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每年策劃舉辦音樂藝文活動約200場次,包括︰每週定期常態性的夜間民歌音樂會、劉岠渭教授古典音樂影音導讀與播映、多元藝文講座、室內音樂會、星空天文教育等。 以及每年度的行動音樂廳東部校園巡迴、為孩子們所策劃的音樂夏令營、為成人所規劃的「藝起來樂活」音樂營等;還有每年度的影展盛事,包括︰歐洲影展、金穗獎影展、公視紀錄片影展、野望影展、女性影展等。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範圍遼闊,建議於自行車遊覽之外,亦可關注導覽服務,藉由在地人分享,感受池上的生活傳承,更能體驗池上之美。 大坡池音樂館2025 1985年,臺東縣政府將大波池規劃為風景遊憩區,設置水泥提、步道及許多水泥建築,也對棲地造成生態負面影響,故保育人士積極爭取劃為保育區,共同維護讓池上人驕傲的生態環境。 在「伯朗大道」附近的萬安村龍仔尾,有一條呈S型的「天堂路」與伯朗大道交會,由於景觀優美,加上路旁的裝置藝術,成為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

大坡池音樂館 首先,由於觀光人潮的大量湧入,許多自行車出租業者承租農地並設為停車場。 但此營業行為引來臺東縣政府以違反農地非農用原則,針對業者開罰,使得業者開始進行多次陳情協商,連臺東縣府官員、臺東縣議會副議長和縣議員等,亦以池上老田文化景觀區為由,建議池上鄉公所提出「興辦事業計畫」以爭取陳情業者的就地合法。 更多新聞 大坡池音樂館2025 臺灣交通亂象早已被詬病,重啟國門後再次成為話題,還躍上國際媒體版面,指出臺灣道路狀況對於行人用路安全極不友善,多個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日本以及美國都曾點出此問題。 其次,文化景觀的劃定範圍即為當紅的觀光景點,大量的人潮對地方生活造成莫大的影響。 先前,農民在「電線桿事件」中反對電線桿的架設,除了基於影響農務工作,也含有維護視覺景觀的動機。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大坡池閒置空間將變身音樂館

偏鄉地區,大多需依賴政府單位、基金會、協會的幫助纔有可能招募到新血,期望未來社會繼續增設音樂教育課程及多元的課程類型。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政府機關、授課教師、參與學員與家長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池上鄉農會碾米廠目前佔地1.2甲,重要設備有特大型烘乾機、低溫冷藏桶,並引用新型日本進口礱穀機、精米機、及周邊設備。 大坡池音樂館2025 臺東縣池上鄉位於花東縱谷的南段,西臨中央山脈,東側則是海岸山脈,被山脈拱起的這段地區被稱為池上平原。

豆腐表面炸得金黃酥香,裡面私滑水嫩,炸得恰到好處,一點都不刮舌,搭配清脆爽口的臺式泡菜,三兩下就喫完了。 除了豆腐外,店家也有販售杯裝豆花,有原味糖水、綠豆燕麥、黑糖薑母、山葵醬油共四種口味,除了經典的黑糖豆花外,「綠豆燕麥豆花」煮的綿密濃稠,加上滑順的豆花,喫起來相當美味。 「山葵醬油豆花」是熱豆花配上鹹的山葵醬油,醇厚的黃豆香淋上嗆鼻的哇沙米末,喫起來有種山魚片的感覺,十分特別。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民宿

大坡池風景區就在伯朗大道不遠處,是臺灣很重要的濕地,天然環境很好關係,動植物的生態資源很豐富,夏天還可以欣賞到滿池的荷花,這次來沒能欣賞到荷花有些可惜。 池上鄉民希望遊客來池上聽音樂、賞美景、喫好米、做公益,建立美好的池上印象,也重整身心再出發。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於2016年3月26日落成啟用,每年舉辦藝文講演活動約200場次,皆為公益活動,免費自由入場。 大坡池音樂館 牧野內一排又一排石牆堆砌的石壁 大坡池音樂館 景觀,是自然賞鳥的好地方,有環頸雉公鳥、環頸雉 母鳥、紅背班鳩、金背班鳩、珠頸班鳩、竹雞、伯勞 大坡池音樂館2025 鳥、烏頭翁、燕子、麻雀等30餘種野生鳥類穿梭其間 ,草原上更有白兔、灰兔、松鼠、白麪狐、山野老鼠之蹤影。

