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A線乃大埔區首條連繫九龍東的巴士路線,但自吐露港公路通車、九巴開辦特快路線74X之後開始風光不再,多次被削減服務,現時僅維持一小時一班的疏落班次。 九巴722025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隨著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九巴加快將巴士路線轉為全空調服務的速度,於2011年9月26日起,一口氣將現有2部普通巴士換成空調巴士行走,提升至全線空調服務,由於另一條大埔區路線74A及72亦於同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象徵以大埔區作總站的所有對外專利巴士路線已經改為全空調服務。 作為大埔公路的流水線,路線是較迂迴及班次疏落,但客量卻很穩定,沙田、大圍、深水埗往返中文大學,本路線班次是最多(是因為72A線班次更疏)。 由於旺角區往返大埔有快捷的72X線及九廣東鐵(現稱港鐵東鐵線),因此本路線於旺角區需求不大,然而九龍西區自71X線於1991年3月29日取消後,一直沒有全日路線往來大埔,因此本路線由2002年7月6日起遷往長沙灣廣場,而原本往來大角咀區的服務由31B線的轉乘計劃取代,使九龍西區終於有一條全日路線往返大埔。

現時這批巴士主力行走49M、68X[註 33]及69線,亦有少量行走40X、52X、63X、268C、619、948、960及961線。 這批巴士於2020年初於馬來西亞廠房陸續裝嵌,並於同年1月起陸續付運到港[64]。 九巴722025 其中V6B104/WH5413曾於2020年4月披上九巴87週年全車身廣告[62],其後已於2020年11月中旬更換成樓盤廣告。 2019年3月30日晚上,行走265B線的V6B6/WA9522在柏景灣總站失控撞向前方同線Enviro500 MMC(ATENU1334/VG5669)之車尾[57][58]。 九巴72 首輛Wright Eclipse Gemini 3車身的富豪B8L於2018年10月在馬來西亞完成裝嵌[50],並於10月15日運抵香港[51]。

九巴72: 服務時間

2018年2月10日下午6時許,一輛行走此路線往大埔中心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78/LX9991),在駛至大埔公路近大埔公路-大埔滘段“大埔尾”分站時,意外向左翻側,壓爛站頭候車亭,巴士左邊車頭和上層嚴重損毀,導致19死66傷,爲香港交通史上死傷第二多的車禍。 五間巴士公司大部份線路新票價今日(31日)出爐,根據運輸及物流局最新文件顯示,部份路線實際加幅超過上述的平均加幅百分比,撇除通宵路線及嶼巴假日收費後,加價最多為城巴機場線A10號線,由原來48元加價2.3元,新收費50.3元,加幅達4.8%,較平均加幅多0.6個百分點。 九巴則有六條非過海路線在加價後一程超過20元,包括268C、269C、269B及269C等新界往九龍市區路線,收費由19.3元增加至20.1元,加幅約4.1%,較平均加幅高0.2個百分點。 2010年1月25日,原有的1輛1994年丹尼士巨龍普通巴士(S3N295/FY1970)被調走,改派1輛2009年12月領牌、配置葡萄牙Salvador Caetano車身及歐盟4型廢氣排放標準引擎的12米斯堪尼亞K230UB單層低地臺空調巴士(ASC11/PB526)服役。

