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丁府八千歲的「下崙福安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為臺灣的丁府八千歲的開基祖廟,草創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同治九年(1870年),將草廟翻修興建為磚瓦廟宇,同時也供村民作為塾學之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村民們再度倡議重建廟宇,而沿用至迄今[2]。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據媒體報導,常協助信徒尋回愛車的事蹟而聞名全臺,可說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故有「尋車王爺」的名號[3],使福安宮也因此遠近馳名,更加香火鼎盛,都是村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民國六十四年,增建兩側禪房,籌建會由王茂三任主委,為二層之洋樓建築,建地250坪,供作辦公室、會議室、香客房,同時增祀註生娘娘及包公。
- 為臺灣的丁府八千歲的開基祖廟,草創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同治九年(1870年),將草廟翻修興建為磚瓦廟宇,同時也供村民作為塾學之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村民們再度倡議重建廟宇,而沿用至迄今[2]。
- 嘉慶三年(1798),本地曾流行瘟疫,向朱王爺許願而得平安,後建廟奉祀。
- 下崙王姓村民原籍福建晉江南安地區之丙州,當年丙州王姓第十四世維柳,維叩,維排三兄弟,連同維柳長子毓檀、次子毓八等來臺時,攜有「丁府八千歲」之香火,素為村民所信奉。
- 據媒體報導,常協助信徒尋回愛車的事蹟而聞名全臺,可說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故有「尋車王爺」的名號[3],使福安宮也因此遠近馳名,更加香火鼎盛,都是村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 迨清朝同治九年(1870),村民集資將草廟改建成磚瓦廟,建地約50坪,同時提供為塾學之所,而成為全村宗教文化中心。
下崙福安宮,是位在雲林縣口湖鄉崙中村福安路22號[1]的王爺神廟宇,主祀丁府八千歲、金府千歲、龍府千歲。
在各屆主委與善信努力下,已完成本鄉祠廟最大之香客大樓,加上各項設施,福安宮已成為多功能之廟宇。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 在新廟落成時,遂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每四年改選一次,首屆主任委員為王略、第二屆陳進興、第三屆王富、第四屆許成北、第五屆王老榮、第六屆王直、第七、八屆王文龍、第九屆至十三屆王政敏。 下崙王姓村民原籍福建晉江南安地區之丙州,當年丙州王姓第十四世維柳,維叩,維排三兄弟,連同維柳長子毓檀、次子毓八等來臺時,攜有「丁府八千歲」之香火,素為村民所信奉。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乃決定迎奉於福安宮,因丁府比金府神階高,而改將丁府奉祀為主神,金府及龍府為配祀神。 口湖下崙福安舘五府千歲相片2025 嘉慶三年(1798),本地曾流行瘟疫,向朱王爺許願而得平安,後建廟奉祀。 迨清朝同治九年(1870),村民集資將草廟改建成磚瓦廟,建地約50坪,同時提供為塾學之所,而成為全村宗教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