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死 者 霍 玉 珍 ( 卅 歲 ) , 於 屯 門 黃 金 海 岸 一 間 酒 吧 任 職 ; 男 死 者 李 永 安 ( 卅 二 歲 ) , 任 職 保 安 公 司 營 業 經 理 , 兩 人 租 住 青 山 公 路 嘉 喜 利 大 廈 廿 一 樓 一 單 位 。 至 於 被 捕 疑 兇 姓 張 ( 卅 二 歲 ) , 已 婚 並 育 有 子 女 及 居 於 屯 門 山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景 , 曾 與 霍 女 同 於 一 間 酒 吧 工 作 , 張 亦 認 識 男 死 者 。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警 方 今 日 安 排 法 醫 官 剖 驗 屍 體 , 以 確 定 死 因 。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7分,在11樓電梯槽的燒焊及焊切金屬作業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熱金屬片,最先點燃2樓電梯槽及電梯大堂內的木板雜物及建築材料。

石崗難民營現時已拆卸,大部份人被遣返或送往外國,但有刑事紀錄者,不被他國接收,不少留港成為「遺民」。 鑑證人員只能倚賴牙齒、特徵、脫氧核糖核酸(即俗稱DNA)、個人證明文件及財物,作為辨別死難者身分的主要根據。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本廈3號、4號電梯之拆卸工程將於十一月一日(星期五)起展開,在拆卸電梯過程中,會有黑煙冒出並有異味散發,各業戶請勿驚慌,工程期間造成滋擾及不便,敬希見諒。 慘 案 發 生 於 前 晨 九 時 許 霍 與 李 同 居 單 位 發 生 火 警 , 大 門 被 人 用 鐵 通 卡 住 , 消 防 員 將 火 救 熄 後 在 火 場 發 現 兩 名 死 者 被 燒 成 焦 炭 。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香港大廈搜尋

位於佐敦的嘉利大廈於1996年11月20日發生五級大火,造成41死80傷,及後空置了近七年。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直至2003年7月,土地審裁署頒令批准大業主華潤創業的強拍申請,大廈已於2007年發展為購物商場「佐敦薈」(JD Mall)。 根據查冊所得,大地主恆隆地產持有淘大工業村一至三樓全層、四樓B、 五樓A和B、 六至七樓全層及天台等單位,業權份數達到73%,距離強拍的八成業權門檻只差7%。

消防於下午4時49分接報後隨即派出4輛消防車及1輛救護車,並於4時52分到達現場。 下午4時59分消防員在清查大廈頂層時,查至8樓發現大量濃煙及被熱氣逼退後,遂把火警升為三級;火警升級後不足20分鐘,下午5時17分大廈15樓燒出明火,因而升為四級大火;近2小時後,於晚上7時15分,大火進一步被升為五級[5]。 由於火勢在1樓至3樓及13至15樓同時迅速蔓延、消防電梯不能使用及逃生樓梯因部分防煙門未有關上而充滿濃煙及高溫,消防員難以抵達高層火場。 雖然消防處已派出4部雲梯車到場,在路面空間有限及火勢猛烈下,無法在短時間內從窗戶救下所有被困人士。 不少被困的人在窗外呼叫、揮動毛巾、投擲紙張等,向在場的消防員求救。 其中一名在窗邊等待救援的男子因為未能及時被救出,被活活燒死。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工業村與周遭住宅格格不入

由於當時大廈的電梯門只以木板遮蔽,電梯槽內的高熱氣體迅速燒穿圍板,進入11至15字樓電梯大堂,其中13至15樓的防煙門沒有關閉而使高熱氣體蔓延至走廊及辦公室,與新鮮空氣接觸後燃燒,在高層造成另一火場。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而電梯槽內亦因高熱氣體在高層的散逸而產生低壓,形成煙囪效應,將戶外空氣經窗戶抽入低層火場,令火勢非常猛烈。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7分,一名正在電梯槽1樓至2樓之間工作的焊工報案,指在嘉利大廈2樓電梯大堂發生火警;1分鐘後,下午4時48分在14樓一間牙科診所的員工報案,指14樓走廊有大量濃煙傳出。