  • 由於葵涌邨及大窩口邨較遠離港鐵站,雖然有紅色小巴競爭,但收費較本線貴一倍,故本線成為葵涌邨及大窩口邨的主要路線。
  • 2021年12月6日,九巴宣佈加訂46輛12.8米Enviro500 MMC,車身編號則獲編為M510,屬於第六批巴士[95],之後在同月20日,ADL確認證實九龍巴士訂購72輛Enviro500 MMC雙層巴士,當中包括46輛長12.8米的巴士,最多可搭載144名乘客。
  • 不同的是上層車頭改用全新設計、俗稱「襠布」的電視預留組件和全新方梯設計,比舊版直梯大大減省空間,使載客量重回曲梯水準,電池組件改為放置左邊車尾,車咀位置加設車廠標誌及車尾引擎蓋刻劃「Envrio500」字眼。
  • 2000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則轉用丹尼士巨龍(AD、3AD)及富豪奧林比安(AV、3AV)。
  • 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2019年5月公佈,往返屯門站及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由九巴投得,編號為B9[3]。
  • 在亞歷山大丹尼士廠方生產的首三輛Enviro500 MMC試驗性樣辦車中,其中一輛測試完畢後交付九巴,成為現時的ATENU135/SH2747。

2012年4月23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N360)被原26線的一輛丹尼士三叉戟12米雙層空調巴士(ATR36/HW8402)取代,同時全線低地臺化。 同年8月荔枝角車廠(L)曾加入原42A線配置Wright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行走。 2018年7月,沙田(S)廠加入1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行走。 但該車全日柯打64K線(嘉道理農場往太和早晨特別班次)及71K線,只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行走本路線。 隨著掛牌車(ATS131/KR1119)因年事已高而退役,其位置已於2020年7月由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64/KY5393)取代。 2019年7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取代餘下的歐盟五型富豪B9TL 12米(AVBWU)。

九巴72: 香港營運商

首2臺量產型的底盤於2013年1月上旬運抵香港,並交往珠海裝嵌[110],同年5月9日起陸續出牌。 九巴722025 由於其高載客量關係,大部份率先出牌的巴士均被編往屯門車廠(U),以替換舊型號車輛予其餘三廠及提升該廠路線的載客能力。 這批車至ATENU70/SE6593開始才被編往荔枝角車廠(L)及沙田車廠(S),而九龍灣車廠(K)更要到ATENU130/SH1334開始才獲派這批巴士,為九巴眾多車廠中最遲獲派的。 ATENU2已進入實地運作測試階段,在同年9月19日復出行走58X線,計劃行走屯門區的巴士線以作測試。 當完成有關測試後,九巴考慮將太陽能版供電予車廂Wi-Fi系統,以及在更多巴士安裝太陽能板,為乘客和車長帶來更舒適車廂環境[39]。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0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 試辦期一般為3-6個月,其後會因應實際情況而決定是否將有關改動永久實行。
  • 2015年,大部分非低地臺掛牌車被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取代,僅餘的一輛丹尼士巨龍(3AD)也在年底被Enviro500 MMC 12米(ATENU)代替,使全線低地臺化,惟仍時常派出非低地臺巴士。
  • 由本路線往太和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太和方向(經富善、富亨、大埔中心),或由上述路線往大埔墟站方向轉乘本路線往長沙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 2002年香港仔專線小巴開辦與此路線重疊兼實施車海戰術的專綫小巴20C線,令此路線之客流有所流失。
  • 加上荃錦公路地勢陡斜,行走此路線的巴士耗損程度較大,令維修開支攀升,連年經營錄得巨額虧損。
  • 九巴部分線路(例如B1)實行雙向短程分段收費,使用八達通乘車時,上車刷卡會扣除上車站至終點站票款,下車再刷一次卡會返還多出里程的票款。

隨着九巴大量採購中型單層空調巴士,而亞比安55型巴士亦已臨屆退役,於是九巴在1990年安排三菱MK117J(AM)單層巴士行走此路線,成為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服務的巴士路線。 同年第四季此路線首次出現雙層巴士,用車為一輛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60/DE2817),至1991年再增派利蘭勝利二型(G);同時以更多三菱MK(AM)替代剩下的亞比安55型巴士,並終結單層非空調巴士在香港服務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 1992年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空調巴士行走,1996年改為全空調服務時,全線以新出牌的富豪奧林比安11/12米(AV、3AV)為掛牌車。

