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11月23日起,原有1輛12米斯堪尼亞K230UB單層低地臺空調巴士(ASC11/PB526)與82K的富豪B7RLE(AVC28/PH6832)互調字軌。 2022年5月,因應配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年事已高而已於較早前退役,此路線換入普通版本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並於同年7月由後者全面取代。 過海隧道巴士961線是香港一條西隧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山景邨)及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途經屯門站、屯門市中心、安定邨、友愛邨、豐景園、屯門公路、西區海底隧道、上環、中環及金鐘,由九巴獨自經營。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0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6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B1線投入服務初期客量欠佳;延長至天水圍及拉直元朗市走線,並與大部分途經元朗大馬路的巴士路線設置轉乘優惠後,客量穩步上揚。 九巴於2011年5月加價,此路線優惠票價亦跟隨上調,繼而於九月進一步減少優惠金額,2012年1月更取消全程收費的車資優惠,只餘下元朗來往落馬洲的分段收費仍提供優惠,直至2013年1月全面取消所有優惠,回復正價車費。 2011年7月19日,九龍巴士在記者會上表示,受到燃油價格高企、載客量持續下跌、鐵路網絡擴展及重組路線遇上重大障礙等因素影響,六成巴士線處於虧蝕,九龍巴士預計上半年度的業績將會錄得虧損,其母公司載通國際亦發出盈利警告。 九巴72a [8][9][10]在該年度,九龍巴士的每日平均載客量為256萬人次,較2010年下跌1.1%。
九巴72a: 路線資訊
儘管九龍灣車廠現時能容納12.8米巴士,然而西貢半島的路況卻不許12.8米巴士行走,因此在本線提供服務的日子,只能使用不長於12米的中軸驅動雙層巴士。 葵芳(南)開經:貨櫃碼頭路、葵福路、葵仁路、葵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葵義路、葵富路、葵涌道、昌榮路迴旋處、昌榮路、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城門隧道、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圍路及多石街。 經過大埔區議會「跟進大埔區公共巴士服務工作小組」於2014年6月27日的會議討論後,當局於同年八月提交經修改的新路線方案,往九龍坑方向改由龍翔道直往大老山隧道,不經新蒲崗及鑽石山。
- 2019年5月下旬,此路線全線改派Enviro500 MMC 12米(ATENU,於2021年3月重新加入,至1個月後全線使用該車款)行走。
- 2011年9月26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非空調巴士(S3V3、S3V12)被兩輛丹尼士巨龍9.9米雙層空調巴士(ADS69/GT3820、ADS79/GT4502)取代。
- 1990年,九龍巴士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於1979年啟用、位於葵涌車廠(現九龍貿易中心)的總辦事處。
- 90年代加入三軸巴士行走,利蘭勝利二型退役後,改派梅斯特斯平治O305(ME)及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行走。
- 2014年6月,此路線增派六輛12米巴士,初期使用富豪B9TL(AVBWU)、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及Enviro500(ATE)。
- 至2016年2月調往沙田車廠(S),再於2019年6月調往九龍灣車廠(K),然後再於7月調往屯門車廠(U)。
-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九巴於2009年再訂購20輛斯堪尼亞K230UB 12米,包括一輛達EEV排放標準的巴士(車隊編號被定為ASCU),但巴士改用Hanover電子牌及Fainsa Cosmic座椅,車尾牌箱由車尾中央改為在車尾頂部。 由於這批巴士行走部份路段時會出現刮底情況,荔枝角車廠(L)試驗性將其中一輛ASB(ASB19/NV7865)的廢氣喉縮短,借予九龍灣車廠(K)行走2D線作測試,結果試驗成功。 九巴稍後將所有同型號巴士的死氣喉縮短,以便在2009年10月重陽節開始行走14S線。 