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準型大廈設計形式上亦有部份樓宇繼承類似以往和諧式大廈的附翼大廈設計,並設有獨立樓梯及升降機。 具非標準設計附翼大廈的例子有善明邨善禮樓附翼大廈(第2A座)[6][7],其內部與主樓(第2座)完全相連,以提供足夠的一人和二人單位。 同區雍明苑澤明閣亦有類似附翼大廈的設計,以適應地盤東側在分區規劃大綱圖上的高度限制。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由於Y型設計的非標準大廈與1980年代後期興建的Y4型大廈一樣,可以盡取新建地盤的地積比率,因此在非標準設計大廈系列當中以Y型設計佔多數。 2015年9月,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凖策劃)發表了構件式單位設計(2015年版)的新設計,新設計將單位名稱由1/2P,2/3P,1B及2B單位,分別改名作A,B,C及D型單位,主要在B,C及D型號單位的客廳冷氣機位下方增加一隻梗窗(像牛頭角下邨第一期重建項目及部份新居屋的設計),以確保單位用家裝了冷氣機後仍然有足夠的採光度。
事實上,在1984年以前,牛頭角第五街本在大約第14座附近、牛頭角第四街休憩公園旁行人通道的位置與牛頭角道及牛頭角第四街連接,而且街道另一邊不連接觀塘道。 在1983年至1984年期間,港府進行牛頭角道改善工程,停用連接觀塘道及牛頭角道的誠信路,取而代之興建啟祥道天橋。 此外,由於牛頭角第五街與牛頭角道交界的位置將會興建啟祥道天橋,因此另增設一條新通道連接牛頭角道及牛頭角第四街,同時將牛頭角第五街的西面盡頭延長至觀塘道。 牛頭角第二街(英語:Ngau Tau Kok Second Street),此街於1970年7月3日命名及刊憲;起點在牛頭角下邨第6座附近與牛頭角道會合,向西北行80呎,然後轉西沿第5座行250呎,然後轉南,在第3座及第4座間行100呎,終點盡頭在離第2座70呎處,已於2004年永久封閉和拆卸,並於原址興建牛頭角下邨貴顯樓及貴亮樓。 牛頭角第一街(英語:Ngau Tau Kok First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Street),此街於1970年7月3日命名及刊憲;起點在牛頭角下邨第3座附近與牛頭角道會合,向西北行100呎,然後轉北在第1及第3座間行150呎,終點盡頭在第2座附近,已連同牛頭角下邨一區於2004年永久封閉及停用。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貴月樓附近的配套設施
早期的非標準設計,就是「因地制宜模式連同非構件式單位設計」(2000年開始採用至2011年停用),單位設計也是非標準多變的,所以組件種類較多,令建造成本上升。 當中牛頭角上邨重建第二、三期,是房屋署首批此類由和諧式過渡至非標準設計的公屋之一,脫離沉悶設計;六座大廈是透過微氣候研究,根據現場風向及日照分開兩排興建,以加強採光及通風方面的效能,同時製造通風廊避免屏風效應,同時減少單位互望。 而在2006年3月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為因地制宜設計項目設計了新「小單位設計」,至2008年10月則全面由構件式單位設計取代,這段期間採用此類設計的項目包括:善明邨、欣安邨第一期、葵聯邨第一期、油麗邨第五期、石硤尾邨第二及五期及東匯邨第一期。 在2013年3月,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會員暨房委會委員蔡涯棉建議,香港房屋需求殷切,加上西九文化區即將落成,有關部門應該重新審視第二期土地的發展,包括用以興建私人樓宇或者公營房屋,善用土地資源。
- 其後,房委會亦於同年制訂「靈活性大廈」設計,大致以彈性十字型及新和諧一型為藍本,以便公屋與居屋之間可予互換(但此等設計最後僅用於石排灣邨原訂作為居屋的座別,並因停售居屋而未能推廣至其他屋苑;此前,將軍澳74區南、藍田邨第7及9期亦曾獲選為採用此類大廈的屋苑)。
- 以上樓宇曾於2001年12月進行初步命名,但由於有意見認為命名不恰當,在翌年2月更改為現時名稱[4]。
- 我們誠意為你逐一格價,度身介紹最合適的按揭方案,獲得最優惠的銀行利率及額外轉介回贈,解答你按揭疑難,按揭申請跟進至成功批覈,讓你申請按揭路上不孤單。
- 面對海量按揭機構選擇,林林總總的按揭方案,讓按揭初哥束手無策,還要親身到逐家銀行了解,耗盡時間與心力。
換言之,現行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交樓標準,在短、中期內將維持「不能高於新和諧一型大廈」的規律。 另外亦有非標準設計大廈不以大廈其中一翼作退臺式設計,而以一翼尾端其中一個單位作退臺式設計,例子有牛頭角下邨貴亮樓。 而在設備及公共設施方面,只有居屋設計的同類大廈在入夥時已備有熱水爐,而出租公屋及綠置居屋苑(除駿洋邨為特例)需由租戶/業主自行購買。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上邨11座17樓碎屍案
