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湧天主教學校(Tung Chung Catholic School,英文簡寫為TCCS)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全日制津貼中學,於2000年創校,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湧。 為全香港首間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一條龍學校」,小學校舍和中學校舍皆在同一校園內。 是至今已超過十年歷史,並於此年建立學生會籌備委員會。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位於香港新界粉嶺祥華邨,校訓是「勤、儉、忠、信」,口號為「今日你以嘉誠為榮,他日嘉誠以你為傲」。 該校是由政府津貼的男女中學,是東華三院第十二中學。 大埔廣場2025 北區居民大多會以LKS,或“李嘉誠”稱呼該校。

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 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 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 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天保民學校(Mary 大埔廣場 Rose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九龍九龍塘聯福道11號。.

大埔廣場: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今年( 大埔廣場 學年)為該校之金禧(50週年)校慶, 該校將舉辦一連串的活動。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6位。.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NLSI Peace Evangelic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PESS)為香港一所基督教男女津貼中學,位於新界屯門第16區恆貴街3號(輕鐵豐景園站側)。 大埔廣場 學校由新生命教育協會於1999年創辦,並由平安堂捐助大部份的創校經費。

  • 初中班別是使用精英班制,不是採用平衡班制編班的。
  • 該校由元朗商會集資籌辦成立,並於1979年10月23日正式開幕,現任校長為葉慧貞女士。.
  • 學校座落於新界屯門兆康苑北面,鄰近西鐵綫及輕鐵兆康站。
  • 慕光英文書院是位於九龍觀塘功樂道的一所男女直資中學。
  • 在China Service Mail香港前十所最佳私立國際學校的列表上,這所學校被選爲最佳的私立國際學校。.

1999年,由於原定的杏花邨校址最終轉批予嶺南中學作遷校之用,為免混淆,學校於1999年9月正式更名「嶺南衡怡紀念中學」,以紀念捐款人何善衡及其妻李怡顏。.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Lingnan Dr.)是香港一間政府津貼中學,為嶺南教育機構屬下學校之一。 學校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廣州的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鍾榮光博士。 1978年9月創校,初期借用荔景邨慕光小學校舍上課,1979年9月遷入荔景山路校舍(西鐵線隧道緊急入口側)。. 屯門天主教中學(Tuen Mun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位於香港屯門建生邨,是香港天主教教區23間中學之一。

大埔廣場: 津貼學校

私立學校包含各層次的教育,如有私立大學、私立中學和私立小學等。 私立學校在美國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頂尖大學都是私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 在英國等歐洲國家,私立的大學則較少見,而且教學質量也不如公立大學,但是私立的中小學卻非常多,一些學校也非常著名,例如英國的公學。 大埔廣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直到1990年代中後期才被官方允許設立,但規模都不大;其中最大的南洋教育集團於2005年底倒閉。. 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Hong Chi Lions Morninghill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香港跑馬地藍塘道159號。 該學校於1965年由匡智會創立,並由匡智會管轄,屬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迦密柏雨中學(Carmel Pak U Secondary School,簡稱CPU),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於1979年由基督教興學會創立,是一所政府津貼全日制中學,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 而其建立在基督教信仰上,致力推行基督教全人教育,以栽培學生之德、智、體、羣、美、靈育為己任。 大埔廣場 為區內其中一所第一組別(Band 1)的英文中學。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3位。 校名中的「柏雨」乃梁省德太平紳士亡夫屈柏雨之簡稱。 學校創校校長為黃耀銓博士,他於08-09學年結束後因達教員之法定退休年齡而卸任,而繼任校長為現任校長譚明輝先生。.

大埔廣場: 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

但因為去水管問題,九月一日開學後,需放假十日以便完成工程。 校舍首年使用時只得中一、中二及中六,故可外借部分樓層給迦密愛禮信中學使用。. 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Yenching College)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於1977年創立的津貼男女子文法中學。

而由於該擬建校舍已批予另一所中學,此校預期將會於2019年停辦。 而在遷址以後,原校舍業主張至誠置業有限公司將該物業以3億港元售予一財團,後獲證實為香港浸信會聯會。.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SKH Holy Trinity Church 大埔廣場2025 Secondary School;簡稱「聖三一」或「HTCSS」)為香港政府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於1978年創辦。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藉著基督教的辦學理念,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能自立自愛,愛主愛人。 同時也幫助學生自我增值,終身學習;同時培養自律精神,建立嚴謹純樸的校風。 現任校長陳倩君女士曾任港島中西區傳統名校聖嘉勒女書院副校長,引入多項計劃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例如每月舉辦大型嘉年華,每次皆設有不同主題,寓學習於娛樂,讓學生感受學英文的樂趣。