  • 以下是香港開埠以來造成最少10人死亡[3]的火災,包括二戰期間唯一僅用燃燒彈空襲所造成的純火災事件。
  • 由於嘉利大廈缺乏自動灑水系統及封閉式的防煙門,火勢未能被即時控制,加上工人及住客在電梯工程進行期間的防火意識不足,在火警初期未有立即警覺逃生。
  • 在《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製售賣)條例》下,業權人或收購者必須擁有(或併合)相關地段不少於90% 業權份數後,纔可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製售賣令。
  • 嘉利大廈大火是在1996年11月20日於嘉利大廈發生的火災,列作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1][2],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英語:Skyscraper fire),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 第一及二級較輕微,亦是大多數火警接報後最先給予的評級,三級或以上通常被媒體稱為大火。
  • 由於大廈管理處的上述告示,火警初期產生的煙並未引起樓上租戶注意。

若火警牽涉人命損失,一般會交由死因庭作聆訊,庭上會裁定死者死於自然、意外或他殺。 當更嚴重的多人死亡火災發生後,港督或行政長官可委任大法官[273]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去找出意外成因、追究責任及提出改善方法避免同類火災再次發生。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2011年11月30日凌晨4時許,花園街188至198號排檔發生四級大火,焚燒近8小時,期間波及附近兩幢唐樓,形成「煙囪效應」,唐樓內恍如高溫煉獄,多間劏房住客無法逃生,最終釀成9死34傷,大多數死者命喪梯間。 慘劇後警方一度循縱火方向調查,但最終死因庭研訊,相信有排檔電力故障起火,裁定遇難者死於意外。 油麻地廣東道昨晚(15日)發生的唐樓大火,奪去7條少數族裔人士性命,是繼2011年花園街排檔9死四級火後,死傷最多人的火災。 要數近30年來最慘烈的奪命火,尤以1996年嘉利大廈五級火最為轟動,此宗41死80傷的慘劇,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火;而1997年尖沙咀寶勒巷卡拉OK縱火案、同年美孚新邨三級火及2008年旺角嘉禾大廈五級火等,同樣奪走多條寶貴生命。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中學:屯門區

1868年政府頒佈消防條例,組織第一支正規義勇消防隊[2],此前的救火工作由駐港英軍及警察負責。 踏入20世紀,香港開始發生傷亡慘重、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或與人口劇增、人們生活方式容易釀成火災與及消防條件不足有關,單在1901至1950年,已發生10宗造成幾十甚至過百人喪生的火災。 20世紀下半葉,隨着消防條例改善及市民的防火認知水平不斷提昇,多人罹難的火警開始減少。 以下是香港開埠以來造成最少10人死亡[3]的火災,包括二戰期間唯一僅用燃燒彈空襲所造成的純火災事件。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置樂花園,恆豐園,恆順園,冠峯園,錦暉花園。
  • 慘 案 發 生 於 前 晨 九 時 許 霍 與 李 同 居 單 位 發 生 火 警 , 大 門 被 人 用 鐵 通 卡 住 , 消 防 員 將 火 救 熄 後 在 火 場 發 現 兩 名 死 者 被 燒 成 焦 炭 。
  • 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潘永祥認為,經過四級大火摧殘,修茸成本高昂及消防員殉職等因素或會增加重建的誘因。
  • 是次火災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 嘉利大廈大火是在1996年11月20日於嘉利大廈發生的火災,列作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1][2],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英語:),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 最終大火焚燒約6小時,造成4死55傷,包括2名殉職的消防員蕭永方及陳兆龍。

淘大工業村第一座於1961年落成,總樓面面積為135,000平方呎,現時被得寶花園、嘉和園、宏光樓及利基大廈等住宅大廈包圍。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本月21日早上,工業村三樓的迷你倉失火,晚上更升為四級,焚燒四日半後才被救熄。 雖然有免補地價的誘因,但工業村一直未有重建,有傳是恆隆地產未能與舖王鄧成波達成業權共識。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我的妹妹在兩個月前消失了,而以前常幫助我記者工作的阿通師,也因為跟人鬥法而死去。 一切因果,在我尋覓到了那個該死的惡魔阿比比德時,便開始清晰了起來! 這部故事就好像傳統的記者詢查真相的鬼故事一樣,我認為任誰都能輕鬆閱讀,是相當能殺時間的故事。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減辣落實隨即入市上車 屯門恆豐園高層2房減價近1成 以440萬元易手

