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一旦父母往生,房子被收走,兄弟姊妹之間就失去了「共同的家」,這時候,兄弟姊妹要在哪兒團聚? 此外,房子不只是不動產,更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記憶的載體。 如果這間房子拿去「以房養老」,這些記憶必然隨著房子的被拍賣而流失,相信,這樣的結果不是孩子所想見的。 但目前覺得夠用的生活費用,隨著通貨膨脹上升,10年、20年後,該金額是否符合生活所需,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根據金管會統計,臺灣以房養老的業務自2015年11月底開辦,至2017年2月底,共有八家銀行開辦,申辦件數1,336件,核貸金額達到70.41億元。 金額雖然不大,但跟前一年不到40億元相比,幾乎是七成以上高成長,顯示臺灣民眾也開始接受這樣的新理財策略。
也就是說,如果貸款人生存時間超過30 年,是有可能面臨被銀行「掃地出門」的機會。 「 收租養老 」就是當所謂的「 包租公 & 包租婆 」拉! 如果你是有房子的銀髮族,那選擇出租房子、靠每月固定收租養老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編按: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止至 2023 以房養老 年 9 月底,國銀以房養老核貸 7,446 件、 426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 14.69%,顯示民眾對於以房養老的概念日益增加,然而央行不斷升息卻影響民眾以房養老的意願。 年滿60歲的民眾、提供自己擁有的自用住宅作為擔保品,就可以向合庫申貸,額度覈準後就能每月穩定領取一定金額,至少到95歲。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活化老年人資產
而政府這幾年提倡「以房養老」的方式,究竟房子怎麼養我們? 《如果雲知道》主持人鄭凱云與財經專家黃世聰帶大家一起了解。 Q2、Q3全國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破10兆元,對比10年前增加72%,其中新竹縣增加1.27倍最多。 雙北過去都是1.5兆元,但新北增加到2.4兆元,臺北只有1.9兆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這反映雙北生活圈趨勢明顯。 就算是按「市價」,但最多也不過是實價的7 ∼ 8 成。 不論貸款人平均餘命有多少年,貸款期間最長不得超過30 年。
- 不要說別的,光是醫藥費及長照費用,就可能與「年齡」的高低成正比。
- 另外,目前土銀也推出新方案,若貸款金額不超過房價五成者,可先不扣除利息,採取掛帳方式,等房屋出售時再扣除。
- 但是,現在多數承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都會設有「貸款成數五成以下先不扣息」,或是「利息扣款上限為每月撥付本金的1/ 3」的「先掛帳」模式。
- 最早在2015 年時,國內銀行業者就配合政府的政策,推出「商業以房養老」業務。
- 最後,由於以房養老是以高齡者生前的主要財產作為貸款擔保,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日後繼承人的權益。
- 至於能貸多少錢,則要視房子價值而定,銀行會去估價,估價時會用鑑價約莫5~7成左右的錢貸給你。
- 今年再推出結合信託及年金保險的「美滿享福貸」,更符合有資產傳承規劃的客羣需求。
本站元件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所有資料以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三、與同類商品相較,享高保額折扣;為鼓勵更多客戶透過美元利率變動型養老險做好資產配置,「美年永恆」推出「高保額折扣」回饋客戶,若是再加上以轉帳方式繳交保費優惠1%,保費折扣合計最高可達4%。 由於兒女的繼承可能泡湯,所以很多銀行在受理以房養老申辦時,都會要求走法律程序,由律師見證申辦者的兒女也要簽署同意書,以免將來衍生不必要的糾紛,律師費由申辦者負擔。 阿雄最近升官當經理,一向主張租屋勝於買屋的他,在升官加薪、手頭比較寬裕之後,父親一直勸他買房,好處是將來可以以房養老,就連阿雄已經退休的父親都有此打算,要阿雄去搞清楚所有流程,於是阿雄先來向我們諮詢,到底買房有哪些好處? 當貸款息是百分之一點七三,在領到第十八點三年時,利息會扣到一點一萬元的上限,超過的利息會先掛帳,此時月實領生活費會降到二點四萬元;但當貸款息攀升到百分之二點三五六,申請人在十三點五年就得開始領二點四萬元,等於提早四點八年「少領」。