由於只有牛頭角下邨(一區)及少部份牛頭角下邨(二區)重建後仍作住宅用途,人口不足以支持三個選區,現時牛頭角下邨聯同牛頭角上邨同屬牛頭角選區,現任區議員為民建聯梁騰豐。 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臨時劃界建議,牛頭角下邨將與原屬佐敦谷選區的樂雅苑、安基苑合組為新的牛頭角下邨選區。 【區議會選舉/區議會選舉2023/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區議會選舉票站】新選舉制度下,地區行政18區的劃分維持不變,但隨著新一屆區議會直選議席只有88席,並採用雙議席單票制,現屆區議會制度下的452個細選區,重新組合成44個較大選區。 政府指在制訂劃界方案時,已適當地將現有相連區議會選區平均分配,合併成較大的新地方選區,以保留社區完整性,並確保同一地方行政區內的新地方選區覆蓋的人口大致相若。 在單位組合方面,早期興建的同類居屋大廈以兩房為主,及後房屋署以「人口結構」為理由,改為興建一房及開放式單位為主,並輔以兩房及少量三房單位。
是古人對自然和居住環境的理解,在現代社會,住宅風水仍然有一定的意義。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中國人對於家居風水一向都比較講究,很多人都關注怎樣的家居風水佈局才能旺財旺丁。 傳統認為凶宅不吉利,一般買家抗拒購買及居住凶宅樓盤,而凶宅樓價往往較市價低。 惟近年樓價高企,亦有不少無法負擔高昂樓價的買家,轉而選擇凶宅樓盤。 不論你是哪種買家,向銀行申請按揭時亦需留神,提前早好調查準備。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貴亮樓評論
及後,運輸署於1982年12月2日將由佐敦谷北道至誠信路之一段牛頭角道改道為單程北行,以配合北面高架道路之建築工程[6]。 該措施實施時,沿觀塘道南行線前往佐敦谷之車輛,須改經牛頭角下邨第一座對出之支路及牛頭角道北行線前往佐敦谷。 由於牛頭角道舊段往誠信路一段的路壆還沒有完全拆除,因此該段路壆現時仍清晰可見。
- 第二期重建計劃原定於2003/04財政年度展開,但由於居民堅持“原區安置”,最後延至2010年10月20日展開,於2011年11月完成拆卸工程;此工程由中國建築承建,是唯一一次清拆採用預製組件的徙置大廈。
- 2015年9月,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凖策劃)發表了構件式單位設計(2015年版)的新設計,新設計將單位名稱由1/2P,2/3P,1B及2B單位,分別改名作A,B,C及D型單位,主要在B,C及D型號單位的客廳冷氣機位下方增加一隻梗窗(像牛頭角下邨第一期重建項目及部份新居屋的設計),以確保單位用家裝了冷氣機後仍然有足夠的採光度。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佈,截至9月1日,本港新增12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至今個案累計4823宗,包括一宗疑似個案。
- 其他外型較獨特或不規則而暫時不能歸類的結構類型設計,例子有石硤尾邨美如樓及美映樓、秀茂坪邨秀潤樓、葵聯邨聯逸樓、朗善邨善愛樓、元朗宏富苑、長沙灣凱樂苑凱莎閣、長沙灣麗翠苑、火炭彩禾苑、九龍城東匯邨匯智樓、深水埗海達邨海榮樓。
此外,自2018年起,部份非標準型居屋大廈的樓層大堂,牆壁會局部或全部以磁磚鋪設,而升降機或會局部改用鏡面設計,開始恢復早期新和諧一型大廈的標準。 本網站為一站式物業按揭資訊分享平臺,本網站所分享之服務計劃內容及價錢,均由本網站向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銷售員查詢及提供,僅供參考。 本網站內所顯示的物業按揭內容等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收費及優惠由銀行或金融機構或公司決定及以該銀行或金融機構或公司最新發放的資料為準。 如你發現本網站分享的物業按揭資訊有錯誤,歡迎聯絡本網站更正。 推廣資訊以查詢時間為準,銀行或金融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謝謝。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
香港家居環境複雜,不論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也可以為你安排編制估價報告,讓你在添置物業或搬屋前,能夠得到最準確的估價情報。 面對海量按揭機構選擇,林林總總的按揭方案,讓按揭初哥束手無策,還要親身到逐家銀行了解,耗盡時間與心力。 香港按揭估價王,因應你的實際情況,為你索取銀行口頭估價,比較不同銀行按揭計劃,一目瞭然,清晰易明,為你找出至划算的利率及優惠,節省大量格價。 牛頭角上邨有兩個停車場,牛頭角上邨一期室內停車場由領展擁有和管理,車位數目171個,提供時租、12小時泊、「隨意泊」和月租服務,車輛可由安德道或安善道進出。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周邊街道
