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油塘邨華人永遠墳場起步,沿斜路上行,可一窺觀塘以及對岸港島一帶的景緻。 五桂山隧道 以往因為啟德舊機場的關係,九龍東一帶的樓宇都受到建築限制,如今放眼遙望卻是高聳的建築物,實在有歲月變遷之感。 五桂山隧道2025 過了涼亭有衛徑的指示路標W020,傍炮臺山(又稱魔鬼山)和照鏡環山而行,可見佛堂洲及東龍洲的景緻。
港鐵市區線中國長春製列車曾於2012年11月21日晚上非繁忙時間,於本線進行不載客測試,模擬日常運作。 [26]於2013年5月13日至5月15日期間的晚上非繁忙時間,列車曾於本線載客行走北角站至寶琳站,然後於2013年5月16日安排行走康城站穿梭列車作詳細試驗。 在2013年5月13日和2014年4月15日,列車在將軍澳線行走和載客以進行試驗,為日後的緊急調度安排準備,目前未有將該款列車調往將軍澳線服務的計劃。 北車長客列車在首次載客試驗後,在2013年12月16日調景嶺站至油塘站高架電車線故障期間首次進行緊急調度,沿觀塘線至藍田站後經將軍澳線過海段往北角站,故障排除後一段時間亦曾行走將軍澳線。 乘搭觀塘線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線列車,再到鰂魚湧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線。 所以通車初期,很多乘客都還未習慣繁瑣的轉車過程,加上將軍澳線的列車班次疏落,一度引起混亂,期間亦導致東九龍居民改乘東隧巴士前往港島區。
五桂山隧道: 路線親民 可3小時內完成
由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北角站列車,於7時12分開出。 五桂山側綫(Black Hill Siding),位於五桂山隧道,照鏡環山地底,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以北的一條停車側綫,主要供將軍澳綫的康城穿梭列車作掉頭用途。 由將軍澳綫往北角方向和往寶琳/康城方向的兩個岔口接駁至此,曾經因出現故障而令康城穿梭列車要延誤。 觀塘線是港鐵系統(包括前地鐵系統)中少數曾多番更改終點站的路線(至今曾七次更改終點站[註 1]),亦是唯一一條兩度途經同一行政區的路線(九龍塘站、何文田站及黃埔站均位處九龍城區,九龍塘至何文田站間觀塘線途徑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其間發現一名乘客仍逗留車廂內,於是進行廣播,廣播內容及字眼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 將軍澳線在路線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臺都延續了港島線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4]。
- 香港行政會議於1998年10月20日批准前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並於1999年4月24日於坑口站工地(東港城前面)正式動工興建。
- 香港保衛戰中,英軍由九龍撤退至香港島前其中一個最後據點為魔鬼山,英軍於三家村乘船到香港島為後話。
- 根據香港法例《青沙管制區條例》(第594章),任何人士於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逃避繳付或少付任何使用費,除須繳付所逃避繳付或少付的使用費外,還須繳付HK$155附加費。
寶琳站雖然臨近寶林邨,但是「琳」字同「林」字不同,但是根據寶琳路的歷史,前地鐵公司因此將車站名稱改回「寶琳」的正寫,而不用「寶林」的官方標準。 五桂山隧道2025 2022年:立法會文件顯示,2021年將軍澳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為64%(每平方米6人計算)或90%(每平方米4人計算)。 五桂山隧道 五桂山隧道2025 西貢區議會文件顯示,2021年將軍澳綫總乘客量為一億一千三百三十萬人次。 現時將軍澳綫上行往寶琳/康城方向有三班頭班車分別由北角及調景嶺開出,而下行往北角方向則有兩班頭班車分別由寶琳及康城開出。 目前負責管理將軍澳綫的將軍澳車廠共有13列韓製列車,每天均會向觀塘綫九龍灣車廠抽調3至6列英製列車行走。
五桂山隧道: 五桂山隧道: 觀塘綫
同年4月,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地鐵公司就第86區綜合發展計劃制定的總綱發展藍圖,該區會建造約50幢住宅大廈連輔助社區設施,約有21,500個單位,可供大約58,000人居住,地鐵公司計劃在12年內分期發展該區[16]。 五桂山隧道2025 經過多輪磋商,地鐵公司於2002年5月與政府簽訂將軍澳86區地鐵車廠上蓋物業發展項目的租契協議[17],當年更由前主席蘇澤光親自出席簽約儀式[18]。 工程所需的必要收地及清拆工作如能順利完成,鰂魚湧紓緩擠塞工程及將軍澳支線的建造工程分別可在2000年年底及2002年年中竣工。
為應付於2002年通車的將軍澳線,地鐵公司計劃在1998年7月擴建北角站以供九龍東與將軍澳沿線乘客跨月臺轉乘港島線。 將軍澳線是港鐵第一條沒有任何路段建於橋面上的路線,全線月臺均為密封式,其機廠亦建於地面。 五桂山隧道2025 這是由於寶琳站附近的樓宇密度比較高,為免列車行駛時的噪音影響附近民居,所以把車站範圍都完全覆蓋。 由寶琳站至坑口站的一段,路軌由路面轉往地下,上蓋建成地鐵沿線最長的平臺花園。 油塘站和康城站雖然建於地面,但月臺均屬密封式設計;唯列車進出機廠或康城站時會經過一小段的有蓋露天路段。
五桂山隧道: 月臺
