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齡層和羣體分佈看青衣自然徑容易入口之程度:男女老幼全出沒,青馬大橋所在地,全是親子情侶老友記,這條路線確實太易玩了,從下圖可見一斑。 大概10分鐘,就會見到分岔口,其中一個路牌指向「教育徑」,千萬不要向那個方向走,因為那是往曉峯園出口啊! 青衣自然徑交通2025 青衣自然徑的樓梯非常少,上落也只是兩、三次左右,其餘大多為平路,全程上落起伏不大,就算平時沒有做運動,甚至長者,相信都能應付自如。 再前行不久,轉眼間就會來到青衣自然徑的最高點,這時就可以清晰看見馬灣、大嶼山同青馬大橋連成一個畫面。
由日落拍至天色全黑,經歷天地的Magic hour,看着太陽徐徐落下,加上夜色壯麗願已足矣。 雖然可沿路往青衣西路離開,但入黑後為免轉錯分岔口,便繞回長宏邨離去。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交通2025 到達長宏巴士總站後,在總站旁邊有條上山的斜路,有路牌指示往上行350米到青衣自然徑北面入口。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 打卡靚位
一行完青衣自然徑這條長長的樓梯,就可以隱約看到遠處的船廠和汀九橋了。 單看地圖好似好遠,但不消10分鐘,就已經來到第一個checkpoint:4號觀景亭。 由青衣城坐248M約10分鐘至長宏邨總站,落車後,面前駛入嚟條馬路轉左行上斜,約5分鐘就會見到入口了。 於荃灣站A4出口,樓梯盡頭向前走幾步到巴士站,乘九巴42M線至長宏巴士總站下車。
- 隨後,英國衛斯理教會代表團在1842年建立了第一所英語學校,聖約瑟夫的印度機構[9]。
- 由日落拍至天色全黑,經歷天地的Magic hour,看着太陽徐徐落下,加上夜色壯麗願已足矣。
- 於荃灣站A4出口,樓梯盡頭向前走幾步到巴士站,乘九巴42M線至長宏巴士總站下車。
- 從年齡層和羣體分佈看青衣自然徑容易入口之程度:男女老幼全出沒,青馬大橋所在地,全是親子情侶老友記,這條路線確實太易玩了,從下圖可見一斑。
- 走到出口就是「青衣西路」,向左邊下山方向,有巴士站和小巴站,小巴和巴士都是向青衣港鐵站的,車程大概10分鐘 。
這條遠足路線輕鬆易走,指示清晰,石級雖多,但登頂後可將青衣島山水相伴的大橋風光盡收眼簾,絕對不虛此行。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交通2025 沿路設有不少休閒及運動設施,點綴路徑的紫紅色葉子花(又名九重葛或簕杜鵑)和紫色的小葉馬纓丹,尤其值得細看。 在1號觀景亭沿往下的梯級離開,沿途可望向牙鷹洲油庫。
青衣自然徑交通: 班加羅爾IT產業
小休過後,愛玩小生就向著路線的「1號觀景臺」出發啦! 由此處開始,路線就開始向下行,而且亦是這條行山路線唯一的沒有樹蔭的路段。 同時,路線會分開「青雲徑」和「2號觀景臺」,如果大家想到「野餐區1」休息,可以走「青雲徑」,而愛玩小生走的是左手邊的往「2號觀景臺」路線。 大概20分鐘,就會走到一個位置可以看到少許「青馬大橋」,不過,觀賞位被草叢阻擋,不算是一個很好多照片好地點。 「早在青衣未填海以前,島上每年都會有海龜上岸覓食、生蛋。可惜填海以後,海龜的蹤影已不復見了。」青衣街坊如是說。
今日的青衣島由3個海島(原青衣島、牙鷹洲及洲仔)填海連成,交通依靠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及青嶼幹線連接赤鱲角機場、大嶼山、馬灣、荃灣及葵涌一帶,早年還有渡輪服務往來青衣、荃灣及中環。 沿林蔭小徑行不久會到達1號觀景亭,是今天最後能看到青馬大橋的位置。 青衣自然徑交通 在亭後的空地能看到青馬大橋,有樹和橋景作背景,也是不能錯過的打卡位。
青衣自然徑交通: 【山有文西】青衣自然徑的日與夜 青馬大橋的夜與暮
這個「觀景臺」也沒有什麼景色可以欣賞,隱約可以遠眺荔景、美孚。 前往青衣自然徑的長宏邨入口,可以在青衣港鐵站的巴士總站,轉乘248M巴士,車費大概$4.3,車程為15分鐘左右,於總站下車。 位於馬灣的東灣泳灘同樣可以近距離見到青馬大橋以及汀九橋景色,在沙灘一抬頭就可以見到宏偉的青馬大橋。 東灣泳灘被稱為隱世沙灘,在假日都會有遊人在沙灘曬太陽,晚上更可欣賞青馬大橋夜景。
