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添表示,安裝自動閘門的車站次序有三項考慮因素,包括月臺是否較筆直和少彎位、是否需調整停車位置,以及是否設有備用月臺減低工程對列車運作的影響,而率先開展工程的馬場站正好符合條件。 翻查資料,港鐵於2013年介紹東鐵線加裝月臺閘門計劃時曾指,要安裝月臺閘門需要更改月臺結構、更新列車及更新信號系統,而東鐵沿線有35個月臺,工程涉及安裝約1600道閘門。 當時預計,要維持東鐵車站運作及列車服務,同時進行閘門加裝工程,因只可於晚間施工,施工期預計需約3年。 大埔墟站在兩鐵合併前已開始進行全面翻新工程,工程耗資約8,400萬元,包括更換月臺頂部的嵌板、增高車站月臺頂部及月臺支柱、翻新洗手間、遷移客務中心及增加商店設施。 有關工程大部分已於2009年竣工,並與香港大學合作在車站屋頂建立首個鐵路「空中花園」,屋頂綠化有助車站隔熱,預計車站可降溫攝氏約2.3度,每月可節省約10萬元電費開支[5][6]。 而通常北行列車會使用1號月臺上落客;而南行列車則使用4號月臺。
為標示停車位置,港鐵今月起將陸續更新東線月臺的排隊標示,原則為「先藍後灰」,即現時跟照灰色標示候車;更改停車位置後,則在灰色位置候車,其中沙田站會於週四(22日)貼上新標示。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港鐵東鐵綫早前於大埔墟站安裝的首兩對自動月臺閘門,已經通過相關測試,今日(3日)起開始投入服務。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港鐵表示,同一月臺隨後安裝的閘門,會盡力做到可以即裝即用,即在晚上非行車時間完成安裝後翌日便投入服務。 【大公報訊】港鐵東鐵綫13個舊車站的月臺未安裝閘門,港鐵公司昨日表示,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已經展開,本月2日在馬場站開始安裝,大埔墟站安裝工程則預計於本月底在大埔墟站開始。 港鐵計劃,明年在落馬洲站、上水站、沙田站及大圍站開始安裝閘門,目標於2025年底完成全部安裝工程。 港鐵本月起陸續安裝東鐵綫自動月臺閘門,早前於大埔墟站安裝的首兩對自動月臺閘門,已經通過相關測試,今日早上起投入服務。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今日大公
丁嘉俊表示,標示的原則為「先藍後灰」,即由現時至更改停車位置前,乘客應跟隨藍色標示候車;在停泊於新位置後,則在灰色標示候車。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臺牆身翻新工程[7][8]。 而大埔墟站亦於2022年5月上旬已完成更換牆紙以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前沙頭角支線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九鐵將其中一輛機車復修回1920年代的原貌後,1997年放置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保存;而另一輛則本來打算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以後於該處展出,但由於兩鐵合併的關係,九鐵最終決定將之運返英國展覽。 大埔墟站是一個高架車站,大堂與月臺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 在施工期間,車站會派遣月臺助理維持秩序,並協助有需要的乘客。
- 百年歷史的東鐵線本月中終於延伸過海,在全線啟用韓國製九卡車前夕,有大批鐵路迷送別舊有俗稱「烏蠅頭」的12卡英國製列車。
- 【大公報訊】港鐵東鐵綫13個舊車站的月臺未安裝閘門,港鐵公司昨日表示,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已經展開,本月2日在馬場站開始安裝,大埔墟站安裝工程則預計於本月底在大埔墟站開始。
- 九鐵將其中一輛機車復修回1920年代的原貌後,1997年放置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保存;而另一輛則本來打算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以後於該處展出,但由於兩鐵合併的關係,九鐵最終決定將之運返英國展覽。
- 港鐵表示,為免影響市民乘車體驗,工程團隊把握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進行。
- 李家潤表示,正尋覓地方,研究如何展示集體回憶,「睇到『黃頭』、『烏蠅頭』嘅風姿」。
港鐵表示,東鐵綫落馬洲站的全部自動月臺閘門已於今日(18日)完成安裝並投入服務,上水站將亦於下星期展開閘門安裝工程,而沙田及大圍站的相關工程亦會於12月內相繼展開。 據點新聞報道,港鐵東鐵綫部分月臺未有裝設自動閘門,不時發生有乘客進入路軌的事故。 港鐵於上月起開始在東鐵綫進行安裝工程,並於上月初率先於馬場站展開,餘下車站合共35個月臺亦會陸續安裝,工程預計2025年底完成。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港鐵繼於月初開始,在馬場站安裝自動月臺閘門,亦開始於大埔墟站開展工程,安裝後通過測試,正式投入服務,期望隨後安裝的閘門可即裝即用。 港鐵過境鐵路總管張志強昨日表示,整項工程涉及13個車站合共35個月臺,每個月臺安裝45對自動月臺閘門,總體近1600對閘門,閘門總長度近8000米。 港鐵之前表示,已在東鐵線車站完成月臺加固工程,正調校列車的合適停車位置等前期工作,預計2023年中,會先在大埔墟站及馬場站安裝閘門,之後再檢討及改善安裝過程,再分階段於各站安裝。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裝閘門 料月底動工
