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9號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彩福及尖沙咀東(麼地道)的巴士路線,提供平山、牛池灣、新蒲崗及黃大仙來往九龍城、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的巴士服務。 九龍灣站近住九龍灣工貿區、住宅區同埋大型商場,而且港鐵九龍灣車廠上蓋有大型綜合發展物業德福廣場同埋德福花園,加上有大量乘客經呢個站轉穿梭巴士去MegaBox同埋國際展貿中心等地,因此平日繁忙時間、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客量非常高。 九龍巴士40A線是40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平田及葵興站,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九龍巴士16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與旺角(柏景灣),途經觀塘、牛頭角、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大角咀等地[1]。 於2013年12月16日配合過海隧道巴士606線服務重組而投入服務[1],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途經牛頭角站、觀塘市中心、藍田站、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筲箕灣及柴灣,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 據瞭解,城巴於本月中發內部通告,指西九龍車廠內原有的三個吸煙區將全數取消,全廠劃為無煙空間,無論員工或訪客都必須遵守,城巴將加強抽查,並向違規員工紀律處分。
  • 城巴董事總經理李卓豪表示,城巴決心成為香港新能源轉型的領導者和先行者,支持政府政策,從而發展新科技並取得可靠成果。
  • 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進入車站時要慢駛,導致沿約列車服務受阻約兩小時,而有大批乘客亦因在彩虹站下車轉乘另一列車而導致彩虹站非常擠迫。

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進入車站時要慢駛,導致沿約列車服務受阻約兩小時,而有大批乘客亦因在彩虹站下車轉乘另一列車而導致彩虹站非常擠迫。 有乘客不滿「港鐵職員以廣播粗暴喝令乘客落車」,對港鐵安排混亂大表憤怒,但港鐵至今仍沒有交代事件[27]其後在同年8-9月期間並多次發生類似的月臺閘門事故,讓列車服務稍有延誤[28]。 2011年4月,港鐵逐步在九龍灣站安裝半高式月臺門,惟多次發生故障:首先於同年5月15日部分已安裝的閘門未能開啟,並需要人手操作打開閘門讓乘客上下車;同年8月2日早上尖峯時間,車站往調景嶺方向的半高式月臺門發生故障,並由月臺助理及乘客合力拉開閘門。 有乘客不滿「港鐵職員以廣播粗暴喝令乘客下車」,對港鐵安排混亂大表憤怒,但港鐵至今仍沒有交代事件[27]其後在同年8-9月期間並多次發生類似的半高式月臺門事故,讓列車服務稍有延誤[28]。 根據政府方案,東九線的彩虹至馬遊塘一段會採用高架行車,走線參照現行新清水灣道、秀茂坪道和寶琳路,其後會轉為隧道穿過五桂山前往油塘,乘客在東九線兩端均可轉乘重鐵。 民建聯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充分肯定及支持施政報告提出的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但該走線未包括藍田北站,未能惠及碧雲道附近的街坊。

九龍灣巴士站: 大堂

港鐵為配合現代化設計,於2012年6月起將車站舊有的灰黑色紙皮石的牆身及柱身改為白色及紅色的人造纖維板;而在2016年5月,港鐵在近C出口的大堂位置亦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有的客務中心及閘機的位置改動。 而往返大堂及月臺升降機以及往返大堂及德福廣場升降機亦一度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直至2016年12月末才重投服務[24]。 企業廣場一期位處九龍灣常悅道9號,設於基座的公共交通總站於1993年3月15日啟用[1],過海隧巴107線亦同時由啟業遷入,一度作為唯一使用此站的專營巴士路線;專綫小巴48、68及106線亦相繼於1993年至1997年開辦,以此為總站。 九龍灣公共交通總站(Kowloon Bay Public Transport 九龍灣巴士站 Terminus,城巴地點代號為ENS)[1],位於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常悅道9號企業廣場基座,屬新九龍內地段第6115號範圍,乃一室內坑狀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 港鐵為配合現代化設計,於2012年6月起將車站舊有的灰黑色紙皮石的牆身及柱身改為白色及紅色的人造纖維板;而在2016年5月,港鐵在近C出口的大廳位置亦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有的客務中心及閘機的位置改動。

