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車站則在設立了行人隧道/天橋供乘客跨越軌道至另一綫月臺的同時,在隧道/天橋設立車站大堂及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若車站有多於兩條路線,但只有部分路線的月臺位於同一付費區內,則該站同時是轉車站和轉乘站。 譬如上海地鐵上海火車站站是3號綫和4號綫的轉乘站(3、4號綫之間可進行付費區內轉乘)。 付費區內轉乘站 付費區內轉乘站 可是,該站亦是1號綫和上述兩綫的轉車站(1號綫月臺並沒有設付費區內通道前往3、4號綫月臺,因此1號綫與3/4號綫之間需進行付費區外轉乘)。
行政長官賀一誠同日出席澳門立法會答問會時表示,指政府下一步會研究在不同轉乘站增設多些巴士專線,相信媽閣線在2023年12月通車後,開通連接關閘及青茂口岸等巴士專線以解決部分旅客出行問題[46]。 交通事務局於2023年9月回應澳門立法會議員羅彩燕書面質詢時表示,會研究在不同轉乘站至口岸開設巴士專線,如媽閣交通樞紐至關閘或青茂口岸,以解決部分旅客的出行需要,提升整體乘客搭乘體驗[47]。 在北京地鐵的三元橋站、東直門站、北新橋站和草橋站,如果乘客需要轉乘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則需刷卡出站再進站,雖然整個轉乘過程並不出車站的站體。
付費區內轉乘站: 大堂轉乘(共構)
就輕軌系統在西灣大橋內運作,根據招標案卷的要求,三名競投人均需按其建議選用的行車物料及系統的特點,就西灣大橋設計連建造總承包改善工程提供方案,意味獲判給人必須按其提出的投標價,完成為使輕軌系統能夠在西灣大橋內安全及良好運作所需的一切工作。 與此同時,各競投人也已在競投標書作出聲明,有關在西灣大橋內設置輕軌系統的改善工程,能夠滿足招標案卷的標準和要求[56]。 沿西灣大橋下層通道設置的輕軌行車系統已完成安裝,正開展列車運行測試工作。
- 在北京地鐵的三元橋站、東直門站、北新橋站和草橋站,如果乘客需要換乘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則需刷卡出站再進站,雖然整個轉乘過程並不出車站的站體。
- 2009年,「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行車物料及系統」採購進行國際公開招標,並於2010年4月展開開標和甄審的工作。
- 可是,該站亦是1號線和上述兩線的轉乘站(1號線月臺並沒有設付費區內通道前往3、4號線月臺,因此1號線與3/4號線之間需進行付費區外轉乘)。
- 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或手機掃碼進出站)時,若在下列車站出閘後30分鐘內進入鄰綫閘機,此站相當於轉車站,乘坐距離連續計算。
- 在沒有設立驗票閘門和付費區的鐵路系統中(如瑞士聯邦鐵路、德國鐵路、柏林地鐵),乘客毋須出入閘即可進出車站,因此於不同路綫的月臺來往亦不會有閘門。
因應北環綫沿綫的發展步伐,我們會先在現有東鐵綫落馬洲支綫上開始興建古洞站,然後陸續開展主綫包括北環綫古洞站的工程。 兩綫的古洞站將相鄰相連,擬建的古洞站位於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毗連新發展區內的住宅、零售、休閒及社會服務與社區設施用地。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除了方便現有社區及新發展區的居民出行,擬建的古洞站亦有助釋放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2023年11月下旬至12月,澳門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因應媽閣站啟用陸續重新恢復營業,首階段開放餐廳並提供簡餐服務。 2017年2月14日,澳門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宣佈因應延線、媽閣交通樞紐和媽閣站工程噪音影響,導致入住率大跌,而迫於該年3月起暫時結業。 澳博常務董事梁安琪澄清並證實有關消息,強調工程令酒店生意雪上加霜,故決定暫時停業直至工程結束[73]。