而彩德邨亦擁有三座與上述的十字型設計相似但有些微分別的非標準設計大廈。 牛頭角下邨(英語:)是香港房屋委員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佐敦谷的公共屋邨,為香港市區最後一個開展重建的徙置區、項目編號為KL49RR[2]。 重建前的牛頭角上邨為前政府廉租屋邨,原稱牛頭角政府廉租屋邨,共有九座政府廉租屋大廈,分別於1967年至1968年間興建。 1973年,為配合房屋委員會成立,而改稱為牛頭角上邨;而當時位於該邨隔鄰的「牛頭角新區(徙置區)」則改稱為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附近的配套設施
下邨的地下及1樓設「文化廊」,保留了300件有文化價值的物品,包括歷史圖片,市民透過觀賞展品,瞭解牛頭角下邨自1960年代建成後,如何演變為今天新型的屋邨。 牛頭角第五街的英文繙譯本應為英語:Ngau Tau Kok Fifth Street ,後來卻將「五」誤繹為「5th」,而不是牛頭角第一街至第四街慣用的英語數字排列[7]。 誠信路(英語:Shing Shun Road),此街於1970年1月23日命名及刊憲,起點與牛頭角道會合,在牛頭角下邨第14座前北邊向西行150呎,終點與觀塘道會合。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想知道【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道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 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 KWAI FAI HOUSE 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 NGAU TAU KOK ROAD】這個地址是不是凶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佈,截至9月1日,本港新增12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至今個案累計4823宗,包括一宗疑似個案。 香港環境複雜,不論經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也可以為你查詢到香港物業是否有寬頻覆蓋,讓你在添置物業或搬屋前,能夠得到最準確的覆蓋情報。 狹義的凶宅指該物業曾經發生意外死亡、兇殺、自殺、中毒、謀殺、吊頸、服毒或其他非自然死亡的情形。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廣義的凶宅則包括任何人在物業中死亡,包括老死、老人家在家中在睡夢中過世、病死、猝死、病逝。 香港家居環境複雜,不論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也可以為你查詢到覆蓋,讓你在添置物業或搬屋前,能夠得到最準確的覆蓋情報。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項目首次應用構件式單位(Modular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Flats Design)作單位設計,不過此邨的一睡房及兩睡房的構件式單位於客廳的冷氣機位下方有一可開啓的小窗,在之後的2008、2010及2013年版本的構件式單位設計則被取消了,而2015年又重新加入這隻小窗戶,用作採光之用。 此期共提供4238個住宅單位,於2009年7月10日開工建造,並於2012年10月24日獲發入夥紙,造價總值12億4181.9萬港元。 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由建榮工程作打樁工程,有利建築承建。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牛頭角下邨一區(第1座至第7座)於2004年10月前完成拆卸工程,但受制於“孫九招”中減少興建公屋的政策,而與部份被界定爲“非必要”的公屋重建項目一併遭擱置,直至2006年才低調開展地基工程。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第一街
