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昨於立法會指出,部分家長為免觸犯法例,寧願叫子女放學後留在學校或在外遊蕩,比獨留在家更危險,他認為現時十六歲以下少年已有自理能力,建議政府調低有關法例的年齡上限。 議員黃毓民更狠批當局可恥,不僅令長者無依無靠,貧困家庭兒童亦流離失所。 另一議員黃碧雲指香港家長「搵食艱難」,希望當局為在職婦女提供更多託兒服務,擴大現行計劃的名額及範圍。
事件:14歲少年趁父母上班期間,走到住所大廈天台,企圖爬上3層高的天井,練習極限運動飛躍道(Parkour),驚動保安員報警。 警方懷疑他被獨留在家,將案件列作「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處理。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張寶月表示,雖然虐兒案件有下跌,但相信與疫情期間較少舉報有關,包括因停面授課及社交活動,加上如傷勢輕微很快痊癒等,兒童向外界求助機會減少。 他指出,本港多數虐兒案較少嚴重個案,大部份與管教學業有關,家長用暴力方式懲罰,如拳打腳踢,用藤條、筷子打等,亦有部份並非兒童「不聽話」,而是家長關係失和或經濟問題遷怒子女。 王金敦提醒,法條雖明文規定6歲以下不可獨留,但即使是超過6歲的孩子,為確保安全,避免發生墜樓、火警等危險,最好還是別獨留孩子在家。 家扶推動兒童保護,鼓勵大家都是護童英雄,勇敢舉發、通報,提供孩子安全長大的環境。
獨留兒童: 去年769宗虐兒案 獨留兒童在家升23% 8歲童三個月無見父母
而「鄰裏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下為六歲以下兒童而設的「社區保姆服務」,運作時間則由上午七時至晚上十一時,為三至六歲兒童而設的「中心託管小組」,平日亦最少運作至晚上九時,並涵蓋部分週末和假日。 社署轄下11個行政分區就上述各項服務所提供的名額列於附件。 社署一直密切監察各項照顧幼兒服務的需求及運作情況,以確保有關服務能夠配合各區的需要。 獨留兒童2025 上述的各項託兒服務,在時間上相信可以滿足大部分因工作等原因而暫時未能照顧子女的家長的需要。 但我要強調,家長始終是兒童的最佳照顧者,從幼兒福祉的角度考慮,兒童經常接受過長時間的託兒服務未必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 因此,我們建議長時間不能照顧其子女的家長與社工聯絡,以商討一套完善的兒童照顧方案,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兒童住宿照顧服務。
將孩子留在家裡而導致幼兒身處危險的新聞層出不窮,短短幾分鐘,意外隨時有可能會發生。 愛孩子就應該保護好孩子,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造成任何意外。 獨留兒童2025 不可讓他獨處家中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違反規定的父母親或照顧者,處罰3000~15000元以下罰鍰,並需要接受4小時以上、50小時以下親職教育輔導。 身為家長應該做好照顧孩子的責任,做好安全措施且不讓幼小孩童獨處家中。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染疫男嬰沒有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在今年第30周死亡。 基督教聯合醫院發言人表示,該名25個月大男童,7月23日到該院急症室求診,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惟情況持續惡化,同月28日上午離世。
獨留兒童: 保護兒童 刻不容緩
張建宗表示,根據警方數字,過去五年每年約有四十至六十人因獨留兒童在家被捕,警方會考慮兒童年齡及家長是否蓄意等因素決定是否檢控,已有足夠彈性,議員毋須過分擔心。 家長僥倖要不得,據105年兒童事故新聞統計中,就有30件意外事故起因是讓孩子獨處的傷亡,造成9死21傷的悲劇,居家最常發生的事故,第一為火災,第二為墜樓。 如果讓幼兒獨自在外,最常發生的事故:第一為交通事故,第二為陌生人誘拐。 你曾因倒垃圾、去樓下商店買東西,就讓6歲以下的孩子獨自一人留在家嗎? 獨留兒童2025 據靖娟基金會調查顯示,2成家長坦承曾讓幼兒獨處,還有近7成家長不知道「獨留幼兒一人在客廳玩耍」就算獨處,其他像是讓幼兒獨自買東西、在汽機車上等待,均屬觸法行為。 涉事時間最長個案為去年6月,保安員巡樓時留意到有一名8歲男童連續四日被獨留家中,於是向社會福利署求助,並轉介警方跟進。
事件:單親母親心急替14歲女兒補買校服,見女兒未睡醒,故外出時把鐵閘鎖上。 女兒醒後疑欲會友,爬出窗外一樓簷篷卻中途被困,需消防員拯救。 事件:單親媽媽囑咐13歲兒子照顧7歲妹妹,然後北上內地醫病7天,兩學童因缺課3天被社工揭發獨留在家報警。 《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7條是參照英國法例,在1913年增補入香港法例,雖然經歷了多次「小修小補」,但條文精神仍源於舊時代,即使社福界也認同需要再檢視。 爸爸媽媽可能會誤會,認為只要孩子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離開家裡就好了。 但其實獨留又而一個人在房間、廚房、客廳……都算是獨處的範圍喔。
獨留兒童: 獨留在家 父母也犯法?
