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按照原有規劃,北環綫途經過牛潭尾及新田等地,本來預計於2016年會有20萬人居住,但是由於香港人口增長程度放緩,只有古洞北被納入為新發展區研究,預計日後只會有6.5萬人,故此北環綫的原設計的車站可以減少。 相反,因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預定人口密度不斷提高,北環綫計劃向東伸延,連接粉嶺北新市鎮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16]。 為更廣泛地覆蓋北區範圍,當局亦計畫在古洞站及錦上路之間增設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三個中途站,但由於其規模龐大,選址及走綫規劃仍有待研究和進行諮詢。

  • 凹頭站亦將設友善及無障礙車站設施,如升降機、無障礙通道及客用洗手間,方便有需要人士進出車站及使用;此外,站內亦設有育嬰間,方便乘客能於舒適的環境餵哺母乳及照顧嬰兒。
  • 此外,預計牛潭尾站建造工程將鄰近現時營運中的高速鐵路隧道,我們須在工程展開前為現有鐵路設施進行保護工程,而在進行挖掘時亦會謹慎監察施工,確保施工不會對現有高鐵運作構成影響。
  • 港鐵近日就北環線項目提交環評研究文件,當中交代北環線整條走線,將穿過沙埔發展區、沙埔濕地、潭尾山至古洞新發展區,將以隧道和⾼架橋混合興建,但暫未決定錦上路站、凹頭、⽜潭尾及新⽥為地⾯或地下⾞站。
  • 他續指,初步規劃大致完成,即將進入詳細設計,形容進度理想,估計會在今年上半季刊憲,供公眾閱覽。
  • 沈鵬摶指,目前當區居民在繁忙時間往返上水需時逾十五分鐘,惟車站啟用後僅需三分鐘。
  • 北環綫全長約為十點七公里,總站為錦上路站及古洞站,設三個中途站,分別為凹頭、牛潭尾及新田。

新田站擬設於新田公路以南,毗鄰未來新田科技城內規劃的住宅、休憩及混合用途發展用地,並位於住宅發展的核心位置,方便居民步行至新田站,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2014年9月17日,《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率先興建北環綫錦上路站至古洞站段,而支綫錦上路站至落馬洲站則暫緩興建,並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才增設此段跨境支綫。 另外,北環綫仍會預留土地,以供日後於凹頭、牛潭尾及新田增設中途站,並向東延伸至粉嶺北、恐龍坑/坪輋/打鼓嶺[1]。 古洞站屬北環線一期工程,將較早於2027年建成,早前已公佈會是地底車站。 至於其餘4個站,文件表示,要在進一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才能落實是地面或地下車站,但指出為處理嘈音問題,車站會採用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臺及大堂。 北環線全線長10.7公里,設錦上路站、凹頭站、⽜潭尾站、新⽥站及古洞站。

凹頭站選址: 港鐵鑽石山站列車乘客要求醫療協助 屯馬綫行車時間一度需要額外10-15分鐘

工程團隊亦會按需要實施一系列緩解措施,以減少對公眾、周邊社區及環境的潛在影響。 他將北環線建設歸納為兩個階段,首階段是與東鐵線上水站連接的古洞站,早於20年前規劃落馬洲支線時已計劃設立該站,遠早於北環線整體成形,故亦將最先投入施工。 凹頭站選址2025 目前,古洞站選址已基本完成,會設於古洞新發展區市中心位置,位於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交界附近,明年即可動工,料2027年完工並投入使用。 目前古洞站選址已基本完成,會設於古洞新發展區市中心位置,位於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交界附近,明年即可動工,料2027年完工並投入使用。 整個北環綫項目分兩個階段,第一期為古洞站,包括連接現有東鐵綫落馬洲支線及未來北環綫的車站,預計在明年動工,2027年竣工。 而第二期則為北環綫主綫,由最北面的古洞站連接最南面的錦上路站,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增設三個中途站,料於2025年建造,2034年完成。

牛潭尾站採用的主色調呼應了坐落於當區山勢廣闊、生機勃勃的雞公嶺 凹頭站選址 ;車站設計亦以取材自附近山嶺小徑及前攸潭美小學的色彩作點綴。 巧妙的用色讓乘客在北環綫的旅程中彷如親身走訪牛潭尾社區,沉浸於自然美景之中,用另一種方式體驗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與此同時,政府現正進行的《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已包括擬建的牛潭尾站及相關鐵路設施,因此在牛潭尾站設立車廠相對更為可行。