當時大步墟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是九龍城和深圳墟之間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擁有面臨大步海(現稱吐露港)這漁港,所以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 大埔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及汕頭。 後來因為族羣人口增加,除了大埔頭,還分遷到元朗屏山、廈村、屯門紫田村、粉嶺龍躍頭、沙頭角萊洞及大嶼山塘福等多個聚居地,勢力顯赫。
而大埔墟站被配色為 紫苑色,主題植物為紫竹,街景為舊北區理民府。 前沙頭角支綫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大埔墟站是一個架空車站,大堂與月臺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月臺
港鐵表示,每個月臺完成安裝第一對閘門後會進行一系列測試,在通過測試後會正式投入服務。 安裝自動月臺閘門既複雜及具挑戰性, 港鐵團隊會持續檢討及汲取經驗,積極籌備其他車站的安裝工程,預料明年起將陸續於落馬洲、上水、沙田、大圍站開展, 整個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目前預計大約於2025年底完成。 目前港鐵本地重鐵網絡只剩東鐵沿線車站仍未安裝月臺幕門或閘門,港鐵早於約10年前曾指「正裝備安裝」,但多年來始終未見蹤影。 隨着東鐵線過海段今年5月中通車,港鐵終於有安裝閘門的新進展。 港鐵指,預計2023年年中率先開始在馬場站及大埔墟站安裝閘門。
- 隨着東鐵線過海段今年5月中通車,港鐵終於有安裝閘門的新進展。
- 前沙頭角支線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 同年橫跨林村河的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 文氏亦乃新界五大氏族,明初分別在大埔泰亨和元朗新田一帶定居。
清末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建立名爲「太和市」的新墟市,與林村河北岸的「大埔墟」分庭抗禮。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由於太和市享有較優越的地理位置,鄉民逐漸將太和市視爲大埔的墟市代表,並以「大埔墟」去稱呼太和市,而原來的林村河北岸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爲「大埔舊墟」。 另外大埔墟站月臺長度則採用12卡車廂的列車長度,不過自東鐵綫於2022年5月全面採用9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後,月臺以南的候車範圍皆被停用,並於後期以玻璃欄杆封閉。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大埔舊墟(包括汀太路、大埔太和路及汀角路所包圍的地區)及大埔墟(包括廣福道沿線地區)為範圍。 1595年(明萬曆廿三年),龍躍頭鄧氏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即現在大埔舊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通稱「鄧孝子祠」,現已不存)。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鄧氏族人向新安知縣申請在「鄧孝子祠」旁建墟,名義上利用該墟收入續祠的香火之用(當時以商業謀利,常以此作名目)。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車站翻新工程
陳說,港鐵經過10年時間,仍未提交東鐵全線安裝閘門的時間表,直指情況不合理。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之前有大批鐵路迷歡送12卡「烏蠅頭」列車退役,不少人都希望重見已退役的「烏蠅頭」及「黃頭」,但香港鐵路博物館只保留年代更久遠的列車。 李家潤表示,正尋覓地方,研究如何展示集體回憶,「睇到『黃頭』、『烏蠅頭』嘅風姿」。 另外,東鐵過海段通車至今約四個月,港鐵過境鐵路總管張志強表示,7月每日平均客量按年增加約2.5%,升至約53萬人次。 他又指,港鐵整體網絡乘客量分佈更為平均,早上繁忙時段荃灣線客量下降17%;觀塘線則減少約10%。 2014年民建聯獲香港建造商會研究基金撥款,研究如何活化聯和墟、大埔墟和石湖墟。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
現時大埔舊墟(位於林村河以北,汀角路以西,大埔舊墟天后宮附近一帶地方)已完全成為住宅區,墟市已經消失。 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廣福道兩旁)則仍然有墟市富善街(原稱太和市,以文武二帝廟為中心)。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舊墟與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丁續指,會於2023年首季實施新停車位置,涉及羅湖或落馬洲站至旺角東站之間的11個車站,共25個月臺。 列車往後會停泊於月臺較筆直的位置,大部份會向南移一或兩卡車的距離,以改善月臺空隙的情況。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港鐵東鐵綫首個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完成 馬場站閘門9月馬季開鑼時啟用
