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女童與母親及母親39歲何姓男友同住,事發時女童獨留在家,母親外出買餸,其男友前往上班,2人離開約10分鐘時間。 童當時為高考自修生,塌樓時正於家中溫習準備考試;李羣珍為鳳姐,與男友同住唐樓;蔡道強任職視光師,事發時他正放假,於家中午睡;盧建華不是唐樓住客,剛巧到唐樓與女兒同住數日。 朱的申索被撤銷;但案件對由大業主翟愛聯持有的喜事佳有限公司,和屋宇署,仍然續續。 本報於今年四月已就事件向屋宇署查詢,惟至截稿前仍未接獲任何回覆,上址疑似違規改建或僭建情況至今仍絲毫未有改變。 土瓜灣冧樓事件 現場為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有五十五年樓齡,該唐樓與毗鄰十幢同類唐樓相連,一梯兩夥。
- 警方經初步調查,相信從天台墮下,事件沒有可疑,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 九龍城區議員李軒朗則指,昨晚約9時多接獲居民通知,當時聯絡了中電及市建局,中電方面經檢查後指該處的供電情況正常,而市建局方面則到4小時後纔有電工到場,停電近6小時纔回復正常。
- 據瞭解,土瓜灣區舊樓羣更曾爆發收購戰,像環字八街西側,市建局就曾經與財團爭持不下,最後由市建局完成收購,上月並已完成招標程序,仍待公佈花落誰家。
- 工人發現有沙石流下,連忙逃出並致電負責管理唐樓的地產代理,通知各層住客撤離,但未幾整幢唐樓崩塌,瓦礫堆積達兩層樓高,捲起大量沙塵暴,並排相連的45H座亦損毀嚴重。
-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因此在傍晚開始改為使用重型機器進行挖掘。
隨著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湧、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邱太講述賊人多次用刀指向她的肚皮位置,「我望到佢把刀咁大把,我都驚,如果佢真係插入嚟,喺肚嗰度會過咗背脊」。 邱太續指:「驚佢(賊人)拮過嚟,我全身都震」,她一度與賊人糾纏,並用手擋刀,事後才知道手部被鎅傷。 土瓜灣冧樓 2月2日,警隊西九龍重案組聯同警察機動部隊和警察搜查隊,在崇安街擺放倒塌大樓瓦礫的空地挖掘蒐證,尋找住戶的證件及貴重物品,總共尋獲600多件珍貴或具紀念價值的物品,交還予物主。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網民討論
政府及市建局正根據既定的政策,處理受影響的合資格人士的補償及/或安置,以盡快收回有關處所的管有權及完成清場工作。 土瓜灣冧樓 據瞭解,該棟樓宇位於重建區內,現時屬政府物業,但有數戶居民因安置等問題仍未遷出;有街坊懷疑大停電是市建局職員在單位內以電鑽裝修所致,也有居民認為是大廈新電箱運作不穩。 區議員則指,大廈內剩餘的少數住戶易被忽略,而市建局接報後4小時纔派電工抵達現場跟進,反應緩慢令街坊在高溫下受苦。 土瓜灣冧樓 《明報》發現45號9幢唐樓合共45單位,至今58%由私人公司名義擁有,有業主更擁有當中1至2幢全幢業權,但是一直沒有理會屋宇署近年多份僭建物清拆令。 政府高官及屋宇署人員其後到場瞭解,屋宇署指該樓宇早已有問題,並已發出修葺令,當局正循樓宇結構及翻查過往紀錄追查原因,警方重案組昨晚到場,向目擊者及聯絡裝修工人落口供,並翻看附近店舖閉路電視錄影帶,調查肇因。
該些項目包括九一年以六百五十萬元買入今次倒塌的唐樓,及以二百三十萬元買下大埔一幅地皮;九三年斥資一千萬元收購旺角廣東道一幢唐樓,以及用一百萬元買入深水埗大南街一幢舊樓的一樓連天台。 此外,四十五J一名鳳姐租客,亦因單位經常嚴重滲水,多次向協助租樓的地產代理投訴,惟對方卻回覆:「業主話你租就租,唔好咁多投訴,否則報警話你賣淫!」氣得鳳姐要搬竇。 所以更多居民認為,最終責任應由大業主承擔,埋怨她十多年來都沒做好維修工作,令樓宇變成五癆七傷的危樓。 經確認已無人受困後,消防員改以重型機器進行清理,而有關個案則自消防處移交香港警務處西九龍重案組和死因裁判法庭審理[17]。
土瓜灣冧樓: 居民怨業主失責
