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埔安慈路,商場英文名叫 Jade Plaza,是大埔私人屋苑翠屏花園的住宅基座商場。 屋苑自1986年入夥以來,定位都是屬於社區和街坊的商場,舖位現時有於市場上租售。 商場內幾乎每一間都是獨立店舖,有二手書店、漫畫店、理髮店、跌打醫館、養生店、糖果屋⋯⋯近年還有居港外國人在這裏開裸買店,將環保意識滲入社區,跟着我們探索這個新舊交織的平民商場吧。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代表植物,為月臺橫樑及柱子塗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直立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大埔墟商場 此站配色為黃色,主題植物為牡丹花,街景為香港鐵路博物館。

新達廣場地下為巴士站及交通交匯處,鄰近有多線專線小巴站及港鐵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便利。 當時九鐵預計工程可於18個月內完成,令此站可處理的乘客量由每日110,000人次大幅提升60%至175,000人次,並形容翻新後的大埔墟站將富有「鐵路特色」。 九鐵並決定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完成後,於車站大堂放置近百年前服役於沙頭角支綫的W.G. Bagnall 0-4-4T型窄軌蒸氣火車頭作靜態展示,以之迎接九廣鐵路百週年紀念。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須支付頭等額外費,額外費相等於該適用路段之東鐵綫車程的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視乎情況而定。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票務

雖然商舖眾多,五個商區均有獨立的購物主題及某一類型的商舖集中,成為每個商區各自的消費特色。 新達廣場是鄰近港鐵大埔墟站的大型商場,店舖主要集中於一樓,包括多間快餐店、日用品店、地產代理及銀行等各式店鋪,是區內購物飲食的消費熱點。 1898年,英國和中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後,由於大埔區位於新界東中央,故此殖民地政府將大埔發展為行政中心,其後太和市改稱為富善街。 大埔墟站的前身位於現時的香港鐵路博物館,後來為配合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工程,決定興建新的大埔墟車站,並以取代原有的大埔滘車站及舊大埔墟車站,新車站於1983年4月7日啟用。

  • 大埔超級城位於大埔新市鎮的中心地帶,不過與港鐵集體運輸系統有一段距離。
  •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 2007年71K線全空調化後,九巴更嚴格規限此路線派車,從此不再派出非低地臺巴士行走此路線。
  • 大埔墟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方向、落馬洲方向或紅磡方向的列車,往返深圳、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及九龍中部等地。

C區地面設有一個,位於安泰路鄰近大埔中心第12座,是向街的洗手間。 大埔墟商場 D區設於位於安邦路的向街位置,E區無設洗手間供傷健人士使用。 要注意的是大埔超級城雖設有多個洗手間供傷健人士使用,不過這些洗手間除了位於一田百貨的一個是開放式之外,其他均是上鎖的。 時至今日大埔舊墟已是面貌全新,更因為位於大埔新市鎮的中心位置,成為區內的主要購物消閒與玩樂中心。 大埔師奶謂:「大埔所以可愛,在於有選擇。」你可以在被網民諷為「焦急城」的大埔超級城 ── 大埔墟商場 大埔最大型的購物商場「濕平」(shopping),也可以到凝固在歷史洪流中的大埔廣場和富善街「執平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商場: 香港十八區景點

大埔超級城位於大埔新市鎮的中心地帶,不過與港鐵集體運輸系統有一段距離。 所以前往大埔超級城比較方便的是乘搭巴士,或乘坐港鐵到達大埔墟或太和邨車站後步行前往。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在大埔超級城旁設有大埔中心巴士總站,另外港鐵在大埔墟車站亦設有接駁巴士到達八號花園或大埔超級城D區。 從大埔中心巴士總站下車後輪椅使用者最好沿地面前往大埔超級城,因為連接超級城與巴士總站的行人天橋只設有梯級與自動電梯上落,不過地面橫過安埔路設有斑馬線,橫過汽車路是安全及方便的。 同樣,乘坐接駁巴士到達八號花園或步行而至者由安慈路進入安埔路或安邦路,經過汽車路的斑馬線便可到達超級城A區或B區商場。 大埔墟商場 A區位於安邦路毗鄰大埔中心第3座位置設有一部32號升降機,是由地面往來上層商場的客運升降機,到達上層商場的外圍平臺行人路,沿行人路到達面向大埔超級城B區的商場玻璃門,推開玻璃門便可進入A區上層商場了。