彩福開經:彩榮路、彩興路、彩興裏、新清水灣道、清水灣道、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清水灣道、龍翔道、彩虹道、沙田坳道、東頭村道、黃大仙巴士總站、沙田坳道、彩虹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 來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經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而由近九龍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龍站的行人,則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橋。 香港西九龍站巴士總站旁亦設有30個設有收費錶的非專營巴士泊車位供停泊之用。

九龍灣巴士站: 使用狀況

2022年12月28日增設回程服務的X6C線,起點站位設於最西面的非專營巴士上落客區。 尖沙咀東(麼地道)開經:麼地道、漆鹹道南、梳士巴利道、彌敦道、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太子道西、太子道東、彩虹道、大成街、東頭村道、沙田坳道、彩虹道、彩虹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彩石裏、彩興路及彩榮路。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例如電臺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瞭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超低地臺巴士亦同時被換入,用車為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ATR),在特定時間,則有配上箂特日蝕雙子星型車身、來自219X線的富豪B9TL(AVBW)行走。 車站後方的行人天橋橫跨啟福道來回方向行車綫,方便市民到對面蜆殼九龍灣 (西)油站與埃索九龍灣#2油站。 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已盡力確保本網頁的資料準確,但香港特區政府不會明示或隱含保證或擔保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 此外九龍灣也有一些住宅區,當中以麗晶花園和九龍灣站上蓋的德福花園為區內兩大私人屋苑,另麗晶花園東面是公共屋邨啟業邨。

九龍灣巴士站: 九龍灣站

於2013年12月16日與正線一同投入服務,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由啟業開出經此站後沿正線前往港島,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兩班(0745、0805)。 巴士站鄰近「綠在觀塘」回收環保站、建造業零碳天地、企業廣場第五期(MegaBox)、九龍灣車輛扣留及驗車中心等。 九龍灣宏通街(Wang Tung Street, Kowloon Bay)巴士站,位於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商貿區啟福道東行「綠在觀塘」回收環保站外,介乎常怡道支路入口與宏光道之間,鄰近MegaBox,乃一路邊中途站。 城巴在2000年前,東、西行分站劃一命名為「九龍灣地鐵站」(Kowloon Bay MTR);2001年,東行站獨立命名為「牛頭角下邨第十三座」(Block 13 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2002年恢復原名。 至於九巴,將站名由原來的「九龍灣地鐵站」更改為「九龍灣鐵路站」(Kowloon Bay Railway Station);其後於2017年7月再修改站名,與城巴及新巴的命名相同,即「九龍灣站」。

  • 九龍巴士40A線是40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平田及葵興站,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 車站鄰近的德福花園設有轉運站,有不少往返九龍灣工貿區穿梭公車、公車及小巴路線以此為終點站。
  •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 超低地臺巴士亦同時被換入,用車為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ATR),在特定時間,則有配上箂特日蝕雙子星型車身、來自219X線的富豪B9TL(AVBW)行走。

九龍灣站通車初期只有A、B出口,而非收費區通道是設於大廳外近觀塘道的走廊。 後來當德福廣場於1997年翻新及擴建時,為疏導人流及興建電梯連接商場與大廳,便於大廳中央位置興建C出口,並於大廳內增設連接所有出入口的非收費區通道。 九龍灣巴士站2025 而位於近A、B出口位置的售票機原本是設於出入閘機附近,後來為了騰出空間增設商店,售票機重置於A、B出口連接德福廣場的電扶梯對出空間。 城巴今日(17日)表示,全港首個加氫站已於西九龍車廠興建完成,氫能巴士亦正接受政府部門的車輛類型評定,通過後將能在路面行駛。 據間接持有城巴的能源公司漢思能源早前透露,預料氫能巴士可於本月完成測試落地;城巴亦於Facebook預告氫能巴士即將試行。 據瞭解,城巴日前發內部通告,指為配合營運所需,西九龍車廠取消所有吸煙區,全車廠劃為無煙空間,違者會被紀律處分,估計措施於氫能巴士發展有關。

九龍灣巴士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香港文匯報訊】警方早前在社交平臺Facebook發布宣傳影片,預告日後會安排軍裝警員上巴士車廂巡邏,有關計劃今日(15日)起首先在西九龍總區試行。