大埔廣場: 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

香港在1970年代經濟起飛,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大埔廣場 香島中學(Heung 大埔廣場2025 To Middle School)是一所香港中學,於1946年創立,採用中文教學,兼兩文三語,於1991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

大埔廣場: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2018年,學校全港中學綜合排名較去年下跌一位,與拔萃男書院並列第十。.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S.K.H. Lam Woo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林護及LWMSS)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葵涌葵盛圍397號的英文津貼中學,佔地8400平方米,鄰近港鐵葵興站,為一所著名的英文中學。 大埔廣場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0位。.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SKH St.,簡稱SKHSSLMC)是位於新界西屯門新墟的一所中學,鄰近西鐵綫屯門站。 1973年,香港聖公會為了推廣教育給居住在青山屯門的漁民兒童,於是在學校現址興辦中學,佔地約3000平方米。 同年由白約翰會督主持祝聖,1974年由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揭幕儀式。

大埔廣場: 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全香港共四所高中書院,分別為明愛華德中書院、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CCC Kei Yuen College)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於香港元朗區成立的一所津貼男女英文中學,主要收生為區內第一組別(Band 1)學生。 坐落於元朗鳳攸東街,創校於1982年,建立目的是見證基督在元朗。

大埔廣場: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

全校共有14個班級,共有約1300名學生及和200位教職員。 港大同學會書院(HKUGA College)是香港一間直資中學,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建立。 辦學宗旨分別為「愛心與專業的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跟「學校與社會的結合」。 港大同學會書院強調互動教學,且大部分學科以英語教學,鼓勵學生發問。

大埔廣場: 香港培英中學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 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 大埔廣場2025 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 大埔廣場 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 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

大埔廣場: 天主教伍華中學

嘉諾撒聖家書院的學生統稱為「Holy Familian」。. 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官方簡稱為莊預、莊預科,坊間和學生間簡稱莊啟程;Po Leung Kuk Vicwood K. T. Chong Sixth Form College,KTC),是香港一所全日制高中學校,原為全政府津貼預科書院,由保良局管理。 該校設有日校部及夜校部,兩校共用校舍,但被傳媒報導的多數為日校部,下文中所指的亦屬日校。

大埔廣場: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

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鹹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 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羣聚居。 大埔廣場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據報導指,的士業界不滿政府不針對白牌車(包括 Uber 等網上平臺)進行取締,加上與運輸處的談判未有進展,的士業界打算在星期三罷工三小時,當日早上 11 時至下午 2 時停泊的士與大埔林村停車場,初步有 大埔廣場 500 部的士打算參加。 油尖旺區(Yau Tsim Mo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42,970人。

除此以外,校內的手球隊也是獲獎無數,除了在地區學界手球賽外,還在全港學界手球賽裏獲得不少的獎項。. 天主教新民書院(Newman Catholic College),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的資助中學,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辦。 該校佔地1540平方米,學校旁邊設有一個小停車房。

大埔廣場: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學校範圍內的孔聖講堂建於1935年,是香港早期少有的華人會堂。 該校於2011年起轉為直資中學,成立法團校董會。 而前任校監岑才生於2016年4月擔任校董期間逝世。.

大埔廣場: 元朗商會中學

校舍位處港鐵東鐵線大埔墟車站及大埔墟之間的圓崗山之上。 該校命名自1935—1943年期間首任中華聖公會華南教區主教(副會督)的莫壽增主教。.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 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 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祕密間諜訓練中心。

2000年9月更批准北角福建中學搬到九龍觀塘振華道一間新建的的校舍辦學。. 元朗天主教中學 (Yuen Long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簡稱元天)是香港元朗區的一所男女津貼學校,創校於1995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成立,學校校訓是“地鹽世光”。 學校面積佔地約400平方米,校址是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01號水邊圍邨。 學校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羣、美、靈各方面發展。

中聖書院(China Holiness College)是香港一間中學,由中華聖潔會所創立,本為小學,後來發展為香港首批直資中學之一。 原址於深水埗,但因改建校舍而遷至荔景一間小學校舍。. 將軍澳香島中學(Heung To Secondary School 大埔廣場2025 (Tseung 大埔廣場2025 Kwan O))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勤學裏4號,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3年創辦。 全校共有23班,學生人數約850人,校董會主席為袁武,校監為葉燕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