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高企令到借貸成本大增,不少發展商寧願低價沽貨以獲取「現金流」減免自身負債。 上海剪髮舖2025 上海剪髮舖 上海剪髮舖 英皇集團旗下私人公司或相關人士最近以7,550萬沽出柴灣華盛中心地廠,持貨24年大賺6,330萬元,近5.2倍。 市場消息指,英皇集團由今年6月起先後沽貨,沽出四間物業套現逾4億元。 上海剪髮舖 據悉,舖位近月已降價至1億元,並獲買家洽購,最終舖位成功以約9,700萬元沽出,成交呎價約11.66萬元,較高峯期回落約80%。
臨走之時,有位年約三十多四歲的男士進來,明顯比同店客人年青一大截:「是小時候跟父母來的,試過飛髮的『享受』,大個就自己一直來了。」看著那位男士、外貌正常、衣著正常、髮型也和一般同年紀的人無異 – 總之就是正常人一個。 這些老師傅絕大部份是江浙上海一帶的人,個個都是至少學師三年,練好刀工剪工才成師傅 – 那些年絕不分甚麼資深不資深的,總之未夠班就不能上場;捱過幾年無人工 (但那些年,店家都會包食包住)的日子,如今眼前的師傅,個個一做幾十年,手勢純熟,質素有保證。 筆者喜歡老店,卻是從未到訪上海理髮店,就是因為對上海理髮有一印象 – 只限男賓 – 的確,上海理髮店最鮮明的,也就是剃鬚。
上海剪髮舖: 香港
店舖中間寧寧舍舍有一列酒紅色的椅子,一問之下方知道這是刻意劃分的等候區,讓客人可以坐下等候理髮。 「已經好久沒人坐過了,現在都沒那麼多客人。」雖然生意不及以前興隆,但近年席捲香港的一陣復古懷舊風又為這家老店帶來了一些意外收獲。 不少年輕男士刻意拜訪理髮店,一試上海理髮服務,放上社交平臺「打卡」,竟無意間開拓了新客源,多了不少年輕客人。
他亦希望展覽能啟發觀眾,拓展觀眾羣,並與香港的藝術館建立更緊密關係。 座落尖沙咀漆鹹道南,Goodman Barbershop 的裝潢特別有味道,木系門面、綠牆身和紅綜色椅子,富復古風格。 理髮師會為顧客分析髮質和臉型,耐心推介適合髮型,為男士帶來自信。 這裏是不錯的男士聚腳點,互相聊天聚會,建立社羣,注重私密度的你,絕對要來這裏體驗一下。
上海剪髮舖: 香港故宮明日起展52件名作 包括梵高《長草地與蝴蝶》、莫奈真跡
她指出,店內不少具歷史價值的上海理髮店物品如舊式理髮椅、舊式風筒等已開始送給有心收藏的人,餘下的舊物如果有人想要,「可以免費送畀佢」,但始終香港寸金呎土,部分物品暫時未找到人收留,到下週31日結業當天,只能無奈丟棄。 上海剪髮舖 上海剪髮舖2025 現時擁有油壓式理髮椅的上海理髮店不多,上海新雅蒙娜麗莎男女理髮公司可謂碩果僅存。 油壓式理髮椅設真皮座墊頭枕,頭枕和腳踏可調高低,椅背可校前後,椅腳還可轉動方便師傅理髮,在上世紀60年代每張價值3萬元,絕對是天價。 一輩子都待在理髮行業,林波說,過去曾經有十多個年輕人來找他交流理髮技術,但均非拜師,故自己從未收過任何一個徒弟。
- 銅鑼灣2,000平方呎旗艦店環境寬敞,樓高27樓,銅鑼灣街景和維港景色盡收眼底。
- 走入上海華麗理髮公司,不由令人想起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當中的「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店中的人、物、磚,都是經過時間洗滌,變老不變樣,非常實用,絕不過時。
- 座落尖沙咀漆鹹道南,Goodman Barbershop 的裝潢特別有味道,木系門面、綠牆身和紅綜色椅子,富復古風格。
