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面對大眾消費者,食物選擇多,供應速度快,添了煙火氣,少了精緻感。 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原址為油麻地,現已搬遷至618上海街1樓。 REstore旨力於文化保育及推廣傳統技藝,店內匯聚香港社區小店的產品,保留產品原有特性,並注入新元素,讓產品重新發揮其用途。
Peh Ti讚賞Carol學習得很快,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培訓,Carol已經可以自己烹調一碗香菇肉碎麵,由切菜心、冬菇、肉片,到在爐頭煮麵條和肉丸等工序,都能夠親自包辦。 Carol更曾經在家裏煮麵給媽媽品嚐,讓她試試自己的「手勢」,媽媽也大讚好味道。 上海街618餐廳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如果你對富香港情舊的精品感興趣,Restore 是你杯茶。 Restore 是個社企店,為香港社區小店的特色產品,注入新元素及思維,保留產品原有特色之餘,亦有煥然一新之感,旨在把傳統香港工藝傳承下去。 在這裏,你會遇到仿小巴膠牌飾物擺設、繡花拖鞋、手雕麻雀等香港工藝,頗有趣。 主打意大利手工薄餅,即叫即製,口味多元化,有風乾巴馬火腿薄餅、芝士四重奏薄餅、大阪燒墨魚意大利餅 等。
上海街618餐廳: 「618上海街」 旺角百年唐樓改建
自成立以來,市建局已進行了超過60個重建項目,共提供約26,000平方米休憩用地和約53,000平方米政府、團體及社區設施用地,亦提供約18,000個新住宅單位及約400,000平方米新商業樓面面積。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市建局採用「小區發展模式」規劃重建項目,務求帶來更大的規劃及社會裨益,並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市建局在九龍城區以這個規劃模式共開展了六個重建項目,改善區內街道網絡及可達性,亦保留街道的活力。 1992年12月31日大除夕晚上,大批市民及遊客到酒吧和餐廳林立的中環蘭桂坊慶祝。 商業電臺在蘭桂坊的轉角處架設舞臺及放置巨型氣球,舉辦新年倒數流行音樂會,電視臺及電臺都有到場採訪及直播現場盛況,警方於當晚派駐118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 接近元旦倒數,在場聚集近2萬人,很多人從酒吧及餐廳湧到街上迎接新年,現場人羣情緒高漲,有部分人出現醉酒現象,期間不斷有人使用噴霧噴灑綵帶及雪花,又有人噴灑啤酒、香檳等飲料[8],令路面非常濕滑,有不少人被噴中,更有人投擲酒瓶,場面混亂。
- 幸好在2000年開始的復興社區運動下,鹽田梓300多年的歷史與文化得以被保存下來,鹽田的修復重建工作更於201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 上海街 號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唐樓羣的13條富韻味的麻石柱如故,柱上的浮雕書法絲毫不損。
- Peh Ti說,「廚尊」的培訓員或健全員工不會主導殘障人士工作,而是給予空間讓他們發揮,「我們會問學員在工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然後問他們可以怎樣解決,推動他們多思考,並培養自信心。」只要有合適的培訓和幫助,殘障人士一樣可以自食其力,並投入社會,作出貢獻。
- 為鼓勵食肆透過提供食物份量選擇和採取減少廚餘措施,與顧客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環境保護署推出了「咪嘥嘢食店」計劃,參與食肆如符合評核準則將獲「咪嘥嘢食店」認可資格和獲發「咪嘥嘢食店」的標誌及標貼,以供張貼於店舖內和宣傳,供顧客識別。
- 當時在香港較流行的單車品牌有「客家佬」(Hercules)、「三槍」(British Small Army),「巴士牌」(Pashley)等,均是英國貨,優點是人手焊接、鋼水好、零件質素高,單車較為堅固。
- 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若有關重建項目需要修改有關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土地用途,市建局便會以「發展計劃」的形式推行重建;若項目的發展符合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土地用途,市建局便會以「發展項目」的形式推行重建。