以房養老: 近年有許多老年人申辦銀行的「以房養老」貸款專案,也就是將自己所有的不動產設定抵押權給銀行,在貸款期間由銀行每月撥付養老金,保障老人退休後的生活資金。 圖/freepik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告知阿雄,如果繼承人拿不出這筆錢,房屋就會被銀行法拍,但拍賣金額扣掉父親貸款的款項,其餘還是由阿雄拿回,不會被銀行佔便宜。 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公有銀行明定,以房養老可以活多久領多久,沒有上限,但申貸者一旦往生,房子將歸國家所有。 以房養老2025 所以我們也提醒阿雄,若屆時房價下跌,鑑價不到一千萬,則申辦十年後可以領的金額將比較有限。 一家民營銀行主管表示,與其申請以房養老,不少銀髮族較能接受「以租養老(留房養老)」,也就是將房產信託給銀行,由銀行代為管理租賃,申請人只需付銀行管理費,既可保住房子、又可收取租金賺取穩定現金流、子女也沒有繼承問題。
- Q2、Q3全國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破10兆元,對比10年前增加72%,其中新竹縣增加1.27倍最多。
- 現職《聯合新聞網》專欄作家,專職財經與醫療保健相關寫作。
- 日前,國務院對外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國將試點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將房子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評估後獲得一筆款項,由金融機構按月發放給抵押人用於養老直到其身故。
- 華南銀行整合了多項創新又貼心的服務,期盼能更進一步做到安養照護、多元理財規劃、資產傳承以及資產管理等服務,讓銀髮族享受全方位的照顧與保障,真正實現安心享福的美滿人生。
- 所以,這種「給付遞減」的方式,其實並不適合退休後的實際生活金錢需求遞增的曲線。
作為超高齡社會,臺灣這羣戰後嬰兒潮世代的65歲以上銀髮族,大多都在經濟起飛的年代賣力打拼,名下有房產並非稀有的事。 隨著物資上漲,不少老人家為了不讓兒女負擔自己晚年生活,跟上了政府推出的以房養老,看似完善的制度,背後隱含的缺點及跟下一代的溝通難題你看見了嗎? 大揚代書今天用5分鐘完整分析以房養老方案,還有需要納入考量的重要因素,讓你對臺灣的房屋及人口老化問題有更深入的瞭解。 儘管公營行庫或民營銀行所辦理的「以房養老」業務,可以讓逆向抵押貸款者的子女,在償還銀行貸款之後,仍然保有房地產,且是按「實價」而非「公告現值」鑑價。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的用意
安聯人壽建議,以分期繳美元利率變動型養老險,分批佈局美元,同時享有保險保障與穩健累積資產。 以六十歲、以市價一千八百萬房子抵押、借款卅年,最高核貸成數七成約一二六○萬元計算,首月實領三點五萬元,但第二期起開始付息、應還利息每月遞增,實領金額會逐月減少,每月扣息上限一點一萬元。 銀行主管解釋,以房養老的貸款息需按月繳付,每月實領金額會逐月遞減,利息收取上限是銀行月定額撥款金額的三分之一,到了貸款後期,每月領取金額就會減少。 以房養老2025 由於利息內扣,大約領了10年後就會明顯感受到每月金額減少,而且以房養老的利息都是機動計息或浮動計息,當利率上漲時,每月領的錢也會減少。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國內銀行以房養老核貸六九五七件、金額三九五億元,分別季增百分之三點八八及百分之四點五六,但季增件數與金額同步下探統計來的同期新低。 以房養老 銀行主管說,銀髮族對以房養老接受度本來就低、今年首季長假又多、加上升息效應,「三重打擊」讓業務動能陷入低迷。 中央銀行今日公佈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臺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以房養老的一大限制就是屋主不能自由處分其房產,有些情況更不能中途解約,而只能每月固定領個一、二萬元。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有什麼優點?
若是貸款年限到了,結果申請人仍健在,恐怕又是另一個複雜的難題,因此貸款年限的選擇也很重要,以免自己還老當益壯,房子卻要被拍賣或是自己倒貼利息。 由於銀行必須面對國人壽命越來越長、房價和利率波動等的風險,因此,貸出去的錢能不能回本都是一個問題,這是為什麼承作以房養老的主要是公股銀行,畢竟這是政策性業務。 以目前來說,正向房貸,也就是買房,去年年底央行升息之後的首購利率為1.935%;而以房養老的貸款利率則為2.2 ~ 2.5%,北北基桃之外的房子,利率上看2.8% ~ 3%。 以貸款年限20年計算,每個月能拿2.425萬,但是在扣除應繳利息之後,最後幾年,實質每個月恐怕不到1萬元,領到的錢的購買力還會因通貨膨脹而大打折扣。 以房養老2025 試想,父母把房子拿去抵押換來每個月1、2萬的生活費,在自己往生之後,這間房子通常會被銀行收走(除非孩子能還貸款)。 孩子心想著:「老爸老媽都不要房子了」,孩子還會經常回去看父母嗎?
