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膀胱兮太陽,交背部之二行。 窮至陰於通谷之口,尋束骨於京骨之鄉。 申脈命僕參以前導,崑崙闢金門於踝傍。 五樞2025 奮跗陽飛揚之志,轉承山承筋之行。 五樞 至於合陽委中委陽,浮隙殷門以岐往,承扶秩邊而胞肓。 入志室兮肓門胃倉,開意舍兮振彼陽綱。
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 陽明二日尋風府,嘔吐還須上脘療。 婦人心痛心俞穴,男子弦癖三里高。 五樞2025 五樞 小便不禁關元好,大便閉澀大敦燒。
五樞: 五樞穴的配伍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 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餘支,正側仰伏,氣血有六百餘候。 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 路從少澤步前谷後谿之隆,道遵腕谷觀陽谷養老之崇。 得支正於小海,逐肩真以相從,值臑腧兮遇天宗,乘秉風兮曲垣中。
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骨翏五里之程。 臑腢上於巨骨,天鼎紆乎扶突。 禾骨翏脣連,迎香鼻迫(左右共40穴)。 五樞爲經穴名(Wǔshū 五樞 GB22)[1]。 五樞是足少陽膽經、帶脈的交會穴。 五爲數字,爲中數,樞即樞紐,少陽爲樞,此穴在人身中部的樞要之處,故名五樞。
五樞: 五樞穴的定位
髖骨腿疼三里瀉,復溜氣滯便離腰。 從來風府最難針,卻用工夫度淺深,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五樞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陰交、曲泉針,又不應時求氣海,關元同瀉效如神。 五樞 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在遲,良久湧泉針取氣,此中玄妙少人知。 五樞 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次鳩尾。
久患傷寒肩背痛,但針中渚得其宜。 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 五樞 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 五樞2025 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五樞: 五樞
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 五樞 匪由顴骨翏,曷造聽宮(左右共38穴)。 歷合谷陽谿之腧,過偏歷溫溜之濱。
- 至於合陽委中委陽,浮隙殷門以岐往,承扶秩邊而胞肓。
- 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次鳩尾。
- 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
- 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
- 窮至陰於通谷之口,尋束骨於京骨之鄉。
出魂門兮膈關,乃言意譆乎神堂。 五樞 五樞2025 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戶兮隨附分而會陽。 下中次上之骨翏,白環中膂之房。
五樞: 五樞穴
膀胱俞兮小腸,大腸俞兮在旁。 三焦腎俞兮胃俞接,脾膽肝膈兮心俞當。 五樞 厥陰肺俞之募,風門大杼之方。 天柱堅兮玉枕絡卻,通天谿兮見彼承光。 自五處曲差而下,造攢竹睛明知場(左右共126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