土瓜灣冧樓事件 警方在現場沒有檢獲遺書,初步調查顯示事件沒有可疑,懷疑老翁從上址一單位墮下,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記者到翟報住的何文田窩打老道單位瞭解,應門的女子沒有透露身份,只強調說:「冧樓事件的善後工作,我們正在處理中。」但拒絕評論有關樓宇的維修責任,以及死傷者和受影響住客的賠償問題。 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已接手調查,這次「血的教訓」除喚醒業主定期維修及保養樓宇的重要性外,發現僭建問題嚴重。 關又指,墮下的石屎約5至6米長,屋宇署已派員到場調查,確定大廈暫時再無即時危險後離去。 署方指業主因未能自行組織維修和勘測工程,並有財政困難,以致未能完成勘測令,而該樓宇亦曾被納入「樓宇更新大行動」計劃,工程於早前完成,但由於工程只顧及外牆、天花剝落等問題,未能顧及樓宇結構,樓宇情況仍未改善。
2019年開業,佔地3600平方呎,收藏了不少舊物古董、二手傢俬,方便大家尋寶。 土瓜灣冧樓 據悉,個別業主因想「等收購」而未有積極正視樓宇安全問題,亦有因為財政問題。 測量師學會副會長何鉅業指,維修前需由專業人士勘測,但整個勘測工程需要數萬至十數萬元不等,亦有業主往往因費用太昂貴,而「縮沙」。 要拜龍母,香港人大都會去荃灣,但其實土瓜灣從前也有龍母廟,本來龍母供奉在九龍城海心廟,但在六十年代海心廟被清拆,龍母便遷移至土瓜灣天后廟繼續供奉,海心廟的牌匾「海心龍母」亦改為掛在天后廟。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太陽民調:三無大廈懶監管 政府布城市炸彈
林太與丈夫開店十八年多,霎眼間心血煙消雲散,「潮汕美食」的招牌如今只遺下淡淡行跡。 昔日門庭若市的光景,人頭湧湧的街頭,也徐徐步入歷史巨輪,一次大規模的重建,徹底推倒她的晚年人生規劃。 土瓜灣冧樓 庇利街與馬頭圍道交界的路口,拐進去多走幾步,便是街坊食堂 -潮汕美食。 隨着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湧、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據市場傳出的招標條款,規定每夥單位面積不可少於300方呎,半數面積須介乎300至480方呎。 而商場首10年由發展商與市建局共同持有,租金收益發展商佔七成,市建局佔三成,之後可以選擇互相把權益出售予對方,或選擇延長共同持有項目5年,到15年之後商場會再公開招標,繼續以七三比分紅。
綜觀整體情況,大部分受訪者不滿港府對「三無大廈」問題視而不見,沒有在去年土瓜灣冧樓事件中吸取教訓,受訪者又疑質當局巡查及驗樓成效,擔心舊樓嚴重事故隨時再發生。 今日清晨6時許,一名33歲姓藍女子由北帝街21至25號匯川大廈高處墮下,倒臥2樓平臺,其母發現大驚,報警求助。 警方及消防到場,消防員升起雲梯,將女事主救回地面,惟經救護員檢驗後,證實她已經不治,死者遺體由仵工舁送殮房。 雖然唐樓殘舊且日久失修,套房面積又小,擺放牀鋪雪櫃電視後,餘下空間不多,但租金相宜,每月由二千至三千元不等,加上交通尚算方便,區內又有不少食肆及零售店舖,提供一定就業機會,吸引低收入的草根階層及新移民入住。
土瓜灣冧樓: 社區環境
同時又發出22份入夥紙,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約有8.1萬平方米,共833個單位;非住宅用途則為15萬平方米。 土瓜灣冧樓2025 另屋宇署3月接獲2,923宗有關違例建築工程的舉報,並發出779個違例建築清拆令。 在監測數據超出警報水平後,承建商需提交詳細行動建議,供港鐵公司和相關部門審視,確保公眾和樓宇安全。 工程展開前,承建商會勘察工地附近範圍樓宇,記錄其狀況,並於部分樓宇、設施和工地周邊範圍安裝監測點,監察挖掘工程對周邊樓宇和設施的影響,以策安全,並確保施工符合設計要求和法例規定。 由於進行九龍東改善及中九龍幹線工程,因此決定將九龍灣驗車中心,新九龍灣驗車中心及土瓜灣驗車中心遷移至青衣的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蛻變 市區重建重鎮