  • 如果你的旅遊目標是在臺東走走散心,悠閒不趕時間的話,大坡池很適合來這裡一遊,寂靜的湖畔、徐徐的微風都是讓你可以在大坡池感受,也能調劑身心靈。
  • 店名取自於店主的父親賴老師,在池上教習一輩子的書以作紀念,而 Coffee Stay 則是指店主自己,從不懂咖啡到自學拉花、甚至在咖啡店工作幾年後,後因家中需要幫忙,不辭辛苦的從臺北返鄉開設一間咖啡館。
  • ▲採用家人所種植的池上米,經歷過數以百計的嘗試,終於作出外層酥脆,內層扎實鬆軟的米貝果。
  • 經過幾番改造後,大坡池管理站整修工程已接近完工,張堯城說,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是該基金會在國內成立的第一個音樂中心,也是池上鄉推動古典樂的據點,有別於伯朗大道周遭文化景觀區的田園景緻,大坡池將是一處充滿藝文、寧靜又優閒的空間。
  •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將於3月26日啟用,並於當天推出系列活動,下午5時剪綵後,大坡、福原及萬安國小學生表演後,展開首場露天影音音樂會,在大坡池圓形廣場準備了500吋大螢幕,由林伯傑、蘇泰榮、餘濟倫等三名老師進行音樂導聆。

沒辦法乘船遊湖,那我們就來環湖散步了,這邊還有腳踏車車道可以騎車,如果你腿力夠強大,倒是可以從伯朗大道騎來這裡,看到不少人在這裡騎腳踏車,非常悠閒。 大坡池音樂館2025 雖然是一個相當具有意義的裝置藝術,近看臉部很多細部製作很詳細,但是太靠近還是會有點恐怖(笑),只好拍拍照趕快走了。 經過歲月淬鍊淘洗而能世代傳頌的經典, 猶如百花珍寶,值得我們漫步其中,用心品味。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旅遊-大坡池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丨聆聽一首於山光水色之下的夏季交響曲

鄰近不遠處的「源天然池上米」,只見外觀一片漆黑,以「黑店」自嘲,其實是因為源天然是鄰近一代少數碾米、販售黑纖米的店家,在這裡可以體驗彩繪自己的米袋、填充裝袋、真空包裝等,同時也可以直接以一手價購買商品。 穿越鐵路平交道後,在福原國小附近找到這間隱藏在巷弄的低調店家,巷內狹窄不易停車,建議在外面巷子停車後再步行前往。 這裡的豆腐乍看下臭豆腐,但實際品嘗後一點都不臭,原因是店家使用有機蔬果發酵,沒有傳統臭豆腐的臭味,故取名為「香豆腐」。

  • 2003 年 11 月 28 日,國內參考 WTO 中 TRIPs 相關規範,修訂《商標法》,於是池上鄉公所於 12 月 1 日順勢取得「池上米」商標。
  • 再來說說咖啡,美式意外濃厚爽口,帶點酸甜果香;拿鐵奶泡綿密,奶香與咖啡達成完美平衡。
  • 一名網友在「路上觀察學院」分享照片,從圖片當中可見,該處人行道設置了無障礙斜坡,但斜坡設置的地點與路面之間,還差了一段高度,身障人士想要使用坡道,無疑是天方夜譚。
  • 偏鄉地區,大多需依賴政府單位、基金會、協會的幫助纔有可能招募到新血,期望未來社會繼續增設音樂教育課程及多元的課程類型。
  • 1985年,臺東縣政府將大波池規劃為風景遊憩區,設置水泥提、步道及許多水泥建築,也對棲地造成生態負面影響,故保育人士積極爭取劃為保育區,共同維護讓池上人驕傲的生態環境。

