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機構亦用心介紹大灣區的資訊,我們在未來可到國內工作,報效袓國,探討多元出路。 政府此前已表示有意擴展計劃,包括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擴至有良好紀錄的私營機構。 據社署網頁的申請表,今次擴展後,合資格申請參加計劃的營辦者也包括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自負盈虧安老院、以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安老院的營辦者。 由於內地各地區對政策的具體執行方式不盡相同,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需瞭解其繳納社會保險的詳細情況,並且不時留意有關法規的最新公佈,以確保符合政策要求。 如果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與內地機構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及當地相關法規、規章政策規定,參加就業所在地的各項社會保險(分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並繳交社會保險費。
實習期間,主辦方將推出“灣有引力”港澳青年職場服務,並聯合越秀集團旗下的品牌青年公寓——越秀星寓、星鄰、為同學們提供住宿保障等一連串“廣式保障”,讓同學們感受灣區溫度。 作為“2023年廣州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計劃啟動以來,已面向298家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社會服務機構徵集了1817個崗位。 香港新聞網7月11日電 暑期來臨,近日,2023年“展翅計劃”港澳臺大學生實習專項行動暨廣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計劃在廣州啟動,200名港澳青年學生將在暑期奔赴廣州各大企事業單位,開啟約45天的短期實習。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計劃,讓這羣港澳大學生以青春視角去觀察深圳,通過深圳故事來感受大灣區的飛速成長,認識祖國發展成就。
大灣區實習計劃: 活動章程
本計劃自2015年暑假開始,已帶領近800名應屆DSE畢業生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多間知名企業進行工作體驗。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若璋)每逢暑期實習季,如何開啟一個高效且有成效的暑期實習生活? 且看「一起向未來,啟夢大灣區」——祈福集團新時代青年創智發展計劃之京穗港臺大學生們的暑期實習交流活動。 這些替代活動深受參加者歡迎,超過90%的參加者更報名擔任明年活動的籌委。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本計劃將配合兩地政府及實習當地機構頒佈的防疫抗疫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要求學員按需在香港及內地進行病毒檢測及快速抗原測試、申報健康狀況、使用特定應用程式或電子通行證( 如健康碼)、配戴口罩、量度體溫、保持距離、緊急隔離等,學員須服從安排,予以配合。
而合資格、並且有意申請將其位於大灣區的安老院納入為計劃下認可服務機構的營辦者,則可於社署網頁下載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所需文件以郵寄方式遞交社署安老服務科院舍照顧服務組。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的網頁,載有中央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惠及香港市民及便利不同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資訊。 任何在2021年至2023年於香港或香港以外的院校完成學士學位或以上課程,並可合法在港受僱工作的香港居民皆可參加計劃。 你只要是2022年應屆中六畢業生(或等同程度),無論你是DSE考生、IB或GCE-A等考生,都能報名參加本計劃。
大灣區實習計劃: 大運會首日決出17面金牌 中國以4金暫列獎牌榜第二
本次實習計劃讓港澳青年去親身感受內地創科發展進程的同時,亦期望能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支持他們投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追尋各自的「大灣區夢」,另一方面,實習計劃亦為大灣區建設培養輸送高素質人才。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在「文化之旅」中,同學們走進深圳甘坑古鎮,瞭解嶺南客家傳統文化;到訪花園式二十四史書院,親手體驗非遺手工藝製作金石篆刻,感受數字內容產業對傳統文化的賦能,深刻體會「科技之都」「經濟發展之都」等美名之外,深圳也是一座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文憑試過後我感到很迷惘,生活欠缺變化,但透過計劃的活動,我找到努力向上的動力,重拾衝勁。
【Now新聞臺】廣東省國家級新區南沙是立足灣區、協同港澳及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與香港建立一小時生活圈。 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CEO高煉惇作為港青來深創業的「大前輩」,在分享環節中就鼓勵同學們大膽嘗試,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初入職場,不少同學都表示,十分期待但又難免會緊張,不過熱情友好的同事、舒適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很快就讓自己融入到工作環境中。 有人是第一次來到深圳,但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卻常常感受到滿滿的朝氣和生機勃勃,感覺自己就像地鐵裏無數揹着挎包、一路小跑的青年,在同一條軌道上追着各自的夢想。 最後,眾人前往賽馬會校園參觀數碼藝術實驗室,讓大家對人工智能與藝術作品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瞭解 3D 圖像投影技術。