至2009年,因客量不高,加入兩輛斯堪尼亞K230UB 10.6米(ASB13/NV5551、ASB18/NV7801,前者至今仍為此路線掛牌車)單層巴士及一輛丹尼士飛鏢(AA26/GD5192,至2012年5月2日配合此路線削減用車而被調走)行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12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九巴72a: 巴士轉乘優惠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客量減少,部份12米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巴士一度由2020年2月中起留廠,至4月底起陸續復出。 2018年7月,九巴為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93/LZ9291)加裝有錄影功能的閉路電視鏡頭,位置與新出牌用車雷同。 該車輛與三輛Enviro500(ATE148/LJ9837、ATE224/LS9722及ATE231/LY6508)為首批加裝鏡頭的舊車。 九巴在2015年為3ASV116/JW3790及3ASV117/JW4166加裝氨素缸,以達到歐盟四期廢氣排放標準,初時於68A作測試,試驗完結後調往93K線,於2018年8月15日退役。 九巴在2015年為3ASV57/JH3006及3ASV59/JH3666加裝氨素缸,以達到歐盟四期廢氣排放標準初期於68A作測試,試驗完結後編為67M線之掛牌車。 直至2011年與275及275S線合併,繞經香港教育學院(今稱香港教育大學)並提升為全日服務後,客量才見改善,並全線改派雙層巴士。
她到達紅磡總站後,職員卻告知該巴士已駛返美孚巴士車廠,即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 婦人兜兜轉轉去多個地方均撲空,懷疑因而不滿,涉襲擊九巴一名44歲姓林女站長,職員報警,輪椅婦被捕。 九巴於2017年試驗於Enviro500 MMC(ATENU,於2021年3月重新加入)下層車廂加設額外輪椅位。 出於方便輪椅人士往返那打素醫院之緣故,其中一輛配備雙輪椅位的試驗車於2017年6月起成為此路線掛牌車,惟已在2020年10月被一輛Enviro500 12米(ATE105/LF3557,已撤離)取代,並全線直梯化。 71K線幾乎走遍區內所有公共屋邨,成為接駁區內屋邨、商場與社區設施的流水線,同時方便居民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 此舉卻引致其定線極其迂迴,以港鐵東鐵綫軌道計算,太和站及大埔墟站之間距離只有約1.25公里,惟此路線的全程行車裏數則高達8.8公里。
九巴72a: 舊車廠變曼克頓山 九巴賺逾40億元
九龍巴士車務總監霍彩福表示,新制服以綠色為主調,體現注重環保的精神。 前線員工的上衣為綠灰二色恤衫,配以同色背心、風衣或外褸,下身則配以深灰色西褲。 2015年12月31日,到站預報系統全面擴展至九龍巴士旗下所有獨營路線(包括龍運巴士所有路線,但不包括聯營路線及名義上由九龍巴士營運的港鐵接駁巴士)。 1999年,九龍巴士曾經與商業電臺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臺節目,後期則改播香港電臺第二臺節目。 1962年,九龍巴士1、5、6、11、12、13線的尾班車延長至凌晨2時,配合渡輪服務,直到六七暴動才提早尾班車。 以往此路線由九巴派車,車型不固定;現時則由龍運自行派車,車型多為Enviro500 MMC 12米/12.8米(55XX/15XX/UE6X)及富豪B8L 12.8米(UV6X)。
- 九龍巴士47X線是香港一條由沙田區秦石來往葵青區葵盛(東)的巴士路線。
- 2021年2月,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U,已撤離)行走。
- 此路線走線迂迴,車程冗長,加上途經旺角多條交通繁忙的路段,容易受路面交通擠塞而影響班次穩定性,減低吸引力。
- 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 這款巴士最大特色是車尾不設車窗,更是香港首款專利單層巴士車尾不設任何車窗。
2019年3月22日,九龍巴士首部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3和MCV EvoSeti車身歐盟六型雙層巴士出牌,型號為富豪B8L,車牌號碼為WA4799(車隊編號V6B1)及WA756(車隊編號AVBML1)。 2017年7月6日,九龍巴士最後一部丹尼士巨龍9.9米巴士,在晚上8時行走8號線作告別班次,其後回廠退役,九龍巴士同時亦標誌着所有白色車身的巴士已退出載客行列,而且九龍巴士開始進入全低地臺時代。 踏入2014年,九龍巴士配置「3+2」座位格式的巴士,因車齡、舒適度問題而逐漸被淘汰。 2014年6月25日,九龍巴士安排最後三輛配置「3+2」座位格式的丹尼士巨龍巴士(車隊編號ADS 九巴72a ,GV1553、GV1753、GV6074),分別於晚上約九時先後執行由九龍塘鐵路站開往穗禾苑的80M線班次。 九龍巴士當晚特意為「3+2」座位巴士舉行歡送儀式,[20]吸引逾百名巴士迷及市民到場拍照留念,以及乘搭最後一程「3+2」巴士。
九巴72a: 九巴增10種電子支付方式 去街/行山唔駛帶銀包 電話/信用卡都畀到
