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亦有14款不含金屬污染物,屬於安全之選,其中包括「馬莎 M&S」、「首選牌」等品牌的食鹽。 加碘鹽香港2025 至於容易患上碘缺乏病的人(例如孕婦和幼童),由於本港並無這類人士的整體食物消費量數據,這項研究未能評估他們的碘攝入量。 加碘鹽香港 本港應就這類人士進行更多研究,而且研究應包括生化測試(例如尿碘水平測試)和臨牀檢查(例如甲狀腺腫和克汀病檢查),全面瞭解市民的碘營養狀況。 加碘鹽香港 由於碘鹽的消費量數據不詳,而且食物消費量調查似乎低估市民的食鹽平均攝入量,因此這項研究得出的估計膳食碘攝入量可能低於實際水平。 我們需制訂策略,確保從食物消費量調查所得有關食鹽攝入量和食鹽類別的數據準確,以評估市民的碘攝入量。 加碘鹽香港2025 此外,一些碘含量高但市民只偶爾食用的食物,可能沒有在24-hr recall的兩天採訪中被記錄。
至於另一個蜜棗樣本的二氧化硫含量雖然低於法例列明的最高準許含量,但樣本的食物標籤並未有標明有關添加劑的作用類別和名稱。 目前市售很多風味鹽產品,從礦鹽、巖鹽、玫瑰鹽到精鹽、海鹽、沙漠湖鹽等,選擇眾多,譚敦慈說,她平常使用的是價格最親民的鹽巴產品,沒有特別使用風味鹽。 根據國人營養調查資訊,許多人有缺碘的問題,而一般鹽就有加碘,所以使用一般的鹽,就可以攝取到碘。 消委會測試食鹽發現,有25款食鹽均被檢出最少一種金屬污染物,其中更有2款巖鹽樣本含量超出香港規例,其中最貴樣本被檢出含鉛量超標。 另外,亦有4款食鹽檢出總砷,而其含量亦略超過香港修訂規例、內地標準及食品法典委員會的上限。
加碘鹽香港: 健康食鹽建議
在本會的食鹽檢測中,就有2成海鹽樣本均檢出微塑膠! 加碘鹽香港2025 加碘鹽香港 不想喫膠下肚,不妨細閱以下的延伸閱讀文章,獲取更多關於海洋微塑膠污染的資訊,認識「走塑」自救的重要。 加碘鹽香港 它們在體內幫助協調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電解質的平衡及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 人類主要從飲食中吸收身體所需的碘質,亦可透過進食添加了碘質的食鹽來攝取。
- 儘管市民食用藻類的分量平均很小(約每日0.2克),而且只有約4.0%及0.1% 市民分別報稱食用藻類及零食紫菜,但藻類卻是市民攝入碘的主要來源(46.2%)。
- 它們在體內幫助協調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電解質的平衡及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 最後,以尿碘水平作為指標的研究顯示,成年人和長者的碘營養接近充足。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對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十分重要。 碘攝入量不足或過多,均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甲狀腺每日需攝取約50至75微克碘,以維持分泌足夠的甲狀腺激素。 碘攝入量每日低於50微克的下限,可能會引致甲狀腺腫。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標準,18歲及以上中國成年人的碘平均需要量為每日120微克,推薦攝入量為每日150微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則為每日1,000微克。
加碘鹽香港: 海鹽、加碘鹽、低鈉鹽……各種鹽該怎麼選?很多人都喫錯了