- 「呢啲櫈同風筒都係古董喇!《一代宗師》都有嚟問我地借道具!」原來《一代宗師》張震的那家「白玫瑰理髮店」場景,不少物事都是來自這家位於荃灣的上海國際理髮公司。
- 隨着香港越開越多Barber Shop,這種細緻的男士理髮享受也更加普及。
- 臨走之時,有位年約三十多四歲的男士進來,明顯比同店客人年青一大截:「是小時候跟父母來的,試過飛髮的『享受』,大個就自己一直來了。」看著那位男士、外貌正常、衣著正常、髮型也和一般同年紀的人無異 – 總之就是正常人一個。
- 天花板中央一把舊吊扇,「我好鍾意,以前理髮廳沒冷氣,調到第四五度的話,客人都涼到,卻不會吹起地板頭髮」,還有4個偌大的吊式烘髮機,有的改裝成燈飾,有個留給客人使用。
店外掛着兩個紅白藍燈箱,離遠看到它穩定地轉便知這是上海理髮店。 上海剪髮舖 「後生的,覺得呢啲嘢老土嘛 – 佢地有佢地想法,迫都迫唔來。」陳老闆說。 然而,卻收到不少後生仔求助例子,因為如今坊間髮型屋如雨後春筍,質素也良莠不齊;有年輕人試過被標奇立異的宣傳吸引,結果剪出個大頭佛;經父母推介去上海國際「補鑊」;師傅一出手,果然成個頭靚仔返曬。
上海剪髮舖: 【主流研究社】「10年後香港會無上海理髮廳!」 上海理髮師林師傅專訪
師傅會用尖尾梳勾起一撮頭髮,用風筒順着捲梳的髮絲吹下去,再用尖尾梳收結,頭髮便自然披落。 為了「人人有工開」,師傅之間又有大工、中工、小工之分,大工負責理髮剃鬚,之後交給中工吹洗或做顏色,小工負責洗頭和染髮。 這是他「跑師傅」(到多家髮型屋學習)得來的觀察,他發現很多理髮店都臥虎藏龍,只是因為師徒制,個個紅褲子出身,只由師父肯定,不清楚自己的功力。 上海剪髮舖2025 就像他認識的這批老師傅「一早收韁幾十年,不會轉來轉去。」談到傳統理髮式微,他覺得只是因為「風格老套啲,但手勢無生疏、快到不得了」,更認為現代髮型屋應學習那種衛生便捷的吹頭手法。 在那裏待了一年多,他見證年邁師傅躬體力行,相信香港正走進「技術年代」,理髮業難以被科技取代,期望更多人入行,傳承這行業的手藝。 上海剪髮舖2025 上海華麗理髮公司開業55年,原先坐落於北角,後來經歷兩次搬店,最後在彩虹邨紮根。
但要說到中式的全套男士理髮服務鼻祖,總對非上海理髮店莫屬。 上海剪髮舖 「理髮公司和現在的髮廊最大分別係,你有要求,師傅一定會幫你剃鬚 – 喂,你理髮公司嚟喎!理髮公司係要包埋剃鬚呢個服務;但髮廊的話,只有剪髮,如果你想剃鬚,人家都只會俾個鬚刨你,叫你自己嚟。」所以仍有很多熟客光顧,就是喜歡這種享受。 該店老闆梁成當了超過50年的理髮師,現在的他原本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但卻仍敬業樂業,原因是「整條上海街,只剩我這一家,我不做就沒了。」梁成堅持開店,就是希望讓客人體驗上海理髮店的「全套服務」,然後「笑住走」。
上海剪髮舖: 彩虹邨
除了畫作展出外,亦利用科技揭示畫作的祕密,如畫作《法蘭西斯高.德.哥雅》,一名女子肖像畫背後,透過「X射線螢光」掃描後,顯現是一名男子的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王伊悠博士指可能當年因為戰爭時期,物資短缺,所以為了降低成本,便將男子肖像重新繪畫成最終的作品。 Simply Hair服務對象涵蓋小朋友/中年人/老年人,讓每一個年齡層的顧客都能夠以平價進行日常形象的自我管理,我們力求提供優質服務為市民大眾提供多一項優質的理髮選擇。 