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操作方法是以綠表資格,在居屋第二市場物色未補價居屋盤,可選擇房委會或房協發展的居屋。 疫情打撃經濟,增加了供樓的風險,只要物業有承造按揭,免不了受到利率升跌波動,遇上市況不佳,更有可能成為負資產。 至於公屋租金相對穩定,並與收入指數掛鉤,不致於出現經濟差卻要加租的情況。 反之,遇上經濟不景氣或財政盈餘,政府甚至會有相應的租金減免措施。 公屋之所以吸引,在於其廉價租金,而且承租後,只要在入息及資產上,符合富戶政策的規定,並遵守屋邨管理守則,基本上可以平租一世。 按公屋三月底的平均月租計算,2021年公屋每平方米的租金,均較五年前增加36%。

「居屋2023」將以市價六二折發售,價格介乎$149萬至$494萬,平均呎價$6,280至$9,390,預計鄰近宋皇臺站的啟德啟悅苑將成為今期居屋王,而六大屋苑都將屬於長樓花期項目,關鍵日期為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 據瞭解,原業主於1998年3月以未補地價約122.8萬元購入上述單位,至今持貨約25年,帳面升值約253.2萬元或2倍。 公屋與居屋均有其優勢,但不代表買私樓就是輸家,若買中優質單位,物業回報可翻幾倍,即上千居物色各區樓盤。 想知如何從公屋租戶變成居屋業主,以及有何利弊因素,務必讀下去。

公屋居屋: 新居屋王:啟德「啟悅苑」$223萬入場!

若有關持證人符合有關資格,他們可以以白表申請人的身分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若申請表內有核心家庭成員,即夫妻、父母、祖父母,是年滿60歲的長者,就符合「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可提升揀樓次序。
  • 也因此,即使項目提供逾1,900個住宅單位,位置上屬於市區,但對於用家來說的吸引力度,理應是新居屋的尾選。
  • 至於「配額及計分制」的單身人士,2011年約有6.3萬人,直至2016年大增至13.4萬人,惟最新2021年卻回落至10萬人。
  • 經修訂的資格準則下,以綠表申請者身分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公屋租戶及房協出租屋邨的住戶在遞交申請截止日期前的24個月起計直至購買單位時,均不得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
  • 公營房屋由政府和一些志願團體資助,他們擁有公營房屋的產權。
  • 不過,你就可以買多一個機會,萬一申請「居屋2023」落空了,你都會自動繼續參與「白居二2023」的攪珠。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公屋居屋2025 公屋居屋 黃大仙區現有22個公共屋邨,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此列表會列出公共屋邨的名稱、相片、地址、屋邨類別、入夥年份、拆卸日期和現時土地用途(僅限已拆卸公共屋邨)、樓宇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所有資料皆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資料為準,屬於平民屋宇公司的大坑西新邨、興建中、規劃中和已拆卸的公共屋邨除外。

公屋居屋: 按揭計算機

相反,若參考70平方米以下的私樓單位第一季平均月租,私樓的增幅則較少,只得6.3%至14.9%,即公屋每平方米的租金加幅「跑贏大市」。 雖然細單位的比例有增幅,但房委會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卻越來越大。 在2021年,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平均數達145呎,但五年前只得141呎,而十年前亦只得137呎。 臨時建築物包括天台建築物(天台屋)、木屋及非作住宅用途的地方(比如走廊)。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夥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23年4月26日通過修訂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資格準則,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出租屋邨的住戶以綠表申請者身分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時,將與白表申請者一樣在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方面受到相同的限制。 經修訂的資格準則下,以綠表申請者身分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公屋租戶及房協出租屋邨的住戶在遞交申請截止日期前的24個月起計直至購買單位時,均不得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 公屋居屋 此外,房委會的定期暫準居住證持有人將不再符合資格以綠表申請者身分購買資助出售單位。