成年人在日常膳食中如果用碘鹽,膳食碘攝入量會高於推薦攝入量,但低於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現時未有研究顯示食用不同類型鹽對健康的影響,其實餐桌鹽、巖鹽、加碘鹽和海鹽,都是納。 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摘要的規定,食鹽必須不少於含97%的氯化鈉,因此剩下3%的差異營養成分差別並不大。 雖然食鹽有助添加食物的味道及帶出餸菜風味,亦提供人體所需的鈉質及幫助平衡身體內的電解質,令肌肉及神經系統操作維持正常,然而不宜攝取過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攝取鈉的上限為2,000亳克,相當於1茶匙鹽,過量可引致高血壓、增加鈣質流失等問題。
因為衛生署2014/15年發表的健康調查報告反映,18至84歲的成年人每日平均進食8.8克鹽,當中的主要來源不是鹽,而是醬料及湯水等,包括豉油、蠔油、湯水、火腿、肉腸、燒味、鹵味等。 至於海鹽、巖鹽等天然食鹽,是否真比餐桌鹽等精製或加工鹽較健康? 本會早前檢測市面39款食鹽的結果為例,部分巖鹽被檢出鉛含量超標以及含總砷。 經飲食慢性接觸鉛可影響神經系統;出現貧血、高血壓、消化系統病徵、腎功能受損;生育能力受損等。 至於砷則可致人體急性中毒,長期攝入無機砷亦可導致心血管疾病、肺癌、皮膚癌等,消費者宜多加註意。 碘質是人體製造甲狀腺激素的必要營養素,甲狀腺激素調節人體多個新陳代謝的功能。
加碘鹽香港: 攝入過量碘的風險
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首次排放核廢水入大海, 而本產品在2023年8月23日完成生產, 包裝上有註明, 請下移觀看圖片. 根據廠方資料, 抽取海水的日期更遠在8月23日之前, 因為由海水變成鹽需要一段日子. 預防微量營養素營養不良的最佳方法是確保攝入每種營養素都充足的均衡飲食。 此外,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建議適當的食物強化計劃也可以成為以食物為基礎的綜合戰略的一部分,以對抗微量營養素缺乏症。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祕書長穀傳玲介紹, 除了高碘地區停供加碘鹽,其他地區則應繼續喫加碘鹽,否則碘缺乏風險很高。 對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數人,可否喫加碘鹽需遵醫囑。
紅衫魚、大花蝦和海帶進行化驗分析前,先對半切開,洗淨並秤重。 食物樣本以不加油煎(紅衫魚)、炒(蛋)、蒸(蛋)、用沸水煮(大花蝦、海帶)及煮沸(自來水)的方法烹煮。 瞭解更多關於食鹽的檢測結果,請參閱【522期《選擇》月刊 逾6成食鹽檢出金屬污染物 兩成海鹽檢出微塑膠】。 不止海洋生物會誤食塑膠,其實我們在日常飲食中亦有機會攝入了微塑膠而不自知。 加碘鹽香港2025 由於污水處理系統未能完全清除微塑膠,微塑膠因而進入海洋甚至是我們的食物鏈。
加碘鹽香港: 研究方法
中心已知會涉事商戶和經銷商/包裝商上述違規事項,並指令其將受影響批次產品停售及下架。 有關經銷商/包裝商已按中心指示對受影響批次產品進行回收,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相關熱線,查詢上述產品的回收事宜。 「雖然鹽喫太多,對健康不好,但要維持生理機能,攝取鹽也是必須的。」譚敦慈提醒,用鹽過猶不及都會影響健康。 許多人為了養生,喫清蒸、水煮的菜餚,不加油,也不加鹽,長期下來,身體就可能產生「低血鈉」,像她曾在爬山時發生低血鈉,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的感覺,很痛苦,所以攝取適量的鹽,對健康也是非常重要。 消委會測試發現,有1款食鹽被驗出含多環芳香烴,屬於煙燻鹽,共含有4種多環芳香烴,總量為26.5微克,屬於致癌物質。 (2001)《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Chinese DRIs》(簡要本)。
加碘鹽香港: 測試項目