凹頭站選址: 北環綫古洞站選址曝光 港鐵稱主綫傾向地底行車

沈鵬摶表示,三個站點選址仍在研究,由於線路幾乎覆蓋整個北區,希望詳細聆聽多方意見後才作決定。 主體線路方面,最初港鐵交給特區政府的可行性報告中有地面行車和地底行車兩種方案,目前經過綜合評估,以地底方案進行進一步研究。 該局稱目前繁忙時間往返元朗或錦上路及古洞之間的路面車程需時約60至80分鐘,北環綫主綫啟用後,可縮短至12分鐘。 該局料北環綫主綫50年的營運期內可為公眾合共節省約4.9億小時的交通消耗時間,合計經濟效益約為470億港元。

工,目標於 2034 年竣工。 沈鵬摶表示,港鐵自2020年底接手北環線工作後就積極籌劃,公司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並建立了逾百人的工程團隊,希望線路能夠配合香港未來的市區規劃。 港鐵指,根據其西鐵線及馬鐵線之環評,採用適當的軌道設計,可以紓緩由地層傳導噪音,所以並不預期項目將有不良的地層傳導噪音影響。 凹頭站擬設於新潭路附近,毗鄰沙埔周邊房屋發展用地,以及區內未來公共設施。 當凹頭站投入服務後,區內大部分人口將分佈在擬建的凹頭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凹頭站,讓他們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凹頭站選址: 車站解構

北環綫將為現有及未來的社區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服務,以提升凹頭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連接。 我們十分重視區內具生態價值的沙埔濕地,在推展北環綫及建造凹頭站以便利市民出行的同時,會繼續致力保護周邊環境,確保當區的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 除了建造車站、鐵路隧道和列車路軌,北環綫項目的建造工程亦包括興建車廠,作列車停泊、繁忙時間列車調動、列車檢查、維修和清潔等用途,以應付北環綫日常營運需要及未來鐵路發展。 根據初步規劃,研究範圍內大部分人口將居於擬建的牛潭尾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牛潭尾站,讓他們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北環綫途經的位置,包括濕地緩衝區等,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區,同時附近一帶亦為候鳥飛行路綫,港鐵稱,為減少營運期間產生的噪音,主要的可行措施包括設置隔音屏障、半密封式隔音罩及全密封式隔音罩,設置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臺及大堂。 凹頭站選址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網已經交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亦有繪出北環綫之路綫,[5]但是由於香港政府沒有表態,北環綫的處理也沒有包括在兩鐵合併的內容中,所以就興建計劃沒有確實的結果。 沈鵬摶指,除部分車站出口、逃生通道及通風設施外,港鐵方面希望北環主線路全部埋入地底,但強調上述方案暫時僅是建議,並非最後定案。 沈鵬摶表示,有關安排主要出於三方面考慮,首先是技術因素,設計線路需要滿足基本行車安全,例如平路、斜路比例適當,沿途地質成分等,同時也要考慮市民轉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方便。

凹頭站選址: 北部都會區項目 香港營造師學會倡採統一建築管理模式

因此,北環綫會以此為基礎作進一步技術研究,再深化走綫和車站設計,再敲定計劃。 至於工程造價,沈鵬摶承認只以建築費用來計算,地面行車的確較地底便宜,但若涵蓋前者所需的借地收地、生態補償等程序,兩者花費的時間和總金額相距不大,造價維持約620億。 沈鵬摶指,目前當區居民在繁忙時間往返上水需時逾15分鐘,惟車站啟用後僅需3分鐘。

凹頭站選址: 新田大夫第

沈鵬摶表示,除部分車站出口、逃生通道及通風設施外,港鐵方面希望北環線主線路全部埋入地底,但強調上述方案暫時僅是建議,並非最後定案。 凹頭站選址 被問及若遭到公眾反對會如何應對,沈鵬摶坦言,方案在公眾心中肯定無法拿到100分,會盡量聽取持份者意見。 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將落實錦上路站、凹頭、牛潭尾及新田為地面或地下車站,古洞站則建議為地下車站。 北環綫(英語:Northern Link)為港鐵即將準備興建的鐵路支綫之一,原屬港鐵西鐵綫第二期,將連接屯馬綫原有的錦上路站及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已預留的古洞站[1]。 北環線途經的位置,包括濕地緩衝區等,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區,同時附近一帶亦為候鳥飛行路線,港鐵稱,為減少營運期間產生的噪音,主要的可行措施包括設置隔音屏障、半密封式隔音罩及全密封式隔音罩,設置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臺及大堂。

