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顯示,英基學校協會每年學收入9.43億元,每年獲政府資助2.67億元,儲備約8,800萬元。.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Tsuen Wan Public Ho Chuen Yiu Memorial College,TWPHCYMC),簡稱「何中」、「何傳耀中學」,是一間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石圍角邨的英文中學。 大埔區中學2025 由荃灣鄉彥暨耀記行創辦人何傳耀太平紳士之子—何子平先生承其父遺志籌建,於1977年創立。.

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 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 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相連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五旬節中學(Pentecostal School)是香港九龍城區一間中學,位於九龍巴富街14號,佔地4400平方米。. 九龍三育中學(Kowloon Sam Yuk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所中學,由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主辦。 該校有兩個校區,校本部(初中部)位於九龍旺角界限街52號;周氏分校(高中部)位於九龍大角咀詩歌舞街14號。.

大埔區中學: 大埔區中學|Band3

該校為一所英文直資男女中學,由中華歷史文化教育基金會於2000年興辦,強調「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 學校特色是於中一及中二課程中加入「增益課程」,訓練學生基本共通能力。.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CCC Fong Yun Wah Secondary School),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主辦,方潤華博士贊助。

  • 由鳳溪公立學校主辦,於1952年在上水馬會道創校,1996年擴建校舍。
  • 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簡稱禮中、禮賢會或RCC,前稱禮賢會中學或RCPHKMC)是香港的一間中學,位於九龍九龍塘禧福道30號,旁為浸會大學道及喇沙利道,鄰近九龍仔的九龍仔公園以及浸會大學學生宿舍舊生樓,校舍後面為格仔山。
  • 前身為位於東區北角寶馬山伊斯蘭英文中學(Islamic College),舊校舍曾作為瑪利曼小學臨時校舍,後分配給北角官立小學下午校轉全日制並易名為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北角雲景道22號)。
  •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是一間資助Band1C男女校,學校有一些特色活動如「級訓輔時段」、「初中Budding Leaders計劃」,建立學生品格及提升自信,令校園充滿關愛文化。

對於論文,報告,項目,理念,文檔,調查,彙總,或論文。 這裏的定義是,說明中,描述,或每顯著在其上需要的信息的含義,並且它們的相關概念,作爲詞彙列表。 大埔區中學2025 智新書院(英語:Discovery College)是英基在香港建立的第二所私人獨立學校。

大埔區中學: 教學語言

是傳統的母語學校,初中分英文班(T、S)及中文班(H、M)。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是一間位於香港屯門區的津貼男女中學,由仁愛堂與田家炳先生於1987年創辦,校訓為「己立立人」。. 中聖書院(China Holiness College)是香港一間中學,由中華聖潔會所創立,本為小學,後來發展為香港首批直資中學之一。 原址於深水埗,但因改建校舍而遷至荔景一間小學校舍。. 將軍澳香島中學(Heung To Secondary School (Tseung Kwan O))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勤學裏4號,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3年創辦。 全校共有23班,學生人數約850人,校董會主席為袁武,校監為葉燕平。

該校一共有8位中層管理人員(包括副校長、中文科、通識科科主任等)獲得由教育局及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主辦的中層人員領導培訓課程之「傑出學員獎」。 該校前教務主任兼數學科主任馮耀祖老師,在司徒華教育基金第四屆好老師表揚計劃中,是五位得獎者的其中一位。. 該校學生人數約1100人,全體職員約70人。 校舍建有標準課室25間,及特別室12間,供各科同學使用。 另外2008年度該校進行改善工程以擴展校舍及增加設備,務求提高教育的質素。

大埔區中學: 中學分區名單

培養學生忠於天主兒女身分和生活中各職分,勤奮服務,尊敬父母,履行生命中各種使命。 大埔區中學2025 學校於2011年8月取得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頒發的「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QAMAS)認證。. 聖若瑟書院(Saint Joseph’s 大埔區中學 College,簡稱SJC)是香港現存首間羅馬天主教男子學校,創校於1875年,設有小學及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所補助的22所傳統名校之一。 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體育及音樂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現,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八位。