九巴72: 途經

自取道吐露港公路的72X線開辦後,後者車程遠比此路線快,引致此路線客量下跌,即使繞經沙田市中心亦無補於事,最後於1991年取消,由72線遷回大角咀碼頭取代。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若第二程車資低於第一程全程收費,則第二程免費,否則只需補付第一程與第二程路線全程車費之差額。 由本路線往長沙灣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或由上述路線往上水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太和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九巴72 由本路線往長沙灣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佐敦方向,第二程可獲 $6.70 的轉乘優惠;由上述路線往禾輋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太和方向,第二程可獲 $8.70 的折扣優惠。 乘客由太和往長沙灣方向以八達通乘搭本路線,到達元州街門牌151號下車步行至青山道近營盤街,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以八達通轉乘31B往奧運站,第二程免費。

縱使51線載客量持續偏低,虧蝕連年,遭多次建議改由專綫小巴營運,但未獲專綫小巴營辦商垂青,沿途居民亦沒有其他替代公共交通工具選擇,令51線轉型為「社會服務型路線」[2],有繼續營運的需要,九巴不能輕易取消服務。 藍田(廣田邨)開經:碧雲道、(平田街、安田街、平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連德道、將軍澳道、天橋、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及海泓道。 現時這批巴士主力行走961線,亦有少量行走59M、63X、68X[註 34]、260X、290系及960線。 首批其中1輛普通版本及1輛「星級尊線」豪華版本配上Wright Eclipse Gemini 3車身的富豪B8L 12.8米於2022年5月4日抵港[100][101][102][103],其餘批次於同年10月至翌年4月陸續抵港。

九巴72: 參考資料

其中一輛巴士E6X113/WU9784於2022年10月5日下午一時許在屯門公路近藍地交匯處遭一輛泥頭車從後撞及,事後因底盤及引擎室嚴重損毀而難以修復,成為九巴首輛因交通意外而提早退役的歐盟六期Enviro500 MMC。 2021年11月,原屬龍運巴士其中一輛巴士(1549/WA4616)轉予九巴,並已翻噴翻噴紅色車身,採用紅色GPS保護罩,貼上「KMB」標誌及簡約版「城市脈搏」拉花、但車頂採用白色底配上紅色KMB字樣、其後路線牌並設有紅框及貼上宣傳橫額,及於車廂內加裝窗簾。 九巴72 [192]至2022年1月5日,該車率先首航P968線[193][194],作為該線與另一「星級尊線」P960的後備車。

九巴72: 收費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0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17年9月,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L)全數改派Enviro500 MMC(ATENU,於2021年4月重新加入,至同年8月全綫使用該車款,同年9月更加入半豪華版(E5T,已撤離))取代丹尼士三叉戟,九龍灣車廠(K)亦於同年11月全數改派Enviro500 12米(ATE)行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2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九巴72: 路線數目

2019年7月大部分富豪B9TL(AVBWU)曾一度換成歐盟3期款式(AVBW),但於一個月後已經打回原型。 九巴722025 此路線開線時使用丹拿E型行走,70年代至80年代改派丹拿珍寶(D)及利蘭勝利二型(G)行走。 此路線在2014年起加入Enviro500 MMC(ATENU,2022年7月短暫重新加入)及高載版富豪B9TL(AVBWU)行走。 101線開辦初期,九巴用車以丹拿E型(D)為主,中巴主要用車以來自英國的二手巴士,例如利蘭亞特蘭大(XA)。 九巴722025 1973年,中巴改派丹拿珍寶(LF)行走,九巴亦於稍後加入該款巴士行走。