廠區內設有金色豐收館內含文物區、體驗教室,還提供免費的場區預約導覽,以及禮品展售中心等服務及設施,成為全臺唯一結合精緻碾米加工與稻米教育之觀光工廠。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當地知識分子與東臺灣文史工作者的推動,池上鄉公所於 2014 年 3 大坡池音樂館 月依據《文化資產法》,針對池上浮圳以南、「伯朗大道」及「天堂路」周圍一帶,面積共 175 公頃的水稻田,向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出「文化景觀」申請。 而臺東縣政府亦於短短三個月內,同年 5 月即登錄公告為「池上萬安老田區文化景觀」,並於 2016 年 6 月更名為「池上新開園老田區文化景觀」。 另一方面,在伯朗咖啡廣告拍攝的十六年後,2013 年 6 月長榮航空於「伯朗大道」與「天堂路」拍攝宣傳廣告,在代言巨星與稻田景緻的結合下,將池上的觀光發展推向有史以來的高峯。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池上大坡池風景區︱臺東景點︱臺東觀光︱臺東池上︱免門票景點︱釣魚老人裝置藝術品︱臺東池上景點︱樂賞大坡池音樂館

穀倉藝術中心是由「美學大師」蔣勳與「臺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牽線,由農民梁正賢提供自家穀倉改建,專供駐村藝術家展覽及作為表演場所。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南側有175公頃的稻田,由於無電桿、建築物遮蔽,由臺東縣政府公告為「池上新開園老田區文化景觀」,也是攝影者喜愛取景的據點,以及遊客拍照打卡的地點。 根據文獻記載,早期大坡池生態豐富,最大面積約70公頃,後來因填池搶地,目前只剩下25至30公頃。 位於池畔的「樂賞大坡池音樂館」,原本是閒置的遊客中心,2015年起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管理,打造為花東縱谷的音樂藝術基地。 如果你的旅遊目標是在臺東走走散心,悠閒不趕時間的話,大坡池很適合來這裡一遊,寂靜的湖畔、徐徐的微風都是讓你可以在大坡池感受,也能調劑身心靈。 大坡池音樂館 我們當天是8點多到大坡池,除了一些在地人到這釣魚之外,幾乎都沒有遊客,加上這個時間的太陽還比較柔和,所以在湖畔散步顯得特別的美好,少了喧囂多了愜意,非常的棒!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推薦懶人包

大池豆皮店是一間擁有 50 年歷史的老店,也是池上唯一一間豆皮製作工廠,距離池上市區有一段距離,是近年來熱門的排隊名店,最好一大早就來,纔不會撲空。 大池豆皮店堅持使用古法製作,不是用大鍋直火滾沸豆漿,而是使用木頭柴燒豆漿,再從豆漿表面拉出一片片淡黃色的豆皮後晾乾後備用。 再來說說咖啡,美式意外濃厚爽口,帶點酸甜果香;拿鐵奶泡綿密,奶香與咖啡達成完美平衡。 甜點類表現更是驚為天人,點過檸檬蛋糕、乳酪蛋糕、提拉米蘇好喫到回臺北訂宅配。 這個藝術品看起來有點淡淡的哀傷,不過作者還蠻厲害,使用漂流木和稻草、竹子的環保製作,發人深省的提醒遊客,該回去看看年邁的雙親。

大坡池音樂館: 聽一年古典樂 池上米豐收破紀錄

許多外地人對池上的最大印象是一大片的稻景,而位在這片稻景間的伯朗大道與金城武樹,更是遊客到池上的必到打卡景點。 1997 年間,伯朗咖啡廣告便在池上的這片稻田間道路取景,媒體宣傳使得「伯朗大道」之名不脛而走,也為爾後的地方觀光發展埋下伏筆。 2013 至 大坡池音樂館 2014 大坡池音樂館2025 年間,也標誌著池上走入另一個歷史發展階段。 二樓則是繼承傳統味道的觀景餐廳,可以一面欣賞池上稻田風景一面享受古早鄉土味。 館內另提供製作木筷、光彩畫、製作稻草人的 DIY 體驗,歡迎提前預約體驗農村特色之旅。 不管來到池上多少次,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天堂路週邊的景緻總是吸引人一再的造訪,如今再次駐足,拜全年管制禁止所有車輛進入所賜,遊客只能步行或騎乘自行車,讓整個周邊環境更加清幽,只見田間小路僅有一輛輛農具貨車穿梭,每一幕都美得猶如畫作般。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大學圖書資訊館