Simply Hair簡剪專門店 旨在為顧客提供快速且舒適的剪髮服務。 如果大家都認為油頭就是all black,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有一種髮型叫Crew Cut,非常適合香港男士,因為大家都不太常dress up,而Crew Cut易打理而且可以多層次,而觀塘的CrewCut Shop就專為男士剪Buzz Cut和 Crew Cut。 師傅會先拉動調較躺椅傾斜角度的拉扞,讓客人以半躺在理髮椅上,然後便用熱毛巾替客人敷面。
上海剪髮舖: 華麗理髮公司
理髮店門外貼出一張紅紙,上面寫着服務價錢表,表上最貴一項服務只需82元,價錢已包括洗頭、修面及理髮等。 理髮店分成兩邊,一邊主理上海理髮,一邊提供Salon服務。 上海剪髮舖2025 店內仍擺放着當年從日本進口的舊式理髮椅,上面滿是被時間打磨的斑駁鐵鏽;客人坐的鏡前有一個工具盤,上面擺滿不同形式的剪刀、梳、剃刀等工具。 上海理髮店講求的不只是單純修剪頭髮,更是一種老香港的生活品味。
上海剪髮舖: 上海華麗理髮公司(彩虹)
除了年輕的客人外,當然不少得一班光顧了幾十年的忠實客,理髮店伴他們由花樣年華走到遲暮之年,這裡儼然成為了他們的聚腳點,到理髮店恤恤髮、剃剃鬚,順道與相識了幾十年的老師傅、老夥計「打牙骹」。 近日,他在尖沙嘴自立門戶,設計了一家像展覽廳的髮型屋「髮言堂」,開門即有髮廊旋轉燈迎接,舊時的理髮器具俯仰皆是,他希望在這家真正的「salon」分享歷史,聚集一眾行家、朋友、客人和同好。 揚州是廚刀、剃刀、修腳刀公認的故鄉,故有揚州三把刀之稱。 及後揚州理髮師把剃刀技術帶到上海,上海師傅再輾轉來港開業,造就了上世紀60至90年代在香港的上海理髮潮流。 時至今日,上海理髮店雖然是舊式的行業,但仍舊吸引一羣年輕人捧場,指定光顧「全套服務」,包括洗、剪、吹及剃鬚的服務。 香港人習慣稱髮型屋為「salon」,但Romeo指很多人誤解了它的意思。
上海剪髮舖: 上海理髮店 全套服務正
廣東師傅一開始當然排斥,但後來也要順應市場學習他們,更逐漸合併。 頭髮款式也由筆直的安南裝或Omega,變得緊貼潮流,甚至剪得出柯德莉夏萍的一頭清爽短髮。 上海剪髮舖2025 理髮店第二代傳人徐老闆來自江蘇,八十年代從內地來港繼承父業,接手理髮店。 他看盡了上海理髮行業的興衰,從以往百家爭鳴,到現在上海理髮店已買少見少。
上海剪髮舖: 男士剪髮推薦:Canton Barber
入行多年的Romeo有感剃鬚技巧尚未得心應手,於2018年到一間傳統理髮店學師,那裏有8個廣東或上海理髮師傅。 近年男士理髮店興起,也提供剃鬚課程,外人便好奇他為何肯減人工去舊式舖頭當徒弟,「這班師傅做了60、70年,每日剃20個客,都剃過幾十萬個,我當然是跟他們學了」。 上海剪髮舖2025 上海剪髮舖2025 「我學洗頭時,用膝蓋練手腕,手指公前後推。」但他訪問過有「香港髻王」之稱的老師傅姚達明,說他那年代練手腕的方法是把啤酒樽吊起,在樽上塗滿泡沫來練習,啤酒樽不能搖擺,務求把動作練得輕柔利落。 另外,老師傅具備一些細微手勢,例如先輕力按扁剃鬚掃,才將泡沫塗到客人的脣上,在西式理髮店卻不一定做足。 最令他佩服的,是師傅的「煎釀三寶」,「他們好注重洗完頭就不會再用手碰你的頭髮,不會沾到理髮師的手汗,這點在西式舖頭都沒那麼注重,我都學不到」。
上海剪髮舖: 彩虹
