相影響而成,包括精神健康、家庭/朋輩、學業壓力等。 ”南海桂城社工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桂城是南海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轄區內青少年來自不同地方,家庭教育水平不一,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許多來自生活、學習、交友、情緒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引進更爲專業的社工服務去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複雜化的青少年問題,駐校社工僅是瞭解問題的第一道安全閥,「一校兩社工」也只是每間基本要求。 政府應對全港中學的情況做詳細的普查和比對,針對每間中學的需求提供彈性化的方案。 例如有較多雙非、低收入家庭、SEN等特定情況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 學校發生緊急事件時,會將學生分成不同組別,再安排不同社工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工作,「一校一社工」的規例在人手方面自然不足,需要外校社工支援。
一校一社工: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就「推行一校一社工」的立場聲明
1970年代,全港中學達到一名社工服務四間學校的比例,而1980年代已經開始研究將社工人手比例調整至1:1000。 令人失望的是,時至今日,社工仍要面對1:1000的人手壓力。 是次施政報告並沒有針對幼兒教育提出新方向或跟進相關發展,令人失望;穩定教職員人手對教育實為重要,因此,本處希望政府盡快落實幼師薪級表,並釐訂幼師學位化的進程。 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已覓得可在未來三年內提供13,2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惟從土地改動到房屋落成需時,政府必須加快興建速度。 此外,增建過渡性房屋之際,亦要考慮社區配置和社會服務配套,確保住戶獲得足夠的社區支援網絡。 臺灣學校輔導工作始於1950年代,早期取經於西方,經歷六十年逐步朝本土學校輔導工作模式發 展,並且立法,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學校輔導制度。
一校一社工: 社工宣傳與專業發展
此外,在校內的輔導員能關心老師的精神健康,提供輔導服務,或減輕老師推行輔導活動的工作量,紓緩其工作壓力。 在學校面臨危機處理時,輔導員亦能配合老師和學校社工,提供即時的協助及專業的意見。 學校靈活運用校本資源聘用輔導員,善用他們輔導專業為學生提供中、長期的支援,有助學校的輔導工作發揮最大果效。 輔導員和社工互相配合,讓學生得到全面且深入的支援,健康成長。 另一方面,輔導員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纔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而建立關係則需要時間,因此確保學校輔導員的就業穩定性十分重要。 部分學校不瞭解輔導專業和輔導員的作用,或存有上述的憂慮,而不聘用輔導員。
一校一社工: 社工課堂
本處喜見政府將設立基金支持殘疾人士的藝術發展,而特殊需要兒童的運動習慣及體育發展亦為重要。 一校一社工2025 故此,我們深盼政府可在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及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上,能預留資源資助學前階段兒童的計劃項目。 而我們期望政府平等看待有優秀表現的殘障運動員,為殘障運動員培訓注資,加強殘障運動發展。
本處樂見政府增加資源,讓公營小學按校本需要落實「一校一社工」政策。 然而,小學社工駐校服務以「價低者得」的投標機制進行,釀成結構性問題,導致大量資深社工流失,影響服務的延續性。 近年家庭問題複雜,加上學童精神健康問題,都有賴資深社工及穩定的專業人員提供支援。 因此,本處要求政府盡快取消投標制度,長遠維持穩定有質素的小學社工駐校服務,保障學生福祉。 本處同意政府舉辦更多專題式招聘會,協助失業人士認識不同工種及需要並讓不同行業進行人力資源配對。 政府注意到安老院舍前線護理員人手緊張,惟護士、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的供求問題也值得關注,期望當局增撥資源,提升院舍照顧長者的服務水平,並更貼合長者的需要。