2002年,前地鐵公司發現韓製Rotem電聯車(當時購入13列)不能即時適應2套新舊列車系統[27],而且地鐵公司把將軍澳機廠外判給澳洲戈尼南(Goninan)公司(即負責翻新都城嘉慕列車的公司),但該公司不懂維修韓製列車,所以該款列車無法行駛將軍澳線。 此線由2002年8月18日至2010年4月2日期間主要以15列8卡(現隸屬於荃灣線2C和3代)英國製港鐵市區線現代化列車(M-train)行走。 將軍澳線首班列車於清晨5時57分由康城開往北角,而最後一班列車於凌晨1時24分由調景嶺開往康城。 乘客如需由北角站、鰂魚湧站或油塘站乘搭首班車或末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調景嶺站下車並轉乘下一班列車。 乘客如需由寶琳站或坑口站乘搭首班車或末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將軍澳站下車並往對面月臺轉乘往康城的列車。
乘搭觀塘綫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列車,再到鰂魚湧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綫。 至於原有觀塘綫東區海底隧道至藍田站的路段改為備用,命名為「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供工程車或車務調動使用。 五桂山隧道 當將軍澳綫過海路段暫停服務,視乎受影響路段,透過後備行車隧道連接藍田站及鰂魚湧站,維持過海列車服務。
五桂山隧道: 路線資料
相比其他港鐵路綫,將軍澳綫的急彎特別多,原因之一是要連接多個因遷就地形而坐落不同方位的住宅發展區——轉彎路段有北角站至鰂魚湧站、東隧口至油塘站、油塘站至五桂山隧道、將軍澳站至坑口站、將軍澳站至百勝角隧道和百勝角隧道至康城站。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綫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五桂山隧道 五桂山隧道2025 2001年,地鐵公司與九廣鐵路公司競投沙中線,同時計劃將鐵路服務覆蓋至黃埔。
五桂山隧道: 觀塘線載客列車駛入九龍灣站二號月臺時脫軌事件
油塘站是將軍澳綫唯一設於九龍區的車站,亦為將軍澳綫與觀塘綫的轉綫站,往返港島和九龍東的乘客可在該站轉乘。 在油塘站以東,列車將進入五桂山隧道,穿過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所在的照鏡環山地底。 五桂山隧道2025 五桂山隧道為四綫設計,平分予觀塘綫與將軍澳綫使用,並附設五桂山側綫供將軍澳綫康城穿梭列車調頭。
五桂山隧道: 香港
因此,本線是港鐵在香港天文臺發出十號颶風號誌時唯一能全線行駛的路線。 隨著日出康城各期陸續入夥,港鐵公司於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油塘站列車,平日非繁忙時間於早上7時12分開出,由早上7時05分至7時32分由康城站開出的班次相應加密至5.5至7分鐘一班。 2014年,康城站開出班次進一步增加,將軍澳線於繁忙時間以「2+1」形式行走兩條路線:北角站至寶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 將軍澳線(英語: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線之一,路線色為紫色。
五桂山隧道: 將軍澳線
一輛貨車正要駛進港鐵九龍灣車廠(位於大業街北方的出入口),位於九龍灣站旁、德福花園下,旁邊亦建有港鐵總部大樓。 五桂山隧道 隧道(Tunnel)是指在既有的建築或土石結構中挖出來的通道,供交通立體化、穿山越嶺、地下通道、越江、過海等使用。 美國德克薩斯州議員提出一項法案,禁止包括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四國的政府、公司和個人購買德州的地產。 根據香港法例《青沙管制區條例》(第594章),任何人士於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逃避繳付或少付任何使用費,除須繳付所逃避繳付或少付的使用費外,還須繳付HK$155附加費。 蔚藍灣畔位於將軍澳坑口培成路15號,為鐵路上蓋式私人屋苑,於2005年入夥。 屋苑共有6幢住宅大廈(第1、2、3、5、6及7座),以L形排列,提供2,130個單位。
五桂山隧道: 五桂山隧道12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2012年7月24日,觀塘綫介乎彩虹站至調景嶺站架空路段,因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關係暫停行車,導致部分乘客於調景嶺站未能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被逼滯留在車站內留宿過夜,期間職員送上飲品及墊地膠袋供乘客使用。 當觀塘綫旺角站以北路段發生故障,港鐵可安排列車透過旺角站渡線與荃灣綫直通運行,由黃埔站往返深水埗站至荃灣站沿途各站。 早於1979年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啟用時,東面的終點站觀塘站以東的路軌原本是預留作興建通往將軍澳的延線之用。 1981年,港英政府在內部研究興建通往將軍澳的鐵路,該年提出的《將軍澳新市鎮交通研究》設計了八個的輕鐵和重鐵形式設計的路線連結將軍澳到市區,部分方案更建議路線以跨海大橋方式伸延到筲箕灣[6]。 報告最終提供了四個建議路線,其中兩個方案可選擇興建藍田站,另有一方案可在翠屏邨附近加設車站[7]。
五桂山隧道: 列車班次