在施工期間,車站會派遣月臺助理維持秩序,並協助有需要的乘客。 在完成調整停車位置後,港鐵預計於2023年中,先在馬場站及大埔墟站安裝閘門。 丁嘉俊指,該兩站的月臺較為筆直,本身可沿用現時停車位置;其餘11個站都較彎而須調整,希望先汲取該兩站的加裝經驗,再為其他車站安裝閘門。 港鐵總經理(項目策劃發展(車務)丁嘉俊今日在記者會表示,安裝月臺閘門涉及五個步驟,首三個即加固月臺、更新信號系統,以及更換列車已完成,現時踏入第四步,調校列車停車位置及其他測試工作。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港鐵表示,安裝自動月臺閘門複雜及具挑戰性,港鐵會持續檢討及吸取經驗,同時積極籌備其他車站的安裝工程。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
至於大埔墟站的安裝工程目前正在進行,港鐵工程團隊會盡量爭取加快工程。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港鐵又指,這四個車站的工程都比原先公佈的2024年時間表提前啓動。 在相關車站月臺進行安裝工程期間,車站會派遣月臺助理維持秩序及協助有需要的乘客。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東鐵|大埔墟及馬場站明年裝月臺閘門 港鐵擬覓地展示退役列車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目前乘客可使用行人隧道前往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大埔達運道亦設有供居民或公司巴士的上落客區,另外車站B出口外亦設有的士站。 大埔墟站(英語:Tai Po Market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運頭塘新達廣場旁,屬於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於1983年4月7日啟用,以取代原有的舊車站。 大埔墟(英語:Tai Po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Market)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墟市;大埔舊墟(英語:Tai Po Old Market),則是香港現已消失的墟市,兩者都是位於新界大埔。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名稱辨析:「大埔墟」、「大埔舊墟」與「太和市」
大堂內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小食店等商店,大堂上層則設有快餐店[2]。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堂亦設有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香港郵政郵箱等自助服務設施。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裝幕門 港鐵:爭取即裝即用
港鐵東鐵綫本月起陸續展開月臺自動閘門安裝工程,繼馬場站後,大埔墟站前晚(18日)起展開工程。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港鐵表示,為免影響市民乘車體驗,工程團隊把握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進行。 每個月臺完成安裝第一對閘門後,會進行一系列測試,並在通過相關測試後正式投入服務。 同一月臺隨後安裝的閘門,期望能於翌日投入服務,爭取做到即裝即用。 【明報專訊】港鐵今月起陸續在東鐵線安裝自動月臺閘門,料2025年底完成安裝東鐵線全線車站月臺近1600對、總長約8000米的自動閘門,馬場站月初起開始工程。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港鐵:積極研究提早收車或延遲開始服務 爭取更多時間維修 未來五年投650億保養
過往不時有鐵路迷希望港鐵保留集體回憶,保育舊列車,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今早(27日)於立法會表示,現時正尋覓地方,希望向大眾展示集體回憶,「睇到『黃頭』、『烏蠅頭』嘅風姿」。 李家潤表示,正檢視列車的合適停車位置,之後將分階段安裝閘門,預料2023年中率先在大埔墟站及馬場站安裝。 港鐵5月起陸續安裝東鐵綫自動月臺閘門,馬場站月臺已於月初開始安裝,港鐵會持續檢討、汲取經驗,並積極籌備其他車站的安裝工程。 此外,沙田及大圍站的相關工程亦會於12月內相繼展開,全部較原先公佈的2024年時間表提前。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月臺 爭分奪秒裝閘門
港鐵公司於5月起陸續安裝東鐵綫自動月臺閘門,馬場站月臺於月初開始安裝。 港鐵指,安裝自動月臺閘門複雜及具挑戰性,團隊會持續檢討及汲取經驗,同時積極籌備其他車站的安裝工程 。 【點新聞報道】港鐵今日(18日)表示,東鐵綫落馬洲站的月臺閘門已完成安裝,今日起啟用,上水站將於下星期展開閘門安裝工程。 港鐵表示,為不影響列車服務,閘門安裝工程的挑戰很大,大部分車站的閘門只能利用晚間非行車時間的「黃金兩小時」進行安裝,故同一個車站每星期只能安排最多2至3晚進行工程,每個月臺的閘門安裝工程平均需約3至6個月完成。 李家潤表示,之前已在東鐵車站完成月臺加固工程,現正調校列車的合適停車位置等前期工作,預計2023年中,會先在大埔墟站及馬場站安裝閘門,之後再檢討及改善安裝過程,會分階段安裝。 百年歷史的東鐵線本月中終於延伸過海,在全線啟用韓國製九卡車前夕,有大批鐵路迷送別舊有俗稱「烏蠅頭」的12卡英國製列車。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東鐵綫大埔墟站安裝月臺閘門 港鐵:爭取即裝即用
