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昔日寨城的老照片,往往令人驚訝香港曾有這麼一個奇特的社區存在過。 然而港英政府當時需要調查情況,並不急於接管新界,在1899年4月才開始公佈接收詳情。 4月14日,以屏山鄧氏為首的新界原居民各大氏族反抗,爆發新界六日戰,政府在4月19日才正式接管新界。
但係喺1900年7月17號,李鴻章路經香港,同當時嘅港督卜力見面,提醒返九龍城寨重係大清嘅領土,唔好亂嚟,自此之後港英政府就無再搵人入城寨[5]。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原本係防衞海盜嘅據點,為咗防止海盜,喺1810年就起咗座九龍寨炮臺[3]。 去到清初康熙年間,為咗方便防守同官衙做嘢,就開始起城池,而九龍城寨就因為咁喺1846年起咗出嚟[4]。 密密麻麻的管線和裸牆,吞噬了所有空間,遮蔽了天空,陽光無法穿透,讓底層住戶永遠活在陰影之中。 對於一個地方或建築物的去留,過去市民甚少機會發聲,鑑於城寨本身的歷史和地位特殊,中英政府最終決定於1993年清拆。 東頭村道是城寨最熱鬧的街道,食肆、士多(雜貨店)林立,在大樓低處外牆,或橫或直,高高低低掛滿白底黑字,全是牙醫和西醫診所的招牌,看上去東頭村道儼如醫療一條街。
九龍城寨 shisha: 清拆前的城寨
清初,該地無寨城之設,1682年(康熙二十年)清派兵駐守,後又築九龍炮臺。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shisha 有一年可口可樂推出「搖搖」(YOYO)行銷活動,喝可口可樂有贈獎,獎品是「金牌搖搖」。 士多通常把冰箱放在靠門口處,玻璃樽裝的可樂即開即飲,是否有中獎就藏在瓶蓋內的膠墊,但是那個夏天狂灌了許多可樂,獎品還是沒有到手。
-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
- 呢間義學,喺當時重做埋鄉公所,所有九龍司嘅事務,都係喺呢度傾,而喺民國之後重俾一啲九龍城嘅人改建成小學,叫做「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據講重係香港第一間學校。
- 從龍津路搬到龍津道,從路搬向道,是在不遠的地方,當年我們年紀小,無法幫忙,父親按照廣告小卡找來知名搬家公司協助搬屋。
- 站在天台高處,九龍城至香港島的太平山盡收眼底,啟德機場在不遠處,飛機從九龍城轟隆轟隆緩降向機場跑道,巨無霸的飛機就在眼前掠過。
- 文具店老闆引進了一臺,很多小朋友擠在機臺前面,有錢的賭博,沒錢的看別人賭。
還記得九龍城寨曾一度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而且更是香港黃賭毒的主要溫牀,雖然當地早於廿多年前就已經被清拆,不過最近有攝影師就公開了一批照片,可以讓大家回顧一下當年的情況。 在未被政府清拆以前,九龍城寨算是香港最大的貧民窟,所住的「寨民」大多是新移民或社會最底層的草根,這些「寨民」用現代新潮一點的說法就是「低端人口」。 如果九龍城寨還存在的話,應該還是有人爭著住,還是有市場需求,因為不管任何世代,有富裕人家,也會有「低端人口」。 巔峯時期的城寨,融合成幾乎連成一體的建築團塊,形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走道、水管和電線彼此蜿蜒交錯,外圍雜亂無章的陽臺與門窗佈局,使得家家戶戶界線模糊,卻仍運轉著各自的生活。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紀念館
因為疏於管理、也無人敢介入,無政府狀態的九龍城寨就這樣在這海灣地帶自生自滅,孕育出戰後香港犯罪與黃賭毒的主要溫牀。 妓院、賭場、鴉片煙館、脫衣舞戲院等不法場所大量湧現,一間比一間張狂,全都高朋滿座,就連狗肉店也不例外。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shisha 城寨除了廣東話能通外,另外最多人說的是潮州話,城寨大部分業權應該都握在潮州人手裡,在城寨開店的,大部分是潮州人。 有名的黑道人物「跛豪」吳錫豪也是潮州人,據說70年代香港90%的海洛英由九龍城寨輸出,「跛豪」赤手空拳活躍於城寨,幾乎壟斷了整個毒品市場。 印象較深的是,說到潮州人,會說:「潮州人拉二胡──自己顧自己」(因為潮州話自己顧自己近似於二胡的調音聲),這是嘲弄潮州人的自私自利。
不管是之前的老人院,還是後來的青少年中心,其建築物都是棟清朝時的「九龍巡檢司衙門」,地點是九龍城寨的中心點。 (圖/大嘴侃歷史)「九龍寨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代,那時是南宋官家鹽場駐軍的地方。 1840年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九龍寨城」這個地方在清政府的據理力爭下,仍然歸清政府管轄,成為了清政府的一塊飛地(是一種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個地理區劃境內有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由於老人院係由衙門改建,所以老人街有好多古蹟,其中有兩尊嘉慶七年嘅古炮最有代表性,老人院建築風格亦可以睇到有衙門嘅特色。 間老人院係1987年政府清拆城寨時唯一保留嘅建築,重列咗做法定古蹟,即係九龍巡檢司衙門。 到咗1898年,英國希望租借深圳河以南同離島所有島嶼,於是要求簽署《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呢一帶同九龍半島同香港島一樣變成英國殖民地。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寨城
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爲無牌牙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卻讓九龍寨城仍然歸滿清派兵管轄,城寨更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 此外,城牆殘存的牆基、一條沿內牆建造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亦先後出土。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得上寨城內其中一條最老的街,還沒有寨城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條街。 香港政府在1994年四月清拆寨城內樓宇時,在南門原址發掘了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的花崗岩石額,相信是居民二戰時知道日軍入侵而埋藏於泥土下。 此外,城牆殘存的牆基、一條沿內牆建造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亦先後出土[23]。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年來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寨城。
- 青少年中心是我課後常去流連的地方,是一個同班同學帶我去的,我才知道有這個地方。
- 我們如果拿現金向他換代幣,老闆會笑逐顏開,如果贏了代幣向他換回現金,他的臉色會立即變沉,一副不情不願!