九龍灣巴士站: 位置

巴士站位處的一段觀塘道交通繁忙,東行站位置經歷多次搬遷;原有在觀塘道東行「牛頭角道天橋休憩花園」旁邊停車灣設站的多條巴士路線,站位現已遷至觀塘道近牛頭角公園,與福淘街路口相鄰。 此站與牛頭角站及荃灣綫葵芳站、葵興站屬於第二期進行半高式月臺門加裝工程,並於2011年8月完工。 九龍灣巴士站 城巴西九龍車廠的加氫站由中集安瑞科控股旗下的中集氫能,負責供應及安裝。 城巴表示,該加氫站已興建完成,現正檢測及培訓人員,料今年內啟用;至於由福建汽車生產商威馳騰設計及建造的雙層三軸氫能巴士,亦已於10月中運抵香港,正接受政府部門的車輛類型評定,通過後就能於路面行駛,屆時由加氫站加註氫氣。

九龍灣巴士站: 前往 Megabox

同時,為補償乘客往來麗港城至九龍城和旺角的需求,專線小巴69線會分拆69A線往返麗港城至旺角東站北面的基堤道,大致與69線一致。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途經荃灣市中心、大窩口、葵興、葵芳、荔景、荔枝角、美孚、蝴蝶谷、大窩坪、黃大仙、鑽石山、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 本線是來往荃灣及觀塘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五個都會區區域,提供九龍東前往荃葵及美孚的特快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東九龍是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惟當區長期存在交通擠塞問題。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在東九龍建造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連接觀塘上坡地區,包括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和馬遊塘,便利市民前往港鐵彩虹站和油塘站。 民建聯觀塘支部多名成員聯同當區居民昨日在政府總部外發起請願行動,希望政府重新考慮東九線走線,建議將原線路經由連德道和碧雲道延伸至油塘地區,避免興建隧道,方便藍田居民出行。

九龍灣巴士站: 九龍巴士9號線

由於匯民道非專營巴士上落客區不準停車等候,非專營巴士可使用上述泊車位短暫停泊。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準停車等候。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九龍灣巴士站: 設有站長室

九龍灣站(英語:Kowloon Bay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九龍灣與牛頭角交界,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2]。 九龍灣巴士站2025 2021年8月23日投入服務,途經長沙灣、深水埗、旺角、油麻地、紅磡、東九龍走廊及啟德隧道,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巴士站鄰近牛頭角下邨、牛頭角公園、牛頭角道天橋休憩花園、港鐵九龍灣站、德福花園、德福廣場、得寶花園、淘大花園、建築中的恆隆地產發展項目「皓日」(原址為淘大工業村)、通往彩盈邨、彩德邨與彩福邨的行人天橋和建築中的東九文化中心(原址為第一代牛頭角下邨第9至14座)等。

九龍灣巴士站: 月臺閘門

本路線與港鐵荃灣線及九巴6號線重疊,但沿線需求量甚大,加上本路深入遠離港鐵站的蘇屋邨及李鄭屋邨,因此仍有一定的客量支持。 為慶祝九巴成立80週年,在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1月13日,本路線調入8部來自不同車廠、披上不同款式「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向市民及遊客展示九巴車隊的演變歷程。 2012年香港首座零碳建築「零碳天地」落成,為政府宣佈「起動九龍東」的計劃後九龍東首批地標項目之一。 九龍灣(Kowloon 九龍灣巴士站 Bay)是九龍東觀塘區其中一地,指彩虹與牛頭角之間的商貿及住宅區,因其位處九龍灣灣畔而得名。 九龍灣巴士站2025 葵興站開經:葵興路、興芳路、葵益道、葵涌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青山道、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鯉魚門道、啟田道、德田街及安田街。