付費區內轉乘站: 港鐵接駁巴士(東鐵綫)
雖然如此,並非所有以虛線連結的車站組合均設有倫敦交通局的出站轉乘機制[11]。 另外,在部分車站,由於兩線月臺是以平行、並排形式的排列,因此乘客需要先到達轉乘層或大廳層跨越軌道 / 使用天橋或人行地下道越過軌道,才能到達另一線月臺。 若兩條路線分屬不同的鐵路系統,而乘客持有的鐵路票券或支付方式不適用於轉乘後的路線,就需要在付費區內轉車時補繳車資 /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購買下一程的車票。 若兩條路線分屬不同的鐵路系統,而乘客持有的鐵路票券或支付方式不適用於換乘後的路線,就需要在付費區內轉車時補繳車資 / 購買下一程的車票。
東鐵綫古洞站的詳細設計經已完成,而主體工程亦已於2023年展開,目標於2027年完成整個項目工程。 轉乘大致可分為同月臺轉乘、跨月臺轉乘、垂直轉乘、大堂轉乘、通道轉乘等五種方式。 其中同月臺轉乘及跨月臺轉乘都是較便捷的轉乘方式,而通道轉乘則被認為屬於較不便捷的轉乘方式。 2023年11月15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出席澳門立法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24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答問會,媽閣線將按計劃在同年12月開通,正籌備於媽閣站旁的媽閣交通樞紐設轉乘或專線巴士接載乘客到關閘或外港客運碼頭[49]。 2016年2月,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媽閣站設計工作當時進行中,期望年內完成設計並招標[23][24]。 此外,還有一定種類的推廣車票,大部分都讓使用者付出較低的費用乘搭特定的路綫多次,詳情請參閱港鐵通用車票列表。
付費區內轉乘站: 轉乘站
2022年9月30日,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表示,媽閣站工程進度順利,主體工程接近完工,稍後將安裝及調試系統,會按目標於2023年連通氹仔線[34]。 2019年8月25日,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當選後出席侯任人記者會,他承諾輕軌氹仔線接駁到媽閣站計劃2023年完工,一定在他的五年任期內完成[31]。 2019年3月上旬,配合延線和媽閣站工程,市政署將西灣湖水位降低至1.7米(正常水位約2.4米至2.5米),為期約兩週。
值得注意的是,若車站有多於兩條路線,但只有部分路線的月臺位於同一付費區內,則該站同時是付費區外轉乘站和轉乘站。 譬如上海地鐵上海火車站站是3號線和4號線的轉乘站(3、4號線之間可進行付費區內轉乘)。 可是,該站亦是1號線和上述兩線的付費區外轉乘站(1號線月臺並沒有設付費區內通道前往3、4號線月臺,因此1號線與3/4號線之間需進行付費區外轉乘)。
付費區內轉乘站: 港鐵轉乘優惠
古洞站採用寓意當區悠久醬油製造歷史的主色調融入設計當中;並以取材自古洞自然美景的色彩作點綴,讓乘客在北環綫的旅程中彷如親身到訪了古洞村以南的麒麟山及「心形水塘」等隱世祕景,用另一種方式體驗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北環綫沿綫社區各具特色,擁有自然風光、迷人景緻、歷史建築等不同風貌。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在擬定每個車站的主題顏色及設計時,我們會以當區獨特風貌、歷史及社區地標作為重要的靈感來源,期望新車站能在帶動新發展的同時,更加與社區和諧融合。
付費區內轉乘站: 換乘方式
在上海軌道交通龍陽路站,乘客離開2號線車站後只需步行十米,即可利用電動扶梯到達磁浮線大廳。 譬如在大倫敦的南萊斯里普站,為倫敦地鐵中央綫和英國國家鐵路的轉乘站。 付費區內轉乘站 在該站,乘客毋須通過轉車閘機,就可在同一付費區內於地鐵、國鐵間轉乘。 其中,臺灣統稱為轉乘站(高雄捷運現階段稱為交會站),香港統稱為轉車站或轉乘站,中國大陸統稱為換乘站[註 1],而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統稱為轉換站。