-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係城寨入面其中一條最老嘅街,未有城寨就已經有呢條街。
-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興建工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動工,由一羣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以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
- 滿清政權覆亡後,國民政府和共產黨忙於內戰無暇處理九龍城寨,港英政府也沒有治權,九龍城寨因此變成所謂的「三不管地帶」──「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
每隔一陣子,扛著擔架的救護人員來到這裡,帶走幾個沒有呼吸的,居民路過便側身繞過去,在這樣的環境裡,同理與同情並不是生活必需。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在索尼音樂娛樂發佈這款遊戲的時候,距離九龍寨城清拆完畢後才過了3年,應該說挺有紀念意義的。 政府在處理城寨問題上雷厲風行,為居民提供優厚賠償,讓居民優先申請居屋,即使選擇輪候公屋,也可得到搬遷費。 九龍城寨的歷史可追溯至宋朝,昔日稱作「官富場」,及至清朝才叫「九龍寨」。 九龍城寨 shisha 20世紀初,九龍城寨面積達到4.7萬平方米,比疄九龍灣西北海岸,即今天太子道東一帶,後來啟德機場興建,始變成內陸地區。
九龍城寨 shisha: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係城寨入面其中一條最老嘅街,未有城寨就已經有呢條街。 大井街因為有一個大井,所以叫大井街,而呢個井喺舊時係成個城寨最主要嘅食水來源。 不過到咗二三十年代,因為霍亂,而井又係最多霍亂菌嘅地方,全香港好多井都要封,不過大井街個井就去到五十年代先封,之後開始就改曬水喉供水。
九龍城寨 shisha: 我的城寨童年回憶(上):「三不管」的香港九龍城寨
城寨主要街道分南北同東西兩邊行嘅大街大路,係呢兩條大街大路再分好多支線出嚟。 呢間義學,喺當時重做埋鄉公所,所有九龍司嘅事務,都係喺呢度傾,而喺民國之後重俾一啲九龍城嘅人改建成小學,叫做「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據講重係香港第一間學校。 九龍寨城原本面積達70畝地(約47,000平方米)[2],而佢東南部本來係九龍灣西北海岸,即係今日太子道東一帶。 香港日治時期,城寨嘅城牆俾日軍拆嗮,周邊一帶後嚟都被劃入英屬香港嘅九龍城發展區,寨城範圍進一步收窄到賈炳達道以北,得返衙門一帶約莫2畝半咁多地方,當地居民後期起樓都限住喺呢個範圍入面起。 九龍城寨 shisha 但由於PS主機在中國普及度原因,很多玩家並不知道有這款遊戲,或者只聞其名不見其身。 這座被稱為「罪惡之城」的城寨,裡面混亂與壓抑高度濃縮,彷彿矗立在現實和虛幻之間,也給它添上了一分詭異的魅力。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寨城舊址
寨城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 1980年代初期,有推算寨城居有35,000人,而罪案率也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戰後超過數十年無邊無際的樓宇搭建,以及城寨在人們記憶中的邪惡樣貌,隨著 1994 年拆除完工而走入歷史。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shisha: 拆除前城內街道
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臺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九龍城寨 shisha: 機車
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峯,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 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城寨裡有許多小型工廠,印象較深是食品加工廠,例如魚蛋廠,死魚都一條一條躺在地上等待丟進攪拌機被加工做成魚蛋。 龍城路上有一間腸粉廠,蒸氣緲緲,工人把米漿倒在一塊發黃的布上,等米漿凝固,再捲成條狀。
九龍城寨 shisha: 歷史照片
西城路,英文路牌係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West City Road,係城寨入面唯一一個路牌唔係用音譯做英文。 呢度有好多潛建寮屋,好多人去到九龍城寨,第一樣嘢就係見到呢堆建築。 龍津路(Lung Chung Road)分別有六條街: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 喺廣東省有好多城市都有龍津路,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係佢一定對住城門口嘅津樑,因為龍津意思係「聚龍通津」,即係指城門同城門津樑。 以前喺九龍城寨真係有一個津樑,重係由風水佬睇過度過定,搵最正個龍氣位而定出嚟。 九龍城寨雖然只係得六英畝半面積,但係就有成二三十條街,可算係世界上同面積最多街巷嘅細城。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例如我的朋友,媽媽白天在工廠「車膊頭棉」(縫製肩墊),晚上還拿回家,全家總動員,挑燈趕活,希望可以多賺一點錢。 後來媽媽在九龍城福佬村道一間組裝電髮棒的工廠做組裝女工,中午會回龍津道家裡煮午餐喫,同時也會推一大包半成品的塑膠齒輪回家,我們兄弟要協助把中間多餘的塑膠梗用尖嘴鉗逐一去除。 九龍城寨 shisha 這是承包制家庭工,以磅制價,若以時薪計算大約4、5塊錢左右,要看工作的速度而定,媽媽在工廠上班的日薪是40塊錢。 最後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寨