民建聯認為為了配合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原墟市亦各有文化特色,既需要保育,亦需要注入新的元素。 在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的協助下,研究團隊舉辦多場地區工作坊,諮詢居民、商戶及學生等意見。 最終建議在大埔墟廣福橋旁建一座人車兩用橋樑,以加強新舊區聯繫,建議獲得有關部門接納[2]。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文氏族羣也曾計劃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舖,當然也屢遭鄧氏的阻撓。 文氏亦乃新界五大氏族,明初分別在大埔泰亨和元朗新田一帶定居。 為了跟大步墟抗衡,文氏在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在隔河另設太和市,即今富善街。
到1978年,九鐵展開電氣化工程,沿線鋪設雙軌及安裝架空電纜等,並向英國都城嘉慕訂購本港第一代電動組合列車,即中期翻新列車變身成「烏蠅頭」前的「黃頭車」,當時列車憑搶眼黃色車頭設計,因而獲得「黃頭車」的稱號。 港鐵早前表示,東鐵綫13個車站、合共35個月臺,總共近1600對,閘門高1.7米,總長度近8000米,整體工程耗資約5.1億元,相關閘門為內地生產。 1911年九廣鐵路通車,殖民政府在太和市附近修築車站,並命名爲「大埔墟站」,進一步確立了太和市享有「大埔墟」之名的地位。
民建聯議員陳克勤表示,東鐵線列車經過時產生大風,如月臺沒有閘門,會對乘客產生威脅。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同屬民建聯的劉國勳亦稱,東鐵過去不時有人墮軌,又或闖入路軌範圍,無論從安全或運作角度,都要盡快安裝。 港鐵正為東鐵綫月臺加裝閘門,首批工程將於本月內先後於馬場站和大埔墟站展開,預計整個工程2025年底完成。 林村河北岸有一條「舊墟直街」,便可略知「大埔舊墟」的歷史位置。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為了標示新的停車位置,港鐵將於未來數月,在月臺上貼上新標示,其中沙田站會最早於週四貼上。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香港即時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港鐵昨晚(18日)在大埔墟站開展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工程團隊在收車後的時間進行相關工程。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港鐵表示,東鐵綫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涉及13個舊有車站(除紅磡、會展及金鐘站外)共35個月臺,合共安裝近1,600對自動月臺閘門。 港鐵機電工程建造總經理梁志添表示,東鐵綫車站已使用幾十年,最初設計月臺結構並未考慮安裝閘門需要,而每對閘門重約半噸,每個月臺安裝40多道閘門,即月臺將要額外承受約20噸重量,故第一步就要加固月臺。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另外在九廣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期間,大埔墟站作為二期的終點站及三期的起點站,故於1983年5月2日至同年7月15日期間,大埔墟站一度成為電氣化火車及柴油火車的轉車站。 另外,2013年港鐵曾就東鐵線安裝閘門訂出整體工程計劃時間表,今日多名議員追問進度。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車站藝術
同年橫跨林村河的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現時大埔舊墟墟市已經消失,發展為住宅區,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新市鎮較後期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惟保留大埔舊墟天后宮,成為大埔舊墟的遺留痕跡,現存內街「舊墟直街」更保留舊墟的地名,從這些線索都可略知舊墟過去之地理位置。 區內主要屋苑和住宅大廈有:太和中心、翠怡花園、翠林閣、富善花園、美菱居、富萊花園、榮暉花園、榮明花園、麗和閣、美豐花園、榮麗苑、美新大廈、美利大廈、粵發大廈、富昌閣、安樂樓、華安樓。 在近一百年來,「大埔墟」和「太和」的名稱涵義發生過重大變化。 「大埔墟」一名最早是指始於明代由龍躍頭鄧氏於林村河以北建立的墟市。
同一月臺隨後安裝的閘門,會盡力在晚上非行車時間完成安裝後,翌日便投入服務巿民。 馬場站月臺於本月初開始安裝工程,其餘車站預計明年起陸續展開工程,全部工程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 大埔墟站月臺閘門2025 港鐵表示,安裝自動月臺閘門複雜及具挑戰性,港鐵會持續檢討及汲取經驗,同時積極籌備其他車站的安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