新達廣場毗鄰港鐵大埔墟站,地庫為大型的巴士站,鄰近有大埔區最重要的小巴站及多個私人屋苑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發達。 而且鄰近大埔墟及大埔綜合大樓,亦有行人天橋接駁前往運頭塘邨,因此能夠吸納一定程度的大埔區居民。 隨著時任掛牌車(ATS101/KL4588)在2020年5月13日因發生交通意外而退役,其位置已於2020年6月由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98/LT6216,已撤離)取代。 2007年71K線全空調化後,九巴更嚴格規限此路線派車,從此不再派出非低地臺巴士行走此路線。 若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正價車費折半後之優惠票價低於$2.0,受惠人士只需支付該原來優惠票價;若60至64歲香港居民或合資格殘疾人士的原來全費票價已低於$2.0,受惠人士亦只需支付原來的全費票價。 2003年1月19日:再度取消循環運作,改為來往太和及大埔火車站[註 1],往大埔火車站方向改由廣福道直接左轉運頭街,不經南盛街。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商店搜尋器

大埔墟站在兩鐵合併前已開始進行全面翻新工程,工程耗資約8,400萬元,包括更換月臺頂部的嵌板、增高車站月臺頂部及月臺支柱、翻新洗手間、遷移客務中心及增加商店設施。 有關工程大部分已於2009年竣工,並與香港大學合作在車站屋頂建立首個鐵路「空中花園」,屋頂綠化有助車站隔熱,預計車站可降溫攝氏約2.3度,每月可節省約10萬元電費開支[5][6]。 新達廣場(英語:Uptown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Plaza)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南運路9號,是唯一一個靠近港鐵大埔墟站的大型商場,佔地約16萬平方呎。

  • 此路線在2019年5月起陸續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U,已撤離)行走,並於同年12月加入配Wright Explorer車身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已撤離)。
  • 新達廣場毗鄰港鐵大埔墟站,地庫為大型的巴士站,鄰近有大埔區最重要的小巴站及多個私人屋苑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發達。
  • 連接B區與C區的行人天橋與A區連接B區的規格相同,兩邊均設有長而斜的斜道。
  • 大埔墟站新達廣場是該區熱點,這次受邀到訪,探朋友之餘,當然要逛逛他們剛開不久的「聖誕市集」,以市集形式迎接節日。

大埔墟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方向、落馬洲方向或紅磡方向的列車,往返深圳、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及九龍中部等地。 大埔人閒時「近近地」可以到大尾督或大埔滘郊遊,在大埔讀書的小朋友更有空間在校耕田。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有升隆機方便傷殘人士並有單車專徑 大埔新火車站啟用 續施工配合電氣化〉,《華僑日報》,1983年4月8日。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本站設有23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舊稱

大堂內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小食店等商店,大堂上層則設有快餐店[2]。 另外在九廣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期間,大埔墟站作為二期的終點站及三期的起點站,故於1983年5月2日至同年7月15日期間,大埔墟站一度成為電氣化火車及柴油火車的轉車站。 大埔墟站是一個架空車站,大堂與月臺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月臺類型

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於 2010 年翻新商場,劃分為 A 區、B 區、C 區、D 區、E 區,開設超過 180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間商舖,包括:百貨公司、服飾時裝、潮流影音、美容護膚、家居生活及各式食肆。 作為大埔區兩個鐵路車站之一,大埔墟站無論規模及使用量皆優於同區之太和站。 大埔墟站是一個高架車站,大堂與月臺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列車服務時間

中學時期,父母在大埔買了居屋,於是由「港島人」變為「新界妹」,一住20多年。 平日最喜歡穿梭大埔的大街小巷,買平餸煮靚飯,買條游水魚只需要60元。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2014年民建聯獲香港建造商會研究基金撥款,研究如何活化聯和墟、大埔墟和石湖墟。 民建聯認為為了配合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原墟市亦各有文化特色,既需要保育,亦需要注入新的元素。 在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的協助下,研究團隊舉辦多場地區工作坊,諮詢居民、商戶及學生等意見。 最終建議在大埔墟廣福橋旁建一座人車兩用橋樑,以加強新舊區聯繫,建議獲得有關部門接納[2]。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商店數目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文氏族羣也曾計劃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舖,當然也屢遭鄧氏的阻撓。 為了跟大步墟抗衡,文氏在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在隔河另設太和市,即今富善街。 同年橫跨林村河的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現時大埔舊墟墟市已經消失,發展為住宅區,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新市鎮較後期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惟保留大埔舊墟天后宮,成為大埔舊墟的遺留痕跡,現存內街「舊墟直街」更保留舊墟的地名,從這些線索都可略知舊墟過去之地理位置。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博物館分館

此站也是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外唯一設接駁巴士服務的市區綫車站,四條港鐵接駁巴士路綫將其覆蓋範圍延伸至林村河對岸。 新達廣場Uptown Plaza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南運路9號,是唯一一個靠近港鐵大埔墟站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佔地約16萬平方呎。 大埔墟商場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由「新鴻基地產」發展,1991年6月入夥,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為物業經理人。 廣福商場位於整個屋邨的正中心,由廣仁樓、廣平樓、廣祐樓、廣惠樓、廣崇樓五座樓宇包圍。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商店搜尋