該名女子驚慌失措地呼救,一度企圖從樓上跳下,不過最終該名女子因恐懼而不敢跳出。 土瓜灣冧樓 另一方面,香港消防處隨即派消防車到現場處理「有石屎從高處墮下」事件,正當消防員下車時,唐樓立即倒塌,該幢六層高的舊樓,樓宇從底部先塌陷,最終有四層半個樓面建築突然倒塌,過程只有短短十多秒,消防車亦緊急後退。 大量瓦礫和傢俱雜物覆蓋行人路,佔地達100呎乘40呎,厚近兩層樓高。 雖然屋宇署相鄰的45G及H號唐樓進行加固工程,但45A與B號唐樓之間出現一道裂縫,據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林雲峯表示,45J號唐樓倒塌後,有可能會使整排唐樓傾斜。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屋宇署早已將有關樓宇評為「需要進行緊急維修」,並以「工字鐵」作支撐,但據悉有業主因「等收購」而未有處理。 土瓜灣冧樓事件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 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 土瓜灣冧樓2025 屋宇署3月8日回覆,指3月6日凌晨接獲警方通知,土瓜灣鴻運街一唐樓單位有石屎剝落,隨即派員視察,發現單位內部分假天花塌下,部分橫樑有石屎剝落,但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
土瓜灣冧樓: 項目共48夥 僅提供2種戶型
據街坊表示,簷篷倒塌時多名途人慌忙逃入KK超級市場避禍,但超級市場經理拒讓途人進入,更下令員工落閘,因而受到街坊指責。 該處行人路平日在該段時間熙來攘往,並且有很多小販在擺賣,當日是重陽節假期行人本來較少,但適逢賽馬日,事發時仍有數十人經過,而投注站門口亦有兩名老婦擺檔為人填寫投注表格。 投資方面,翟十分豪氣,九十年代初曾斥資逾二千萬元,大手掃入多個物業及地皮,主要目標是一些數十年樓齡的唐樓,且每次都是整幢收購。 「李婦出現之初,身為大婆的翟十分心淡,不想見到丈夫與他人出雙入對,故經常返大陸散心。但其後李竟可說服對方接受現實,並協助翟打理部分物業。」知情人士說。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上月接獲6份標書,包括新地、恆地、嘉華、長實,而信置夥拍嘉裏建設及招商局置地入標、會德豐則與華懋合資競投。 土瓜灣冧樓2025 項目最終由恆地以81.89億元中標,每呎樓面地價約11,414元。 此前市場對項目估值由79億元至107.62億元,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1.1萬元至1.5萬元,中標價接近市場估值下限。 土瓜灣冧樓2025 不過到1984年土瓜灣街市落成後,政府其後將橫街規劃成死衚衕,人流開始大減。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土瓜灣冧樓: 馬頭圍道發生冧樓後,最先到場的一批消防員,冒着樓宇再倒塌的危險,在堆積如山瓦礫中,徒手挖掘被埋人士。
以觀塘綫延綫為例,自2009年政府將項目刊憲後,黃埔樓價升幅已略為領先大市。 截至2017年底,黃埔樓價累積升幅達24%,較整體市場的19%為高。 土瓜灣(英語: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土瓜灣冧樓2025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業主放盤
土瓜灣唐樓 如今十三街的整個地皮,在1924年出現第一間繩纜廠,至二戰後,改建為南洋紗廠。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因此在傍晚開始改為使用重型機器進行挖掘。 土瓜灣冧樓事件 土瓜灣冧樓2025 然而,由於現場狹窄,消防人員只能夠徒手及用吊機吊走瓦礫。 然而隔壁的45G及H號唐樓結構上有危險,隨時可能再倒塌,消防人員需要先鞏固大廈,方纔可以繼續進行搜索及拯救任務,過程需時大約兩小時。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倒塌前行動
政府表示,就傳媒報道港鐵公司於2016年進行沙中線土瓜灣站月臺挖掘工程,引致周邊樓宇出現沉降,屋宇署今日派員視察相關23幢樓宇,並未發現明顯結構安全問題。 土瓜灣馬頭圍道去年發生塌樓事件,僅隔兩條橫街的馬頭圍道唐樓上週再發生四屍五命奪命火警,敲響「三無大廈」危機四伏警號。 土瓜灣冧樓事件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斥港府監管「三無大廈」不力,令無王管大廈衍生安全、衞生等問題,並批評舊區重建速度緩慢,又沒有改善舊樓維修及劏房問題,「三無大廈」儼如計時炸彈。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馬頭圍道發生冧樓後,最先到場的一批消防員,冒着樓宇再倒塌的危險,在堆積如山瓦礫中,徒手挖掘被埋人士。