感到驚喜的大偉開始每日在小明睡前,發動車子讓他在車子裡入睡,持續到孩子滿一歲。 獨留兒童 獨留兒童 張稱歡迎立法,警隊臨牀心理學家馮浩堅則強調,單靠強制通報不能解決問題,「告上法庭入罪,佢仍然都係小朋友個爸爸媽媽」,家長最終要正視自身情緒;又提醒體罰或令子女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缺安全感,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2.但即使是超過6歲的孩子,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發生墜樓、火警等危險,最好還是別讓孩子在家獨處。
- 成人口罩已經有充足的貨源,但是兒童口罩依然缺乏,高質的兒童口罩更是一罩難求。
- 至於互助幼兒中心的服務時間則由各中心因應情況而定,社署亦有規定參與「互助幼兒中心資助服務計劃」的中心,須透過預約安排,為有需要的家庭於星期一至五下午六時至晚上十時,以及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八小時的服務。
- 現時,政府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向有需要的家長提供多種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包括獨立幼兒中心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以及較具彈性的互助幼兒中心服務。
- 這篇報導提到蓋兒加朵最近不僅在新電影《攻心諜戰》宣傳中透露了她將留在DC宇宙的消息,還在過去的客串中保留了角色戲份,即使DC宇宙正在進行全面重建。
- 以下為今日(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淑莊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問題: 有家長向本人反映,近年家長或監護人獨留兒童在家的事件時有發生,部分事件更涉及兒童受傷,情況令人關注。
- 28歲結婚,婚後分家雖繼承部分果園,也繼承了債務,和同樣出身農家的妻子更加努力工作,除了種水果,也要上山拔南瓜、採山藥。
但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就好做好防範的措施,而最最基本的,就是不獨留孩子在家中。 江金賜與妻子都是任勞任怨的性格,育有2子3女,還要孝敬父母,卻幾乎沒有抱怨過生活,只是默默付出;命運弄人,婚後11年,妻子某次載運農貨,卻遇上嚴重車禍,撒手人寰,當時最大的孩子已經上國中,最小的還只是幼兒園,江金賜一肩扛起所有擔子。 獨留兒童 這篇文章報導DC宣佈全新DCU第1章計畫,宇宙將徹底改變,甚至連「超人」亨利卡維爾、 「蝙蝠俠」班艾佛列克等演員都將換角。 不過,好消息是「神力女超人」的演員蓋兒加朵將繼續留在DC宇宙,並有可能出演《神力女超人3》。
獨留兒童: 孩子幾歲前不能獨留在家
江金賜出生在冬山鄉中山村1個貧窮農家,家中種植水果,小學畢業後不得不放棄升學,在家幫忙,也四處打工貼補家用。 28歲結婚,婚後分家雖繼承部分果園,也繼承了債務,和同樣出身農家的妻子更加努力工作,除了種水果,也要上山拔南瓜、採山藥。 獨留兒童 另外,今年第30周(7月30日至8月2日)錄得14宗經化驗確診流感,並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個案,當中有12宗病人已死亡,當中2宗為甲型(H1)、10宗為甲型(H3)流感,亦有兩宗有待分析的甲型流感,整體感染個案較上一週的16宗(包括8宗死亡個案)少。
獨留兒童: 趙小僑女兒見他爆哭「沒有人可以!」 劉亮佐戴假髮..典典寶寶認得嗎?
社工強調,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6歲以下或有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不可讓其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僥倖心態就像把孩子生命放在賭盤上,不知道下一秒會怎樣。 另一方面,他表示現時16歲人士的心智,已遠較過去成熟,社會亦有不少關於降低性罪行檢控年齡的討論,認為法例矯枉過正、或令勤勞工作的父母入罪,建議將年齡降低至10至12歲。 第一對於年幼兒童來說,家中猶如一個遊樂場,旺盛的好奇心和薄弱的安全意識會驅使兒童在家探索,一旦誤觸電源或容易跌落到物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獨留兒童 第二雖然香港大部分家庭都裝有窗花,但是幼兒的體型較細,幼兒容易在窗花的間隙中探出身體,造成危險。 第三就是廚房,廚房除了是一眾家庭主婦的天堂之外,都是小朋友的冒險之地。 對安全意識低的兒童來說 廚房的火源、利器或熱水等等都是危險的玩具。
獨留兒童: 獨留兒童法例 暫不修改