L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外觀呈「L」字形,與相連長型L型相似,例子有大埔寶鄉邨寶民樓及寶順樓、石硤尾邨美禧樓、美柏樓與美菖樓。 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8月,房委會、房屋署及其前身的3大公營建屋機構,均以標準設計,在各區大規模興建一式一樣的屋邨,以應付大量而高速增長的公屋需求,但卻被批評單調乏味及未能把地盤潛力用盡,浪費珍貴的土地資源。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更新確診患者住所資料,當中牛頭角下邨貴輝樓新增4宗確診個案,患者分別為3女1男,年齡介乎49歲至76歲,分別為第4812、4813、4814及4815宗個案。 香港凶宅資料庫是一個私人的數據資料庫,包含各類型不同物業的凶宅資料,不論是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都可以為你提供該物業是否凶宅的資料讓你參考。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
另一個停車場則接近常康樓和常榮樓,出入口位於安德道,內有少位露天車位,允許免費15分鐘上落客。 另一個停車場則接近常康樓和常榮樓,出入口位於安德道,內有少位露天車位,允許免費15分鐘上下客。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向牛頭角道設有露天的中央廣場,中央廣場兩旁是一個小型的商場,名為牛頭角下邨廣場,共有五間商舖。
樓宇設計方面,則以層數及退臺式的大廈設計以配合鄰近的樓宇風格及地勢,或以屋邨廣場或開揚的空間設計,以凸顯地區的特色景物。 其後,房委會亦於同年制訂「靈活性大廈」設計,大致以彈性十字型及新和諧一型為藍本,以便公屋與居屋之間可予互換(但此等設計最後僅用於石排灣邨原訂作為居屋的座別,並因停售居屋而未能推廣至其他屋苑;此前,將軍澳74區南、藍田邨第7及9期亦曾獲選為採用此類大廈的屋苑)。 而標準型大廈設計則於2009年10月、在最後一個標準型設計屋邨——秀茂坪南邨落成後正式終結。 牛頭角上邨重建第二及三期是房屋署首批由新和諧式過渡至非標準設計大廈的公屋。 前房屋署總建築師伍灼宜表示,大廈佈局是透過微氣候分析地盤日照和風向來決定,6座大廈分成兩組排列興建,分別享受山景和海景,並留下通風廊加強通風。
X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結構外型部份由兩座Y字型組合而成或部份由十字型中間加多一翼組合而成,形狀與蝴蝶邨相似。 例子有皇后山邨、水泉澳邨月泉樓、映泉樓、樂泉樓、山泉樓及峻泉樓、迎東邨迎趣樓及迎悅樓。 非標準設計大廈所採用的交樓標準,主要是廚房的洗碗盆及竈頭以及浴室廁所門,因不少住戶不喜歡或覺得設計不合用或不實用,質素亦欠佳,最終當作垃圾拋棄。 其中將軍澳雍明苑更出現「垃圾山」,擺放大量建築廢料、裝修及家居垃圾[8]。 裝修師傅及室內設計師亦指其設計有問題,妨礙安裝配備,亦未能以「顧客為本」出發,認為房屋署需多向公屋戶做意見及滿意度調查,瞭解他們對公屋附送的基本裝備有何意見,從而作出改善[9]。 長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外觀呈「一」字形,例子有葵涌葵聯邨第一期及沙田美柏苑,這款設計與長型大廈設計相似,但非標準長型大廈的大堂是與大廈主樓平排的。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非標準設計大廈的誕生及靈活性大廈
第二期重建計劃原定於2003/04財政年度展開,但由於居民堅持「原區安置」,最後延至2010年10月20日展開,於2011年11月完成拆卸工程;此工程由中國建築承建,是唯一一次清拆採用預製組件的徙置大廈。 二區(第8座至第14座)清拆後餘下的3.5公頃土地用作興建東九文化中心,僅餘下東南面一小塊土地興建第二期。 二期工程包括提供1幢樓高32層的L字型的非標準型出租公共房屋大廈(貴華樓,由金門建築承建)、休憩設施、幼稚園及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委託房屋署興建的牛頭角公園,並提供567個出租公屋住宅單位,於2015年12月入夥,整個重建計劃耗資逾15億港元(以2010年物價估計)。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上邨
牛頭角下邨各大廈以“貴〇樓”命名,是以共通字命名樓宇的房委會公共屋邨中少數與屋邨名稱或鄰近主幹道及其諧音皆無關的公共屋邨之一(其它例子爲大窩口邨、和樂邨及福來邨)。 此外,第一期大廈各座大廈名稱之第二字、拼合後可組成“亮月顯新輝”一句,其後興建的部分屋邨如水泉澳邨亦採用同樣組句方式爲大廈命名。 同時,構件式標準家庭單位亦與新和諧式設計一直被批評廁所門對大門的設計既不雅觀,又欠缺私隱問題,不過亦有人認為此設計可使廁所面向客廳的牆更實用。 具退臺式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例子有彩德邨的彩敬樓、彩亮樓及彩賢樓,各座均具退臺式設計。 非標準設計大廈可以有超過一翼作退臺式設計,較為特別的例子有彩福邨彩歡樓及彩德邨彩仁樓,兩座大廈其中左右兩翼均具退臺式設計。 Z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外觀呈「Z」字形,與相連長型1型相似,例子有怡明邨怡情樓、葵聯邨聯悅樓、火炭旭禾苑。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觀塘區