凹頭站選址: 車站位置

沈鵬摶提出,技術層面是優先考量,包括行車軌道設計、消防災害應對設施、轉乘接駁安排;又特別提及需顧及地質情況,故已展開地質探討工程,將會有逾六百個鑽孔。 (星島日報報道)北環綫被視為新界北部未來一條十分重要的鐵路,將聯繫東鐵綫及屯馬綫,形成一個環狀網絡,加強東、西部的交通連接。 凹頭站選址2025 港鐵總經理—新界(工程項目)沈鵬摶昨日分享項目最新進展,透露北環綫主綫走綫方案將傾向採用地底行車,古洞站擬建於馬草壟路及河上鄉路交界,新田、牛潭尾和凹頭站選址則在研究當中。 考慮到車廠選址需鄰近北環綫鐵路走綫、可容納列車停泊及地勢平坦的土地、配合新發展區的規劃及對鐵路服務的需求,我們就擬議走綫附近區域多個位置進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 此外,預計牛潭尾站建造工程將鄰近現時營運中的高速鐵路隧道,我們須在工程展開前為現有鐵路設施進行保護工程,而在進行挖掘時亦會謹慎監察施工,確保施工不會對現有高鐵運作構成影響。

凹頭站選址: 北環線|五車站位置曝光 預留走線通錦上路以南、坪輋及深圳皇崗

近年,北環綫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合併為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共用通道方案」下,高速鐵路列車將會行經北環綫錦上路至洲頭附近一段的路軌[3];然而共用通道方案在2007年8月香港政府決定採用「專用通道方案」的同時被否決[4]。 凹頭站選址2025 整個北環綫項目分兩個階段,第一期為古洞站,包括連接現有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及未來北環綫的車站,預計在明年動工,二○二七年竣工。 而第二期則為北環綫主綫,由最北面的古洞站連接最南面的錦上路站,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增設三個中途站,料於二○二五年建造,二○三四年完成。 早前元朗區議會曾審議該發展樞紐的初步城市設計框架,以及初步土地用途計劃。

凹頭站選址: 港鐵年廿九下午及晚上加強服務 不提供通宵列車

此外,由於在建造新田站時預計需深入地底進行挖掘工程,我們會按需要實施一系列緩解措施,以減少對公眾、周邊社區及環境的潛在影響。 例如因應採用明挖回填的建造方法或需實施臨時交通管理措施;我們將在可行的情況下設置臨時蓋板,讓行人和車輛可以繼續使用路面,維持工程效率並儘可能減低對附近社區及環境的潛在影響。 凹頭站選址2025 為更廣泛地覆蓋北區範圍,當局亦計劃在古洞站及錦上路之間增設新田、牛潭尾及凹頭3個中途站,但由於其規模龐大,選址及走綫規劃仍有待研究和諮詢。 沈鵬摶提出,技術層面是優先考量,包括行車軌道設計、消防災害應對設施、轉乘接駁安排;又特別提及需顧及地質情況,故已展開地質探討工程,將會有逾600個鑽孔。 北環綫被視為新界北部未來一條十分重要的鐵路,將聯繫東鐵綫及屯馬綫,形成一個環狀網絡,加強東、西部的交通連接。

凹頭站選址: 東鐵綫自動月臺閘門安裝工程提前 落馬洲站完成安裝並啓用

至於牛潭尾站,擬設於橫平山南路附近;新田站則擬設於擬議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之巿中心附近,而古洞站則擬設於將來古洞新發展區之巿中心位置。 當中坪輋走線早於北環線初步概念中有提出,未來有機會在古洞站之後延長路線,通往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一帶,以滿足兩個發展區的需要。 該發展樞紐可提供3.1萬多個房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佔7成,預計新增的房屋可以容納約8.4萬人。

凹頭站選址: 港鐵上水站動工安裝自動月臺閘門 12月將有4車站進行相關工程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現時於錦上路以南附近棕地作公屋的選址規模較小,一定不足以支撐多一個站,很可能配合港鐵上蓋物業,及前特首梁振英早前重提的郊野公園邊陲發展。 凹頭站選址 擬建的牛潭尾站設於《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的研究範圍之內,以配合相關研究並滿足該區未來整體發展的交通需要。 北環綫將為現有社區及未來新發展提供更完善的交通基建網絡,以提升牛潭尾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連接。

港鐵指,根據其西鐵綫及馬鐵綫之環評,採用適當的軌道設計,可以紓緩由地層傳導噪音,所以並不預期項目將有不良的地層傳導噪音影響。 對於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以及包括古蹟的建築文物,預期並不需要緩解措施。 北環線第一期將在落馬洲支線上增設古洞站, 而北環線第二期將包括一條約 10.7 公里長的鐵路以連接錦上路站及古洞站,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設有三個中途站。 北環線第二期工程預計於 凹頭站選址 2025 凹頭站選址2025 年動