五、六十年代大批國人南下來港定居,當中就包括不少蘇浙一帶的理髮師傅,而在彩虹邨經營上海華麗理髮公司的徐老闆父親便是其中一位。 上海剪髮舖 南下到港,他們便做起老本行,將精緻講究的上海理髮帶來香港,開起了一間間上海理髮店。 Romeo身邊有不少收集舊物的同好,通常合租一個倉放置藏品,閒時三五知己去鑑賞。 上海剪髮舖 但他更希望公諸同好,同時追求物盡其用,「有人會把舊式的剪髮椅放在髮型屋當眼處展示,但我喜歡用到盡」。 他覺得舊時產物反而更加耐用,故此在這裏的珍藏,有的不止可以欣賞,更可真正供人使用。 像一進門就見兩張男界理髮躺椅,又稱「大工椅」,右邊的Belmont是他第一件大型收藏。
上海剪髮舖: 上海理髮
林師傅笑說他們會剪的髮型都是「獨孤幾味」,當中又以「周潤發頭」和「梁朝偉頭」最受歡迎。 上海剪髮舖2025 所謂「周潤發頭」和「梁朝偉頭」便是油頭和蛋撻頭,這兩個經典的港式髮型至今仍受到不少年輕男士的青睞。 鳳姐表示,結業的消息無特別公開,只通知一些熟客仔,大家都表示非常不捨。
潮流日新月異,唯獨人情不變,這些買少見少的老香港情懷值得你和我佇足細味。 鳳姐又謂,該店為全港首間由女性主理的正宗上海理髮店,她自小跟隨父親學師,後來和另外兩名姊妹接手,成為全港至今首間由女性主理的正宗上海理髮店。 該店創辦至今約48年,由其父親王兆鴻於九十年代接手,其父十六歲時便在上海學師剪髮,1951年由揚州來到香港,在港島半山麥當奴道的高級理髮公司工作。 在半山工作期間,不少名人如邵逸夫、鄭明明都是他的客人,而已故資深藝人江漢亦常光顧上海遠東理髮店。 上海剪髮舖 上海理髮店與時下髮型屋的分別之一,在於前者只會為客人剪髮及剃鬚,但不會提供電髮及染髮。 位於油麻地的新東亞理髮公司卻更多了一樣最特別的,就是給客人帶來享受。
林波說,理髮師傅不會主動傳授技術,學徒只有邊從旁觀摩,晚上自行找來些「街童」充當練習對象,「或者我們幾個師兄弟互相替大家剪,你幫我剪,我幫你剪。」他當時一心找門手藝謀生,怎料誤打誤撞,一做便已60年,還憑一個月300多元的薪金,養起父母及兄弟姐妹五人。 對當年1毫子可以喫到一碗白粥及油條的生活來說,林波可算得上「中產」了,「70年代喎,自己一份糧可以養活咁多人!」他驕傲地說。 可算是香港現存最大型的上海理髮廳,共分2層,備有男、女賓。 僑冠經營了超過30多年,所有師傅均是「海派」出身,全也擅長剪髮剃鬚,就算不想剪頭髮,其實找他們剃鬚也是不俗的選擇。 這間樂道理髮公司可說是將中西合璧,新舊融合了,因為他們將店內裝修成為一間上海理髮店,連上海理髮店非常有特色的洗頭盆都有,更加位於中環威靈頓街,非常適合食飯去剪個頭髮。 上海剪髮舖2025 一步入 Fox and the Barber,看到的不是復古英式裝潢,而是簡約明亮的現代感設計。
他在90年代曾與出身理髮名店「金屋」的師傅共事:「唔快手搵唔到食,佢哋吹成10個頭我先吹4個。𠵱家啲人叫好慢。」尚記得當時的客人會在早上7時至9時來洗頭,之後纔去上班。 後來他曾在殿堂級髮型師Kim Robinson創辦的Le Salon Orient工作,「Kim都唔夠佢哋快」。 「唔係既,上海理髮店一般男女都做,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全盛時期,邊分得咁多,男女都係咁做。」近年才分出兩邊,較出的是男賓,較入的是女賓,兩邊用的「架生」都不一樣,以免有客人不喜歡用其他性別用過的物事;不過女賓部就沒有男賓部般的理髮椅,而是較普通的靠背椅。 Canton Barber不但承載著主理人對傳統油頭髮型的喜愛,也背負著保留傳統上海理髮店文化的使命,向廣東文化和傳統上海理髮店致敬。 理髮店的裝潢設計以復古深綠色為基調,配上白色瓷磚牆、真皮理髮椅,讓人置身在70年代的舊式理髮店。 文華理髮店創於1963年,是香港高級理髮界的殿堂級人馬。