由於大廈管理處的上述告示,火警初期產生的煙並未引起樓上租戶注意。 火勢沿著竹棚向1樓及3樓蔓延,波及另一電梯槽、電梯大堂及中藝國貨的貨倉。 火勢產生的濃煙和高熱氣體在電梯槽內持續向上升,在電梯槽的頂部積聚。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香港樓宇目錄

事發期間香港傳媒大篇幅報道,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躍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震撼整個香港社會。 2008年8月10日上午9時許,旺角彌敦道嘉禾大廈發生踏入21世紀以來首宗、2000年代唯一一宗五級大火,一間夜總會疑因冷氣漏電起火,該處部分地方亦因無防煙門及間隔曾作改動,造成「煙囪效應」,火勢迅速蔓延。 最終大火焚燒約6小時,造成4死55傷,包括2名殉職的消防員蕭永方及陳兆龍。 嘉利大廈大火是在1996年11月20日於嘉利大廈發生的火災,列作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1][2],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英語:Skyscraper fire),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有關部門加強採取執法行動,積極清拆天台僭建物,並要求大廈業主和住客自行清理走火通道和把防煙門關上。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火勢猛烈的大火

兇 徒 在 逃 走 時 被 大 廈 看 更 發 現 , 在 見 義 勇 為 的 住 客 合 力 追 捕 下 被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制 服 , 由 到 場 警 員 拘 捕 。 根據牛頭角及九龍灣分區計劃大綱圖,淘大工業村已被規劃作住宅(甲類)用地;地政總署署長甯漢豪日前亦指,大廈所處地段的地契屬於「舊契」,並沒用途限制。 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潘永祥表示,地契訂明沒有用途限制的地段,若現時的土地用途屬於住宅(甲類)用地,將可隨時免補地價改建成為住宅單位。 1997年1月25日凌晨約4時,尖沙咀寶勒巷的新一代卡拉OK的三級大火,則是本港其中一宗最嚴重的縱火案,奪去17條性命,另有13人受傷。 慘劇疑牽涉黑幫尋仇,並向卡拉OK投擲汽油彈報復,不少人因在房內高歌而未有及時發現失火,直至房間及電視燈滅已為時已晚,遭活活燒死。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屯門區

總督彭定康於1996年12月17日委任胡國興法官為嘉利大廈調查委員會主席,調查大火起因及發生經過、檢討當局應變措施及提出防止慘劇重演的建議等。 報告指電梯更換工程造成的特別危險環境是引發是這次災難的主因,而中藝百貨擅自更改1至3樓的消防梯作為貨倉及改裝大閘,則使大火在低層得以持續並迅速蔓延。 由於嘉利大廈缺乏自動灑水系統及封閉式的防煙門,火勢未能被即時控制,加上工人及住客在電梯工程進行期間的防火意識不足,在火警初期未有立即警覺逃生。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報告同時批評不少同期落成的商業大廈存在消防設施不足的問題,並提出改善建議。 除造成多人殞命的火災較易警惕大眾外,消防處在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68]開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以顯示火勢規模及所需的救援程度。 第一及二級較輕微,亦是大多數火警接報後最先給予的評級,三級或以上通常被媒體稱為大火。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單位數目

當火勢進一步升為五級時,電視臺會以特別新聞報道形式隨時跟進。 19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香港經常發生五級大火,每年平均有數次,其中以1971年最嚴重,創下一年內達7宗的最高記錄,72年亦有5次,70年代後期稍為減至每3年二或三宗。 此段時期正值香港工業興起,大火通常在防火設備不足,儲存過多易燃品之工廠大廈發生。 70年代末期,大量新移民從中國大陸湧入,在山邊搭建大量木屋。 80年代再度陷入火災高發期,1981年的五級火警中,過半數發生在木屋區。 進入90年代,隨着木屋區清拆、工業北移;五級火宗數較六、七十年代顯著下降,惟1996年的嘉利大廈大火則創下自火警分級制設立後最多人喪生的五級火。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事件發生