臺東池上季節與活動池上的翠綠稻田在每年 3 月 ~ 6 月、8 月 ~ 10 月,池上的黃金稻浪從每年 5 月中 ~ 6 月初、10 月底 ~ 11 月初,而池上的油菜花季是在每年 1 ~ 2 月,另外不可錯過的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在每年 10 月底。 來到池上飯包博物館,除了喫飯是一大重點外,其他看的、玩的也是一大賣點,博物館內將飯包的歷程以模擬場景、互動裝置的方式呈現給遊客,希望遊客能親身體驗當年的歷史。 如果想在池上拍結穗時金黃色稻浪,建議在每年的 「6 月中」或「 11 月初」前往,這個時間點最適合拍出最佳照片!

大坡池音樂館: # 池上直銷驛站

建議您可以騎腳踏車來到大坡池這邊,將可以省下很多腳程,尋找周邊一些”縱谷大地藝術季”的景點時會更加輕鬆。 大坡池是個天然的湖泊,據說裡面有鯉魚、烏仔魚等等,也是很多鳥內棲息的地方,算是一個可以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碼頭這邊也有很多的玩水設施,像是湖上腳踏車、乘坐竹筏等,我們來的時候完全都沒有開放,應該是日子還沒到。 以前附近伯朗大道還沒有那麼受歡迎的時候,大坡池風景區的名氣可是比伯朗大道高,還有臺東的十大美景之一,不過如果你是攜家帶眷,有老有少的話,這裡倒是很適合列入散步遛老人小孩的地方,風景美、天氣又清爽,還有散步環道可以走走看看。 「稻子聽音樂」計畫從2014年7月起,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與臺東縣池上鄉稻農合作,在不破壞現有環境下,在伯朗大道地標區域每日播放莫札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音樂大師的不朽經典,讓池上稻米從插秧到收割,每天都能在古典樂中成長。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原為池上鄉大坡池畔閒置的遊客中心,2015年7月「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接受「池上鄉公所」委託管理,將已破損老舊的閒置空間打造成為兼具影音視聽、講座展演、音樂演奏會的多功能社區藝文中心,於2016年3月26日落成啟用。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室內景點、雨天備案

龍潭大池的池面開闊,池中有位於人工島上的古廟「南天宮」、具有九個彎曲的忠義橋等,別具古意。 大坡池音樂館 大池中央設有吊橋一座,一端是南天宮,另一端是湖濱休憩公園,且靠近南天宮一側之橋柱間設計了鐘樓一座。 近年來地方政府將湖濱休憩綠廊、湖濱公園整修得十分完善、美觀,吊橋與南天宮都裝置了七彩霓虹燈,於夜間會開燈綻放美麗的彩色光景,讓龍潭大池成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之一。 她指出,辯論一直都是討論公共政策很好的方式,「我其實很早就開始提出,可以邀請吳怡農先生來辯論」。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旅遊心得

大坡池音樂館 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中,騎進蜿蜒的田間小路,重現當時金城武騎單車的廣告片段,如此美麗的田園風景,深深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朝聖。 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是花東縱谷最重要的國家級濕地,也是池上人最喜愛的遊憩景點。 去年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遊昭明醉心於大坡池的寧謐之美,主動向池上鄉公所提出委託管理的企畫及經費,將原本閒置的大坡池風景區管理室,改造成「樂賞大坡池音樂館」,並在昨日傍晚剪綵啟用。