付費區內轉乘站: 中國大陸
進行單程票轉乘時僅限使用特定站點所設置之橙色閘機,並需要在60分鐘之內完成轉乘[13]。 A28線全程收費為$44.0[1][2],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6]。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7]。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4]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18]。 註:根據現行「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由於政府與綠色專線小巴/專營巴士營運商之間的補助計算安排,使用樂悠咭人士、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由港鐵轉乘專線小巴/專營巴士時,可能未能享有全數轉乘優惠。 在東京地下鐵,乘客可無條件地使用智能卡(PASMO)或單程票進行出閘轉乘。
付費區內轉乘站: 機場快綫
若兩線月臺並排或處於同一水平,而車站又沒有設立轉乘層,處於月臺上/下方的大廳層就會成為轉乘時必經之道。 部分車站則在設立了人行地下道/天橋供乘客跨越軌道至另一線月臺的同時,在隧道/天橋設立車站大廳及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若車站有多於兩條路線,但只有部分路線的月臺位於同一付費區內,則該站同時是轉乘站和換乘站。 可是,該站亦是1號線和上述兩線的轉乘站(1號線月臺並沒有設付費區內通道前往3、4號線月臺,因此1號線與3/4號線之間需進行付費區外轉乘)。 無論是否需要另行購買車票,毋需離開車站付費區就可轉乘路線的車站稱為付費區內轉乘站。
付費區內轉乘站: 港鐵感謝日
傍晚繁忙時段由離島經西灣大橋往澳門內港方向車輛較多,西灣湖景大馬路進入河邊新街一段堵塞嚴重,施工現場維持兩線行車,但因路面收窄,媽閣總站部分巴士泊位與行車道並無分隔,巴士離站時與其他車輛爭道,電單車穿插其中,路面情況混亂,險象環生。 同時因現場路段有不同程度損毀,對電單車駕駛者存在安全隱患,車輛進入改道路段時需留意路面情況及以安全車速行車[66]。 2014年4月,時任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他理解社會現聚焦輕軌建設的時間性。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而時任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李鎮東表示,由於澳門半島線南段的不同方案亦會影響媽閣站的接入點,若現階段不考慮未來走線,媽閣站有可能在興建期間需要修改設計甚至拆卸,並沒有忽視相關站點的重要性[18]。 2013年3月, 西灣大橋下層通道新出入口建造工程前期工作大致完成。 付費區內轉乘站 在樓板移除後,將在此開口處建造一段長約200米的坡道,連接西灣大橋下層通道及東亞運大馬路。
付費區內轉乘站: 通道轉乘(共站)
在曼谷BTS與曼谷地鐵的轉車站中,曼谷BTS和曼谷地鐵均各設有自己的付費區,兩者的付費區亦並不相連。 兩條路線的車站設於相距較遠的位置,由於資金或技術上的限制,未能興建轉乘通道,乘客便需在轉乘途中離開車站範圍。 2021年4月中旬,下環坊會批評媽閣站周邊工程工期延誤對交通做成混亂,已鄰近的媽閣巴士總站至西灣大橋落腳點西灣湖景大馬路圍堤加固工程延期完工,加上輕軌媽閣站工程與媽閣交通樞紐連接部分工程同時進行中,工程施工對交通的影響仍將持續一年多[68]。 付費區內轉乘站 ”,內容指出媽閣西灣一帶受媽閣交通樞紐及輕軌站主體工程,以及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曠日持久影響較大,行車路面多次調整,令周邊以至往來西灣大橋交通常受影響。 運輸工務司司長指由工務局負責的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成為運輸工務範疇超過一億工程中延誤之冠。