超過200名消防員、40部消防車、50部救護車參與救援行動。 此外,醫療輔助隊應急特遣隊、民眾安全服務隊、聖約翰救傷隊、消防處流動傷者治療車、伊利沙伯醫院醫護人員等先後奉召到場增援。 火災後,該大廈一直空置至2003年9月12日,大業主華潤創業成功統一業權。 嘉利大廈後來拆卸,原址於2007年改建為「銀座式商場」佐敦薈(JD Mall)。 香港政府亦重新修訂相關消防條例,以改善早期私人樓宇的消防設施[3]。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香港的火警大多與人為疏忽、自然起火有關,間中亦有蓄意縱火的案件發生。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調查

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潘永祥認為,經過四級大火摧殘,修茸成本高昂及消防員殉職等因素或會增加重建的誘因。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由於辨識死者身分的工作相當困難,當局首次派遣1981年成立的災難遇害者辨認小組,該小組隸屬皇家香港警察隊偵緝訓練學校,主要任務是確定死者身分、拍攝及記錄伏屍地點及協助消防處的火警起因調查工作。 執行行動時,人員均穿著白衣保護衣物、頭盔、口罩及紅色臂章[8]。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屯門 熱門屋苑

嘉利大廈大火是在1996年11月20日於嘉利大廈發生的火災,列作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1][2],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英語:Skyscraper fire),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香港火災是指在香港轄區範圍內發生,包括陸上或海上,造成嚴重人命損失、火勢劇烈、受影響範圍廣泛、傳媒大篇幅報道、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 火警總數則平均每年約有一萬多宗,造成逾600人死傷[1],大都屬於家居發生的小型火警。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嘉喜利大廈 高層 B室 2房

屯門區的置樂@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99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50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置樂花園,恆豐園,恆順園,冠峯園,錦暉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15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1992年2月3日農曆年三十晚約11時,元朗八鄉石崗船民中心(難民營)的南越和北越人,疑因買賣私酒及爭用熱水等問題爆發衝突,雙方先是持利刀、鐵通及汽油彈等武器廝殺,其後北越人放火燒營,更封鎖出入口阻人逃生,有營房被燒通頂。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大廈資料:嘉喜利大廈

其餘業權則由個別業主持有,其中舖王鄧成波的家族公司擁有地下全層、達到12%的業權,公司董事包括兒子鄧耀昇及鄧耀邦。 警 方 亦 懷 疑 兇 手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配 備 單 位 鎖 匙 入 屋 , 為 了 阻 延 消 防 救 援 工 作 , 並 用 鐵 通 頂 鐵 門 。 當區區議員葉興國坦言,該工業村二十多年前的確傳出重建的風聲,但一直「只聞樓梯響」,形容保留工業用途是「好浪費」。

除了小部份火頭涉及縱火罪行之外,香港大部份火警的起因乃是人為疏忽[1]。 由於香港氣候於秋季及冬季受東北季候風帶來的乾燥大陸氣流影響,香港濕度降低,容易釀成火災,但雷擊樹木引起的山火並不常見[1]。 1997年4月8日中午約12時,居於美孚新邨2期3座的前香港溜冰代表黎月和,在家中客廳吸煙飲酒期間,疑煙蒂燒著梳化,加上其中一間房租予他人作貨倉之用,瞬即波及大批塑膠等雜物,終引發一場三級大火。 由於大廈防煙門大部分無關好,「煙囪效應」下,多名住客逃生時暈倒梯間,釀成9死36傷慘劇。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揭露了舊式商住樓宇的防火標準過時與市民防火意識不足的問題。 消防處後來進行全港樓宇查勘,發現只有28%私人樓宇在消防裝置和大廈消防管理方面獲得「滿意」的評級。

踏入21世紀,政府進行大量防火宣傳教育、巡查和執行大廈消防條例以及大眾普遍具有基本防火與逃生意識,使整個2000年代僅發生一宗五級大火,而2010年代更是首個沒有五級火的年代。 以下是自從1964年有記錄[69]至今在香港發生的五級大火。 香港在19世紀中葉開埠初期,人口只有數萬,大火在香港並不常見。 不過於1851年12月28日,在上環下街市(現今蘇杭街一帶)發生一場沖天大火災,除燒死30人外,火場面積還達19萬平方呎,損壞房屋逾400間,火勢更險些蔓延至政治經濟核心區中環。 當局為免影響中環一帶,駐港英軍決定採用100磅烈性炸藥炸掉上環附近的房屋,剩下的廢料用來填海,該地居民被迫移到石塘咀,而廢墟則開闢了蘇杭街。