因此,本綫是港鐵在香港天文臺發出十號颶風訊號時唯一能全綫行駛的路綫。 將軍澳綫位於新界段的車站四周建有密集的高層住宅,而油塘站旁邊就有多個公共屋邨。 隨着日出康城各期陸續入夥,港鐵公司於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油塘站列車,平日非繁忙時間於早上7時12分開出,由早上7時05分至7時32分由康城站開出的班次相應加密至5.5至7分鐘一班。 2014年,康城站開出班次進一步增加,將軍澳綫於繁忙時間以「2+1」形式行走兩條路綫:北角站至寶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 五桂山隧道 將軍澳綫(英語: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色為紫色。
五桂山隧道: 月臺書法字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香港特區政府建議興建東九龍綫,連接將軍澳綫寶琳站或者觀塘綫或屯馬綫的鑽石山站,走線途經觀塘半山北部,中途設置:寶達站、秀茂坪站、順天站及彩雲站。 五桂山隧道2025 報告指出東九龍綫可充當將軍澳地區和九龍之間行程的替代路線,如將軍澳綫的列車服務受阻,受影響的乘客可取道這條替代路線以轉乘觀塘綫。 東鐵綫延伸至金鐘站之後,相關路段及車站擠迫情況舒緩,同時本線油塘站至鰂魚湧站人流亦稍為回落[14]。 隨著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大型屋苑紛紛入夥,以及油塘站周邊公共屋邨重建完成,現時將軍澳綫服務深受新市鎮乘客歡迎。 其後港鐵於當日晚上宣佈將「全面檢討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42]。
五桂山隧道: 車站人流承受力問題
港鐵原定於2009年7月,陸續將韓製Rotem電動列車調至將軍澳綫行走,以配合康城站的啟用,而原本在將軍澳綫行走的其中13列都城嘉慕和阿爾斯通車卡則調往觀塘綫。 五桂山隧道 在2009年8月中至2010年3月底,逢星期日通常會有兩列Rotem列車調到將軍澳綫載客,大多數均試行北角站至寶琳站路段,並不定時試行康城站穿梭列車,以測試穩定性。 在2010年3月Rotem列車開始於星期日試行康城站穿梭列車,測試其在本綫的穩定性。
五桂山隧道: 乘客量
非繁忙時間則北角站至寶琳站班次為約5或6分鐘一班,康城站開出之列車全部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約每10或12分鐘一班。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線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五桂山隧道 2002年8月4日或以後原觀塘綫乘客如需經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區須於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往北角站列車。 隨著位於將軍澳南,鄰近將軍澳機廠的全新大型物業發展區日出康城入夥,港鐵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開放康城站,而之前單純用來讓空車往返將軍澳機廠和將軍澳站、長達3.5公里的路軌亦開始負責康城站至沿線各站的客運服務。 康城站啟用後,將軍澳線以「3+1」形式行走兩條路線:北角站至寶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即每3班往寶琳站的列車就有一班往康城站的列車提供服務。
五桂山隧道: 將軍澳線南延線
5月24日,被稱爲“中山最長最寬隧道”的中開高速景觀路隧道和南外環景觀路跨線橋進入緊張施工階段。 據項目施工方透露,景觀路隧道總體施工進度完成75%,力爭今年年底實現主體結構完工。 五桂山隧道 中開高速中山段主線長約44公里,其中橋隧比約94%,設有特大橋18座、大橋18座,設下沉式長隧道2座、山嶺中隧道1座、山嶺短隧道1座,以及1處服務區。 五桂山隧道 經過專家的實地考察和研究論證,制定出了完備的開發計劃:十年之內,建成東起五桂山主峯石仔廟,西迄城桂公路入口,北達港口林場,南抵船窩水庫,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逍遙谷森林生態景區”。
五桂山隧道: 將軍澳站計畫:將軍澳中心、天晉、君傲灣
由於調景嶺站佔盡觀塘綫及將軍澳綫之便,故亦吸引附近居民使用港鐵。 再加上調景嶺站與將軍澳站相差僅約800米,對部分居住於兩站之間的住宅[註 4]的乘客來説,他們也樂於徒步到調景嶺站乘搭港鐵,以便節省車費及轉少一次車[原創研究? 遵從港鐵(地鐵和九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沿綫發展私人住宅,一來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二來可增加客源。 2019年9月4日,晚上約9時正,大批示威者到寶琳站集結要求站長交待就8月31日晚上將軍澳綫各站提早關閉的原因。
五桂山隧道: 香港交通
香港保衛戰中,英軍由九龍撤退至香港島前其中一個最後據點為魔鬼山,英軍於三家村乘船到香港島為後話。 2012年2月26日,由調景嶺站通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新行人路啟用。 新行人路亦分流了過往由油塘站前往墳場的乘客,故每逢清明節與重陽節,車站出入閘人流亦會進一步增加[原創研究? 雖然很多位於新界的車站都以地面或架空形式建造,但調景嶺站的月臺則因為路段及城市規劃問題而須建於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