付費區內轉乘站: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 (IMXpo) 2023 四大展館、七大主題區、九大亮點
如鐵路營運商沒有於轉乘站為乘客設立乘坐里程連續計算的機制,轉乘前後的乘坐里程會獨立計算。 在部分車站,由於兩綫月臺以疊式、十字、T形等方式上下排列(即其中一綫的月臺位於另一綫上或下方),乘客就需要進行垂直轉乘。 乘客下車後需利用斜路/ 樓梯/扶手電梯/升降機等方式,到達位於另一樓層的月臺轉車。
付費區內轉乘站: 車站
若兩線月臺之間的垂直距離過大,或因空間限制而未能設立直接連繫兩線月臺層的斜路/ 樓梯/電扶梯/電梯,就需要於上下兩層月臺之間增加換乘層。 在部分車站,換乘層同時亦設立了車站的大堂,譬如臺北捷運大安站,文湖線月臺位於地上三層,該線乘客需要經過地面的文湖線大堂、轉換連通層及地下一層的淡水信義線大堂,才能抵達位於地下二層的淡水信義線月臺。 付費區外轉乘站(英語:Transfer Station)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進行轉乘,期間需要離開車站付費區。 在部分車站,由於兩線月臺以疊式、十字、T形等方式上下排列(即其中一線的月臺位於另一線上或下方),乘客就需要進行垂直換乘。
付費區內轉乘站: 車站位置
日本一些原本由國鐵或JR營運的路綫,在移轉給第三部門鐵道經營後,大多採共構的方式方便乘客轉乘,但JR與第三部門鐵道普遍會於車站內使用各自的月臺、設立各自的付費區,例如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與IGR巖手銀河鐵道的盛岡車站。 兩條路線無論是否由同一經營方經營,若兩線興建前的規劃允許將兩條路線的月臺設置在同一車站站體內,或地理 / 資金 / 營運上容許原有車站站體擴展或改造以容納後來的路線,就能讓乘客毋需離開車站即可轉乘。 閘外轉車站(英語:Transfer Station)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綫之間進行轉乘,期間需要離開車站付費區。 具體地說,就是乘客在某個車站下車,需離開車站付費區,纔可以由原本乘坐的路綫,轉換至另一條路綫繼續行程,而車費計算方式及是否需要另行購票則按鐵路營運商於轉車站的安排、乘客支付車資的方法而不同。 如鐵路營運商沒有於轉車站為乘客設立乘坐距離連續計算的機制,轉乘前後的乘坐距離會獨立計算。 (英語:)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進行轉乘,期間需要離開車站付費區。
自2007年12月兩鐵合併以來,港鐵公司旗下鐵路服務票價根據「可加可減機制」調整,取代了合併前地鐵與九鐵各自擁有的「票價自主權」(Fare autonomy)。 臺灣高鐵苗栗車站與2016年站房北移後的臺鐵豐富車站之間建立了付費區外轉乘通道。 新北產業園區站(環綫)和三重站(中和新蘆綫)的臺北捷運站站體與桃園捷運機場綫站體間亦建有轉乘通道。 由於臺北捷運與機場捷運的票務系統沒有整合,兩者間的轉乘通道均位於付費區外。 新北產業園區站(環狀線)和三重站(中和新蘆線)的臺北捷運站站體與桃園捷運機場線站體間亦建有轉乘通道。 2019年9月,政府計劃開展西灣大橋下層通道的改善工程,將每側廂樑內原有預留輕軌使用的位置與應急車道互換的做法,總設計師憂慮會影響大橋的結構安全;隨後運輸基建辦公室以「純屬流言」一說回應事件。
付費區內轉乘站: 同一車站出入閘收費
轉乘站(英語:Interchange Station)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 換乘站(英語:Interchange Station)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 部分倫敦交通局轄下鐵路的車站亦與位於大倫敦的相應英國國家鐵路車站設有付費區外轉乘機制,如乘客使用牡蠣卡或其他非接觸式支付系統於指定時間內完成出閘、入閘程序,轉乘前後的兩程車會被合併作一程車來計算車資[11]。 其中,臺灣統稱為轉乘站,香港統稱為轉車站,中國大陸統稱為換乘站,而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則統稱為轉換站。