探 員 則 分 頭 向 大 廈 住 客 作 問 卷 調 查 , 詢 問 有 否 目 擊 案 發 經 過 , 至 下 午 張 再 被 押 往 中 環 公 爵 大 廈 一 單 位 調 查 。 疑 兇 被 落 案 控 以 兩 項 謀 殺 罪 及 一 項 縱 火 罪 , 明 日 在 屯 門 裁 判 法 院 提 堂 。 在《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製售賣)條例》下,業權人或收購者必須擁有(或併合)相關地段不少於90%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業權份數後,纔可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製售賣令。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事件發生

不過他指,有關樓宇經過四級大火的摧殘,修茸成本高昂及消防員殉職等因素或會增加重建的誘因。 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四級大火,焚燒108小時,成為本港史上最長命的工廈火,更奪去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及消防隊目許志傑的寶貴性命。 大廈經過猛火洗禮,火場內部樑柱變得脆弱,主結構更被形容是變成「軟腳蟹」,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根據查冊所得,大地主恆隆地產持有該大廈73%的業權,距離強制拍賣(強拍)門檻尚欠7%業權。

屋宇署的查勘結果相似,查勘顯示80%的綜合用途樓宇的逃生路線不足。 消防處後來進行全港樓宇查勘,發現只有28%私人樓宇在消防裝置和大廈消防管理方面獲得“滿意”的評級。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消防員在火場搜索後,在大廈頂層共找到39具屍體;1名傷者留醫數個月後不治;連同殉職的廖熾鴻在內,事件共造成41人死亡;另有80人於事件中受傷。 是次火災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1996年11月嘉利大廈正進行電梯更換工程,大廈內4部電梯中的兩部被移去,在電梯槽內搭有竹棚,各層電梯門亦被移走,改以木板臨時覆蓋。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中學:屯門區

此外,1998年6月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及《消防安全(商業處所)條例》,並提供財政上的援助,協助業主提高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標準,包括增建灑水系統等消防設施。 消防處於同年6月1日成立消防安全大使計劃,推動社區防火宣傳運動。 4名市民逃往大廈天台,最後由政府飛行服務隊出動西科斯基S-70A-27黑鷹直升機,在冒著大火及濃煙的危險下救離現場[6]。 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寶金行女員工及一名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李速基從大廈墜下,倒臥在大廈向庇利金街的鋼製遮陽篷上,兩人卻奇跡生還[7]。 有人則以褲子綁成繩索,爬到毗鄰的金陵大廈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險跳到雲梯車的升降臺,抓著金屬支架逃生[5]。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大廈資料:嘉喜利大廈

他指,該處僅它一座工業大廈,與周遭的住宅並不配合,幸好近年沒有用作污染性工業用途,投訴不多,但附近居民一直希望它可以重建成住宅大廈,補足區內三房單位短缺的不足。 一場四級大火,焚燒108小時,奪去兩條人命,租戶擔心肇事的淘大工業村恐變危樓,揚言不再續租。 結構工程師劉志宏亦指, 三至五樓火場的內部主結構受到影響,維修包括在石柱灌注石屎加固,修補外牆、內部地板及天花等,修葺費用不菲,重建或更實際。 消 防 員 進 入 房 間 調 查 , 赫 然 發 現 兩 男 女 燒 成 焦 炭 , 平 排 倒 臥 牀 上 , 沒 有 掙 扎 痕 , 鑑 於 睡 房 門 燒 毀 最 嚴 重 , 相 信 是 該 處 首 先 起 火 , 認 為 起 因 有 可 疑 。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 減辣落實隨即入市上車 屯門恆豐園高層2房減價近1成 以440萬元易手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許,油麻地彌敦道嘉利大廈焚燒達21小時的沖天五級火,被困人士跳樓逃生、以至死者在窗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至今不少港人仍歷歷在目。 屯門嘉喜利大廈大火2025 此場41死80傷慘劇,疑因燒焊火舌燒着電梯槽雜物引致,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火,亦揭露舊式商廈的防火標準過時。 嘉利大廈丟空至2003年才被拆卸,2007年重建為銀座式購物商場「佐敦薈」。 嘉利大廈大火是在1996年11月20日於嘉利大廈發生的火災,列作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1][2],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英語:),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