大灣區實習計劃: 報名相關文件
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網頁載有《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介紹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經商投資、就學和旅遊等各方面的資訊。 其他有意參加的學生,須於2022年11月22日或之前完成網上報名。 獲取錄之學生,除繳付保證金外,另需繳付港幣2500元正團費。
- 相關計劃現時,向兩間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安老院購買服務,兩間院舍分別是位於深圳的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和位於肇慶的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
-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陳影彤說,在生活方面,覺得最大的得著就是體驗了深圳和香港的不同地方,深圳現在目前有11條地鐵,比香港還要方便,還有深圳的外賣系統都很好。
- 內地和香港的醫療服務,不論在制度、系統和服務流程方面均存在差異,香港居民如需在內地就醫,應留意各類醫院所提供的服務,根據自身的要求和醫療需要選擇就醫。
- 合資格長者可透過跟進其長者院舍照顧服務申請的轉介辦事處提出申請。
- 自2015年暑假開始,本計劃先後帶領近800名應屆DSE畢業生到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大型企業進行工作體驗。
- 四年後的1997年,奶奶過世之前,平生第一次嚐到了香蕉的味道。
參觀活動在都會大學內的健康護理學院展開,與會者在運動物理治療及生物力學教研室使用先進儀器作平衡力測試,瞭解該校學生日常上課實況及物理治療科目的最新發展。 踏出校園,來到陌生的城市,體驗深圳的早高峯地鐵;坐到工位上,從疑惑摸索到逐漸熟練,順利完成一個個工作任務,這是這羣港澳新晉打工人近一個月來的真實寫照。 大灣區實習計劃 合資格長者可透過跟進其長者院舍照顧服務申請的轉介辦事處提出申請。
大灣區實習計劃: DSE畢業生大灣區實習計劃2021 報名即將開始!
2023港澳大學生粵港澳大灣區網信企業實習計劃,在疫情過後重新啟動,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香港齊心基金會、澳門互聯網文化協會主辦,香港菁英會、深圳市委網信辦、深圳市互聯網行業聯合會承辦。 自2015年至2019年,歷屆參與學生超過1300人,當中不少參與的同學畢業後投身科技行業,提供實習崗位的企業超過60多家,當中大部分都是科技龍頭企業。 「DSE畢業生大灣區實習計劃」是全港唯一專為DSE畢業生而設的內地實習計劃。 自2015年暑假開始,本計劃先後帶領近800名應屆DSE畢業生到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大型企業進行工作體驗。 參加者通過實習瞭解到不同公司的日常運作,獲取寶貴的工作經驗。 此外,週末及假日豐富的交流及考察活動,也讓參加者全方位領略當地的生活與文化,交朋結友,增廣見聞。
大灣區實習計劃: 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
Now新聞臺正式進駐大灣區(南沙)國際傳播中心,以南沙作為駐點,覆蓋大灣區,全方位報道青年人及港人創業創新、就學就業的新機遇。 如認為勞動合同所訂明的保障不足夠,香港居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購買額外的商業保險,如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意外保險及醫療保險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8年8月31日宣佈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須依照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而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足183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
大灣區實習計劃: 參加企業
自曝對大灣區認識不深的他,也帶能夠在實習期間,通過和同學們的互動、走訪增加對內地的認識。 香港學生林鼎雲表示,中醫藥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讓他對傳承、發揚好中醫藥的信心更加堅定。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潘華峯表示,學校將講好中醫藥故事,傳播中醫藥文化,展示中醫藥文化魅力與自信。 作為港澳臺學生求學的「熱門」選項,廣州中醫藥大學現有港澳臺學生1000多人,是廣東省港澳臺學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廣州中醫藥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賈建偉表示,學校歷來重視港澳臺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堅持以「厚植家國情懷,培養民族認同」為主題,精心組織開展紅色研學、鄉村振興調研等活動。
大灣區實習計劃: 學校推薦免團費優惠將於2022年10月20日截止
活動以「啟航大灣區 奮楫數字潮」為主題,讓30餘名來自港澳的大學生走進平安集團、騰訊音樂、OPPO、深信服、微眾銀行、珍愛網、貨拉拉、任子行、創夢天地等9家深圳龍頭互聯網、高科技企業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創造專屬他們的灣區故事和深圳故事。 為培養同學獨立生活的能力,參加者需自行負責日常上下班的交通安排,主辦機構只會安排往返實習城市及非工作日參觀活動的集體交通。
大灣區實習計劃: 成都大運會 許得恩太極劍為香港摘首金