園區空間適合舉辦各類活動,包含樂團演奏、客家大戲、客家技藝體驗、童玩製作等等,一旁還有由池上農會承租經營「等路店」可讓遊客選購伴手禮、或是喝個咖啡休息一下。 此後,臺灣好在池上每年一度的秋季活動持續蓄積能量,2012 年由優人神鼓表演,湧進大量的遊客造成紊亂,於是次年雲門舞集的表演一改先前的完全免費,演出場次由週六的一場增加為週五、六、日共三場,為嘉惠池上鄉親,週五為免收費的鄉親場,外地遊客必須透過付費機制參與。 稻米原鄉館原為社區內的米倉,經過一段時日的荒廢,後以當地有心人士整理外觀並整修館內後,賦予舊米倉全新外貌。 稻米原鄉館集合池上鄉各式各樣的農產品,如果想買當地特產的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年雨量介於 1,600 ~ 大坡池音樂館2025 1,800 公釐之間,尤其是「五、六月的梅雨季」與颱風季,並常伴有「午夜雷陣雨」。 還蠻可惜的,這個裝置藝術非常的壯觀,也很特別,只可惜風吹日曬稻草竹子也經不起嚴重風化,只能拆除了。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每年的影展盛事,包括︰歐洲影展、金穗獎影展、公視紀錄片影展、野望影展、女性影展等。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專為社區居民以及樂齡朋友們,規劃系列的音樂體驗課程,特別邀請專業的師資授課,帶領樂齡朋友們跟隨著音樂一起律動、歌唱、互動…,透過絲巾、網球、鼓等道具,幫助學員們促進手腳統合、立即反應。 無需音樂背景,亦不限定年齡,讓大家都能開心的隨音樂舞動、跟著音樂遊戲,與友伴互動,建立滿足和交流的樂趣。 2009年,「樂賞基金會」與「行動音樂廳」創辦人蘇泰榮老師攜手合作,帶著音樂從城市到鄉間,翻山越嶺,散播愛樂種子,至今十餘年,持續不斷。

距離池上車站只要一分鐘,無論是在等車途中或是剛下車想找個店小憩,推薦「米貝果」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曾在北部工作的北漂青年,多年後決定重回故鄉懷抱,返鄉第一份工作是騎著單車賣起手工咖啡,這也是門口那輛黑色腳踏車的由來。 大坡池音樂館 店主很快找到解答,如果能在野餐時帶著方便食用的貝果,一口咖啡一口貝果,這絕對是個美好的享受。 第一次還因為找不到價目表還怕是無菜單店,沒想到詢問後發現無論是飲品或是甜點都只要一百元! 在伯朗大道中間,有一條S型的道路叫做萬新道路,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中騎進另一個稻田中,重現當年金城武騎單車的廣告片段。

樂賞基金會自2004年成立以來,開始進行「劉岠渭音樂導聆」影音攝製工程,至今保存200輯以上珍貴影音,是華人世界最完整的古典音樂解說資料庫。 店名取自於店主的父親賴老師,在池上教習一輩子的書以作紀念,而 Coffee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音樂館 Stay 則是指店主自己,從不懂咖啡到自學拉花、甚至在咖啡店工作幾年後,後因家中需要幫忙,不辭辛苦的從臺北返鄉開設一間咖啡館。 原為池上一間老字號的建興米廠,經歷 80 年的新舊交替,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池上米,改建舊米鋪而成的博物館。 大坡池音樂館 一進門而來就能看見碩大的木造土礱(ㄌㄨㄥˊ),高達兩層樓的傳統碾米機器目前已經不能使用,但透過傳統碾米機臺的見證,感受農具的精進演化。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大坡池音樂館公益計劃

池上居民也常常在此舉辦活動,諸如野餐節、音樂會、竹筏季等等,讓不同族羣在此交流與傳承,同時凝聚對地方的認同。 本研究旨在探討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暑期音樂營隊的現況,瞭解社會音樂活動之歷程與教學啟示。 乾隆13年(1748年),霄裡社通事知母六曾和漢人墾戶薛奇隆共同修築霄裡大圳來灌溉今日龍潭一地,其後又修築靈潭埤(今龍潭大池)蓄水灌溉龍潭一地。 近年來,池上發展為以稻田為主的旅遊模式,當地人相信「守住稻田,就是守住經濟」,因此自行車出租業發達,十餘年來自行車出租業者已增至30家,甚至有各式環保電動車出租,讓「走讀池上」的旅客有不同選擇。 池上文學館為福原國小舊日式宿舍,館內展示書籍和藝術創作,由駐村藝術家王金生進行修復與美化,讓人們可以近距離欣賞85年歲月的日式建築,品味柵門上玻璃珠裝飾的巧思,更可在茄苳樹或苦楝樹下享受一方歲月靜好。 此處稻田區有一條浮圳,是百年前居民所建,水道架離地面而行,令人發思古幽情。