此外,店內更有技藝承傳課程可供大家報讀,特別邀來老店師傅講解,以培養新一代學徒,從而令該技藝得以承傳下去。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同時,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更會不定時舉行文化活動企劃:當中包括籌劃市集、導賞、展覽、企業合作等各方面的活動。 位於旺角山東街的「Pause It」,裝潢以黑白及木色設計,招牌飲品竹炭鮮奶咖啡深受歡迎,以黑色的咖啡配純白色的拉花,與店內的風格一致。 非咖啡飲品有鮮奶特飲、花茶及有氣特飲等,亦提供沙律、全日早餐及小食。 現今的單車可能是用作消閒,但昔日的居民則以單車作為主要的代步工具,甚至是用來謀生送貨。
上海街618餐廳: 活動資訊
現場很多傷者躺在地上等候救援,因為現場沒有派駐醫護人員,所以先由現場的警務人員為傷者急救,並且召喚身處現場的休假醫護人員提供協助[12]。 由於傷者人數眾多,抵達現場的救護人員與消防人員疲於奔命搶救。 上海街618餐廳 鄧肇堅醫院派出由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組成的流動急救小組也於稍後到場。
- 在政府憲報公佈建議重建項目前,市建局會進行第一階段社會影響評估,或更新「諮詢平臺」早前進行的社會影響評估結果;以及在政府憲報公佈建議項目後,進行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包括建議的紓緩措施。
-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 衣服類型多是牛仔服、軍裝、Polo 恤衫等等,採購自美國,經過嚴謹的檢驗,保證原裝正貨。
- 市建局採用「小區發展模式」規劃重建項目,務求帶來更大的規劃及社會裨益,並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 而在「廚尊」提供的創新工具輔助下,Carol能夠做到比以往更多的工序,例如她可以用左手夾着一隻彎形的叉幫助固定冬菇,再用右手拿刀切冬菇。
- Carol憶述,她在加入「廚尊」之前不懂得烹飪,加上身體的障礙,因此很難找到工作機會;即使後來得到位於觀塘的一家茶餐廳聘請,但由於餐廳沒有提供相關培訓,所以她只獲分配做一些例如夾麵包等的簡單工作。
Peh Ti說,「廚尊」的培訓員或健全員工不會主導殘障人士工作,而是給予空間讓他們發揮,「我們會問學員在工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然後問他們可以怎樣解決,推動他們多思考,並培養自信心。」只要有合適的培訓和幫助,殘障人士一樣可以自食其力,並投入社會,作出貢獻。 秉承舊式雜貨店精神,價廉,實用,一切從日常生活出發,雜貨種類實而不華,砂煲罌罉,碗筷叉羹……且並沒有因為裝潢有型,吸引了很多捨得洗錢的 hipsters 及日本遊客而開出「手信價」,反而很多小雜貨十元八塊十零廿蚊有交易。 全因店主堅持雜貨就是要服務街坊,解決日常生活需要,並不是用作供奉齋擺,得個靚字。 然而,這裏始終不是阿爺年代的雜貨店,除講究實用外,也很在乎美感、品味及理念。
上海街618餐廳: 甜品
去年12月在市建局「618上海街」開業的「廚尊」,是由總部設於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市建局去年邀請並協助其來港開店,將新加坡的創新社企餐廳模式帶到香港,並希望它能夠在油旺區紮根,幫助香港弱勢羣體在職的需要。 蘭桂坊慘劇是香港於1993年1月1日元旦發生的一宗人羣人踩人事故,當晚在香港島中環蘭桂坊有大批羣眾參加跨年音樂會及新年慶祝活動,但在跨年倒數後便樂極生悲,人潮在德己立街推擠及有人跌倒引起人踩人,釀成21人死亡及63人受傷[2][3],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嚴重的人踩人慘劇[4][5][6]。
衣服類型多是牛仔服、軍裝、Polo 上海街618餐廳 恤衫等等,採購自美國,經過嚴謹的檢驗,保證原裝正貨。 另外,近年美華氏亦會拆解古著,重新設計及組合成新的服裝,頗有賣點,深受年輕人歡迎。 以乾花為主題的「走過十萬八千里找到你」,咖啡廳的天花佈滿一束束乾花,全部由專業花藝師設計,一走進咖啡店就有一陣花香,浪漫而舒適。
上海街618餐廳: 我們接受無現金!