城巴及龍運巴士皆設有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八達通轉乘優惠,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路線的乘客於指定時間內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可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下路線。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為更便利使用輕鐵服務的乘客,港鐵提供接駁巴士服務,穿梭多個位於新界的輕鐵車站,每日接載成千上萬的乘客。 公司的綜合收費系統更讓使用八達通
付費區內轉乘站: 工程建設期間交通混亂
而早前運輸工務司表示政府不排除輕軌採取“分段走”方式,即較早建成的氹仔線首先營運,澳門則完成外圍技術分析再決定。 付費區內轉乘站 運輸基建辦公室代表回應稱,正與相關顧問公司研究分析,當時未有答案[12]。 付費區內轉乘站2025 2009年10月17日,運輸基建辦公室公佈《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當中調整輕軌一期澳門半島線走線,擴大媽閣站規模和調整為地底站,而媽閣至南灣湖的軌道會採用隧道方式興建。 取消轉入原媽閣政府船塢的轉彎架空軌道改以直線形式在媽閣外圍連接澳門至氹仔的線路,以此保護澳門歷史城區之景觀[9]。 2023年3月,媽閣站主體工程完工,工程由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獲得判給,金額超過11.78億澳門元,工期為1,238個工作天[5]。 自2023年1月起,延線已開展列車動態測試[6];其後於2023年8月11日起開展氹仔線全線列車及系統總測試,以及預試營運等[7];經過多項列車測試和車站調試後,最終確定於2023年12月8日正式通車[8]。
付費區內轉乘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在相關工程展開前,我們需要先為現有鐵路設施進行保護工程,而因應工程範圍地下水位較高,挖掘過程需周詳計劃並在緊密監察下進行,確保施工不會對現有東鐵綫運作構成影響。 在直通運行的情況下,乘客只需在起始車站選乘直通運行的列車(若非所有班次都於兩綫間直通運行)即可,此為最便捷的轉乘方式。 臺北自捷運環綫通車後,新增板橋及新埔民生站兩座可與板南綫站外轉乘的車站,持悠遊卡或其他電子票證的乘客於一定時間內進入另一綫閘門可合併距離,而持單程票的乘客則可透過不回收車票的轉乘專用閘門出站以進行轉乘。 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或手機掃碼進出站)時,若在下列車站出閘後30分鐘內進入鄰綫閘機,此站相當於轉車站,乘坐距離連續計算。 兩條路綫的車站設於相距較遠的位置,由於資金或技術上的限制,未能興建轉乘通道,乘客便需在轉乘途中離開車站範圍。
在部分車站,由於兩線月臺以疊式、十字、T形等方式上下排列(即其中一線的月臺位於另一線上或下方),乘客就需要進行垂直轉乘。 若兩線月臺之間的垂直距離過大,或因空間限制而未能設立直接連繫兩線月臺層的斜路/ 樓梯/電扶梯/電梯,就需要於上下兩層月臺之間增加轉乘層。 在部分車站,轉乘層同時亦設立了車站的大廳,譬如臺北捷運大安站,文湖線月臺位於地上三層,該線乘客需要經過地面的文湖線大廳、轉換連通層及地下一層的淡水信義線大廳,才能抵達位於地下二層的淡水信義線月臺。 倫敦運輸局於部分車站間設有出站轉乘機制(Out-of-station interchange),如乘客使用蠔卡或其他非接觸式支付系統於指定時間內完成出閘、入閘程序,轉乘前後的兩程車會被合併作一程車來計算車資[11]。
付費區內轉乘站: 轉乘與購票
然而,在直通運轉的情況下,乘客到達兩線間的街接車站時,留在車廂上就可以隨列車由原本路線前往另一路線。 收費廣場設有巴士轉車站,在2003年3月起陸續實施八達通轉乘優惠計劃前,使用該站的人士很少,自從優惠計劃實施後,不少乘客會在收費廣場轉乘同一公司的其他巴士路線,轉乘若干路線更可免費/補差價轉乘。 少數情況下,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可於專供轉綫的閘機出閘,之後用同一張車票於鄰綫閘機入閘(如東京地下鐵)。