2012年4月20日,香港政府提前完成並且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檢討報告,透過「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一階段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8]。 北環綫原本是《鐵路發展策略》中西部走廊鐵路近郊客運綫的一部份,後來政府將此段暫緩興建,稱之為西鐵第二期。 及後在香港政府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被重點提出,為6個主要新鐵路計劃之一,目標在2011年至2016年完成,計劃連接羅湖站[2]。 凹頭站選址2025 惟他指,將鐵路站建於地底,據過往的經驗,價錢亦會大增三倍,致興建鐵路成本大增。

他續指,初步規劃大致完成,即將進入詳細設計,形容進度理想,估計會在今年上半季刊憲,供公眾閱覽。 不過他又稱,雖然落馬洲支綫興建時已預留設施作伸延之用, 凹頭站選址2025 但為不影響現有列車服務,未來工程只能在凌晨收車後開始,每夜只有2至3小時,將是此項目的一大挑戰。 沈鵬摶指,目前當區居民在繁忙時間往返上水需時逾十五分鐘,惟車站啟用後僅需三分鐘。 他又稱,雖然落馬洲支綫興建時已預留設施作伸延之用, 但為不影響現有列車服務,未來工程只能在凌晨收車後開始,每夜只有兩至三小時,將是此項目的一大挑戰。

凹頭站選址: 專才樓稅「先免後徵」 房屋局收183宗申請

由畢路得教士於1930年在上海虹口區江灣鎮體育會路創立,及後停辦,於1964年在香港復校。 牛潭尾校舍於2014年落成使用,提供全職事奉科課程、教牧進修科課程及信徒裝備科課程。 文氏族人於十七世紀中葉為紀念第八世祖文佛保(號麟峯)而建,屬於傳統的三進兩院式建築,曾用作「巡丁館」(負責治安工作)及教育村中子弟的場所。 建於清朝1865年,採兩進三開間佈局,中央位置是天井,是獲賜封大夫銜、文氏家族後人文頌鑾的府第。

凹頭站選址: 車站知多啲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引領香港未來20年的「北部都會區」計劃正逐步展開,計劃其中一項關鍵就是建設北環線鐵路,以打通連接新界東西的「任督二脈」。 港鐵總經理新界(工程項目)沈鵬摶日前向傳媒介紹,港鐵已初步完成北環線的設計工作,預計明年開始第一階段古洞站的施工,料2027年完工並投入使用,而整體線路將於2034年完工。 考慮到技術、環境影響和未來發展等因素,港鐵將以地底方案進行進一步研究。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唐文)引領香港未來20年的「北部都會區」計劃正逐步展開,計劃其中一項關鍵就是建設北環線鐵路,以打通連接新界東西的「任督二脈」。 港鐵總經理-新界(工程項目)沈鵬摶日前向傳媒介紹,港鐵已初步完成北環線的設計工作,預計明年開始第一階段古洞站的施工,料2027年完工並投入使用,而整體線路將於2034年完工。 凹頭站選址2025 擬建的凹頭站擬設於新潭路附近,預計毗鄰沙埔周邊房屋發展等區內多項新發展項目將與北環綫項目的建築週期同步或相近。

港鐵由12月2日起至2024年1月14日,特設「期間限定」的路綫K66A,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於特定服務時間來往港鐵朗屏站 凹頭站選址 (近悅屏樓) 及大棠山道。 港鐵「Hello Kitty主題紅葉巴士」K66A由12月2日至1月14日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於特定服務時間來往港鐵朗屏站及大棠山道。 2021年10月,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因應《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北環綫主綫將由古洞站向東延伸,並預計增設「羅湖南」、「文錦渡」、「老鼠嶺」、「香園圍」、「打鼓嶺」、「坪輋」、「皇后山」及「安樂村」共八個車站。 凹頭站(英語:Au Tau Station)是香港未來北環綫的鐵路站,預定2025年動工、2034年落成啟用。 「凹頭」亦寫作「坳頭」,而「凹頭」中的「凹」則依古時讀音讀作「坳」,因為凹頭地理位置屬於山坳。

