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先生指,他的工程總額是54萬元,至今已支付47.7萬元,但直到昨天為止(即工程開展已半年),仍未交到貨,只做完泥水部份,連鋪地板和油漆都未完成。 元朗傢俬舖2025 元朗傢俬舖2025 此外,黎先生亦有訂製的廚櫃,該公司收款後聲稱10月已入紙生產,惟黎透過該公司前員工獲得工廠的聯絡方法,得知該公司只提供圖則,惟一直未付款,所以工廠未有生產。 黎先生認為在處理工程及訂製廚櫃等事宜,足以反映該公司根本無心提供服務,懷疑有意詐騙。
元朗位於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區之西北方距離約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灣以南的一片廣闊平原。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七成土地是山地丘陵,不過元朗則有一片廣闊的平原,得天獨厚。 元朗傢俬舖 元朗傢俬舖 不過約定俗成的「元朗市中心」,仍是指元朗大馬路、教育路、大棠路、谷亭街和安寧路沿線,有時加上朗屏邨及西鐵綫元朗站一帶。 而元朗工業邨、元朗東雞地、元朗西元朗公園一帶,以及元朗南的新發展區,雖然算是「元朗新市鎮」的構成部份,但一般不會視為「市中心」。
元朗傢俬舖: 元朗港鐵站
豈知昨日水電師傅突然Whatsapp聯絡彭先生,直指未收到工程尾數,要求他跟進。 彭先生大惑不解,遂聯絡該公司的設計師及職員瞭解情況,豈知全部人皆指近日已經辭職。 彭先生聞訊大驚,聯同水電師傅直接到元朗門市查詢並報警求助,其後愈來愈多苦主到場,向到場警員講述自己的慘況。 今日下午記者到「靖之設計」位於元朗合益路及教育路的三間店舖瞭解情況,發現三店均重門深鎖,未有營業,店內烏燈黑火,但傢俬及文件等物件卻未有搬走。 苦主潘先生在元朗居住多年,見該公司有三間門市店舖,且開業多年,對其有信心,故8月時找對方做裝修。
彭先生指,現時已開設苦主羣組,約有十多名苦主,每人涉款由10多萬至69萬元不等,大多工程爛尾或收不到預訂的傢俬。 元朗傢俬舖2025 彭先生坦言,他支付了48萬元,但現時只做了清拆及水電部份,他已不期望可以追回損失,只想盡快找人「執手尾」,以及希望警方將涉案者繩之於法。 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 明朝嘉靖年間,由於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眾多鄉紳請求在當地建縣。 元朗傢俬舖 因此明朝政府於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裏、7,608戶,共33,79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 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元朗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此前清初為對付鄭成功而實施的海禁和遷界政策一度使元朗變得荒涼。
元朗傢俬舖: 元朗裝修公司突關門 高層擬離港 苦主批工程爛尾上門追討兼報警
此外元朗有「香港大西北」的稱號,鄰近深圳市的福田區及南山區,區內乘搭過境巴士B1及B2巴士,約廿分鐘可到達陸路邊境的福田口岸及深圳灣口岸,十分方便。 元朗傢俬舖 根據《新安縣志》或其他古地圖,元朗(英語:Yuen Long)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 元朗傢俬舖2025 元朗傢俬舖 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着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 直至彭先生8月尾收樓後終正式動工,至12月4日,彭生仍分期支付工程費用。
- 這間Cafe前身原來是古董傢俬舖,近年轉型變Cafe,憑著廣闊打卡環境成為一眾Foodie的打卡熱門勝地。
- 陳先生稱以他所知,該公司的老闆身處外地,公司大小事務及財政均由設計總監處理。
- 陳先生又指,他現時承接了十多單靖之設計的清拆項目,涉款約300多萬元,估計實際受影響的人遠超此數。
-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不過現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為北宋時期南移的鄧氏(現時分佈在屏山、廈村及錦田一帶)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後裔的文氏(現時分佈在新田及落馬洲一帶),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
陳先生透露,從該公司的前員工口中得知,設計總監打算本週離開香港,故擔心對方會捲款跑路,屆時將血本無歸,故希望警方盡快跟進事件。 陳先生又指,他現時承接了十多單靖之設計的清拆項目,涉款約300多萬元,估計實際受影響的人遠超此數。 元朗傢俬舖 另外,一直承接清拆工程項目的判頭陳先生指,靖之設計已拖欠兩個月工程費,合共約8萬多元,他早前多番追討無果,更發現一直與他接洽的設計總監突然離職。
元朗傢俬舖: 元朗的隨性
警方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接獲一名男子報警,指他與另外10人與涉事裝修公司簽約,並已繳付約300萬元;另有兩名男子遭該公司拖八共約20萬元薪金。 報案人與其他苦主其後表示會自行聯絡相關部門及機構跟進,要求警方備案,警方將案列作「投訴」,會轉介海關跟進。 潘先生先後支付32萬元,之前可以用信用卡找數,但上週支付的8萬元卻改收現金。 他昨日在社交平臺見到有苦主上門追討的帖文,今日專程來瞭解,發現公司已倒閉。 他的單位已完成清拆、拉線等工程,現時正在鋪磚,但由於公司已失聯,估計工程將要爛尾,故中午到元朗警署報案,據警員透露,至少有十多名苦主。