研究結果顯示,用沸水煮的食物,碘流失量較炒或蒸的食物為多,這點亦與其他研究一致。 而4款食鹽亦檢出總砷,其中一款樣本更超過標準上限,消委會表示,微量無機砷已可致癌。 是次測試所選取的59個預先包裝食鹽樣本中,只有3個產品(#B1-B3)標明為碘化食鹽;而#B1及#B2在配料表上有列明添加了碘酸鉀或碘化鉀等碘化合物。 這3個產品的碘質含量分別為每千克鹽36、31和43毫克。 加碘鹽香港2025 至於其他未有標明為碘化食鹽的產品中,有1個(#A47)含少量碘質,含量為每千克鹽1.7毫克,相信並非製造商額外添加,可能是天然存在於食鹽中。 加碘鹽香港2025 至於15個散裝食鹽樣本,全部均沒有發現含碘質。
加碘鹽香港: 減少食鹽貼士
人類主要從飲食中吸收身體所需的碘質,海魚、海藻及其他海產可提供豐富的碘質,食用動物衍生而來的食品如奶、蛋、肉類等亦可是碘質的來源。 此外,在碘質含量豐富的土壤上種植的蔬菜,亦是碘質的膳食來源。 很少分量的碘質(約每日 加碘鹽香港2025 微克)已足夠維持人體健康(見表二)。
加碘鹽香港: 減肥喫麵|湯麵撈麵揀對少攝100卡!加1物助吸油 營養師推介5款麵
消委會測試項目包括樣本的安全和品質,安全測驗包括金屬污染物含量、微塑膠含量、多環芳香烴含量和塑化劑含量。 結果顯示,有60%的樣本含有金屬污染物,鉛和「砒霜」無機砷含量均超標,同時亦檢出微塑膠。 由於市民關注到24-hr recall可能高估或低估膳食碘攝入量,因此我們利用食物消費量調查中包含110項食物的食物頻率問卷(FFQ)所得的數據,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某些被特別問及的食物的食用量。
加碘鹽香港: 食物碘含量的資料
[29] 2005年,食物環境衞生署(下稱“食環署”)聯同消委會進行餐桌鹽/食鹽的碘含量研究,分析74個樣本的碘含量。 加碘鹽香港 加碘鹽香港2025 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沒有標明是碘鹽的樣本(70個)碘含量均低於每公斤500微克的檢測限,3個標明是碘鹽的樣本碘含量則介乎每公斤31,000至43,000微克。 [30] 這些研究的結果,加上這項研究所得的數據,可有助監察本地食物的碘含量。
加碘鹽香港: 香港文匯網
不過,若人體攝取太少或太多碘,均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可能會導致「大頸泡」。 一般成年人每日的碘攝取量建議為120微克(不多於500微克)。 但由於食鹽中的碘含量很少,故有些食鹽會增加碘質含量(亦即加碘鹽),助人體補充碘質。 根據香港政府食安中心的研究資料顯示, 93%香港成年人的碘攝入量低於世衞建議的分量, 反映絕大部分香港人的碘攝取量都不足.
加碘鹽香港: 成年人碘攝入量的安全參考值
總體範圍:5mg/kg—75mg/kg。 歐盟各成員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加碘範圍[17]。 在碘鹽推廣之前,比利牛斯山區與阿爾卑斯山區爲碘缺乏病的高發地域。 一般來說,按照正常食譜,加上碘鹽,每日攝入量要超過上述值的可能性很低(碘敏感和甲狀腺疾病患者除外)。 有些調味品含鈉量較高,包括醬油、味精、番茄醬、豆瓣醬、辣椒醬、烏醋等,在外覓食時,應儘量少用這些調味料。 (2001)《中國營養科學全書(上冊)》:第八章 微量元素;第三節 碘。
加碘鹽香港: 結果及討論
最健康的鹽 其實鹽沒有分健康不健康,只要不含有害物質就可。 若有缺碘的朋友,打算以食用加碘鹽補充身體需要碘的話,則保證不成功。 同樣巖鹽只有約2% 的成份含有聲稱的84種礦物成份,如鐵、鉀、鎂、碘等,所以大家無需想像使用巖鹽可以獲得身體所需的礦物質。 衛生福利部建議,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換算成人每日食鹽的總攝取量為6公克(相當於1茶匙)。 美國飲食指南建議,51歲以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最好將一天鈉攝取量降到1500毫克,大約是2/3茶匙的鹽巴。