公屋居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至於在完成出售現居的「租置計劃」單位直至所購得的居屋單位入夥期間,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須自行安排居所。 公屋居屋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1]。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2],較重建前的1,600夥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3]。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另外,今期綠表將收緊申請資格,持有住宅的限制與白表看齊,亦即申請人於申請日期截止之前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的權益,包括簽訂物業的臨時買賣合約(即使最終取消交易,即撻訂也不符合資格),否則也不符合資格申請。
  • 不同於一般私樓,由於購買居屋有政府作為擔保,故按揭申請亦較容易,綠表申請人更可獲最高95%的按揭成數;白表申請人最高則獲90%的按揭成數,而且不用購買按揭保險,但還款年期最長僅25年,同時只有P按選擇,年利率最高為P減0.5釐。
  • 居屋2022的居屋王肯定是北角「驥華苑」,平均呎價達9,950元,折算售價由248至531萬元,冠絕同期新居屋,限量提供248個單位,面積介乎280至457呎。
  • 根據往年的經驗,核心家庭的申請人數均大幅超出家庭配額的單位,換言之非核心家庭的揀樓機率是零,故《胡‧說樓市》建議大家放棄非核心家庭申請,反而將非核心家庭成員分拆單人申請。
  •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及資產受到限制,現時為不得超出入息限額 5 倍,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租戶須要每 2 年進行一次申報,詳情可瀏覽 公屋富戶入息限額2021 文章。 住公屋,以前或會被戲稱「屋邨仔」、「屋邨妹」,但近年有人卻視之為「人生勝利組」,皆因樓價高企下,公屋住戶租得平,又可抽新居屋,或經由居屋第二市場 (居二市場) 購買二手居屋,另外還有租置計劃和綠置居,選擇多的是。 據相關資料, 年度預計建屋量最多,提供接近3.2萬個單位,其次為27-28年度,提供約3萬個單位,而本年度則提供約1.3萬個單位。

公屋居屋: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i) 「租置計劃」單位的業主及其戶籍內的所有認可家庭成員必須一同申請;申請者可以是「租置計劃」的單位業主/聯名業主/戶籍內的家庭成員。 公屋居屋2025 房屋局續稱,不時檢討公營房屋建設計畫,每年的建屋量並非五年總建屋量的平均數,而是基本取決於政府每年提供作公營房屋發展的土地供應量及個別項目的進度。 項目的最終落成日期會受各種因素影響,例如地盤限制、惡劣天氣、承建商進度、勞工及物資供應情況、外圍因素以及新建築要求等。 因此,每年建屋量會因應情況而有所調整,並會持續監察各項目進度,使項目盡快落成。 房委會公佈最新統計數字,全港現時有127.2萬夥公營房屋,而私樓有164萬夥。 雖然公屋細單位的比例有增幅,但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平均數卻比5年前及10年前增加,達145平方呎。

公屋居屋: 新居屋申請方法及填表須知

指的是業主將普通住宅單位拆分成了細分單位用於出租,這一現象屬於非法改建,往往發生在唐樓裏。 劏房的生活環境往往非常惡劣,但由於租金較低,還是有一部分人會選擇租住劏房。 私人樓宇(Private House)由私人地產發展商(Private developer)興建,購買者擁有房屋產權,可以自由購買、轉售及出租。 但近期,房委會通過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White Form Secondary Market Scheme-WSM),使得符合資格的白表申請者得以在居屋計劃第二市場物色併購買未補地價的單位。 業主如果想轉讓的話,需要等待轉讓期限過去、繳付補價(補地價)給房委會、或者滿足特殊情況(破產、離婚、財產繼承等)。

公屋居屋: 公屋人均居住面積增至145呎 租金加幅五年升36%跑贏私樓

《胡‧說樓市》將繼續為大家跟進居屋2023的情況,但其實每年居屋發售程序都大同小異,讀者可以先參考上期居屋的資料,做定熱身。 世紀21物業(將軍澳)分行經理魏仕良表示,上述成交單位為富康花園2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484平方呎,採兩房大廳開則,單位享城市景。 上文提過,租一個約300方呎的市區公屋,月租約3,000元,假如由租公屋,轉買一個200餘方呎的市區二手居屋,例如奧運海富苑,新近成交價約380萬,假設做足九成按揭,供30年,月供要14,000元,是公屋租金4倍多,還未計日後的管理費。 在公開市場賣,需要補地價,但面向的買家更多,價錢可定高一點,變相把補地價轉嫁給下一手買家。 相反,居屋以實用見稱,價格又可折減,折扣率一般有三成或以上,即使抽不中新居屋,市場上也有大量二手居屋,當中不乏高質素屋苑。 至於屋邨租金,按不同地區有差異,但一般而言,以300餘方呎的公屋單位計,就算住在最貴地段的市區公屋,每月租金不多於3,000元,相對於同區租住同等面積的私樓,月租至少平 3 – 4倍。