工程於2015年下半年動工,於2023年完成[16][17]。 牛頭角徙置區是牛頭角下邨的前名,前身爲1953年起中築建的填海地,廠商自行於淘化大同工廠和船廠填土地之間的海灣填海,1955年已完成逾一百萬平方呎[4]。 徙置大廈於1967年至1969年興建,當中第8至12座繼福來邨永隆樓後採用預製組件形式建造的公共房屋[5];但由於成效不彰,此技術未有再應用至其他公共屋邨大廈,直至1980年代中末興建大埔太和邨2至3期(包括寶雅苑)爲止[6]。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在落成時,適逢政府決定收回油麻地76座舊式住宅樓宇,以興建包括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此邨的第7座遂成爲該批受影響居民的接收屋邨[7]。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第3座1404室命案
物業買賣往往是人生重要的決定,要知道價錢是否合適以及是否能夠承做按揭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本公司服務至上,以客為先,誠意為客戶提供本港各種房地產物業估值服務(包括住宅、舖位、商場、廠房、寫字樓、車位、別墅、地皮及全幢建築物等),歡迎隨時委託安排估值報告書。 根據政府的「整體重建計劃」,早於1993年已把牛頭角上邨列入重建計劃,計劃分為「甲區」(舊第1-5座,原擬興建居屋)和「乙區」(舊第9-12座)。 最終「乙區」的第9-12座於1998年5月31日永久封閉(原訂為1997年11月30日)[2],同年底完成清拆,原址於2000年展開地基工程,但因為工程展開後發現地底岩石存有問題,需要額外加固地基。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下邨第3座1404室命案
昔日(1984年以前),車輛均必須經由誠信路以進出觀塘道或牛頭角道(由觀塘道南行線駛入牛頭角道可不駛經誠信路),觀塘道與誠信路交界處更設有交通燈及停車處以便車輛在誠信路交界前停下。 觀塘道南行線的車輛可以在燈位左轉,北行線的車輛則可以右轉進入誠信路。 [5]當時九巴2A、6D、13A、13D、89、209、211都經由誠信路駛入牛頭角道。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牛頭角第一街」至「牛頭角第五街」業於2016年1月22日出版的政府憲報第20卷第3期中除名[2];而「誠信路」則於2017年5月26日憲報第3555號公告宣佈除名[3]。
房署建築師王國興指,透過工作坊與居民共同商討後,提出以茶餐廳為藍本設計文物展示區,並從下邨收集到的三個貨櫃舊物中,選出部分擺放於展示區,當中包括雕花鐵閘、招牌及傢俬等(其後得寶花園商場牛下新城亦採用同類概念)。 牛頭角徙置區是牛頭角下邨的前名,前身為1953年起中築建的填海地,廠商自行於淘化大同工廠和船廠填土地之間的海灣填海,1955年已完成逾一百萬平方呎[4]。 徙置大廈於1967年至1969年興建,當中第8至12座繼福來邨永隆樓後採用預製組件形式建造的公共房屋[5];但由於成效不彰,此技術未有再應用至其他公共屋邨大廈,直至1980年代中末興建大埔太和邨2至3期(包括寶雅苑)為止[6]。 在落成時,適逢政府決定收回油麻地76座舊式住宅樓宇,以興建包括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此邨的第7座遂成為該批受影響居民的接收屋邨[7]。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 區議會選舉|選區重新劃分 一文看清44個直選選區分佈
《香港凶宅資料庫》是一個私人的數據資料庫,包含各類型不同物業的凶宅資料,不論是經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等等,本公司的專家都可以為你提供該物業是否凶宅的資料讓你參考,讓你在購買物業以及租屋之前更心安理得。 香港凶宅資料庫是一個私人的數據資料庫,包含各類型不同物業的凶宅資料,不論是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都可以為你提供該物業是否凶宅的資料讓你參考。 房屋署也因應居民的意見,稍為改動了上邨的設計,例如將原本以扶手電梯連接地下至平臺,改為以升降機代替,並將通向各座住宅的斜路改為平路,方便長者及傷殘人士出入。 至於原本偏離大廈出入口的座椅,亦重新放置於各大廈出入口附近,方便長者聚集休憩。 另外,為了方便傷健人士與長者,各住宅樓層的公共走廊都加設了扶手[3]。 牛頭角下邨貴輝樓2025 項目首次應用構件式單位(Modular Flats Design)作單位設計,不過此邨的一睡房及兩睡房的構件式單位於客廳的冷氣機位下方有一可開啓的小窗,在之後的2008、2010及2013年版本的構件式單位設計則被取消了,而2015年又重新加入這隻小窗戶,用作採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