花瓶頂位於大嶼山東北面,山上直立了一座外型酷似一個大花瓶的巨石——「花瓶石」。 在花瓶頂可以俯瞰連接馬灣和大嶼山青洲仔半島的汲水門大橋,這裹同時是個觀賞日落的好地點,因此平日都吸引了不少攝影發燒友專登來拍攝。 除了在花瓶頂可以遠眺汲水門大橋,在起點處可以在汲水門大橋橋底近距離欣賞大橋,沿路都會都一直見到大橋,亦可遠眺青馬大橋。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市區2小時易行行山路線 馬灣海峽+青馬大橋絕美日落海景
1638年,印度教王朝馬拉地帝國佔領並統治班加羅爾,半世紀後蒙古民族的蒙兀兒帝國佔據其地,又將其轉售予毗奢耶那伽羅王朝下屬的邁索爾王國。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統治短暫地成立印度自治領,班加羅爾成為邁索爾邦(今日卡納塔克邦前身)首府,並在印度共和國建立後維持其卡納塔克邦首府的地位。 班加羅爾市於2006年正名為卡納達語的「邦加魯魯」。 青衣自然徑交通 由2號觀景亭至1號觀景亭的路段會轉入內圍,風景相對沒有那麼開揚,但路段平坦,輕鬆易行,可以盡情享受郊遊的樂趣。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 大橋伴日落
是日推介山盤-青衣自然徑-位於青衣市區上蓋,有巴士可以直達起步點,石級涼亭,靚裝企理,野餐實用,俯瞰青馬大橋、極覽大嶼山、機場、甚至尖沙咀ICC,更是拍攝青馬大橋日落景色的熱門地點! 而且坡度平均,需時不長,兩小時便有交易,是首次上山人士之選。 備註:青衣自然徑路段平坦易行,長度亦適合短途郊遊,花半日來絕對不錯。 不過雖然路段的健體、休憩設施充足,中途卻沒有廁所或者補給點,大家在起點的長宏邨就記得先補給了! 網上不少資訊教人在青衣自然徑的山坡小徑落引水道拍攝青馬大橋日落,但有一定危險性,而且日落後會入黑,沒有電筒是無法返回起點,必須量力而為。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行山路線|新手1.5小時行完看青馬大橋日落|難度/交通
繼續沿青衣自然徑往下行,在青衣自然徑的南面入口離開。 在山頂與青馬大橋打卡後,可以往1號觀景亭的方向行去。 經過上斜的樓梯,慢慢行就輕鬆到頂到達2號觀景亭,不過這裏四周望不到海,稍作休息便可以繼續前行。 在青衣東北公園,可以欣賞到汀九橋的景色,不論是日落還是夜景打卡都一流! 在日落時,太陽時會穿過大橋後方,乘這個時間拍攝,汀九橋橋上行車全變剪影。 如果找到適當的角度,可以拍到太陽剛好在汀九橋「V」形鋼纜正中間,拍出橋上車軌的景色。
青衣自然徑交通: 教育
亦有山友鍾意由南方入口進入,逆行今次介紹的路線。 青衣自然徑交通 不過這樣一來,上樓梯的部分會比較多,任君選擇。 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馬灣海峽,身後就是青衣全觀,如此打卡靚位,竟然只是距離市區不遠處的山上! 難怪吸引一眾登山愛好者短途出遊,至此觀看到日落才返程。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又叫回歸紀念徑,在1997年青衣自然徑加建行人徑及涼亭部份。 由於動工年份適逢九七回歸,山徑改名為「葵青慶回歸健康徑」,但大家至今仍稱這裏為青衣自然徑。
青衣自然徑交通: 青衣自然徑:從高處俯瞰壯觀山水橋景
隨後,英國衛斯理教會代表團在1842年建立了第一所英語學校,聖約瑟夫的印度機構[9]。 班加羅爾高中是由邁索爾政府於1858年開辦的,而主教棉花男子學校(英語:Bishop Cotton Boys’ School)的學校於1865年成立。 「這裡真的好適合叫三支香,因為這裡好多山墳!」沿途有大量山墳,先人統統背山面海,位置一流,後人有先人帶挈,每次拜山都可以享受如此美景,我開始羨慕到此拜山的人。 青衣自然徑交通 可先在青衣城附近補給所需、喫飽、如廁後纔出發,乘車位置同樣是青衣城二期的巴士總站(上圖) ,上次到青衣自然徑都是在這裡轉車。 走到出口就是「青衣西路」,向左邊下山方向,有巴士站和小巴站,小巴和巴士都是向青衣港鐵站的,車程大概1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