無庸置疑,城寨一般予人感覺,是黑暗、色情、暴力、血腥、罪惡。 九龍寨城(粵拼:gau2 lung4 zaai6 sing4)係香港九龍城區入面一座圍城,喺1993年拆咗。 九龍寨城又被人叫做九龍城寨(gau2 lung4 sing4 zaai6),亦有人寫做九龍城砦(「砦」通「寨」),因為舊時九龍城寨嘅城池只係用石頭起出嚟,所以以前啲人鍾意叫呢度做城砦,即九龍城砦。 喺香港史上,呢個地方曾經係一個引起好多政治爭論嘅敏感地方,又曾經係一個出名「三不管」嘅神祕地帶。
加上當時沒有垃圾收集服務,居民會將破損的傢俱、牀墊和家用電器棄置到天台,令衛生狀況十分糟糕。 香港聖公會第一位華人牧師鄺日修曾於1908年將九龍寨城內的九龍司衙門改為平民義學,並命名為「聖保羅小學」。 九龍寨城(俗稱九龍城、九龍城寨、九龍砦城或九龍城砦[3];英語:Kowloon Walled City)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城的已拆卸社區。 九龍寨城原是清朝政府的軍事駐地,在英屬香港時期發展成一座無政府狀態的圍城,清拆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2]。
九龍城寨 shisha: 九龍城總覽
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變得殘破不堪及半無政府狀態的種子。 《香港影視博覽2022》今日(14/3)揭幕,受到第五波疫情影響,今年亦要改為網上進行。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多間電影公司有將最新或洽談中的作品,放上大會平臺供大家細看,其中由古天樂、任賢齊、洪金寶主演,仍在拍攝中的《九龍城寨‧圍城》亦有首張海報。
又議定,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 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清拆寨城,遷徙居民。 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羣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 九龍城寨 shisha 1941至1945年,日本侵華,日軍佔領香港期間,爲了擴建啓德機場的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 「九龍皇帝」曾竈財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九龍部份土地(九龍城)被割讓給英國之前,曾獲御賜為他祖先的食邑(封地)。
天台的女兒牆處處是用水管駕起俗稱「魚骨」的電視天線,颱風過後,天線被打得七歪八斜,得重新調校,電視才能收到訊號,不然看到的是片片雪花。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站在天台高處,九龍城至香港島的太平山盡收眼底,啟德機場在不遠處,飛機從九龍城轟隆轟隆緩降向機場跑道,巨無霸的飛機就在眼前掠過。 老人街的由來,大概是因為老人街有一間老人院,老人都走去老人院休憩,因此被名為老人街。 青少年中心就在老人街中間,大門一進去右邊有一張乒乓球桌,往前有櫃檯,後面有其他玩具、圖書和康樂棋室,這些娛樂設施是讓青少年可以消磨時間,防止他們到處閒蕩而學壞。 由於當時並沒有適當的建築規劃,令城寨內一度擁擠了300多座相互連接的建築物。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建築物密度之高令陽光無法到達建築物的某些較低樓層;有些單位甚至沒有窗戶,部分居民無法獲得陽光和新鮮空氣,令人很難想像在這些建築物內的生活是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寨城內泥土中。 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 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 九龍城寨 shisha2025 九龍城寨 shisha 寨城在1990年代拆除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電影《重案組》,並容許一羣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 九龍城寨 shisha 城寨的歷史演變,圍城內發生的故事,不復在的老香港味道,走進今天憩靜的公園實在難以想像。 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九龍寨城公園還是觀賞香港紅葉的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