  • 宣道中學(Christian Alliance College)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全日制基督教男女文法中學,由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創立。.
  • 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是一間位於香港將軍澳尚德邨的中學,由香港道教聯合會於1998年創辦。
  • 學校宗旨是「向學生提供廣泛及多元化的服務,令他們能於社區中發揮其潛能」。
  •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St.,簡稱SMCC)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162號,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900年創辦,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女子中學。
  •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Buddhist Hung Sean Chau Memorial College)為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位於九龍斧山平定道10號。

創校時曾借用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作課室之用。 邱田元和邱子田是親戚,同期第九間中學是沙田區的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TWGHs Wong Fung Ling College,簡稱WFL)是香港一所津貼男女校,校舍位於馬鞍山馬鞍山路208號,由東華三院於1977年創辦,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李求恩紀念中學(Lee Kau Yan Memorial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新蒲崗的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於1964年創校,以紀念校祖聖公會港澳教區首位華人會吏長李求恩博士對社會及教會的重大貢獻。 恩主教書院(Valtorta College),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培賢裏,創辦1976年,為政府津貼英文男女中學,亦是區內唯一一間天主教中學。.

大埔區中學: 屯門官立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於1961年成立,是二戰後香港政府在港島創立的第一間英文男女文法中學。 大埔區中學2025 大埔區中學2025 校舍建造期間,曾借用金文泰中學的校舍授課三年。 筲箕灣官立中學自1992年推行校本管理計劃,並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校長、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人士。 學校的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分別於1993年及1997年正式成立。 至於在1990年成立的學生會則是校方與同學溝通的橋樑。. 大埔區中學2025 此校前身妙法寺內明書院曾是新界唯一同時開辦大專、中學及小學的學校。.

大埔區中學: 元朗商會中學

高中有14個選修科可供學生選擇,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中國歷史、歷史、經濟、地理、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體育及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 香港航海學校(Hong Kong Sea School,簡稱:赤航/19ss),位於香港赤柱東頭灣道13-15號,由御用大律師貝納祺於1946年創辦,舊稱赤柱兒童營暨香港航海學校,至1959年才改為現有名稱,是政府資助的全日制中學,教學具海軍傳統。 學校佔地達兩公頃,設有三個宿舍,提供寄宿服務。 大埔區中學 帆船、滑浪風帆和獨木舟是該校初中生的必修科目,曾經孕育出三位亞運帆船代表。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Hong Kong Taoist Association Tang Hin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THMSS)是一所位於新界上水的男女英文中學,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

大埔區中學: 一條龍學校(中西區)

於1991年獲教育署遷校到校現址小西灣道33號。 學校於1998年轉為母語教學,2010學年開始於中一改回主要以英語教學,初中每級有三班以全英語教學(彈性班),一班主要為母語教學(非彈性班)。. 青年會書院(全名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書院,Chinese YMCA College)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為一間基督教中學,位於香港新界沙田馬鞍山恆安邨。 建校於1952年,原址在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現址,1991年正式遷往新界沙田馬鞍山恆安邨新校舍。.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Chung Sing Benevolent Society Mrs.),前稱「鐘聲慈善社學校」,是香港屯門區一間津貼男女子中學,位於新界屯門兆麟街20號,佔地5000平方米。 現時該校兼收南亞裔學生,以解決被殺校問題。.

大埔區中學: 香港幼稚園列表

它與第十二中學(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同時創校,但先於第九中學(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及第十中學(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 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鹹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大埔區中學: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 (hktalhk)

新校舍無論在環境和配套,在往後20年的香港來講都算非常吸引,特別是校舍中央的游泳池。 即使在今日,學校在銅鑼灣鬧市中也顯得十分搶眼。 聖保祿學校的夏季校服為白色背扣短袖襯衣、格仔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幼稚園和小學生結蝴蝶領帶、中學生結普通領帶,而冬季校服為白色長袖襯衣、寶藍色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 聖保祿學校多年來培育出不少名人名媛,2004年9月轉為直接資助計劃學校。 直至2012年,聖保祿學校共出產15名香港傑出學生,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