上海剪髮舖: 香港12大男士必去 Barbershop
另外,吹頭的風筒用鋁和鐵製造,重量十足,用久了會手痛,但理髮師傅毫無怨言日復日工作,可謂敬業樂業。 英國國家美術館繪畫珍藏展覽早前曾在上海及首爾舉行,今次是香港首度策展,展覽首張作品為《 查理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畫作呈現一名年僅6至7歲的男童,當年他是出身貴族,也是一名聰穎的男孩,不過13歲時不幸死於肺病。 Simply Hair 不會走流水線的單一/固定髮型剪髮模式,理髮師會事先與顧客溝通清楚顧客對髮型的要求,再加以修剪。 復古英式理髮廳 The 59 Tattoo and Barber Shop 散發 rockabilly 味道,裝潢靈感來自50年代的電單車會。 店內提供理髮服務,為你剪出懷舊的飛機頭,同時也提供紋身服務。
多年來,店舖均由2兄弟負責,一是充滿型格、曾到外國深造的Henry負責。 另一位是比較低調、曾為葉劉淑儀修理「掃把頭」的哥哥高佬。 近年不少上海理髮店紛紛結業,這份舊香港情懷漸漸在這個節奏急速的城市慢慢消失,但面對後繼無人的情況,徐老闆表現得十分豁達:「不會覺得很可惜呀,潮流不一樣了就是會被淘汰。」他坦言理髮店不會再有第三代傳人,所以「做得一日得一日」。
全港首間女性主理的上海飛髮舖「上海遠東理髮店」,現任老闆向本網表示將於下週二(31日)結業,該店創辦至今近半世紀,為目前碩果僅存具規模的正宗上海理髮店。 已故前任老闆曾幫邵逸夫、鄭明明理髮,數年前離世的資深藝人江漢亦為該店熟客仔。 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VERY SOPHISCATED。 這是我們這個世代,漸漸失去的文化 – 連同著上海理髮這行業,漸漸失去。 走入上海華麗理髮公司,不由令人想起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當中的「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店中的人、物、磚,都是經過時間洗滌,變老不變樣,非常實用,絕不過時。 英國畫家羅蘭士筆下的男孩栩栩如生,雙眼烱烱有神,油畫更能凸顯男孩頭髮的柔軟。
上海剪髮舖: 老師這工作──你啲仔變曬阿叔啦
前身是 Attire House,這家理髮店為你打造現代紳士的形象,為客人整理儀容之外,更提供特調美酒和雪茄。 The Beau Barbershop 上海剪髮舖 由韓國理髮師駐場,提供各式造型服務,女士理髮也有。 看著一個個客人,走時頭髮都很整齊醒神 – 明明是這麼好的物事,這麼好的功夫。 「這兒的師傅,位位都年過七十了。」陳老闆說;嘩,有些真的看不出來,大概真的是頭髮修剪有道,個個精神翼翼的,至少一半看起來像只有六十出頭。 講起上海理髮,大家可以首先想起在北角、油麻地等老區;但最近有朋友告知,荃灣雖是新市鎮,原來也有上海理髮公司,而且有相當的規模和歷史;內裏的理髮椅、風筒等等都是自開業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