在山海環繞間的蕞爾小島──鹽田梓又名鹽田仔,是一座發展於17世紀的客家村,村民靠著依海設置鹽田並以曬鹽賣鹽為生,鹽田梓之名也是因此而來。 可惜在大約100年前島上鹽業開始式微,村民陸續外遷、鹽田遭到棄置,整座島嶼幾乎渺無人煙,甚至還一度被稱為鬼島。 幸好在2000年開始的復興社區運動下,鹽田梓300多年的歷史與文化得以被保存下來,鹽田的修復重建工作更於201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五十年代,香港最高級的食肆類型是「西餐室」,是上流人士約會、「鋸牛扒」的好去處,普通百姓一年難得去一次,而且禮儀很多,當時的人都必須盛裝出席,男士穿西裝打領帶,女士必穿裙裝。 到了六十年代,冰室出現了,是中產版的「西餐室」,據說是因為香港早年的樓底高,天花板加裝吊扇便能涼風送爽,又售賣紅豆冰等冰製飲品,並不如西餐室這麼隆重,但環境高雅舒適。
上海街618餐廳: 咖啡店
如今做為香港僅存的產鹽地,加上島上豐富的非物質文化傳統,荒廢的房舍、充滿異國情調的天主教教堂等,都是能一窺昔日鹽田人家生活痕跡的人文景觀,透過預約還在鹽光保育中心透過導覽與體驗,認識先民製鹽的各種辛苦。 而重獲新生的鹽田梓還是西貢海藝術節的軸心,充滿活力的露天藝術村已經成為一日遊好去處。 市建局於2008年展開上海街保育活化計劃,項目涉及14幢新舊唐樓,當中10幢更是建於20年代的戰前騎樓式唐樓,屬二級歷史建築,以及4幢建於60年代的戰後建築。 「618上海街」最後保留了10幢戰前唐樓騎樓、支撐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麻石柱上的廣告招牌等極有歷史價值的元素,更是原汁原味展現昔日的情景於大家眼前。 「咖啡綠茶 Coffee 上海街618餐廳 Green Tea」主打特色飲品及甜品,有自家製焦糖咖啡、肉桂咖啡、爆炸草莓奶、呍呢嗱蘋果果粒茶等等,非常吸引。
上海街618餐廳: 香港百年纜車「山頂纜車」脫胎換骨全新出發!大面積的全景式玻璃車窗,沿途欣賞香港百萬風景!
很難想像搭乘快艇15分鐘就能夠遠離都市喧囂,讓身心靈都獲得大自然的洗禮,而這一處祕境就是位於香港新界西貢海中的小島鹽田梓。 Peh Ti(左)說只要提供培訓機會和適當的支援,左手活 動不便的Carol(右)也可如健全者一樣煮出各式美食。 除了文化藝術及服飾小店外,618上海街更有不人氣食肆進駐。 當中最為注目必定是知名馬來西亞餐室蘇媽蘇媽(詳情按此),新店有逾1,000呎,目前門口已經起圍板,但就暫時未知開幕日期。
上海街618餐廳: 文化屋雜貨店(上海街):日本潮物
如果閣下是女生,更加會捨不得離開,因為店主跟本土裁縫合作設計生產衣服,又從外地搜羅質地與美感並重的衣物,風格偏向簡約清新。 God Dag 是丹麥語好日子的意思,店主希望透過對日常生活一絲不苟的追求,讓日子過得美好。 品牌來自日本,主力採購富玩味及懷舊感覺的日本飾物雜貨,手羽、塑膠公仔、鞋履、帽子等等,種類既雜且多,淘寶過程往往充滿驚喜。 總店社長長谷川義太郎昔日常到美國入貨,發現很多精品 made in HK,於是來港旅遊,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店老闆 Rex 昔日在日本修讀時裝設計,並在當地的文化屋打工,因緣際會,更在2009年把品牌引進香港。 擁護「一國兩制」,團結工商界,堅持愛祖國、愛澳門,維護工商界正當權益,做好工商服務工作,促進與外地之商業聯繫,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而努力。
上海街618餐廳: 香港「鹽田梓」窺探昔日鹽田生活的痕跡,西貢海藝術節的軸心,充滿非物質文化傳統及異國色彩的藝術祕境!
店內裝潢以淺粉紅色及白色為主,感覺清新,選址旺角希望客人能夠感受鬧市中的優閒寧靜,去開旺角的朋友可以試試。 上海街618餐廳 重建發展是市建局其中一項核心業務,透過綜合規劃,改善舊區已建設環境及基建設施的設計,並提供更多綠化環境、公眾休憩地方及社區設施用地。 上海街618餐廳 殘破失修的樓宇則重建成符合現代生活標準、環保又具智能的新式樓宇。 市建局會在項目的開始實施日期(即憲報的首次刊登日期),進行凍結人口調查。
上海街618餐廳: 第 4 站 咖啡綠茶
所以這裏又有日本工藝設計大師柳宗理的產品、型格露營用具、歐美日本生活精品等。 上海街618餐廳 位於砵蘭街的「神經餵飼」標榜Café提供「善待神經的用餐空間」,沒有限制用餐時間,沒有訂枱服務,亦沒有固定的餐單,廚師會根據當日的食材推介不同的食物,包括明太子拌雞肉親子丼、醬汁鯖魚配麻醬野菜豆腐的「貓毛定食」、手工蛋糕等,每款都看得出廚師的用心和誠意。 在政府憲報公佈建議重建項目前,市建局會進行第一階段社會影響評估,或更新「諮詢平臺」早前進行的社會影響評估結果;以及在政府憲報公佈建議項目後,進行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包括建議的紓緩措施。