九巴72: 服務時間及班次

巴士於2018年3月22日出牌(TW1/VJ537),編號字首為TW[151],入籍沙田車廠(S)。 然而在2018年5月,九巴卻將TW1和3ATENUW1(現已改為3ATENU152)的尾軸輔助轉向功能鎖上,車隊編號於同年12月改為ATENU1651,現時為286X線掛牌車。 2019年8月19日,九巴宣佈訂購76輛Enviro500 MMC 11.3米,作價2010萬英鎊[75],車身編號則獲編為K511,全數底盤均由亞歷山大丹尼士的馬來西亞廠房,由珠海廣通客車(中興智能汽車)負責組裝車身,為繼1997年引入最後一批富豪奧林比安 九巴72 (AV)後,相隔23年後九巴再次引入該等長度的巴士。 最後這兩輛巴士於2014年7月10日出牌,分別為3ATENU1/SV1175及3ATENU2/SV1948,車隊編號以3ATENU為首(當中的3是指九巴較大型或較長的車型),是九巴首度以六個英文字母混合數字作為車型編號。

九巴72: 香港公交新聞

近年,每逢假日來往石澳郊遊的乘客數目節節上升,新巴9號線在筲箕灣總站原有車坑已日漸不勝負荷。 巴士公司藉著全新過海路線613於2017年4月進駐此站的契機,調整站內部分路線的車坑;其中9號線由沿用多年的南面獨立車坑,調往西面路旁,以提供更多空間讓乘客排隊候車。 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城巴389線提供接駁歌連臣角(柴灣墳場)及筲箕灣的服務,並於9號線的K月臺上客。 2021年7月,屯門車廠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E6X,配歐盟六期引擎,於2022年10月重新加入)行走。 有見乘客需求漸增,九巴於2002年7月28日將263R線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同時路線編號更改為263。

九巴72: 行走路線

惟此路線途經何文田學校區,及在青衣至深水埗一段輔助客量龐大的九巴44線[24],故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 2011年,此路線曾全線改以富豪B9TL 12米(AVBE/AVBW)搭配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行走,其後取消有關安排。 作為74X線之特別班次,74D線每天早上繁忙時間過後提供服務,以大窩西支路和白石角往返東九龍的乘客為主要服務對象,補充主路線服務範圍之不足。

九巴72: 香港九巴72路上行公交線路

2022年4月起,九巴將從龍運購入巴士轉往九巴後已拆除行李架及上層車頭電視組件,其餘的巴士則會加裝座位,並該批次貼上紅色KMB字樣,並在車頭左側、車嘴、右邊車身中間位置,車尾引擎蓋中間位置沿用白色KMB字樣。 九巴於2017年加訂24輛Enviro500 MMC,[147]其中23輛為不設尾軸輔助轉向功能的版本,車身編號為H512。 九巴於2017年加訂82輛,車身編號分別為G535、G536及H503(只有一輛,底盤序號為5584)的Enviro500 MMC 12米。

九巴為提升此路線競爭力,改為全空調服務兼改派低地臺空調巴士取代富豪奧林比安,當時派出配歐三引擎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2020年8月換入AVW,翌年6月起更全線使用該車款)及丹尼士三叉戟行駛,部份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也曾調派到此路線行走。 九巴72 九巴72 而且本線經常被巴士迷和葵涌邨居民投訴班次不足[16][17],車長駕駛態度懶散[18]。 由於缺乏競爭及巴士公司不作「自我増值」,所以本線的前景黯淡,只有作出改變才能繼續營運。

九巴72: 九龍巴士72線

在第五批Enviro500 MMC 12米(ATENU 、 、802、840)中,其中兩輛為歐盟六型試驗性樣辦車,所有底盤及車身均在英國於2015年生產。 巴士在日間行駛時,電池板供電予車廂USB插頭及備用電池;當巴士在晚間或陰天行駛時,備用電池將會繼續維持USB插頭運作。 試驗期間,太陽能裝置可一次過為20部智能手機由0%充電至100%,同時有效令巴士在再次開車時車廂溫度降低攝氏5-10度。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海景街、奧運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深旺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櫸樹街、晏架街、槐樹街、福全街、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太子道西、太子道東、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天橋、連德道及碧雲道。 首3輛富豪B8L(5230、5231及5232)已於2019年10月20日運抵本港[162],並於同年12月24日出牌,車牌分別為WN2615、WN4213及WN4282,出牌後第三日分別首航8、101、8P、2X(5230),116(5231)及980X、H2、101、970線(5232)。