以房養老: 相關
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 以房養老2025 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 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適合我嗎?條件、試算、政策看這篇
「美滿享福貸」透過安養信託及即期年金保險的機制,提供年長者安穩優質的退休生活。 以房養老 華南銀行整合了多項創新又貼心的服務,期盼能更進一步做到安養照護、多元理財規劃、資產傳承以及資產管理等服務,讓銀髮族享受全方位的照顧與保障,真正實現安心享福的美滿人生。 留房養老的先決條件是家裡必須有兩套以上的房子,其中多出的房子由銀行包租代管,把房屋的產權跟租金交付信託,每月收取租金,這樣就不會去衝擊到子女的繼承問題。 其實像阿雄的父親只有一間房,也是可以留房養老的,那就是自己住到養老院去,房產交由銀行信託出租,只要銀行把錢匯到養老院又何嘗不是一種方式? 這樣也可以兼顧「生前不造成子女負擔,往生後照樣把房子留給孩子」的需求。
以房養老: 房子值多少-借現金
以房養老的貸款金額多寡,取決於不動產的價值,一般房貸要覈算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才能申貸,但是反向抵押貸款則會依屋主的不動產價值來決定每月可領的金額。 以房養老2025 例如房子目前的價值2,000萬,以最高貸款金額七成計算,可貸款額度為1,400萬。 以65歲開始貸款,貸款年數30年計算,每月可拿到的生活費就是3萬8,889元。 其實,每月生活費就是每月的貸款金額,所以貸款餘額會從0開始每個月遞增。 由於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趨勢,華南銀行「美滿享福貸」開辦近一個月以來,民眾詢問十分踴躍。
以房養老: 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和一般房貸差在哪?
但其中的「以房養老」與「留房養老」間的最大差別就是:「以房養老」是屋主,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借出養老金過活,但不論是所借本金與利息,日後如果不還給銀行,房子的所有權就會是銀行的。 以房養老2025 黃世聰說明,很多人以為,自己拿房子抵押給銀行、去借錢出來,以後房子就不是自己的,事實上,當我們先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變成是我們的債權人,房子的所有人還是自己,如果所有人過世,繼承人還是可以繼承;也就是說,借款人離世,繼承人仍擁有繼承房子的權利。 如果簡單用一句話來說,「以房養老」就是屋主,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每月定期提供一筆(但金額每期可能不固定)金額,做為原屋主的生活費。 所謂的「不動產信託」定義係指:不動產所有權人為有效利用其資產,或為其他特定的目的,將其不動產(土地、建物與融資款)信託、移轉給受託人(銀行),受託銀行則依照信託契約的約定,對於相關不動產進行「有效利用」。 而所謂的「有效運用」包含了不動產的管理、處分、開發,以及興建資金專款專用。 目前可用於退休規劃、比較常見的「不動產+ 信託」的業務組合,共有「賣房養老+ 安養信託」、「以房養老+ 安養信託」及「留房養老+ 安養信託」3種。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擔保品注意事項
也就是說,只有把這筆錢「當閒錢」或「額外零用錢」的人,纔不會在乎每月金額有高、有低。 雖然每個月生活費固定,但是每月還得繳交利息,金額是上個月的貸款餘額乘上月利率,所以每月實際可以拿到手的金額,還得除掉上個月的利息費用,金額就會每月愈來愈少。 為了顧及老年的生活,當月利息的金額大過每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一,多出來的部分可以暫時不用繳交,就掛在帳上等身故時再拍賣房子清償,所以每月實領生活費最低為三分之二。
以房養老: 房產投資寶典
以房養老(逆向房屋抵押貸款)是房屋所有權人,將房屋做抵押設定,向銀行貸款,按月分期取得現金,做為每月的生活費用,累積欠款會愈來愈多,房屋所有權人身故或者貸款年限期滿後,若法定繼承人無力或無意清償貸款,銀行就會以抵押權人的身分,向法院聲請拍賣房子。 「 以房養老 」就是本篇介紹的重點,主要就是將房屋「逆向抵押」給銀行,換取每月生活費用的一種貸款方式。 優點是屋主可以保有所有權及使用權,但缺點就是每期可取得的生活費用會隨著遞減,未來若貸款期限屆滿,還有可能會面臨房屋被法拍、債款無法清償等問題。 俗稱的以房養老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現金流量跟一般的貸款剛好相反,正常情況是貸款者一開始拿到一筆資金,然後每月固定繳交本息,到了期末剛好將本金還清。 而逆向抵押貸款剛好相反,每月跟銀行固定貸款一筆生活費,直到身故為止,身故後銀行再將該房屋拍賣還清貸款,所剩金額歸還給繼承人。 以房養老 由於以房養老是以房子本身的價值做逆向貸款,因此借款人不須提出聯徵個人信用資料或薪資所得紀錄來證明還款能力,而且貸款期間也不需要償還本息。