被問及如何保護生態環境,他則回稱指項目範圍橫跨濕地及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帶,若進行地面工程必定佔用一定空間,地底工程相對較少影響;而且港鐵有多年經驗,有信心能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如控制聲量及地下水流等,將影響降至最低。 政府年初邀請港鐵詳細規劃及設計北環綫,料二○三四年竣工,港鐵最新提交的環評文件,率先透露五個車站的具體位置及發展情況,從地圖所見,凹頭站選址鄰近區內大型新盤,料未來將進一步發展成小社區;新田站及古洞站的選址,則位於新發展區內,牛潭尾站擬設於橫平山南路附近。 凹頭站選址 文件顯示,除了古洞站,錦上路站、凹頭、牛潭尾及新田日後也有可能成為地下車站,規劃師林嘉輝認為有關建議可避免出現長形車站,將區內發展用地分割成兩節,並騰出優質位置建上蓋項目,增住宅供應。

凹頭站選址: 施工挑戰

文件亦指,工程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綫之備置工程。 曾任九鐵主席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出,據過往做法,若興建一條鐵路,鐵路公司一般亦會預留部分位置,預留日後可能出現的接駁走綫,以及預留附近一帶的土地建屋等。 2018年3月8日,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於全年業績發佈會中表示,北環綫的建議書已轉交特區政府考慮[9]。 惟因沙中綫爆出偷工減料醜聞,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規劃北環綫需詳細評估和紓緩鐵路走綫對具生態價值地區的影響,要求港鐵補交更多資料,故新綫的工程時間表會因應情況變化而有所調整[10]。

凹頭站選址: 香港

他亦指,工程難免對周邊生態造成影響,而環評其中一個要求是進行一年或以上的生態勘察,工作經已開始,期望可在今年內完成。 文件亦指,工程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線之備置工程。 曾任九鐵主席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出,據過往做法,若興建一條鐵路,鐵路公司一般亦會預留部分位置,預留日後可能出現的接駁走線,以及預留附近一帶的土地建屋等。 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曾委託房協研究大欖郊野公園邊陲作房屋用途,有關選址正正位於錦上路站以南,當時的研究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基線研究,但政府在2019年上旬叫停研究。 時任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曾指,當時處於實地視察生態情況階段,未展開公眾參與。 凹頭站選址 惟就錦上路以南未見政府有何規劃需要港鐵於錦上路南有潛在擴建進行備置工程。

擬建的凹頭站設有多個出入口,鄰近現有社區及區內未來發展,包括未來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沙埔周邊房屋發展用地。 由於北環綫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 擬建的牛潭尾站將設多個出入口,鄰近區內不同地方,包括擬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牛潭尾地區的未來整體發展。 新田站採用的主色調將當區種植紅稻米的歷史融入設計當中;再以取材自附近基圍及昔日稻田景色的色彩作點綴。 在乘搭北環綫途中,乘客彷如置身時光隧道,用另一種方式一覽新田昔日的稻田風光,體驗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至於牛潭尾站,擬設於橫平山南路附近;新田站則擬設於擬議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之巿中心附近,而古洞站則擬設於將來古洞新發展區之巿中心位置。

凹頭站選址: 政府發強硬聲明駁斥沙中綫失實言論

文件指出,錦上路站將設在現時屯馬線的錦上路站旁,而凹頭站則會在沙埔發展區附近,根據文件內地圖資料,該站選址鄰近區內PARK YOHO系列多個樓盤的北面位置。 凹頭站選址 沙埔發展區為政府公佈8幅棕地羣中,較具規模的一幅,預計可以提供7000夥住宅。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瞭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團隊亦正積極研究應用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減少現場施工程序,提升工程質量。 位於沙埔發展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候鳥、昆蟲、其他兩棲及爬蟲類生物的棲息地。 早前更發現屬國際性近危級別的蟌科「廣瀨妹蟌」,我們在開展鐵路工程前會先進行生態考察和環境評估研究,確保對生態可能構成的影響減至最低。

凹頭站選址: 港鐵推新宣傳片《每一程,滿載期待》以微電影細味港人生活故事

大夫第是傳統華南士紳階級府第建築的典範,於1987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是打卡的好去處。 2023年10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原先呈環狀的北環綫東延綫分拆出新界東北綫,而新建議的東延綫則只經羅湖南、文錦渡等地區,並伸延至坪輋[13]。 元朗官立小學於1904年創立,至今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昔日的外觀屬紅磚屋格調,現在外牆掃上白色。 而元朗公立中學於1964年落成,由鄉紳集資興建,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的凹頭原址前身是元朗凹頭警署,建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有大量英軍駐守,代表英國正式接管新界,現為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的所在地。 是香港發源地第二高的河流,幹流從大帽山西北面的山坡一直流過錦田平原及南生圍,最後匯合山貝河流入后海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