2019年起投入服務的次批歐盟六型12.8米版本(E6X35-89)成為首批預先安裝太陽能裝置的巴士,但由於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及相關裝備後需犧牲下層共6個企位,故此往後批次亦未有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 在第一代太陽能裝置巴士推出後,九巴在2017年11月開始有改良的念頭;至2017年12月開始在ATENU576/TM2099安裝改良版太陽能裝置[40],以進行各樣測試,最後於2018年10月3日宣佈研發出第二代太陽能發電裝置雙層巴士。 2015年12月,因應其中一個字軌需柯打途經低排放區的60X線,加入一輛來自259D線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已撤離)行走。

另外,本路線是大埔區唯一不途經收費行車隧道往來九龍市區的全日對外巴士路線,故此路線沿途有風景觀賞,又可以乘搭本路線到石梨貝水塘觀賞猴子,是本路線優勝之處。 本路線是大埔區唯一不途經隧道來往九龍市區的全日對外巴士路線,亦曾是唯一使用12米雙層巴士行走大埔公路(大埔至沙田段)的路線,直至九龍巴士73A線及九龍巴士72A線於2017年加入12米雙層巴士為止。 九巴72 隨著該款巴士於八十年代退役,1986年改派高載客量的丹尼士巨龍12米(3N)行走,其中部分掛牌車更裝有落車門閉路電視系統。 九巴722025 踏入廿一世紀後,非空調巴士班次在2002年起逐步改派利蘭奧林比安(S3BL),最後改以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行走,直至2008年全冷為止。

作為東區三大巴士總站之一[註 1],筲箕灣巴士總站是區內最具規模之露天巴士總站,採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臺設計,車坑數目達十一條,東區走廊連接柴灣道的行車天橋橫越其中。 上述兩款車型於2013年開始步入退役潮,改派Enviro500(ATE、ATEU)及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 由於天富總站及濕地公園路尚未啟用,此路線開辦初期需要暫時以天水圍市中心為總站,至同年11月26日方正式遷入天富總站並臨時繞經天秀路,惟濕地公園路通車後並沒有改經該路。 九巴722025 目前香港大部分巴士線路均爲專營巴士線路,專營企業包括九巴、龍巴、城巴、新巴及嶼巴。 目前大部分巴士均設有報站系統,會以粵、英、普三語播報下一站,車內設有報站顯示器。 乘客也可以考慮在手機上安裝九巴、龍巴、城巴及新巴的APP,可提供到站提醒服務。

九巴72: 八達通轉乘優惠

這兩輛巴士在珠海完成裝嵌後[53][54],於2014年4月24日經陸路到港,並於兩日後進行首次驗車。 九巴於6月2日安排其中一輛巴士和另一輛富豪B9TL 九巴72 12.8米樣辦車,在九巴月輪街車廠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亮相,其後讓巴士迷拍照及參觀車廂內部。 九巴當時表示會安排這兩輛巴士和兩輛富豪B9TL 12.8米試驗行走43X、49X、277X和279X線,以收集行車數據[55][56][57]。 九巴722025 1994年,有乘客向報館投訴原有巴士的載客量較小,導致不能登上巴士,逐建議九巴全面以大型雙層巴士行走[20];其後改派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由九龍灣車廠(K)派出)及丹尼士巨龍(S3N,由屯門車廠(U)派出)為主。

九巴72: 行車時間

經過約4個月研發後,九巴在8月25日透過官方facebook專頁,對外公佈成果[36][37]。 九巴72 ATENU2車頂裝有20塊約1米乘0.6米半導體製成的太陽能光伏板,電池板可從陽光吸收能量轉化為電能,減少車頂吸熱。 當巴士停車熄匙後,太陽能裝置為通風系統供電,將車廂熱空氣抽出車外,調節車廂溫度至合適水平,從而減低製冷所產生柴油消耗[38]。