黃世聰直言,目前實務上遇到的狀況是,目前做比較多的銀行是土銀和合作金庫,其他銀行就非常少,且大部分都在雙北市,在雙北之外其實很少有以房養老的案子。 至於能貸多少錢,則要視房子價值而定,銀行會去估價,估價時會用鑑價約莫5~7成左右的錢貸給你。 例如:一個房子1000萬,銀行願意貸給你可能500萬~700萬元之間。 此外還要看屋況,如果是50年老公寓,銀行給的貸款成數就又會下降。 如果是新房子,銀行會願意貸到7成左右,當然還要看房屋地段和所在城市。
以房養老: 生活與休閒
這種貸款的目的是將房屋資產轉化為現金收入,而房屋就是反向抵押貸款的抵押品,在貸款期限內,借款人(屋主)的債務會增加、房屋資產會減少。 房屋抵押貸款如何運作、臺灣目前有哪些銀行承辦以房養老貸款呢?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介紹房屋抵押以房養老貸款,並附上承辦以房養老銀行的列表。 隨著臺灣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而政府又不願意承擔起養老的責任,於是鼓吹以房養老,目前由15家銀行承辦。 臺灣的「以房養老」從2015年底開辦,截至2022年12月底,總共核貸6697件(平均一個月80件),額度378億元,季增4.4%,核貸金額只佔9.38兆房貸餘額的0.4%。
以房養老: 理財
舉例來說,若房屋價值2,000萬元,以房養老最多可貸款七成左右資金,約1,400萬元,銀行分30年給付,每月生活費38,888元。 但若出售2,000萬房子,分為30年使用,每個月可用資金55,555元,可支付房租與生活費。 以房養老 當然後者的風險是,房租上漲以及個人資金能否妥善管理。
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有什麼缺點?該注意什麼事情?
舉例說明:假設林先生於35歲時購入總價約1200萬的房子自住使用,等到65歲剛好完成,繳清房貸30年期。 為了安穩銀髮生活開始申請以房養老,經過配合銀行完成房子估價7成、30年期息2%,因此可獲840萬額度。 例如:爸爸(借款人)已經領了450萬,兒子(繼承人)把錢還給銀行後,該房子就歸兒子所有;若萬一繼承人無法清償餘款,銀行則會將房產拍賣,拍賣後的價格會把欠款扣掉,剩下的錢就歸到原本所有者的繼承人。 現職《聯合新聞網》專欄作家,專職財經與醫療保健相關寫作。
安聯人壽表示,16~75歲皆可投保、美元計價、繳費6年的「美年永恆」,具有三大特色:一、繳費6年保障20年,享「高」保障,滿期領回總繳保費1.4倍的滿期保險金。 陳四清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指出,在減存量方面,著重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等關係,努力促成化解風險﹑完善機制﹑暢通循環等綜合效應。 他亦指出對於地方債務風險,堅持疏堵並舉,落實國家一籃子化債方案,通過多種市場化方式,支持地方政府降低債務成本﹑緩釋償債風險,形成風險防範化解長效機制。
以房養老: 資安
按照民法規定,如果王阿姨要向女兒主張給付扶養費,前提必須是王阿姨名下財產已經顯然不足,且達到不能維持生活的程度。 以房養老2025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位於臺中市東區的旱溪路上、在地經營20年的「大中保齡球館」在網上開價21億3588萬元求售,換算單坪價格約156萬元,承接仲介則透露,「目前已有幾組開發商詢問。」信義房屋專家表示,該塊土地為商業用地,因此成交價多2~3成其實相對合理。
她的先生過世得早,一個人扶養 女兒長大,苦日子沒少過,所有收入都是靠家事清潔來的。 年紀大了以後,她自然沒辦法再從事這樣的勞力工作,也因為沒有固定的僱主拿不到退休金,唯一的資產就是現在住的房子。 ● 以房養老 要留意貸款年限衍生問題,假設貸款年限到了,結果申辦者仍健在,將面臨房子會被拍賣或是需要倒貼利息的問題。 鄭凱云也提到,以房養老有沒有「潛規則」是銀行不會告訴我們的?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臺,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也就是說,實際可領到的錢會愈來愈少,到251期的利息剛好到扣除上限,即11,000元,超過的利息開始掛帳。 擔保品所有權人限借款人單獨所有,且建物權狀或謄本之登記用途應含有「住」字樣,並供自住使 用,且無借款餘額。 很多人像王阿姨一樣認為養兒可以防老,小孩有義務按月支付扶養費,但是法律往往不是一般人想的這麼簡單。