民政事務總署透過華人慈善基金向每戶發放1,000元;樂善堂也向每個住戶發放5,000元現金支票。 被問及是否願意參加爭取重建行動,有高達94%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加。 是次調查於今年6月間進行,民建聯及工聯會訪問了「十三街」及「五街」的506位居民,接近九成的受訪者為業主,約一成多為租客。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火警意外】土瓜灣唐樓發生火警 消防迅速將火救熄無人傷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一名25歲男子冒充是次塌樓事故的災民,騙取民政事務署、賽馬會及樂善堂等合共發放36,000港元的援助金,結果被揭發,判囚8個月。。 住在45H號唐樓的64歲印度老翁,於隔壁45J唐樓倒塌時正在家裡睡覺,一名警員用腳踢開大門,在言語溝通困難下,該名警員二話不說,抓住老翁的手帶其逃離現場。 塌樓前的馬頭圍道45J號唐樓(2008年11月),地舖掛上「新OXO」帆布的一幢樓宇為45J座範圍,另相連的一幢屬45H座。
特首曾蔭權[39]、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40]、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及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41] 曾分別到紅磡聖匠堂社區中心,探望受塌樓事故影響災民。 土瓜灣冧樓2025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已經要求屋宇署派人員巡查馬頭圍道的舊樓,並且在下星期的立法會會議討論強制驗樓細節[36]。 截至2023年1月底,該署分別向目標樓宇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及個別單位業主,發出合共477張法定通知,其中有262張法定通知已獲遵辦,該署會繼續跟進餘下法定通知的遵辦情況。
土瓜灣冧樓: 屋宇署:涉事大廈非驗樓目標樓宇
潘又指,早兩年,區內收購情況熱烈,不時地產公司向區內居民問價,啟明街一帶曾成為目標項目之一,但因個別業主不同意而告吹。 但九龍城區議員潘志文指,涉事樓宇在數年前已開始傾斜,然而屋宇署只加「工字鐵」支撐,並未有順道為業主進行勘測,加上部分業主為長者,亦「無能力」組織討論樓宇保養維修事宜,以致樓宇情況一直未有改善。 他透露,目前大廈日久失修,有不同程度漏水、石屎剝落情況,初步估計維修費每戶約5萬至10萬,故希望今次可以成功收購。 對於是次收購計畫,該廈關注組成員馬先生認為,該財團提出的收購價屬合理水平,故會接受收購;惟目前大廈日久失修,多處位置有石屎剝落跡象,落雨時室內不時出現滲水跡象,整體情況令人擔憂,故不少業主均希望是次收購成功。 起火唐樓屬於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及無維修的「三無大廈」,四成受訪者指摘港府對「三無大廈」監管不力,產生不少問題;三成一認為,港府協助組織法團不力;兩成七更認為因為「三無大廈」難管理,當局索性不管。 該署會根據《建築物條例》向有關業主發出修葺令,並會繼續跟進有關個案,以確保樓宇安全 。
土瓜灣冧樓: 石屎剝落
事件中,香港九龍土瓜灣土瓜灣道66號唯一大廈外牆的一幅25米長、3米闊、3分米厚的非法建築簷篷倒塌[1][2],造成13名路人慘遭幾十噸重的巨型混凝土活埋。 有災民表示看完片段後感到十分不滿,揚言拒絕遷入,留守社區中心[43]。 2月24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公佈,批准市區重建局將這個項目納入本財政年度的週年業務計劃內。 土瓜灣冧樓2025 2月12日下午1時,屋宇署解封49號寶怡大廈地下及1字樓接近倒塌現場的一個商舖、2-5樓接近倒塌現場的各一個單位,讓有關居民返回居所度過農曆新年[23]。
就此,港鐵公司和路政署曾回覆工作小組,表示自土瓜灣站隧道工程於2015年4月展開以來,錄得各項監測數據均屬正常水平。 雖然環境極港式,但餐廳供應的茶式其實是日式家常菜,亦特別選用沖繩和牛入饌。 牛棚藝術村佔地1.7公頃,有多棟鋪瓦尖頂的紅磚單層平房建築,屬二級歷史建築。 殖民時代的紅磚建築有一種年代感,屋頂鋪瓦、通花鐵欄、木造的天花橫樑等都充滿特色。