由於北環綫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 古洞北新發展區內大部分人口將分佈於擬建的古洞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古洞站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換乘大致可分為同月臺換乘、跨月臺換乘、垂直換乘、大廳換乘、通道換乘等五種方式。 其中同月臺換乘及跨月臺換乘都是較便捷的換乘方式,而通道換乘則被認為屬於較不便捷的換乘方式。 譬如北京地鐵1號綫和16號綫的木樨地站之間相隔三里河路和永定河引水渠,乘客亦需出站經由地面步行轉乘。
(7) 付費區內轉乘站 傳統汽車修理設備、零件、輪圈和照片展示IMXpo將與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及汽車電池輪胎業商會合作,打造汽車維修博物館。 參觀人士可近距離看到一些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的汽車修理設備、零件和配件,以及昔日的輪圈。 本屆汽車博覽總面積達21,000平方米,共有100多家展商,展出不同品牌、不同產地、不同時期的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等共約200輛。 延續過去兩屆的成功,香港國際汽車博覽於2023年12月14日至17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
在沒有設立驗票閘門和付費區的鐵路系統中(如瑞士聯邦鐵路、德國鐵路、柏林地鐵),乘客毋須出入閘即可進出車站,因此於不同路線的月臺來往亦不會有閘門。 譬如在大倫敦的南萊斯里普站,為倫敦地鐵中央線和英國國家鐵路的轉乘站。 2010年6月18日,建設發展辦公室及運輸基建辦公室對此表示關注,重申特區政府在任何共公工程皆抱著負責任態度,在開展任何公共工程時,會以保障市民的安全為首要關注點,而西灣大橋從建造到使用近八年以來並未沒發現結構上存在問題。 而未來輕軌系統進行建設時,必須要配合經過國際公開招標所甄選的列車型號和規格,在大橋原有的基礎設計上進行調整和修繕[55]。
付費區內轉乘站: 轉乘方式
意思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在不離開車站付費區的情況下,進行跨綫乘坐列車的行為。 部分倫敦運輸局轄下鐵路的車站亦與位於大倫敦的相應英國國家鐵路車站設有付費區外轉乘機制,如乘客使用蠔卡或其他非接觸式支付系統於指定時間內完成出閘、入閘程序,轉乘前後的兩程車會被合併作一程車來計算車資[11]。 在北京地鐵的三元橋站、東直門站、北新橋站和草橋站,如果乘客需要換乘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則需刷卡出站再進站,雖然整個轉乘過程並不出車站的站體。 在上海軌道交通龍陽路站,乘客離開2號線車站後只需步行十米,即可利用電動扶梯到達磁浮線大堂。 上述機場線路計價方式與市內其他地鐵線不同,因此機場線路轉乘市內其他地鐵線時需離開付費區。 如乘客在車站轉車過程中可直接透過轉車閘機往返兩線間的收費區(即乘客毋需離開車站付費區),則該車站亦屬換乘站。
作為落馬洲支綫項目備置工程的一部分,東鐵綫古洞站的部分隧道結構工程在興建落馬洲支綫時經已完成,當中包括行車層框架隧道,以便興建東鐵綫古洞站時採用明挖回填建造方法在隧道上興建月臺、大堂及出入口,有助減少因建設車站而對現有東鐵綫車務造成的影響。 付費區內轉乘站 在曼谷BTS與曼谷地鐵的轉乘站中,曼谷BTS和曼谷地鐵均各設有自己的付費區,兩者的付費區亦並不相連。 付費區內轉乘站 臺北自捷運環狀線通車後,新增板橋及新埔民生站兩座可與板南線站外轉乘的車站,持悠遊卡或其他電子票證的乘客於一定時間內進入另一線閘門可合併里程,而持單程票的乘客則可透過不回收車票的轉乘專用閘門出站以進行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