主辦機構將會為每位參加者提供基本的旅遊保險,包括基本的財物損失及醫療保障。 然而相關保險的額度有限,同學可因應個人需要自行額外購買保險。 如計劃因兩地政府政策限制而最終無法安排內地實習或替代活動,主辦機構將全數退回學員所繳費用(因個人原因退出者除外)。
大灣區實習計劃: 成都新都區:乘大運會東風 建「時尚運動」城
除實習工作之外,今年的實習計劃還開展了五大主題活動,這些活動讓同學們看遍深圳互聯網「大廠」和特有的城市韻味,開拓視野;亦能廣交朋友,使其成為內地與港澳地區的聯絡員,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流發展貢獻力量。 大灣區實習計劃 對此,主辦單位之一的香港齊心基金會董事麥國華在計劃啟動儀式上表示,參與實習計劃的同學們願意跳出舒適圈到大灣區實習,親身感受內地創科發展的進程,成為參與者、親歷者和貢獻者,對個人事業、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都意義重大。 如實習期間需出席大學面試、謝師宴等活動,參加者可提出請假申請,主辦機構將按規定處理,在合理的情況下,不視作參加者曠工或缺席活動論。
大灣區實習計劃: 香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線上實習計劃(GBAVIP)
(香港,2023年5月10日,下午 6 時30分) — 由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內地相關航空培訓院校合作舉辦的「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今天在珠海正式啓動。 計劃中首批來自大灣區的學員,將在香港國際機場展開為期一年的課堂學習及實習計劃。 由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內地相關航空培訓院校合作舉辦的「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今天(10日)在珠海正式啓動。 有興趣參與計劃的青年可於本月28日或之前透過計劃專頁一次過向最多三間企業遞交申請。 企業接獲申請後會直接聯絡申請人安排評選和落實獲選者實習安排。 計劃覆蓋的行業也較以往廣泛,涵蓋金融服務、創科、物流、地產、零售、酒店和公用事業等。
大灣區實習計劃: 學校推薦表格(學校專用)
申請人須為專上學生,包括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並屬香港永久性居民。 高煉惇認為,增強港澳青年對國家的認同,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鼓勵香港年輕人去內地親身體會國家的發展。 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CEO高煉惇早前在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就提到,今年的實習計劃非常有意義,給港澳青年深度瞭解國家的機會。 此外,活動還開展了「雙創之旅」「友誼之旅」「文化之旅」「體驗之旅」「求知之旅」五大主題活動,讓一眾港澳實習生瞭解到多面的深圳,在大灣區撒下夢想的種子。
大灣區實習計劃: 主辦機構– WE Pro
如欲瞭解更多有關內地稅務或中國-香港稅收安排的詳情,請瀏覽「國家稅務總局」網頁及參考香港稅務局網頁內有關《雙重課稅寬免》的章節。 本港有不少合法的駕駛學校協助香港居民辦理申領內地的駕駛證,香港居民可考慮找它們協助辦理。 每名前往灣區內地城市實習或工作的合資格青年,可獲「實幫你」計劃津貼港幣1,000元,名額1,000個,先到先得。 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為有需要的香港居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向求助的香港居民提供有關內地法律的初步意見,以協助他們處理遇到的問題。
本計劃自2015年暑假開始,已帶領逾800名應屆DSE畢業生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多間內地知名企業進行工作體驗。 政府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內地交流團,就歷史、文化、藝術、科學、體育運動、經濟、人民生活、社會制度等特定主題進行交流考察活動,促進香港青年對國情的認識和了解,增加對國民身分的認同;非政府機構亦可安排青年人到內地進行義工服務。 年度資助的319個交流項目中,52個到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總資助額約1,170萬元,預計約4 000名香港青年受惠。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21年試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根據評估研究,參與計劃的企業及畢業生對試行計劃的評價非常正面,故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於2023年開始恆常推行該計劃。 「DSE畢業生大灣區實習計劃2022」是全港唯一一個專為DSE畢業生而設的內地實習計劃。
相關計劃現時,向兩間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安老院購買服務,兩間院舍分別是位於深圳的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和位於肇慶的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 此外,境外保險的直接結付醫院網絡僅涵蓋部分中外合資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國際醫療部。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由於現時內地的大多數醫院尚不接受境外醫療保險,香港居民在這些醫院的費用可能需要憑據相應繳款單及發票,向境外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內地和香港的醫療服務,不論在制度、系統和服務流程方面均存在差異,香港居民如需在內地就醫,應留意各類醫院所提供的服務,根據自身的要求和醫療需要選擇就醫。
大灣區實習計劃: 大灣區 香港