上海街618餐廳: 海街建築特色(一) 騎樓
咖啡廳以「走過十萬八千里找到你」命名是因為店內所採用的食材都標榜來自世界各地,再送到客人面前,非常有心思。 「Black Coffee」的裝潢以全黑設計,有別於一般走簡約風的咖啡廳,連主食及餐具都以黑色為主。 店內有多款精品咖啡及自製的精選甜品,滿足鍾意飲咖啡食甜品嘅朋友。
上海街618餐廳: 旺角4間人氣打卡cafe 乾花主題影女神相、蟲二歎伯爵茶班戟$85
張之琛估計從發生事故,到分解「人牆」及開始救出被困者,時間約為7至10分鐘。 繼由南豐紗廠改造而成的 The Mills 後,另一矚目活化項目618上海街終於出臺了。 上海街 號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唐樓羣的13條富韻味的麻石柱如故,柱上的浮雕書法絲毫不損。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上海街618餐廳2025 想知文青蒲點,請留意香港最佳街頭塗鴉藝術和香港最型格的隱蔽小巷。
六十年代,單車就好像私家車一樣,當時一般市民平均月薪約為100元,而單車售價可達200元。 上海街620號的立面上,可隱約見到「單車行」三字,惟這家單車舖已經不知去向。 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若有關重建項目需要修改有關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土地用途,市建局便會以「發展計劃」的形式推行重建;若項目的發展符合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土地用途,市建局便會以「發展項目」的形式推行重建。 上海街618餐廳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市建局每年須擬備一份業務綱領草案,列明擬於未來五年實施的項目,以及一份週年業務計劃草案,呈交財政司司長批准。 我們提供各種新加坡當地的小販美食,包括煲仔飯, 囉喏,慢煎糕,摩摩喳喳。
上海街618餐廳: 旺角餐廳
為鼓勵食肆透過提供食物份量選擇和採取減少廚餘措施,與顧客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環境保護署推出了「咪嘥嘢食店」計劃,參與食肆如符合評核準則將獲「咪嘥嘢食店」認可資格和獲發「咪嘥嘢食店」的標誌及標貼,以供張貼於店舖內和宣傳,供顧客識別。 由新加坡社企 Project Dignity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創辦的熟食中心,主打海南雞飯、喇沙、咖央多士等新加坡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熟食中心大部份員工為有特殊需要者,例如茶水檔由聾啞人士掌理,有專人教授簡單手語點餐。 上海街618餐廳2025 店主是兩個追求生活質感的女子,因此挑選的生活器物亦充滿靈氣,丹麥陶瓷餐具、西班牙 Alicante 草帽、西班牙 Mary Jane 皮鞋、葡萄牙蘆葦織袋等等。
上海街618餐廳: 文化屋雑貨店懷舊雜貨集中地
採用明火焗爐,火力夠猛,薄餅在短時間內焗好,成品特別香脆。 甜品甚有水準,減少糖分量, 味道輕盈健康,例如特濃焦糖牛奶布甸,牛奶味濃鬱,卻不甜膩。 當時的雀舖都是私人營業,裝修格局、款式和陳列貨品排列不一。 逛雀仔街的人不分身份、地位、貧富;而爲了滿足廣泛的需求,雀販也售賣不同價格和種類的雀鳥。 由Dignity Kitchen的檔位助手精心製作並充滿愛意。 一般 vintage 店多賣生活雜貨及衣服,這家則有點不同。
另外,考慮到深夜舉行大型節慶活動後,羣眾會因為擔心無法在當晚回到家中休息,人們便會為了趕搭地鐵尾班車,而一窩蜂地匆匆離場,間接增加人羣推擠引發傷亡的意外[15],如地鐵能夠通宵服務或延長營運時間,羣眾便有更多時間分批離開。 故此由1993年12月起,地鐵(及兩鐵合併後的港鐵)提供通宵服務。 惟2020及2021年受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的影響,港鐵於除夕夜沒有繼續提供通宵服務。 然而殘障人士要在社會尋找工作謀生,並不容易,除了因為願意聘請殘障者的公司或機構不多,最大的障礙就是欠缺培訓機會,令他們較難學到一些工作技能,幫助就業。 Carol憶述,她在加入「廚尊」之前不懂得烹飪,加上身體的障礙,因此很難找到工作機會;即使後來得到位於觀塘的一家茶餐廳聘請,但由於餐廳沒有提供相關培訓,所以她只獲分配做一些例如夾麵包等的簡單工作。 在市建局「618上海街」的「廚尊」餐廳點一碗富有新加坡風味的香菇肉碎麵,除了味道可口之外,可能不會察覺尚有甚麼其他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