大埔墟商場 由於月臺牆壁空間不足,此站月臺於2008年翻新時並未如其他東鐵綫車站般貼上站名書法大字,至2019年更換牆壁貼紙時才補上。 另一個平民商場「昌運中心商場」(Fortune Plaza),同樣是屬於私人屋苑的商場,環境裝潢樸實無華,以獨立小店為主,有小食店、茶餐廳、泰國雜貨店、鐘錶行等,一連行兩個商場都會覺得有特色。 二手舊書店、漫畫店能將回憶和歡樂一直傳下去,商場內有兩三間舊書店,在樓梯旁當眼處的一家,出售二手教科書、字典和歷年中英數、物理、生物試題參考,提供影印服務,頓時有種回到當年學生年代備試的緊張感。 單是理髮店可能超過20間,不少店門前放着新式 LED 旋轉燈,有些卻仍然用香港製造的傳統髮廊旋轉燈(俗稱「花柱」)。 新達廣場建成初期已有多輛免費接駁的九鐵巴士來往於大埔區,包括富善邨(K17線)、大埔中心(K12線)、八號花園(K12線)及廣福邨(K18線)等,此舉為新達廣場帶來較多的人流。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博物館節目

區內主要屋苑和住宅大廈有:太和中心、翠怡花園、翠林閣、富善花園、美菱居、富萊花園、榮暉花園、榮明花園、麗和閣、美豐花園、榮麗苑、美新大廈、美利大廈、粵發大廈、富昌閣、安樂樓、華安樓。 配合沙田至中環綫工程、東鐵綫更換新列車及為保障候車乘客安全,此站正陸續加裝1.7米高月臺自動閘門,工程預計最快本年內完成。 新月臺閘門將會由深圳市方大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提供,是港鐵首次採用國產月臺閘門。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商場全攻略

此外,建於20世紀早期的舊火車站大樓是一棟帶有傳統中式斜屋頂的歷史建築,光是外觀就獨具魅力。 大埔墟(英語:Tai Po Market)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墟市;大埔舊墟(英語:Tai Po Old Market),則是香港現已消失的墟市,兩者都是位於新界大埔。 現時大埔舊墟(位於林村河以北,汀角路以西,大埔舊墟天后宮附近一帶地方)已完全成為住宅區,墟市已經消失。 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廣福道兩旁)則仍然有墟市富善街(原稱太和市,以文武二帝廟為中心)。 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舊墟與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主題

舊火車站大樓內設有展覽廳、舊售票處及訊號控制室,透過文物、火車模型和歷史圖片,展示香港鐵路的發展歷程,重塑昔日鐵路的軌跡。 另設多項影視及多媒體項目,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參觀人士穿梭鐵路今昔。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目前乘客可使用行人隧道前往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大埔達運道亦設有供居民或公司巴士的上落客區,另外車站B出口外亦設有的士站。

大埔墟商場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大埔的綠化、農業及郊野公園地在18區中排行第2,僅次於「城市後花園」離島區。 其後同年5月2日,電氣化列車的總站延至此站,並使用2、3號月臺;隨後為解決上落客時所做成的擠迫,於5月16日實施上落客措施,先開啟2號月臺的車門清客,之後再開啟3號月臺的車門上客。 註 – 叫價參考資料由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提供(持牌地產代理牌照號碼 C ),每小時從中原網上搵樓及伺服器更新。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大埔超級城於 1985 年落成,原名大埔中心商場,佔地達 60 萬平方呎。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堂

出於方便輪椅人士往返那打素醫院之緣故,其中一輛配備雙輪椅位的試驗車於2017年6月起成為此路線掛牌車,惟已在2020年10月被一輛Enviro500 12米(ATE105/LF3557,已撤離)取代,並全線直梯化。 71K線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利蘭勝利二型(G)及梅斯特斯平治O305(ME)行走,九十年代中期改派丹尼士巨龍11米(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11米三軸巴士。 Bagnall 0-4-4T型窄軌蒸氣火車頭作靜態展示,[5][6]以之迎接九廣鐵路百週年紀念。 這座主題博物館在舊大埔墟火車站的原址上改建而成,但由於展品是實體火車,博物館的大部分展區其實在戶外。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除了充滿歷史感的傳統蒸汽火車、1950年代澳洲製造的柴油發動機和古董車廂外,你還可以在這裡追溯香港鐵路的發展歷程,博物館裡的「互動教育區」特別適合孩子們瞭解相關知識。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舊墟