公屋居屋: 【居屋2023: 申請攻略】31/7起接受申請! 入息、資產、購買資格懶人包 (持續更新)

至於差餉,則以應課差餉租值決定,按季繳交,詳情可查閱差餉物業估價署的 估價冊及地租登冊。 公屋向來抵租抵住,但居屋又是上車恩物,繼續住公屋,還是升級做居屋業主,以下提供兩種資助房屋的利弊因素。 公屋居屋 截至2023年8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公屋居屋: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iii) 若申請者或名列本申請表上的任何家庭成員擁有兩個租置計劃單位,亦只可購買本銷售計劃的一個單位,而成功購得單位後,必須根據上一段的安排將兩個租置計劃單位於期限內出售。 新一批約9,100個新建居屋單位於2023年7月接受申請。 資助房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居屋(居者有其屋計劃 Public Ownership 公屋居屋 Scheme),由政府或房協興建。

公屋居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屋局指,與上一季比較,五年期的整體建屋量大致相同,只有個別項目單位數目有所修訂。 房屋局表示,根據2023年6月預測,房委會及房協將於 至 年度五年期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預計合共約為128,800個單位,當中包括約82,800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以及約45,900 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公屋居屋2025 濫用公屋(包括長期空置、分租、轉租、用於非住宅用途等)的人不僅會被終止租約,甚至可能遭受檢控。 沙田「愉德苑」實際位置就在「沙田第一城」對面,故配套及交通也相當完善。 項目屬於單幢項目,共提供543個單位,實用面積由281至463呎之間。

公屋居屋: 按揭計算機

居屋不同於公屋,公屋是以低於市場的租金向香港居民出租,而居屋是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香港居民出售,購買者擁有房屋產權,但是有轉讓限制。 公營房屋由政府和一些志願團體資助,他們擁有公營房屋的產權。 公屋的租金要低於市場價格市場價格,主要目的是給低收入的香港居民一個住所。 申請這類項目的人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工資收入(入息)和資產要低於一定標準,而青年宿舍計劃更是對申請者的年齡有限制(18-30歲)。 若申請人為非固定月薪,入息則以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共6個月的月均入息計算,可扣減法定強積金供款,但同樣要加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的年終花紅及雙薪,再除以12個月的平均數。 根據往年的經驗,核心家庭的申請人數均大幅超出家庭配額的單位,換言之非核心家庭的揀樓機率是零,故《胡‧說樓市》建議大家放棄非核心家庭申請,反而將非核心家庭成員分拆單人申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稱丁屋,也是香港的歷史遺留問題。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政府欲發展新界,爲了取得新界原住民的支持,推行了丁屋政策。 但是對於已登記的寮屋,香港政府允許他們的存在,但是要遵守已等級寮屋的管理政策,不得擴建、新建、改變用途等。 而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分間樓宇單位,又稱爲劏房(Subdivided unit)。

另外,公屋每平方米的租金加幅「跑贏大市」,較五年前升36%,但整體租金水平仍遠比私樓低,只是私樓租金5分之1左右。 除了申請有門檻之外,申請公屋還需要輪候,平均的輪候時間爲3年。 而對於大齡單身人士和長者,房屋委員會會提供優先配屋的優惠政策。 雖然「安秀苑」位於市區位置,但實際位置卻相當隔涉,其所處的「安達臣石礦場」,現時並沒有車路可以到達。 雖然房委會表示,兩條連接安達臣石場及安達邨的行人連繫設施,可在項目入夥時落成,但距離鐵路始終有一段距離。 也因此,即使項目提供逾1,900個住宅單位,位置上屬於市區,但對於用家來說的吸引力度,理應是新居屋的尾選。

相關文章