2011年3月,九龍巴士及流動軟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九巴龍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於蘋果公司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發佈[6][7]。 2010年12月,九龍巴士為前線約8,500名外勤員工(包括車務督察、站長及車長等)換上全新設計的冬季制服,以清新時尚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的綠色為主調,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可靠的巴士服務。 1998年,九龍巴士開始在旗下空調巴士安裝上海凱倫廣播報站系統,該系統由車長控制,在車頭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站名,並以粵語、英語、普通話報出站名,並於2005年開始推廣至旗下非空調巴士。 1990年,九龍巴士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於1979年啟用、位於葵涌車廠(現九龍貿易中心)的總辦事處。 九龍巴士在七、八十年代營運的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啟德機場↔中環,後分拆為A2及A3)及201(啟德機場↔尖沙咀,後改稱A1)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九巴72a: 乘客事件
現時本線的服務範圍包括屯門山景邨、屯門工業區、屯門市中心、友愛邨、安定邨、兆麟苑及豐景園,然後經屯門公路、汀九橋、西九龍公路、再由西區海底隧道前往中上環及灣仔區。 過海隧道巴士961P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61S線為961線之輔助線,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屯門(良景邨)單嚮往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運輸署其後在「2020-2021年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分拆相關路線,分別來往烏溪沙站及康盛花園,以及來往碩門邨及彩明苑,前者經新港城、恆安邨、富安花園、亞公角、坑口及寶林,後者經愉翠苑、廣源邨及將軍澳市中心;兩者均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雙向各對開一班[8]。
九巴72a: 巴士車隊
九十年代加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及丹尼士巨龍11米(S3N)11米三軸巴士行走。 74A線乃大埔區首條連繫九龍東的巴士路線,但自吐露港公路通車、九巴開辦特快路線74X之後開始風光不再,多次被削減服務,現時僅維持一小時一班的疏落班次。 2021年,此路線重新換入配備歐盟五期引擎之富豪B9TL 12米(AVBWU)。 同年11月起,因應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退役,改派Enviro500 12米(ATE)。
九巴72a: 車隊列表
此路線在2014年6月全線低地臺及直梯化,並將所有用車更換為歐盟四期排放車輛,用車為Enviro500 12米(ATEU)及斯堪尼亞K310UD 九巴72a2025 12米(ASU,已撤離)。 這款巴士性能差劣以致加速緩慢,而且避震欠佳,即使在平路上行駛時仍顛簸不定。 港鐵先後在2012年10月及2013年2月兩度收緊東鐵綫乘客可攜帶行李重量限制[48],加上年近歲晚,不少從事兩地跨境走私及來港「辦年貨」的人士,紛紛改乘此路線及城巴B3X線經各個管制站往返內地,導致此路線客流繼續上升,而綿長無盡的排隊候車人龍,惹起大量區內居民不滿。 2023年1月,因應中港通關,所有Enviro500 MMC 12米改為前屬龍運巴士的仍配置行李架版本,以應付乘客需要。 1980年11月11日,新鴻基地產宣佈收購九龍巴士在股票市場內的股份,引起收購戰。
九巴72a: 富豪超級奧林比安Volvo Super Olympian
乘客如要下車,拉動車頂的粗繩子,敲響在車頭司機旁的銅鈴,司機便會在下一個巴士站停車。 富豪車廠把B10TL視為過渡性的產品,當完成了B10TL的設計後,便繼續研發奧林比安系列的後繼車款B9TL。 富豪原本不打算生產歐盟三期版本的D10A引擎,並計劃於2001年停產B10TL,改為生產新設計的B9TL,但由於B9TL的開發進度未如預期,只好延續B10TL的生產線。 九巴72a2025 2003年,富豪車廠正式推出新開發的B9TL,作為過渡性產品的B10TL便於2004正式停產,由富豪B9TL取代。 新巴於1998年11月斥資超過5億元購置第二批共222輛低地臺巴士,其中40輛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巴士[99],這批巴士機械配搭與九巴同期購入的同款巴士相近,採用富豪D10A-285歐盟二期引擎及ZF Ecomat 4HP590四前速波箱。
九巴72a: 八達通轉乘優惠