據我們瞭解,英國、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的相關法例中,有關處理疏忽照顧兒童的刑事條文,大致與上述《侵害人身罪條例》的條文相類同,亦沒有將獨留兒童在家這行為單獨列為刑事罪行。 (六)除了獨立幼兒中心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所分別提供的690個及80,517個常規服務名額外,遇到重要或突發事情而暫時未能照顧子女的家長,亦可以使用暫託幼兒服務、延長時間服務、互助幼兒中心及「鄰裏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等暫託性質服務。 獨留兒童 暫託幼兒服務的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及星期六上午八時至下午一時。 這項服務的運作時間一般為星期一至五下午六時至八時,及星期六下午一時至三時。 至於互助幼兒中心的服務時間則由各中心因應情況而定,社署亦有規定參與「互助幼兒中心資助服務計劃」的中心,須透過預約安排,為有需要的家庭於星期一至五下午六時至晚上十時,以及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八小時的服務。
獨留兒童: 獨留兒童在家個案疫下增23%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現行法例已有一定彈性,警方會因應個案酌情處理,暫無意檢討獨留兒童在家的年齡上限。 臺北市社會局局長許立民提醒,千萬不能輕忽幼兒獨處,短短幾分鐘孩子的好奇心都有可能導致其受傷甚至死亡,並提倡安全口號:「不管是在家裡、在車裡、在公園、在社區,都不要讓我一個人!」再次重申兒童不獨處的重要性。 去年769宗虐兒案中,侵害兒童人身罪行佔383宗,侵害兒童性罪行有386宗,分別跌2%及8.5%。 張相信,因兒童在家求助無門,教師或社工亦較難揭發,復課後即有較多通報,部分則由社工、鄰居及途人主動報警揭發,提醒任何人若有懷疑應即報警。 就如我在兩星期前的網誌所指,上述例子顯示,前線工作人員(包括教師與社工)要掌握及適時運用有關工作指引,適當培訓、支援與督導是少不了的,這亦是我們日後應該加強的工作。
獨留兒童: ‧ 趙小僑女兒見他爆哭「沒有人可以!」 劉亮佐戴假髮..典典寶寶認得嗎?
南臺中家扶中心從今年1到6月服務的120戶兒保家庭中,就發現有35個家庭疏忽照顧,涉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將可處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警方去年共錄得769宗虐兒案件,較前年微跌,但可能與疫情下停課、兒童向外界求助機會減少有關,且仍有發生駭人聽聞的嚴重個案,包括有7歲男童被母親「兜頭淋」熱水,有稚子遭勒頸等。 另外獨留兒童在家個案不跌反升23%至300宗,涉事時間最長個案為一名8歲男童,其單親母滯留內地3個月期間託朋友照顧,但「所託非人」,由看更細心巡樓揭發。 就法改會擬訂立「沒有保護罪」,警方指持開放態度,歡迎改善現行機制。
獨留兒童: 何俊英/六歲以下兒童不應獨處 保護兒少勿僥倖
該等父母又指出,現時社區的託管服務的名額和範圍相當有限,父母得到的支援極之不足。 若父母違例將子女獨留家中,可能導致子女被社會福利署暫時接管,骨肉分離。 有調查顯示,接近五成的受訪兒童表示,假若父母因獨留他們在家而被罰,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急、失望及孤單。 答覆:主席: 就陳鑑林議員提問的三部分,我現答覆如下:(一)根據警方提供的資料,由二○○八至二○一二年的五年期間,警方每年處理涉及獨留兒童在家的個案數字,分別為40、58、60、43及61宗。
獨留兒童: 防止意外發生 孩子幾歲前不能獨處呢?
此外,社署亦透過非政府機構以自負盈虧及收費的模式,為六至十二歲的兒童提供課餘託管服務,讓他們能得到適切的照顧。 現時,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課餘託管中心有145間,提供約5 500個課餘託管服務名額。 一般來說,中心會在星期一至五於不同時段提供服務,涵蓋上午八時至晚上七至八時。 個別中心亦會按地區的實際需求考慮將服務延至晚上時段,以及在週六或暑假提供服務,以配合家長的工作時間。 社署一向為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不同形式的收費豁免或減免資助,合資格的家庭可直接向營辦機構申請有關豁免。 我們一直關注各項日間幼兒服務的需求及運作情況,並透過地區福利辦事處瞭解各區人士對服務的需要。
獨留兒童: 疫下獨留幼童在家增 疏忽照顧多逾2成 雙職家長用監視鏡頭湊女
社署沒有備存有關防止兒童被獨留在家的公眾教育、宣傳及其他活動的開支細目。 (五)我們認為立法禁止把兒童獨留在家這建議未必能達到保護兒童免受傷害的良好意願。 舉例說,一些家長可能會為逃避法律責任而要求兒童在家門外等候,或到商場和街上流連。 立法禁止把兒童獨留在家並不能防止上述情況發生,執行上亦有很多困難。 反之,現行有關疏忽照顧兒童的法例,不論兒童所處的地點為何,所針對的是有關行為是否對兒童構成傷害、涉案人士是否有照顧責任、他/她是否有意圖疏忽照顧該兒童及是否知悉其行為可能會對該兒童構成傷害等。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另一案例是,5歲寧寧的爸爸因工作關係,請小學二年級哥哥照顧寧寧,兄妹為了玩耍,爬到牀櫃上往下跳,寧寧不慎受傷,手指骨折;阿翔的媽媽則是為接讀小學的姊姊放學,開電視給阿翔看,結果阿翔在沒人看顧下觸碰熱水開飲機,燙傷大腿。 事件:一名母親偕15歲女兒於麵店喫早餐,未幾婦人留下少女獨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