九龍灣巴士站: 九龍巴士16線

昔日牛頭角下邨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一至七座劃為牛頭角下邨(一區),八至十四座劃為牛頭角下邨(二區);二區於1967年中入夥,共有七座第五型徙置大廈約5,400個單位,在第13座對開的一段觀塘道東行設有巴士站。 現時只有一條全日服務的專營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但駐站站長須兼顧啟德(啟晴邨)總站的管理工作;以往甚至要兼管啟業總站,後者的路線比此站更多,這種站長同時管理多個巴士總站之方式較為罕見,亦為少數兼管跨區巴士總站的站長室。 城巴董事總經理李卓豪表示,城巴決心成為香港新能源轉型的領導者和先行者,支持政府政策,從而發展新科技並取得可靠成果。 備注:- 九龍灣巴士站2025 九龍灣宏照道和常怡道交界處路面於假日期間交通或較繁忙,善意提醒各駕駛人士須遵從交通標誌、管制燈號及路面標記指示,並時刻注意路面情況及交通安全。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臺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瞭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巴士出入巴士總站須於雅翔道掉頭,然後沿車站環迴路往返交匯處。 巴士總站與小巴總站之間設有扶手電梯連接圓方,交匯處每一部份均設獨立行人通道接駁九龍站及圓方。 九龍灣巴士站 事實上,公共運輸交匯處整體設計欠佳,樁柱密佈,巴士總站候車環境異常悶熱,設計為乘客所詬病;較寬闊的通風空間在坑尾近通往連翔道的緊急車輛通道,該處亦是行人進出交匯處的最佳途徑。 九龍灣巴士站 由於九龍灣站附近嘅綜合發展物業德福花園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所以有唔少九龍灣工貿區穿梭巴士路線、巴士同小巴路線響公共運輸交匯處設置總站,方便返工人士同市民由港鐵站轉交通工具至附近嘅住宅區、工貿區、大型購物中心MegaBox同埋國際展貿中心等地。

荃灣(麗城花園)開經:海安路、麗順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涌道、沙咀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長沙灣道、青山道、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開源道、偉業街、茶果嶺道及有康街。 1990年代中期,初次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4輛丹尼士巨龍11米(AD,車牌字母為GJ),及後換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車牌字母為GZ、HA及HU)。 2000年代中期,本線非空調車款漸漸被淘汰,兩廠開始使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和都城嘉慕11米(S3M)行走;空調巴士方面,本地首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巴士(AL1),在退役前1至2年經常行走本線。

九龍灣巴士站: 香港巴士大典

而往返大廳及月臺電梯以及往返大廳及德福廣場電梯亦一度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直至2016年12月末才重投服務[24]。 九龍灣巴士站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Kowloon Station Public 九龍灣巴士站 Transport Interchange,城巴地點代號為KOW),位於九龍油尖旺區九龍站商住區私人住宅羣及圓方商場基座,鄰近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西九文化區、環球貿易廣場、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等。 平田開經:安田街、平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葵益道、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麗港城開經:茶果嶺道、偉業街、觀塘碼頭通道、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海興路及海安路。 此站與牛頭角站及荃灣綫葵芳站、葵興站屬於第二期進行月臺閘門加裝工程,並於2011年8月完工。

九龍灣巴士站: 設有駐站站長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列車在駛進2號月臺時其中兩節車廂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前地鐵系統營運以來首宗列車出軌事故[25][26]。 深水埗區議會則於臨近改動前始爭取復辦來往觀塘市中心的全日巴士線,惟兩年過後仍未果,期間九巴只在實施前述改動後11星期再增設2A、6D與11B、11D之八達通轉乘優惠,總車資為2A、6D線之車資。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列車在駛進2號月臺時其中兩節車卡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前地鐵系統營運以來首宗列車出軌事故[25][26]。

九龍灣巴士站: 巴士路線數目

展望將來,有鑑於荃灣西部多個大型私人屋邨對往返黃大仙及彩虹等沿途需求量增加,本線由2017年2月13日起根據運輸署《 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延長至麗城花園,以抗衡與紅色小巴之競爭,成為來往麗港城及麗城花園的跨區路線,未來本線客量將會繼續穩定上升。 九巴開辦這條連接東西市區(觀塘至荃灣)的創舉路線,為日後80年代通勤兩區的工業重鎮起了極大作用。 本線路線迂迴,且在1982年5月地鐵荃灣綫通車,速令40M短暫的歷史任務也告完成,乘客往返荃灣及觀塘可全程乘搭地鐵。 唯一未被鐵路覆蓋僅餘的優勢(九龍城啟德機場)也在1998年遷移,加上競爭對手愈來愈多,與38號線相似的途經龍翔道、呈祥道另一「飛龍」42C也在1991年出現,率先為大窩口區及悅來酒店一帶提供快捷服務。 另來往荃灣及九龍城、新蒲崗/觀塘的紅色小巴,車海戰術直接來往荃灣至東九龍一帶亦只需20分鐘,搶走了不少本線的乘客。 故當時乘搭的本線多是流水客,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但由於本線服務範圍廣泛,橫跨東西達5個區域,流水客量相當高。