由於961線能直達香港島重要心臟地帶,因此無論在平日和假日,客量高企。 在平日的繁忙時間,有不少屯門居民前往香港島上下班;而假日則有不少人來往港島區遊玩及購物,因此本線經常都客似雲來。 九巴72a 雖然港鐵西鐵綫在2003年聖誕前通車,但由於西鐵不能直達港島區,且收費比本線昂貴,本線顯得直接方便,因此對本線客量影響輕微。 現時本線使用8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2輛12米ATENU及6輛12.8米E6X)及11輛富豪B8L 九巴72a2025 12.8米(V6X),均屬屯門車廠。 本線開辦初期主要以丹尼士巨龍12米巴士行駛,但因灣仔會展總站彎位問題,不久便全數改為以富豪奧林比安11米巴士行駛。
九巴72a: 九巴新增10種電子支付方式
然而,這些路線重組計劃於2014年起逐步推行,令這批巴士逐漸變成九巴車隊中的冗員,尤以12米版本(ASC)為甚。 其後九巴於2015年起使用這批車以加班車的身份,行走多條於繁忙時間客量高企的路線。 九巴72a2025 2014年6月,此路線增派六輛12米巴士,初期使用富豪B9TL(AVBWU)、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及Enviro500(ATE)。 同年八月,九巴將六輛Enviro500 九巴72a 九巴72a2025 MMC(ATENU)拆除低地臺位置部分座椅並改裝成行李架,其後上掛此路線以方便乘客擺放行李且提升其載客量(此批車輛已在配備行李架及大型水塘的12.8米超長陣巴士投入服務時撤離,並且拆除行李架、重新安裝座位)。 2017年5月5日,九龍巴士推出全新車隊塗裝概念,並宣佈將企業口號由「九巴服務 日日進步」更新至「城市脈搏」,該車隊已於2017年6月運抵本港。
B1線主要方便元朗區乘客使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過境,雖然此路線連接邊境管制站,《路線表令》卻無將之歸類為「新界邊境路線」,而僅列作「新界路線」。 九龍巴士2021年11月26日宣佈,2022年1月10日起,車長將陸續更換至紅、黑色為主調的新Polo恤制服;站長及站務管理員亦會於同日起,陸續更換以天藍色及黑色為主調的新制服。 九巴72a2025 九巴表示,新制服與本地服裝品牌Baleno合作設計,上衣採用速乾透氣、高伸展性的物料,可保持乾爽舒適,並方便車長工作。 於2010年12月開始,九龍巴士全面更新新的車長、站長及車務督察的制服。
九巴72a: 九龍巴士96R線
2012年12月底,九龍巴士投資10億港元,引進370部新一代E500歐盟五型雙層巴士,分別可以減省1成燃油及碳排放,除了驅動及空氣調節系統改良外,各部件的總重量比較舊款的E500輕700公斤。 該批新巴士的底盤亦預留了空間,以預備於日後安裝上處於測試階段的歐盟六型引擎。 九巴72a2025 [12][13][14][15]車廂設計亦有改良,新車上層車廂座位比較寬闊,下層車尾座位安裝了扶手及改良了坐墊設計,上下層間改為採用新式方形樓梯,每梯級的闊度一致,左右兩邊均有扶手;由於採用新式方形樓梯設計,令到上下層車廂可以多安裝一排座位,即全巴士載客量達136名乘客,比較同型號舊巴士多載11至12名乘客。 [16][17][18]首輛E500巴士已於2013年2月2日付運到港,其餘將陸續付運,主要行走往返新界往市區的長途路線。 2009年11月,九龍巴士從引入一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雙層巴士,屬於香港第一款歐盟五型兩軸的空調環保巴士,該車已於2009年11月22日到港,並於2010年1月18日登記車牌(車牌號碼為PC4053,車隊編號為ATSE1),並於2010年2月投入服務。
九巴72a: 班次
早前發起罷工的九巴月薪車長大聯盟發起人葉蔚琳,認為駕駛沙田線的車長,未必熟悉荔枝角興華街西車廠的運作,相信事件屬無心之失。 而位於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的美孚巴士車廠,2002年5月起啟用,取代舊荔枝角車廠,舊車廠則被重建成豪宅曼克頓山。 運輸署於2018年4月向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開辦3條新巴士服務,以配合香園圍邊境管制站(蓮塘口岸)即將啟用。 九巴72a 其中一條往返大圍鐵路站及香園圍口岸,途經大涌橋路和大埔新市鎮,初期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走,並以招標的形式遴選營辦商[3]。 為確保專營巴士營辦商所提供的服務除可滿足預期需求外亦可滿足驟增的需求,署方在甄選有關營辦商時會留意營辦商在應付驟增需求方面的能力[4]。 本路線提供小西灣及柴灣東往來天后、銅鑼灣、灣仔及港鐵會展站的特快巴士服務,在新巴入主港島當天——1998年9月1日起投入服務,初時袛於平日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同年10月19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並於2001年7月22日遷往新入夥的藍灣半島。