土瓜灣冧樓: 馬頭圍道冧樓
《明報》發現45號9幢唐樓合共45單位,至今58%由私人公司名義擁有,有業主更擁有當中1至2幢全幢業權,但是一直沒有理會屋宇署近年多份僭建物清拆令[7]。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是指於2010年1月29日發生在香港九龍紅磡鶴園馬頭圍道45J號唐樓的倒塌事件[1]。 該住宅樓宇疑受地舖裝修影響主力牆結構,由地面層開始坍塌,繼而將樓上4層逐一扯下,事發後瓦礫堆積達兩層樓高,通往天台的梯間斷裂,與45J並排相連的45H座亦損毀嚴重[2],牆身出現2個大洞,磚頭、鋼筋外露。
事發單位由兩名租客承租至今有九個月,當時兩人正在屋內,事發時其中一人在塌天花最嚴重的客廳位置,情況相當驚險。 土瓜灣冧樓2025 土瓜灣冧樓 戶型分佈方面,項目只提供A、B室兩種戶型,分別為面積510平方呎,兩房間隔,及708平方呎,三房間隔。 而項目33樓為2夥天台特色戶,面積間隔與標準戶型一樣,分別額外設有386或414平方呎天台。 有網民在此時張貼關於房協的巴士車身廣告照片[6],顯得非常諷刺;有網民指出更諷刺的地方,就是馬頭圍倒塌樓宇的對面,剛好就是房協屋宇維修計劃的諮詢中心。 恆地發言人表示,項目位處市區核心地段,集團對該區相當熟悉,包括旗下已發展的啟岸,以及數個舊樓重建項目,對區內發展潛力很有信心,期待跟市建局攜手合作,為東九龍舊區帶來新氣象,推動可持續發展。
由於林太的子女均住在土瓜灣,因此她並不想搬離該區,最後她選擇搬往附近的崇潔街,與舊居相若的500呎單位,月租約萬四元。 她指,若最終因未能搬遷而需結業,自己亦期望能與重建區的街坊共同進退,留到最後一刻。 除了這宗嚴重塌樓事故外,本港發生過多宗舊樓石屎剝落意外,如去年9月21日,樓齡57年的土瓜灣道美景樓第二期大廈一樓一個約5米乘30釐米石屎簷篷疑日久失修,突然塌落行人路,幸未傷及途人。 2017年6月21日凌晨黃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紅磡機利士南路50號一幢約60年樓齡唐二樓露臺突然倒塌,幸無人受傷。
土瓜灣冧樓: 馬頭圍道塌樓現場重建 兩幢住宅涉500夥
市區重建局表示會收購重建馬頭圍道43至45J號及隔鄰的鶴園街6至8號及春田街1至23號單數樓宇。 估計整個重建項目的收購及重置成本約為14億4700萬港元,預計項目會有7億元的虧損[24][25]。 2023年6月,恆基地產以強拍統一土瓜灣落山道72至76B號及土瓜灣道72至76B號項目業權。 [36]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掛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土瓜灣冧樓: 倒塌前行動
以住宅樓面約59.8萬方呎計算,即每方呎賣逾2.47萬元以上便要分紅。 以傲雲峯為例,上月錄得破頂成交,面積664方呎單位以1,418萬元成交,呎價21,355元,單位為7座中層B室。 土瓜灣冧樓 而土瓜灣半新盤喜築更錄「雙破頂」成交,高層H室單位,面積377方呎,以838萬元成交,創屋苑同類型單位歷史新高,摺合呎價22,228元,創屋苑歷史新高。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2023詳細懶人包!內含土瓜灣冧樓事件絕密資料
陳先生發現外牆出現磚塊剝落,跑上4樓家中帶著女友與愛犬逃離唐樓,當他們快跑到對街時,唐樓隨即倒塌,捲起大量煙塵。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事件 在救援開始時,消防員為了盡快救出受困居民,冒險進入倒塌現場旁45H樓宇,逐層搜索以確認無人受困。 當時消防員企圖以工具破牆和撞開鐵門,救出一對受困高樓層的男女住客,惟無法破門,只好立即改為啟用消防車升降臺救人,期間,兩組人員同樣身陷險境。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 市建局去年曾表示土瓜灣「十三街」及另一舊區「五街」的收購成本約四百億元,惟市建局資金大約只有二百六十億元,要「儲夠錢」才能進行上述項目。 下午近3時,警方接獲途人報案,指一名老翁從高處墮下,倒臥在譚公道59號對開一行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