「大埔墟」一名最早是指始於明代由龍躍頭鄧氏於林村河以北建立的墟市。 清末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建立名爲「太和市」的新墟市,與林村河北岸的「大埔墟」分庭抗禮。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由於太和市享有較優越的地理位置,鄉民逐漸將太和市視爲大埔的墟市代表,並以「大埔墟」去稱呼太和市,而原來的林村河北岸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爲「大埔舊墟」。 由於月臺牆壁空間不足,此站月臺於2008年翻新時並未如其他東鐵綫車站般貼上站名書法大字,至2019年更換牆壁貼紙時才補上。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臺牆身翻新工程[7][8]。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港鐵接駁巴士

太和 太和(Tai Wo)泛指港鐵太和站、大埔村河北岸一帶的地區,以太和邨及太和廣場為核心。 原本的「太和」是指林村河南岸的「太和市」,即今日坊間統稱的「大埔墟」。 清末,為與林村河北岸原有的「鄧氏大埔墟」競爭,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創建立一個名為「太和市」的新墟市。 大埔墟商場 因為太和市的地理位置較優越,於是鄉民逐漸視「太和市」爲大埔的墟市代表,及後更以「大埔墟」之名稱呼太和市;至於原來的「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為「大埔舊墟」。 1980 年代初期,港英政府於林村河北岸、大埔頭以南的無名田野之地興建大型公共屋邨,並以毗鄰的「太和市」之名,替該屋邨取名爲「太和邨」;當時九廣鐵路於該處增設車站,亦取「太和邨」之名將該車站命名爲「太和站」。 至於真正「太和市」的所在地,坊間慣稱為「大埔舊墟」,「太和市」之名已被人遺忘了。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關於陳漢威家庭背景、就學和早年生活的資料出自香港電臺第一臺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20年12月21日播出的訪問。 快在手機應用或者網頁上搜尋從大埔廣場 Tai Po Plaza出發或者到達的路線吧。 1940年代香港政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1948年由當地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和睦」之意思。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月臺閘門

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負責人為李仲莊(董事長)、馮奇焯(副董事長)、彭富華(總經理)、李毓棠(協理)、鄧勳臣及劉維香(司庫)。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大埔墟商場 法定資本為50萬港元,合共5萬股,每股10元,分500股為「創辦股」及49,500股為「普通股」。 「創辦股」由來自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的鄉村認購,而「普通股」則由個人、祖堂或公司購入。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商場劏舖接連錄得數宗蝕該個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大日子商場3樓雙號舖,面積58平方呎,剛以40萬元易手,呎價約6,897元。 此路線在2018年1月起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行走,但該車平日早上需柯打64S及65K線。

九鐵將其中一輛機車復修回1920年代的原貌後,1997年放置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保存;而另一輛則本來打算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以後於該處展出,但由於兩鐵合併的關係,九鐵最終決定將之運返英國展覽。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前沙頭角支綫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大埔墟商場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A區的洗手間設在地面位於安邦路鄰近大埔中心第3座,是向街的洗手間。 B區洗手間設於室內,上下兩層均有,下層位於鄰近迎喜大酒樓旁的位置,上層位於美國冒險樂園旁,另外在一田百貨地面層亦設有一個。

至於前往B區商場,可以由A區上層商場取道行人天橋到達B區上層商場,行人天橋兩邊均設有長斜道連接,斜道的斜度較高,兩邊的欄杆形扶手亦較標準高一點,不過應該是可以使用的。 此外商場面向林村河的一田百貨出口,其中一度門後是設有斜道的無障礙通道。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基本上B區上下層均是無障礙的,而且B區面積十分大,單是在B區逛商場和食肆已可以耗上半天的功夫了。 至於前往商場C區的路徑,一是由B區上層商場取道行人天橋前往C區上層商場,一是由地面經過大埔廣場及安泰路,進入C區上層或下層商場。

大埔墟站(Tai Po Market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其中一站,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埔新市鎮東南部之運頭角山南面,鄰近大埔墟及運頭塘邨。 大埔墟站(英語:Tai Po Market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運頭塘新達廣場旁,屬於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於1983年4月7日啟用,以取代原有的舊車站。 然而,大埔墟站翻新工程公佈之時,政府已因九鐵發生高層人事風波而宣佈加快兩鐵合併的進程,九鐵遭港鐵吞併基本上已是勢在必行。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時,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仍是如火如荼。 1911年九廣鐵路通車,殖民政府在太和市附近修築車站,並命名爲「大埔墟站」,進一步確立了太和市享有「大埔墟」之名的地位。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站

食肆主要包括麥當勞、大家樂、米線陣、上海姥姥、敏華冰廳、euro go go、Oliver’s Super Sandwiches、MOS Burger、元氣壽司。 後來因為族羣人口增加,除了大埔頭,還分遷到元朗屏山、廈村、屯門紫田村、粉嶺龍躍頭、沙頭角萊洞及大嶼山塘福等多個聚居地,勢力顯赫。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屋苑設6幢住宅大廈,合共提供1,200夥單位,面積介乎500至700平方呎,分兩房及三房間隔,其中七成為兩房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