不過,當下一波的文化景觀保護運動緊繫著觀光發展而來時,農民的考量重點仍圍繞著農務及生活的秩序,使得農業文化景觀保存的意義反而在此情勢中被淡化及誤解。 人類學家黃宣衛從對「池上現象」的好奇出發,爬梳「池上如何成為池上」的歷史脈絡,他點名關鍵人物,盤查政府作為,分析地方品牌經營策略,將這個把稻米與觀光結合的村落故事,寫就成《成為池上》一書。 經過鄉民與公部門的共同努力,大坡池的生態逐漸恢復,現在已是遠近馳名的生態旅遊據點。 樂賞基金會在大坡池畔設立了「古典音樂欣賞中心」,讓民眾除了體驗自然生態,也能欣賞美好的音樂。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音樂館不可不看詳解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將於3月26日啟用,並於當天推出系列活動,下午5時剪綵後,大坡、福原及萬安國小學生表演後,展開首場露天影音音樂會,在大坡池圓形廣場準備了500吋大螢幕,由林伯傑、蘇泰榮、餘濟倫等三名老師進行音樂導聆。 2009年與「行動音樂廳」創辦人蘇泰榮老師合作,展開「行動音樂廳」校園巡迴計劃,從城市到鄉間,從社區到學校,迄今十餘年長期持續舉辦。 準備搭上回程的火車,別忘了最後給自己買份池上飯包作為鐵路便當,其中火車站外的「全美行池上便當」、「家鄉池上飯包」各有其愛戴擁護者,相較之下菜色差異不大,倒是全美行有較多的蔬菜配菜,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選擇。 館內人員教你從洗米開始,不同的米有不同的洗法,以及正確的米水比例,最後煮出一鍋好飯,等待的同時則可以透過牆上的資料,認識池上米的由來與獨特,一旁的展售區則有冠軍米販售以及池上限定的乖乖,非常適合當作伴手禮。

在池上伯朗大道不遠處的大坡池東側湖畔中,有個很有名的裝置藝術,我們騎過腳踏車、喫過飯後就往一旁的大坡池東側去。 臺大今(24日)展示修繕後的建築內裝與外觀,臺靜農「龍坡丈室」主屋內飄散著檜木香味。 臺大表示,總計花費2700萬元,平均每坪修繕經費約50萬元,目前正向北市文化局申請使用執照,預計未來將規劃為「臺靜農人文會館」後對外開放。

大坡池音樂館: 臺東住宿推薦

原為池上鄉的某條筆直的田園小路,因拍攝伯朗咖啡而廣受歡迎,故取名為「伯朗大道」。 全長約 2.2 公里,此處視野遼闊,沒有電線桿的幹擾,只有自然的稻田美景。 另外從 2009 年開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與臺灣好基金會,固定每年 10 月底舉辦「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過往曾邀請雲門舞集、優人神鼓、張惠妹、伍佰、茄子蛋、盧廣仲等知名藝人演出。 就讓我們密切關注「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臉書的最新動態,按照往年會在九月初揭曉當年的活動時間與陣容。 經過幾番改造後,大坡池管理站整修工程已接近完工,張堯城說,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是該基金會在國內成立的第一個音樂中心,也是池上鄉推動古典樂的據點,有別於伯朗大道周遭文化景觀區的田園景緻,大坡池將是一處充滿藝文、寧靜又優閒的空間。 我覺得要設計這樣的藝術活動,政府其實應該多用點心,畢竟大坡池這邊的景色一點也不差,應該要讓環境與藝術裝置更能融為一體會比較好….