九龍巴士72A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大圍站及大埔工業邨的巴士路線,提供大埔工業邨、大元邨、大埔墟、廣福來往大埔公路(大埔滘段)、源禾路、乙明邨、美林及大圍的巴士服務[1]。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富豪奧林比安(S3V3/GK2671、S3V12/GK8945)非空調巴士,兩車只在平日繁忙時間及假日部分時間行走此路線。 九巴72a2025 截至2011年9月,此路線仍有兩輛非空調用車(為只於繁忙時間行走的富豪奧林比安S3V14/GK8997及全日行走的丹尼士巨龍S3N356/GA5144)。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A線,因應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道路並更改線號。 位於天水圍及東湧、機場一帶的車站位置,除往機場方向不停一號客運大樓外,均與前者大致相若。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由本路線往會展站方向於上車後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山頂/跑馬地/半山/南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小西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268/KV3603(前新巴5102)退役後停放在西九龍車廠作雜物房用途,並於2023年2月進行復修工作,並獲翻髹新巴色彩。 [115][116]復修完成後,於2023年6月9日在One Citybus活動中首次公開展出。 ASV75-100因未能獲得位置出牌,故在九巴屯門總修中心存放一年多後才能投入服務。 這批車改用了富豪D10A-285 EM-EC01歐盟三期引擎,而車頭泵把亦預留了位置供安裝霧燈,其餘配置皆與上批車相同。 九巴由2016年9月起,陸續為所有巴士換上LED白色光管,另外為確保乘客安全,梯間亦加裝安全墊及增設落車門護欄。 巴士在投入服務初期,車尾車牌置於上層近牌箱位置,但由於該位置無論日間或夜晚都較難清晰觀察車牌號碼,九巴後期為所有巴士在泵把位置額外裝設一塊無照明的車牌。
九巴72a: 退役車隊
952和952P線全程收費為$22.7[1][2][5],而952C線收費為$24.7[3][4],N952線收費則為$34.4[6][7]。 四線均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四線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22]。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4]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新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23]。 2015年3月21日起,九巴更會在逢週末及公眾假期抽調長達12.8米的Enviro500 MMC及富豪B9TL(3ATENU、3AVBWU)支援此路線,以紓緩其擠逼的問題,並縮短乘客候車時間[41][42]。 其後九巴購入的量產型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3-22)巴士投入服務,陸續上掛此路線,成為香港首條全線以12.8米超長陣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惟該等用車已於2020年5月此路線停駛期間全數由沒有配備行李架的同款巴士及其12米版本(ATENU、3ATENU,前者於2021年8月重新加入,而後者於同年12月重新加入,至2022年6月起全線使用上述兩個車款)及高載版富豪B9TL 12米(AVBWU,已撤離)所取代。
九巴72a: 行車時間
2010年1月25日,原有的1輛1994年丹尼士巨龍普通巴士(S3N295/FY1970)被調走,改派1輛2009年12月領牌、配置葡萄牙Salvador Caetano車身及歐盟4型廢氣排放標準引擎的12米斯堪尼亞K230UB單層低地臺空調巴士(ASC11/PB526)服役。 同年11月23日起,原有1輛12米斯堪尼亞K230UB單層低地臺空調巴士(ASC11/PB526)與82K的富豪B7RLE(AVC28/PH6832)互調字軌。 2011年9月26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非空調巴士(S3V3、S3V12)被兩輛丹尼士巨龍9.9米雙層空調巴士(ADS69/GT3820、ADS79/GT4502)取代。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9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11年9月26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兩輛非空調巴士被兩輛丹尼士巨龍 9.9米(ADS33/GS5198、ADS52/GS7414)取代。