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 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 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臺,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
話說有位單身,但覺得養老金不足的獨居老奶奶,原本想把住了四十多年的公寓老房子,透過以房養老的方式,「提領」出一筆退休老本。 但因為房屋位置偏遠,最後,沒有一家銀行願意承做以房養老業務。 由於老奶奶並不知道有「留房養老」這項業務,無奈之下只能尋求「賣屋養老」一途。 但是在與原先談好的專任房仲業務員,約好要帶買方正式簽約的上午,卻有另一家未曾往來過的房仲業務員突然出現,並「說服」老奶奶把房子以低於市場行情很多的價格,「賤賣」給另一組新買家。 以房養老2025 儘管目前各家銀行的以房養老方案,可由民眾自行選擇「逆向房貸」的時間,且最高以30 年為限。
既然以房養老者都有「養老金」了,政府將不會救濟該名老人,這就造成了老人的兩難:沒有以房養老,沒有生活費;拿房養老,很可能被排除在救濟之外。 萬一申請人高壽而超過貸款年限,這時候,不只老人不再能從銀行領到錢,房子還可能被拍賣,因而被迫離開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以房養老2025 以房養老2025 更何況,屋主支付些許管理費用,交由專業代管,也可以避免管理上的麻煩。 有關「賣房養老」、「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的內容、做法及優、缺點比較,請見(表4-4-2)。
對於手中握有房產的屋主來說,以上三種養老模式裡,原本一直都存在的就是「賣房養老」。 也就是屋主只有這一棟房產、沒有其他退休金來源,且房子不一定適合居住養老。 所以,就透過將房子賣出,讓自己多出一筆可供退休養老的「老本」。 2013年金管會推出了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政策,讓老年人可以透過房產來逆向抵押貸款,獲得一筆退休金,其實這種制度在國外已行之有年。 臺灣已邁入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趨勢,為了讓晚年生活能減少負擔,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提供符合年長者需求之金融商品及服務,其中「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就是一種在既有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體系外,年長者生活經濟保障的補充性措施之一。 阿雄不禁好奇,那如果父親把房子賣掉,會不會比以房養老來得好些?
由於以房養老的本意,是在保障高齡者晚年的照護生活與品質,因此在貸款條件中,銀行多會附加年齡限制的條件,原則上要年滿六十歲才得以申請,貸款年限則以貸款期間加計貸款年齡不低於九十五年計算,例如貸款年齡為六十五歲者,則貸款年限最長為三十年。 再者,由於高齡者名下不動產屋齡大多較高且不用提供資力證明,貸款機構也會有日後房子不易拍賣的風險,因此貸款機構於核貸時,會較一般房貸更為保守,目前貸款成數多以未滿六成居多。 最早在2015 年時,國內銀行業者就配合政府的政策,推出「商業以房養老」業務。 這種又稱為「逆向抵押貸款」的「以房養老」業務,是房屋持有人將名下的不動產,向銀行進行「逆向抵押貸款」,銀行則依照不動產鑑價的金額及貸款期限,計算出每月給付金額,在扣掉每月必須支付給銀行的利息之後,再將餘額撥給貸款人(屋主),做為養老金之用。 以房養老2025 華銀主管表示,據瞭解,許多客戶「資產繼承」傳統觀念仍重,希望把房子留給子女,又不想造成子女負擔,「美滿享福貸」正好符合這類型客戶的需求。 假設只有一棟位於大都會精華地段的房產(因為,以房養老每月能貸的金額,與土地持分及所處地段密切相關)、退休後也不願搬離現址、沒有子女、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的屋主,比較適合採用「以房養老」業務,來籌措退休後的生活費。
整體來說,留房養老業務的優點,正好彌補了以房養老的缺點,這是因為留房養老的每月收入穩定,且房屋可留給後代繼承:在屋主往生後,房屋還可直接留給後代子孫,不須經過贖回等程序,就讓資產順利傳承。 不過,留房養老當然也有風險,例如有些民眾的房子如果位於租屋需求較小的地區,恐會面臨無法出租、長期租金不穩的現金流問題。 以房養老2025 然而,由於目前國內的信託業者(銀行)的分類差異極大,儘管名稱完全相同,但其定義及內涵卻全然迥異;再加上一般大眾會直接接觸,及使用這類不動產信託的機率不高。 反而「不動產保全信託」業務,是目前一般民眾較常承做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