九龍灣巴士站: 的士業界接獲通知林村許願廣場拒租場地 業界正商討明日行動

民建聯觀塘東南選區候選人陳嘉文曾接獲不少街坊反映,欠缺藍田北站對附近居民相當不便,不少居民是長者,有定期就醫需求,而聯合醫院亦正進行擴建,完成後接診量或大增,故希望政府研究將線路接駁到聯合醫院。 翻查資料,漢思能源於今年8月在中期業績透露,預計加氫站可於11月完成政府測試,並與城巴首輛氫能巴士一起開始運營。 九龍灣巴士站 城巴Facebook則指,氫能巴士即將試行,只要加氫10分鐘,就可行駛400公里。

九龍灣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Kowloon Ba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常悅道企業廣場一期地面,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3條巴士路線及2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 車站鄰近的德福花園設有轉運站,有不少往返九龍灣工貿區穿梭公車、公車及小巴路線以此為終點站。 顏汶羽認為,若東九線經由連德道、碧雲道再前往油塘,則無須興建隧道,避免了在隧道段使用電池作為主要供電方式而衍生的安全隱患,也可將藍田北居民納入系統。 「如果政府仍然堅持興建隧道,我們希望研究在隧道內增設藍田北站的可行性,並考慮在該站附近興建行人天橋或行人通道,以便碧雲道一帶居民能夠步行到五桂山內上車。」顏汶羽曾聯同多間營運商曾實地考察建議方案,均認為可行,相信可增加客流量,提升成本效益。

機場1998年遷至赤鱲角後,不少物流與倉庫相關等行業亦他遷,使九龍灣再一次經歷轉型。 九龍灣巴士站 三年後,九龍灣被改劃為「商貿」用地,區內大型購物中心MegaBox(企業廣場五期)於2007年6月1日正式開幕,是觀塘區最大型的購物商場,同時座落區內邊陲的國際展貿中心部份樓面亦改建為商場及命名為「E-Max」,2011年初更易名為「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簡稱「九展」)。 多座甲級商業樓宇隨後陸續在九龍灣拔地而起,成為東九龍嶄新商業中心,不少機構亦將總部從租金日益攀升的中環中心商業區遷至新興的九龍灣商貿區,改變了以往九龍灣是工廠與倉庫集中地的形象。 在20世紀後期,巴士車身廣告盛行,本線因途經多個人口稠密的社區,經常被客戶看中,在巴士車身披上色彩繽紛、宣傳不同內容的廣告,涉及的車輛及廣告多不勝數,其中包括非空調巴士的銀行、消閒熱點、食品及飲料、電子產品、電池,以及空調巴士的銀行及財務公司、酒類、電子遊戲機、僱員再培訓局、區域市政局等。 九龍灣巴士站2025 藍田(廣田邨)開經:碧雲道、連德道、將軍澳道、天橋、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及海泓道。 據瞭解,城巴於本月中發內部通告,指西九龍車廠內原有的三個吸煙區將全數取消,全廠劃為無煙空間,無論員工或訪客都必須遵守,城巴將加強抽查,並向違規員工紀律處分。

牛頭角下邨一區已於2003年清拆,並重建為六幢新公屋;而此站旁邊的二區亦已於2010年初清拆,現正興建東九文化中心。

九龍灣巴士站: 政府冀的士業界以公眾利益為大前提 理性務實解決問題

港鐵表示,東鐵綫九龍塘站有乘客進入路軌範圍,現時來往旺角東及大圍站列車服務暫停。 港鐵現正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來往九龍塘至沙田站,乘客可於中途大圍站上落。 警方為防止罪案發生,自今日(15日)起會派出軍裝警員不定時於西九龍區域的公共巴士巡邏。 因應機場鐵路九龍站落成,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當時稱為「九龍地鐵站總站」(MTR Kowloon Station Bus Terminus)[1])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翌日接收了不少來自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和在附近泊街的巴士路線,紓緩了這些總站的擠迫情況。 當時總站東面的連翔道近匯翔道交界(該段匯翔道已消失)設有行車通道可直接駛入巴士總站,惟已於2011年封閉,所有巴士須取道雅翔道出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