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17年5月15日,九龍巴士首部歐盟六型雙層巴士出牌,型號為富豪B8L,車牌號碼為UU8290(車隊編號AVBWL1)。 2017年6月30日起,安裝在車上的電視屏幕路訊通不會再次為九龍巴士代理巴士電視業務,路訊網同日起停止提供新節目。 最後一輛服役九巴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只剩下1輛配置Wright Explorer車身的12米版本(AVW92/LZ8705),該巴士於2023年7月被翻髹,並出席在樂富和青衣舉行的「夏日賞童遊」主題巴士展示活動[55][56],同年7月31日該巴士於當日行駛79K[57]、273[58]、279X線後封車退役。 自此之後,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在香港24年的服務正式劃上句號,也象徵奧林比安系列巴士在香港42年的服務正式完結。 為了使這批巴士盡早投入服務,整批底盤分別運往蘇格蘭、澳洲、中國大陸及本港組裝縮輪候裝嵌時間,最終趕及在2002年底前悉數完成裝嵌出牌。 這批車改用了Hanover電牌作路線顯示,上層車廂改用闊身座椅,與九巴於千禧年後新車的標準看齊;而車型則仍然編為超級奧林比安(SUPER 九巴72a2025 OLY)[9]。
有關改動卻迫使居民繼續乘搭較迂迴的72線,無助改善往返兩區冗長的車程。 此路線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尼士喝采(N)、丹尼士統治者(DM)、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及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行走。 往彩雲方向受伯爵街左轉太子道西,太子道西左轉喇沙利道,以及往大角咀方向受東寶庭道左轉嘉林邊道路面過窄影響,此路線只能使用10.7米或以下的巴士行走。 如當日未有失主前往認領,可腐壞的食物或植物將被銷毀,其餘失物則會交予車廠失物組處理。
這批豪華巴士原屬龍運巴士新購置的車隊,並在2019年抵港,原擬作機場巴士路線的用車,但在2020年,香港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導致航班升降大幅減少,往返機場客量大跌而且預計未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導致該批用車一直未能出牌,最終龍運決定把相關巴士轉予九巴,用作行駛新型長途豪華巴士路線[31][32][29]。 P968線全程收費為$38.3[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2],惟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並不能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23]。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2]。
失物組將根據失物資料嘗試聯絡物主,而身份證明文件及銀行咭等則會被寄回簽發機構。 如拾獲者不領取有關失物,則九巴則會將該失物拍賣,所得款項會捐贈香港公益金。 有巴士站長表示,乘客如於下車後,發現遺留物品於巴士上,應先聯絡站長,站長將於午夜12時後,為乘客尋找失物。 由於行內人士稱呼位於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的巴士車廠為「美孚」,或令人誤以為九巴將返回美孚巴士總站,遂到上址尋失物。 今日(26日)凌晨1時許,一名59歲姓張坐輪椅婦人,乘九巴87D線前往沙田馬鞍山錦英苑。 婦人下車後,發現遺失一個黑包環保不織布袋物品,折返巴士站時,巴士已經駛走。
九巴於2013年起大量引入ATENU後,該批車輛更被投閒置散,大部份巴士被調往沙田車廠(S),行走264R路線,而荔枝角車廠(L)及九龍灣車廠(K)亦保留少量巴士行走,所有巴士被編為後備車[28]。 直至2019年,除AVW1/KY2604繼續留在荔枝角車廠(L)外,其餘巴士分別被調往沙田車廠(S)(AVW82/LY7610)及九龍灣車廠(K)(AVW40/LM1682、AVW41/LM1840、AVW93/LZ9291)。 2020年11月8日,最後一輛配置Volgren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474/KU8676)於九龍灣車廠內與一輛Enviro500 MMC相撞,左邊車身及車窗損毀。 [21]由於涉事的3ASV474於三天後便到達退役大限,當時一度被盛傳會放棄修復並退役,最終九巴決定將之修復,於三天後(該車到期日)復出行走16線,[22]並於當日下午行畢1A及108線後回廠封車退役。 配Volgren 九巴72a2025 CR223LD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於2015年前,九巴九龍灣車廠(K)、荔枝角車廠(L)及沙田車廠(S)的路線均有其蹤影,但於2015年全數調往九龍灣車廠(K),行走東九龍及將軍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