2016年2月全線低地臺化,並大量引入Enviro500 MMC 12/12.8米。 2018年中,餘下一輛丹尼士三叉戟(ATR250/JS6522)被Enviro500(ATE81/LE3009,已撤離)取代,全線正式直梯化。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13年,配合11C線低地臺用車改為12米巴士,加入原屬該路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40/KA9364)行走,但已於同年10月調走。 九巴72 九巴72 其後引入原2A及26線的同款巴士(配Wright Explorer車身的AVW)行走。

九巴72: 乘客及車長事件

2020年3月,此路線的九龍灣車廠(K)派車換入富豪B8L 12米(V6B)作掛牌車,使全線的掛牌車均為「城市脈搏」City Red車身色彩的用車。 同年11月,此路線的屯門車廠(U)派車換入配金色塗裝的Enviro500 MMC(ATENU,已撤離),令全線掛牌車均為「城市脈搏」City Red車身色彩用車的現象只維持不足八個月,直至2022年8月,最後一輛Voith波箱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掛牌調離後,此現象才得以重現。 自取道大欖隧道的251M線開辦後,此路線往返錦田、八鄉及荃灣的角色遭到取代,乘客需求大減,客量大跌逾80%。 即使途經雷公田村至川龍一段的荃錦公路沒有其他常規公共交通服務,但是沿線常住人口稀少零散。

九巴72: 富豪B8LVolvo B8L

962及969系列其他過海隧道路線的轉乘優惠只適用於灣仔及銅鑼灣登上第一程車的乘客,必須在港島或荃灣(只限930系列路線)轉車,於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車不設優惠。 鑑於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將於2018年第三季啟用,為方便乘客前往該站乘搭高速鐵路,運輸署於2017年12月向區議會發表《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增設三條特快「點對點」巴士路線,並以公開招標形式揀選營辦商。 64K線未受較快捷的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影響客量,現時更是少數班次較頻密的新界郊區專營巴士路線之一,最密為6分鐘一班。

受荃錦公路地勢陡斜影響,此路線根據運輸署及九巴的規定只可使用上述車款行走,並裝設手動減速器及引擎轉速錶[註 2],以確保行車安全,同時所有用車亦已領取禁區許可證,以便合法進入只准長度10米或以下車輛駛入的荃錦公路。 九巴原本預計於同年5月19日正式完成所有路線全冷工作,但全冷日前夕(5月1日,勞動節),巴士迷追捕30X線最後熱狗時,發生「獲嘉之亂」,事後亦遭傳媒及大眾熱議,導致九巴為平息巴士迷過份追捕熱狗的行為,亦於同年5月5日宣佈,將路線全冷日提早至5月9日,亦代表5月8日晚上將會成為熱狗告別夜。 2020年6月,有傳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本港航班升降大幅減少,往返機場客量大跌而且預計未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加上擴展車隊規模的空間亦早已飽和,此批新車將未能出牌行走。 龍運巴士決定計劃將其中7輛轉讓予九巴,用作行走計劃中的豪華巴士P960及P968線[127],其餘3輛則將會轉售陽光巴士以取代行走馬灣居民巴士服務的二手丹尼士三叉戟(KU689、KU5428、KU6395)。 [128]惟同年7月有消息指,因陽光巴士改為另行購買Wrightbus StreetDeck,該3輛巴士不會轉售予陽光巴士。 2016年12月17日,網上流傳北愛爾蘭Wright廠房有一輛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2車身、中軸驅動的12米雙層巴士亮相,為九巴即將引入的全球首輛富豪B8L[14],並沿用歐盟五型B9TL只有前軸輪胎均為305/70R 22.5尺碼,其餘輪胎均為275/70R 22.5尺碼的安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