為進一步提供有質素的內地及海外實習崗位,政府於2018年以先導形式推出全新的「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先導計劃」,與本港大型企業合作,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在內地,包括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至世界各地實習的機會。 基於先導計劃的成功,政府在2019年暑假擴展計劃,由參與計劃的18間本港大型企業為約250名香港青年提供工作崗位,在內地不同省市和九個海外國家實習。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佛山報道)7月1日,正在廣州和佛山參加2023「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的香港學生今日參加週末活動,走訪多個項目瞭解大灣區發展成就。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這天正是香港回歸26週年紀念日,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籌)參觀點,將近200名香港青年參加了莊重的升旗禮,並一起合唱《獅子山下》,慶祝香港回歸紀念日。 不少港生告訴記者,很自豪有機會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實習,見證祖國發展變化,內地外賣、電子支付的發達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主辦方介紹,廣州市青聯已主動前往北京、香港、澳門、廣州等地高等院校及青年服務陣地開展項目推介活動10場,吸引了800餘名港澳臺學生現場參加。
你可以在實習及交流活動一站式資訊平臺上,搜尋並查閱「專題青年實習計劃」、「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先導計劃」、「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及「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的活動內容。 政府致力推動內地實習交流活動及大灣區創業計劃,讓香港青年瞭解內地的最新發展情況和機遇,並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念。 實習期間,我們會定期舉行不同主題的線上交流會,邀請所有實習生參與,分享他們在實習過程中的經驗和得著。 並會邀請企業家、資深人力資源主管及專業獵頭等嘉賓分享行業發展、面試技巧、大灣區各區發展概況等,讓實習生實踐實習工作時,亦可提升工作技能,擴闊視野,體驗非一般的線上實習。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近年持續提速,為內地和港澳臺青年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北望神州•啟航追夢」2022 大灣區實習計劃2025 年粵港澳大灣區港澳青年實習計劃由廣東省香江旅遊公司、廣州中醫藥大學、粵港澳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和廣東省廣仁同心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
大灣區實習計劃: 個人自薦
本計劃以體驗工作為主,除了為參加者安排內地企業的工作崗位、非工作日到訪大灣區城市的戶外體驗活動,更為參加者提供內地的住宿。 麥美娟特別感謝參與計劃的企業承擔實習生主要開支,包括交通和住宿費用,同時委派人員專門負責實習生的培訓及支援。 透過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計劃可培育瞭解國家發展、兼具國際視野的年輕人才。 在創夢天地實習、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陳影彤同學提到,自己是在HR崗位實習,通過對公司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瞭解到公司對招聘人才的能力要求和薪資水平,從而可以針對性地以話術交流,真正理解到HR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大灣區實習計劃: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首批內地學員前往香港實習
如香港居民離開內地回香港定居,亦可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的餘額。 內地一些較具規模的企業會為員工提供宿舍,宿舍的環境及設施視乎不同僱主的安排而有所分別,求職人士宜先向準僱主查詢有關情況,藉以作好心理準備。 租住房屋一般需要支付按金,並要留意租金是否已包含電費及維修費等。 要了解內地不同地方的住房價格,可透過互聯網參考當地的房地產中介公司的網站。 #考慮到參加者可能要處理考試及升學事宜,一般情況下,實習將安排在DSE放榜前完成,惟實習期有可能按照實際情況及防疫政策而有所變更。 如參加者需要出席大學面試,亦可向祕書處提出請假申請,主辦機構將按規定及視當時的防疫安排,在合理的情況下,不視作參加者缺席活動論。
計劃的替代活動可以加深我對大灣區的瞭解,我通過大灣區發展前景講座瞭解到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以及創業和就業的前景,讓我能更充分地為未來做準備。 過去的兩年暑假均因疫情無法成行,祕書處特意為參加者舉辦了一系列團隊建設及生涯規劃的本地活動。 如今年仍然受疫情所限,祕書處亦會豐富有關活動內容,讓參加者以另一種方式體驗及學習。 有興趣透過「個人自薦」報名的學生,請撰寫一篇不多於300字的自薦文章(中文或英文皆可),介紹自己及簡述參與本計劃的目的,並於2022年10月20日或之前經網上報名。 「個人自薦」的報名者,經計劃祕書處審核及面試後,如獲取錄,亦可享「免團費」優惠。 有意參加學校推薦的學生亦可從本計劃網站下載「學校推薦證明(個人專用)」,填妥後請校方蓋章或老師簽署,並於上述日期前經網上報名,亦視作「學校推薦」,如獲取錄亦可享「免團費」資格。
我家建房子打地基的時候,曾挖出很多罈罈罐罐,現在也不知去向了。 大灣區實習計劃 爺爺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畢業於省城武漢的湖北人民革命大學,其後做過縣領導,後回家教書至退休。 爺爺離開前的一週,父親特意帶他去了一趟縣城,想辦法租了一輛車,為的是爺爺在有生之年可以坐一次小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