其次,本處亦期盼有關支援能延伸至未輪候評估的懷疑個案,讓出現學習困難的兒童能即時獲得支援。 另外,按現行制度,不少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因年滿六歲而被終止學前康復服務,本處認為政府在推行上述「全校模式」支援服務同時,亦應持續支援此類兒童直至他們能銜接其他服務。 一校一社工 最後,本處亦建議於各區設立「社區為本」的家長資源中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前兒童家長提供支援及建立更具針對性的社區網絡。 本處歡迎政府撥款加強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人手,需包括人力及編制,盼能盡快落實推行。 現時家庭問題愈趨複雜,住宿照顧服務的兒童有兩成多經歷被虐及四成多有特殊需要,故本處促請政府應進行全面檢討,引入新服務模式以滿足不同兒童及家庭的需要。
本處期望在租賃的年租租金及租用年期兩項上,政府能給予更多支援,讓社福服務得以發展。 在新措施下,學校可選擇開設一個學位社工職位,並可以用新津貼購買諮詢、督導或其他支援服務以協助這位社工進行輔導工作。 選擇向社工服務機構購買駐校註冊學位社工服務的學校,亦可訂定較長時期(如五年)的服務合約期。 民間組織紛紛為市民提供各類型的輔導和情緒支援服務,在此輔導員的角色尤其重要,他們以微觀角度瞭解個案對象並發掘其內在資源,協助解決他們的情緒問題。 在校內的輔導員着重於從內在認知、情感及行為來幫助學生,擅於處理和分析學生個人成長的發展需要、行為背後動機,並透過發掘學生的潛能協助他們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Riva從事社會工作15年,做過小學社工與家庭服務的工作,目前為一間band 3學校的駐校社工。
一校一社工: 「一校一社工」政策正面睇
綜合以上各點,所有學校在新措施下獲發的輔導資源均會增加。 因此,現時運用其他資源,包括額外學生輔導服務津貼,聘請多於一名輔導人員的學校,將來仍可以繼續按需要聘請額外的輔導人員/社工。 根據社會福利署《社會工作人力需求系統報告書》,大部分社工系學位畢業生未能找到相應職位,學位職位一直供過於求,多年累積下來,社會絕對有足夠人才應付「一校兩社工」。 從開支考量,根據2011年增加20%中學社工人手時,全年開支所需費用為2億5,000萬元,就2017/18社福經常性開支預算為798億元,就算實現一校兩社工,開支亦不會造成過大負擔。
一校一社工: 「我們處理的只是表象問題」 孩子們需要的是聆聽與陪伴
儘管如此,無論是委員會成員還是政府官員,仍表示願意檢視教育制度有關部分,並加強支援和保護青少年免受自殺風險影響。 社會瀰漫競爭氣氛,教育似乎僅剩一條路可走——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為未來奠定基礎。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呈抑鬱徵狀的學生人數達到過往六年新高53%,其中有25.2%學生呈現高焦慮徵狀。 而最多的焦慮來自學業和考試壓力,有22.3%的學生壓力來自文憑試,其次有17.8%有學業壓力,14.6%認為有前途問題。 一校一社工 對此,她建議東莞相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創造有利於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的環境。
陳露鼓勵小文加入學校義工團隊,常常關心他,表揚他,慢慢讓同學改變對他的看法,每次看到他髒亂的時候,就把小文拉到文明鏡子前,讓他好好整理,幾個月後,小文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校一社工 小文(化名)是平洲四中初一的學生,在學校裏,小文不注意個人衛生,甚至有時把喫了一半的雞腿塞在褲兜裏。 而疊滘中學社工馮達靜瞭解到,疊滘有龍舟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一校一社工: 第六章 增加房屋與土地
回應從2014/15學年開始湧現的自殺潮,衞生署於2016年1月推出實行三年的全港性心理健康推廣計劃「好心情@學校」,由優質教育資金提供每間學校200,000萬元撥款。 在這項針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計劃中,其中一個關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正向思維」,以解決的在人家關係、環境適應等方面的問題。 詳細內容,可以參閱有關報告: /tc/other_info/TFPYS_Report_(Chinese).pdf。 少數族裔家長對於本港特殊教育需要的資訊和現時教育制度缺乏理解,加上言語障礙,以致為有需要的兒童選擇合適服務時出現困難。
然而,本處認為政府除提供基金資助社區及安老院舍應用相關科技外,也需要為其他配套,例如:院舍人均面積(包括擺放新儀器所佔空間)、員工培訓等,增加額外資源,以至新科技能發揮最大效用。 本處認同政府建議增加暫託宿位,相信有助舒緩現時長者及照顧者對服務的需要。 但在長遠的政策上,政府實需持續改善及監管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而不止於提供津貼補助私營安老院的空缺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