估計本港成年人從各類食物攝入的碘量(平均每日127微克)佔碘攝入量的貢獻率載於圖1。 加碘鹽香港2025 儘管市民食用藻類的分量平均很小(約每日0.2克),而且只有約4.0%及0.1% 市民分別報稱食用藻類及零食紫菜,但藻類卻是市民攝入碘的主要來源(46.2%)。 刺身和壽司是第二個主要來源(16.2%),這可能是因為該類食物以藻類和海產作配料。 至於其他類別的食物,對膳食碘攝入量貢獻率較高的包括不含酒精飲品和湯類(飲用量相對較大)(11.3%)、魚類(特別是鹹水魚) (7.5%),以及甲殼類和軟體動物(5.2%)。 2009年2月至4月期間,中心從本地的食品零售市場和食肆收集食物樣本,包括市民經常食用的食物,分析碘含量。 碘含量的化驗分析工作由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進行。
有研究指, 住在嚴重缺碘地區的人比住在沒有碘缺乏地區的人智商可能要低13.5分 加碘鹽香港 !! 所以每天攝入足夠的碘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香港政府食安中心亦極力推薦進食加碘鹽去保充碘. 消委會測試食鹽發現,有4款海鹽樣本含有微塑膠,樣本中微塑膠的來源可能是來自受污染的原料或產品的塑膠包裝。 現時對於進食微塑膠對人體的影響尚未有定論,但對海洋環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此外,微塑膠會吸附有害化學物質及釋放微塑膠內的添加劑。 消委會早前測試從市面蒐集39款預先包裝的食鹽樣本,結果發現25款(逾六成)食鹽含金屬污染物,包括俗稱「砒霜」的無機砷和鉛,可能影響腦部或增加致癌風險。
加碘鹽香港: 食用鹽中的碘
食物樣本先均質化,然後秤重,經酶消化程序後,以四甲基氫氧化銨萃取食物中的碘,再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分析。 預先包裝食物及即食食物都是以購買時的狀態直接進行分析。 如有需要,未經烹煮的食物樣本可食用部分會以蒸餾水沖洗。 若保持穩定每日補充,人體只需小量的碘便已足夠。
[13] 由於本港人口大多數是華人,因此假設本港市民的碘需要量與中國內地相若。 檢測樣本的碘含量差別很大,由檢測不到至每公斤2,900,000微克不等。 即使同一種食品,不同樣本的碘含量亦有差別。 除了調味,其實鹽的成分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
不過,將24-hr recall與FFQ的食物消費量估計數據結合應用時讀者務須留心,並注意兩種方法本身的侷限。 24-hr 加碘鹽香港 recall和FFQ兩種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 兩種方法雖然都不影響受訪者的慣常飲食習慣,但都依賴受訪者的記憶纔可錄得準確的食物食用量。
長時間攝入過量碘可能影響正常的甲狀腺功能,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可安全承受每日達1,000微克碘攝入量。 另一方面,進食過量的碘質會影響甲狀腺的功能,亦能導致甲狀腺腫大。 JECFA[1]評估了碘質的安全性,建議碘質的暫定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ProvisionalMaximumTolerableDailyIntake)為每千克體重17微克。 這些測試的預先包裝或散裝食鹽均沒檢出測試的五類金屬污染物。 一般消費者不會因進食食鹽而被金屬污染物損害健康。
懷孕及餵哺母乳的婦女,如有需要,應先徵詢醫護人員意見,才因應自己的情況選擇進食碘化食鹽。 加碘鹽香港 容易患上碘質缺乏症的人士,例如懷孕及餵哺母乳的婦女,應進食碘質豐富的食物;如有需要,亦可選擇食用碘化食鹽。 加碘鹽香港 選擇碘化食鹽,消費者可參考食物標籤成分表上的標示。 但進食碘化食鹽前,應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