日月潭的早晨煙霧繚繞,仙氣美景令人如癡如醉,而位於東半部的池上同樣有一處「大坡池」擁有這樣的美景,林蔭步道圍繞著池畔,居民愜意漫步其中,看著湛藍的水面倒影著遠處的山巒,藍綠之間美不勝收,同時「池上池上,大坡池之上」,更與池上地名的由來息息相關。 大坡池音樂館 大坡池音樂館 萬安的磚窯廠是東部縱谷舊式燒磚廠的代表之一,早期供應花東縱谷線在內的建材需求,所建造的磚窯廠,這裡是國內目前少見的荷式目仔窯人工磚廠遺址。 來到萬安,除了欣賞美麗的稻海,記得走入197縣道中的萬安磚窯廠,體驗先人生活智慧的足跡。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火車站

天然條件加上品管,現在池上米的穀價是全國最高的。 再加上全鄉定期辦理一年兩期的稻米品質競賽,並有新臺幣25萬元的高額獎金,也帶動池上農民不斷的努力提升稻米品質。 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表示:「樂賞大坡池音樂館」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經營管理,2016年3月26日開館啟用,每年舉辦藝文講演活動(包含校園行動音樂廳與音樂教育課程)約150場次,皆為公益活動,免費自由入場。

這處老田區每年秋收時期辦理「池上秋收藝術節」,迎來雲門舞集、優人神鼓及歌手在稻田間演出,成為獨樹一格的田園文化藝術,並有名家駐村、熱氣球嘉年華星空音樂會等,讓人沉浸在「藝文米鄉」的文化氛圍裡。 大坡池音樂館2025 2015年9月,「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開始進行改造工程,歷時半年,將已破損老舊的閒置空間打造成為兼具影音視聽、講座展演、音樂演奏會的多功能空間。 大坡池音樂館2025 哇哇3C日誌替大家收藏各種3C資訊,電腦上蒐藏實用的綠色軟體與免安裝軟體,評測各類手機與平板,與生活家電的使用心得。 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人文關懷、淑世化人的理念,人間通訊社報導佛教界以及各宗教界的新聞資訊,並傳播國內外藝術文化、教育人文、生活休閒、科學新知、慈善公益等訊息,讓閱聽大眾得以透過網路平臺,時時與真善美的新聞相會,刻刻增添心靈的能量,產生正面積極影響力。

池上火車站於 2017 年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畫翻修而成,新建車站以木造穀倉造型為設計主軸,與池上米相互呼應,成為全臺最美的 16 座車站之一。 每逢六、七、八月夏季時可賞滿池粉嫩荷花,也會舉辦大型的「竹筏季」活動,體驗早期漁民遊湖捕魚的勞苦艱辛,同時乘著竹筏在湖面上悠然欣賞美麗湖光。 在伯朗大道上的一顆茄苳樹,是當年金城武拍攝長榮廣告的取景地,因此被稱為「金城武樹」爆紅,可惜好景不常,2014 年金城武樹被颱風吹到連根拔起,現今的金城武樹是臺灣與日本的樹藝師治療後,重新原地栽種便逐漸復原。 高聳茂密的樹冠,適合旅人到此地休憩乘涼,樹下還立有「奉茶」銅製茶壺的裝置藝術,每年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觀光。 在團隊的努力之下,音樂館讓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中,提供在地鄉親一處親近藝文的空間,同時也讓來到池上的旅人沉浸在「藝文米鄉」獨特的鄉鎮文化中。 [記者王秀亭/臺東報導]大坡池是池上鄉傳統景點,近年知名度被伯朗大道超越,池上鄉公所有意再造,獲得樂賞基金會協助,準備將閒置兩年多的大坡池管理室打造為音樂館,鄉長張堯城說,未來民眾到大坡池可以看著湖光山色,喝茶、聽音樂,別有一番風味。

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旅遊常見問題

午餐就到「池上好店」用餐,用自家種植的稻米煮出一鍋好飯,店內以套餐的形式為主,其中「叉燒肉」、「鬼頭刀」主餐則是店內招牌,每當正餐時段總是座無虛席,另外飯後甜點也是特色之一,不論是冰淇淋或是蛋糕通通加入了米的元素,讓原本平凡常見的餐點更增添特色。 ▲手工現作古早味「香煎豆包」煎的外酥內軟,清爽不油膩,有調過味不用加醬油也很美味,適合在口中慢慢咀嚼出豆子的清香。 ▲採用家人所種植的池上米,經歷過數以百計的嘗試,終於作出外層酥脆,內層扎實鬆軟的米貝果。 除了單喫貝果外,也推薦沾取店家自製果醬,新鮮水果搭配純淨米香,酸甜滋味完全打中味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