2019年7月21日晚上約10時至翌日凌晨時份[1],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鄉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針對在車站一帶及鄰近購物中心的市民進行無差別的襲擊,最少有45人須入院治療[1]。 這間Cafe前身原來是古董傢俬舖,近年轉型變Cafe,憑著廣闊打卡環境成為一眾Foodie的打卡熱門勝地。 元朗傢俬舖 店舖主分為3大區域,室內外均設用餐區、戶外日光大草地花園及古董傢俬Showroom。
元朗傢俬舖: 元朗
過去數個月一直透過Whatsapp跟進工程進度,並按照工程進度分期付款。 多名業主及工程判頭向《香港01》投訴,指元朗一間名為「靖之設計」的裝修公司疑收取客人款項後,未按時完成工程及跟進訂製傢俬等事宜。 元朗傢俬舖 近日苦主揭發該公司大部分員工已離職,三間門市店舖亦無營業,更拖欠判頭款項,導致大批工程爛尾。 元朗傢俬舖 昨日(12日)多名苦主親自到該公司位於元朗店舖追討,並報警求助。 有判頭被拖欠兩個月工程費,又透露從該公司的前員工口中得知,公司高層離職後打算離港,擔心有人想捲款跑路。 《香港01》發現該公司的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已經被刪除,記者致電該公司老闆及已離職高層,均無人接聽。
元朗傢俬舖: 元朗錦田Cafe!Muse Furniture Lab 復古風佔地2萬呎~日光大草地打卡+法式可麗餅+古董Showroom|區區搵食
在2000年代的十年之內,元朗交通大大改善,進出九龍市區車程大幅縮短至半個小時。 報案人及其他受害人其後表示,會自行聯絡相關部門及機構作出跟進,要求警方備案,案件列「投訴」。 古時疍家(水上人)在元朗山貝河上游,大旗嶺一棵大樹旁邊建一小廟,以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大旗嶺大樹下天后廟的起源。 由於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得此名,古時疍家漁船從橫洲一帶沿河直入,經過蜿蜒的山貝河,小艇可以達到今大樹下的位置。 元朗傢俬舖 大樹下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鹹豐、光緒時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
元朗傢俬舖: 元朗分店1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區域中心,例如天水圍新市鎮、洪水橋、屏山、流浮山、廈村、大棠、元朗工業邨和錦田市等。 元朗傢俬舖 報案人及其他受害人擔心無法繼續該合約工程或取回有關款項,遂報警求助。 另一苦主許小姐今年2月找該公司設計及訂製傢俬,以及整燈槽,2月簽約時已支付16萬元。 直至6月,該公司指單位平面圖呎數有誤,要加收5萬元款項;至8月終出到傢俬設計圖,但指需要120日工期,並需收多7萬元。 許小姐認為工期太長,要求退款,惟公司職員不肯,反表示實際兩個月內就可以起貨,許小姐唯有答應。 豈料之後一直無迴音,許小姐多次向職員查詢,亦無下文,許小姐坦言先後支付了28萬元,只做了燈槽,但傢俬一件都未收到。
元朗傢俬舖: 元朗很大
黎坦言,單位已做清拆工程,並已支付工程款項,「洗濕咗個頭,一定做埋落去」。 隨後幾個月,黎先生一直跟進事件,發現工程進度大落後,要不斷催促對方纔肯開一兩日工。 元朗傢俬舖 期間黎生認識到另一名業主,對方同樣聘用靖之設計做裝修,始知原來不少判頭被拖數,要向業主追數,黎先生深感不妙,但每次致電該公司,職員仍回應工程進行中。 苦主彭先生表示,今年5月底與靖之設計簽約做全屋裝修連傢俬,雙方一直就裝修事宜聯絡。 直至彭先生8月尾收樓後終正式動工,至12月4日,彭生仍分期支付工程費用。
元朗傢俬舖: 元朗總覽
現時元朗的區域中心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慣稱「元朗大馬路」)兩側的已發展區,通稱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 該處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業活動頻繁,是元朗新市鎮的核心部分,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 另一名苦主黎生於今年2月底與該公司簽約做全屋裝修連傢俬,雙方持續商討裝修及室內設計等細節,直至6月正式開始工程,預計工期5個月,原定11月初交貨。 惟6月中工人清拆單位裝修後,整整一個月無開工,黎先生催促對方趕工,惟對方僅回應「安排緊」。
元朗傢俬舖: 市中心
陳先生稱以他所知,該公司的老闆身處外地,公司大小事務及財政均由設計總監處理。 他上週五仍見到設計總監上班,並向他追收欠款,豈知該公司本週一(11日)已關門,昨日設計總監更聲稱已離職,所有事情與他無關,並提供老闆的電話,而陳先生發現該電話號碼根本無法打通。 按照官方的劃分方式,元朗新市鎮的範圍大致被東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媽橫路及北面的元朗安樂路包圍,即西至元朗公園及水邊圍邨,北達朗屏站一帶,東臨雞地及元朗站一帶,南抵十八鄉馬田村及大旗嶺附近數個低密度私人屋苑,現時人口超過20萬。 由於地理上的阻隔,過去由元朗來往九龍市區,一是取道狹窄的青山公路,繞經屯門、深井和荃灣;一是取道荃錦公路,從八鄉蜿蜒越過大帽山,當年從元朗來往市區好比長徵,行車時間以小時計;至1980年代,屯門公路全線通車,仍不免要繞經屯門。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不過現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為北宋時期南移的鄧氏(現時分佈在屏山、廈村及錦田一帶)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後裔的文氏(現時分佈在新田及落馬洲一帶),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 而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七世祖文世歌從屯門遷至新田立村,是江西吉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